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类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7
1
作者 钟秀明 +3 位作者 秦艳青 刘国顺 杨超 王恒旭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6-1201,共6页
目的研究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为烟叶生产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对比了芝麻饼、菜籽饼、大豆饼、花生饼4种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4种饼肥与化肥各半... 目的研究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为烟叶生产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对比了芝麻饼、菜籽饼、大豆饼、花生饼4种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4种饼肥与化肥各半配施与纯施化肥相比,可明显提高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增加烟叶香气物质成分的总含量。4种饼肥处理相比,以芝麻饼肥与化肥各半配施烟叶糖碱比较适宜,可明显改善烟叶香吃味,提高烟叶品质。表现为烟叶香气质纯净、香气量较足、杂气较少、刺激性适中、余味舒适、烟气柔和、燃烧性好。结论河南省植烟区烟叶生产选择芝麻饼肥与化肥各半配施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饼肥 化肥 烟叶 香气质量
下载PDF
不同供氮方式和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24
2
作者 秦艳青 李春俭 +2 位作者 赵正雄 张福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6-442,共7页
2005年5月至9月在云南玉溪采用田间试验和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2个施氮水平对烤烟生长和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 120 kg/hm2的烟株在打顶以后以吸收土壤氮为主;施N52.5 kg/hm2的烟株在团棵期以后以吸收... 2005年5月至9月在云南玉溪采用田间试验和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2个施氮水平对烤烟生长和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 120 kg/hm2的烟株在打顶以后以吸收土壤氮为主;施N52.5 kg/hm2的烟株在团棵期以后以吸收土壤氮为主,该施氮量能够保证烟株从移栽至打顶(即移栽后60 d)阶段的生长需要。但与施N 120 kg/hm2相比,植株氮素营养略有不足,烟株各部位及整株的干物重和氮素积累量略有降低;各时期干物重的分配比例没有区别。另外,打顶期和成熟期,两施氮处理植株所吸收的肥料氮绝对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施氮量越高,吸收量也越大。同时,施氮量越多,各个时期各部位和整株中肥料氮的比例越大,且均在团棵期达到最大值;之后呈下降趋势,施氮越多,下降幅度越小。两处理植株都呈现肥料氮比例随叶位上升而减少的规律,施氮量越高,部位间差异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烤烟 优化施肥
下载PDF
施用芝麻饼肥对植烟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93
3
作者 刘增俊 +4 位作者 赵跃华 刘国顺 杨超 郭伟玲 荆冬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1-546,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芝麻饼肥对烟草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C、N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芝麻饼肥可明显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C和N含量,芝麻饼肥和化肥配施(CF)与单施化肥(F)相比,根际土壤脂肪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芝麻饼肥对烟草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C、N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芝麻饼肥可明显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C和N含量,芝麻饼肥和化肥配施(CF)与单施化肥(F)相比,根际土壤脂肪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4.85% ~ 60.00%、23.08% ~ 39.46%和4.17% ~ 56.21%; 根际土壤微生物C、N含量分别提高79.88% ~ 97.14%和29.73% ~ 74.96%.表明施用芝麻饼肥土壤生物过程活跃,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转化和烤烟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供应.在烟草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C和微生物N含量动态变化不同,土壤微生物C含量在现蕾期达到最高值,而土壤微生物N含量高峰出现在团棵期.随着烟草的生长发育土壤微生物N逐渐降低,表明一部分微生物N又被释放出来,以供烟草生长发育需要; 到成熟期明显降低,反映出土壤微生物N在协调土壤N素供应方面的重要作用.适量饼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平衡烟草N素营养,改善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饼肥 根际土壤 酶活性 微生物C、N 烟草
下载PDF
长期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的作用 被引量:78
4
作者 李景 吴会军 +5 位作者 蔡典雄 姚宇卿 吕军杰 郑凯 刘志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8-386,共9页
【目的】团聚体形成被认为是土壤固碳的最重要机制。本文以河南豫西地区长期耕作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性质及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影响,为探讨土壤固碳机理,优化黄土高原坡耕地区农田耕作管理措施,实现土... 【目的】团聚体形成被认为是土壤固碳的最重要机制。本文以河南豫西地区长期耕作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性质及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影响,为探讨土壤固碳机理,优化黄土高原坡耕地区农田耕作管理措施,实现土壤固碳减排、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期耕作试验开始于1999年,试验处理有免耕覆盖(NT)、深松覆盖(SM)和翻耕(CT)。利用湿筛法筛分第3年(2002年)和第13年(2011年)0—10cm和10—20 cm土层中,】2000、250~2000、53~250和【53μm级别的水稳性团聚体,计算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并测定了各级别团聚体的有机碳(SOC)含量。【结果】1)连续13年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显著提高了土壤表层0—10 cm的SOC含量,分别比翻耕增加了33.47%和44.48%。2011年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SOC含量较2002年上升了1.92%和8.59%,翻耕下降了18.97%。2)与翻耕相比,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2000μm团聚体含量显著提高了40.71%和106.75%;53~250μm团聚体含量显著降低了19.72%和22.53%;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显著提高了20.55%和39.68%,显示了土壤结构的明显改善。3)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所有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尤其以】2000μm团聚体提升最多。与翻耕相比,】2000μm团聚体有机碳分别提高了40.0%和27.6%。4)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下表层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耕作年限增加,微团聚体有机碳随耕作年限降低。】2000μm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2011年较2002年分别升高了23.93%和7.12%,53~250μm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19.58%和13.27%。【结论】长期保护性耕作(包括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可显著提高表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降低微团聚体含量,提高团聚体的水稳性,改善土壤结构。同时可增加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长期保护性耕作在河南豫西丘陵地区是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土壤 团聚体 有机碳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烟叶化学成分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0
5
作者 朱凯 +3 位作者 刘国顺 彭华伟 彭飒 郭桥燕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通过饼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研究得出,河南烟区中等肥力的褐土上以50%芝麻饼肥氮+50%化肥氮处理与单施化肥相比,提高了下、中、上3个部位烟叶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表现为豆蔻酸和月桂酸相对含量增加,而亚麻酸和... 通过饼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研究得出,河南烟区中等肥力的褐土上以50%芝麻饼肥氮+50%化肥氮处理与单施化肥相比,提高了下、中、上3个部位烟叶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表现为豆蔻酸和月桂酸相对含量增加,而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降低。中部叶、上部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也得到提高,烟叶糖碱比适宜,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品质得到改善,并缩小了不同部位间质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有机肥 化肥 化学成分 品质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周国英 +1 位作者 衡先培 翁玲 《福建中医药》 2000年第2期7-8,共2页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病理生理学 气阴两虚
下载PDF
芝麻饼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2
7
作者 钟秀明 +1 位作者 秦艳青 刘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54-1559,共6页
芝麻饼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不同叶位烤烟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含量、组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表明,以50%芝麻饼肥+50%化肥处理使上、中、下部烟叶糖碱比都较适宜,化学成分协调,新植二烯、酮类、醛类等香气物质总含量明显提高... 芝麻饼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不同叶位烤烟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含量、组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表明,以50%芝麻饼肥+50%化肥处理使上、中、下部烟叶糖碱比都较适宜,化学成分协调,新植二烯、酮类、醛类等香气物质总含量明显提高,明显改善了烟叶的综合品质,表现为烟叶香气质纯净、香气量大、柔和、杂气小、烟气净、余味舒适、劲头适中、燃烧性好,总得分提高,显著减小了叶位之间的质量差异,因此,推荐河南省植烟区烤烟生产以50%芝麻饼肥+50%化肥配施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饼肥 化肥 烟叶 香气质量
下载PDF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和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4
8
作者 王碧胜 蔡典雄 +6 位作者 李景 梁国鹏 于维水 王相玲 杨毅宇 王小彬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55-1464,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保护性耕作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有机碳(SOC)、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分析保护性耕作的增产机制,为旱作农田耕作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2003~2013年连续11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传统耕作(CT)、少耕(RT)和免... 【目的】通过研究保护性耕作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有机碳(SOC)、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分析保护性耕作的增产机制,为旱作农田耕作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2003~2013年连续11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传统耕作(CT)、少耕(RT)和免耕(NT)3种耕作措施,分析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土壤0-20 cm含水量、作物耗水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年际变化和耕作处理间的差异,并对玉米产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少耕、免耕处理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11年平均值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11.2%和3.4%;至2013年少耕、免耕2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别较传统耕作增加了5.53和3.29 g/kg;土壤0-20 cm有机碳储量净增加速率分别为C 0.365和0.754t/(hm2·a)。2)保护性耕作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少耕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最好2003~2013年均产量为5.83t/hm^2,较传统耕作提高了14.7%;免耕次之,年均产量为5.39 t/hm^2,较传统耕作增产6.1%。3)各耕作处理玉米产量与土壤0-20 cm土层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方程关系,与作物耗水量之间具有显著的乘幂方程关系。4)保护性耕作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减少玉米生育期内的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免耕土壤0-20 cm土层水分含量最高2003-2013年平均含水量为15.2%,较传统耕作和少耕提高了1.90和1.66个百分点,且生育期耗水量最少2003~2013年均耗水量为403.5 mm,较传统耕作和少耕减少了16.1 mm和7.6 mm;少耕、免耕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16.1%和10.2%,降水利用效率较传统耕作提高13.9%和5.8%。【结论】长期保护性耕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水分、减少作物耗水量,从而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3种耕作措施中以少耕效果最好,免耕次之在旱作农田推广少、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有机碳 玉米产量 水分利用
下载PDF
施用有机酸对烟草生理特性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9
9
作者 刘国顺 +2 位作者 朱凯 杨超 荆水锋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试验选用 4种有机酸进行烟草灌根 ,研究了施用有机酸对烟草生理特性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有机酸灌根明显提高了烟叶蔗糖转化酶 (INV)活性和谷氨酸合成酶 (GOGAT)活性 (除柠檬酸处理外 ) ,促进了烟叶的碳氮代谢过程。苹... 本试验选用 4种有机酸进行烟草灌根 ,研究了施用有机酸对烟草生理特性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有机酸灌根明显提高了烟叶蔗糖转化酶 (INV)活性和谷氨酸合成酶 (GOGAT)活性 (除柠檬酸处理外 ) ,促进了烟叶的碳氮代谢过程。苹果酸处理和乳酸处理还可以显著提高根系活力和根系 ATPase活性 ,促进根系的发育 ,增加根系干重。 4种有机酸处理都可以提高烤后烟叶内有机酸和还原糖的含量 ,其中苹果酸处理和乳酸处理较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有机酸 还原糖 烟碱
下载PDF
长期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2
10
作者 李景 吴会军 +4 位作者 蔡典雄 姚宇卿 吕军杰 田云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41-2348,共8页
以豫西丘陵地区15年的保护性耕作试验为平台,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和土壤细菌、古菌及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深松覆盖和小麦-花生两茬耕作处理增加了>2000μm粒级团聚体的相... 以豫西丘陵地区15年的保护性耕作试验为平台,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和土壤细菌、古菌及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深松覆盖和小麦-花生两茬耕作处理增加了>2000μm粒级团聚体的相对含量,减少了<53μm粒级团聚体的相对含量;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提高幅度分别为18.0%、12.2%和50.4%.免耕、深松覆盖和两茬耕作处理均可提高细菌、古菌和真菌的Shannon指数(H),细菌分别提高0.3%、0.3%和0.6%,古菌分别提高20.2%、40.5%和49.1%,真菌分别提高23.7%、19.5%和25.8%.土壤细菌和古菌的H指数与大团聚体含量(R0.25)和MWD显著相关,而真菌的H指数与R0.25和MWD相关性不显著.综上,采用免耕、深松结合小麦秸秆覆盖以及小麦-花生轮作等措施均可改善土壤团聚体状况,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土壤团聚体 微生物多样性 PCR-DGGE
原文传递
水氮条件对温室黄瓜光合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11
作者 李银坤 +4 位作者 吴会军 其甫 张彦才 李若楠 王丽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22-129,共8页
为研究温室内主要环境因子变化规律和黄瓜叶片光合日变化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在华北平原日光温室内设置了习惯和减量2个灌水处理,每个灌水处理下设3个施氮水平,共6个处理组合。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光合有效辐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 为研究温室内主要环境因子变化规律和黄瓜叶片光合日变化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在华北平原日光温室内设置了习惯和减量2个灌水处理,每个灌水处理下设3个施氮水平,共6个处理组合。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光合有效辐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不同水氮条件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光合"午休"现象明显,气孔因素是主要限制因子;温室黄瓜光合速率与产量间呈二次曲线关系;适量的减水、减氮,黄瓜净光合速率下降不显著,而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则明显提高。当季的黄瓜以灌水5190m3/hm2,施氮600kg/hm2时(W2N40)具有较高的产量,这与习惯水氮处理相比,可增产4.21%。综合分析,优化的水氮处理(W2N40)不仅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而且黄瓜产量高,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水肥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氮肥 温室 黄瓜 净光合速率 产量
下载PDF
长期有机无机配施黑土土壤有机碳对农田基础地力提升的影响 被引量:48
12
作者 查燕 +3 位作者 张会民 蔡典雄 朱平 高洪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4649-4659,共11页
【目的】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提升东北黑土土壤有机碳和农田基础地力的差异。【方法】以国家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监测试验(1989—2011年)资料为基础,采用DSSAT ver.4.0作物生长模型模拟:(1)CK(对照,不施肥);(2)NPK(施氮磷钾肥);(3... 【目的】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提升东北黑土土壤有机碳和农田基础地力的差异。【方法】以国家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监测试验(1989—2011年)资料为基础,采用DSSAT ver.4.0作物生长模型模拟:(1)CK(对照,不施肥);(2)NPK(施氮磷钾肥);(3)NPKM(有机肥+NPK化肥,M指有机肥);(4)l.5NPKM(NPKM处理的1.5倍);(5)NPKS(秸秆+NPK化肥,S指玉米秸秆)5种施肥方式下东北黑土区春玉米20年的农田基础地力产量,在分析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基础地力与土壤有机碳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数量化关系。【结果】经过20年施肥管理,NPK、NPKM、1.5NPKM和NPKS施肥处理春玉米农田基础地力产量分别增长了53.4%、78.0%、101.2%和69.4%,而CK处理的基础地力产量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到2008年,1.5NPKM、NPKM、NPKS、NPK 4个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比CK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65.6%、65.1%、26.0%和21.7%,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提升了69.9%、44.2%、25.2%和16.7%。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春玉米基础地力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有机碳含量每增加1 g·kg-1,春玉米农田基础地力产量大约提高220 kg·hm-2。【结论】土壤有机碳是黑土区基础地力的主要驱动因素,有机肥或秸秆与化肥配施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因而能有效提高春玉米农田基础地力产量和基础地力贡献率。增加有机物料投入是黑土区农田基础地力培育的最佳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长期施肥 基础地力 土壤有机碳 DSSAT模型 黑土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及技术对策 被引量:38
13
作者 蔡典雄 +4 位作者 梅旭荣 沈跃 谢晓红 张建君 赵全胜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8-252,共5页
对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善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安全的技术对策。研究指出,黄河流域水资源贫乏、水质污染严重、灌溉水水质劣化、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日趋... 对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善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安全的技术对策。研究指出,黄河流域水资源贫乏、水质污染严重、灌溉水水质劣化、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日趋恶化,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目前我国缺乏有效的农业水资源和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节水农业和水污染防治技术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平台建设不够,农业种植结构和水资源不匹配。今后应加快建立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与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升级,全面提高农业污染防控技术水平,加强农业水环境保护,调整种植结构,建立节水高效种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资源 水环境 防治战略
下载PDF
休闲期不同耕作方式对洛阳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36
14
作者 刘爽 +2 位作者 吴会军 梁二 蔡典雄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7年第3期292-295,共4页
采用连续5 a的田间定位试验资料,研究了洛阳地区休闲期4种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变化、水分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播种前底墒具有明显的影响,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免耕和深松覆盖处... 采用连续5 a的田间定位试验资料,研究了洛阳地区休闲期4种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变化、水分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播种前底墒具有明显的影响,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免耕和深松覆盖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含水率,具有良好的保墒作用;各处理以深松覆盖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免耕处理,深翻处理效果较差。因此,洛阳地区采用深松覆盖保护性耕作方式比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冬小麦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免耕覆盖下土壤水分、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对小麦产量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39
15
作者 郑凤君 +7 位作者 李生平 刘晓彤 刘志平 卢晋晶 席吉龙 张建诚 李永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607,共12页
【目的】基于山西运城8年(2008—2015)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免耕覆盖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变化特征,分析土壤水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组分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协同关系,为选择适... 【目的】基于山西运城8年(2008—2015)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免耕覆盖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变化特征,分析土壤水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组分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协同关系,为选择适宜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最佳耕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传统耕作秸秆翻耕还田(CT-SP)和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SM)两种耕作措施,在冬小麦收获期,利用干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各粒级质量分数;测定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SOC)及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微生物量碳,MBC)含量;测定土壤水分(土壤体积含水量,qv;播种前贮水量,SB;收获后贮水量,SA;生育期耗水量,ET;降水利用效率,PUE;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作物产量等关键指标。【结果】(1)与CT-SP处理相比,NT-SM处理显著提高0.25—2 mm团聚体含量、>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提升13.9%、8.8%和9.6%。(2)与CT-SP处理相比,NT-SM处理中全土SOC、>2 mm和0.25—2 mm粒级团聚体SOC与MBC含量分别提升17.7%与23.6%、18.4%与18.2%和22.4%与39.2%。0.25—2 mm粒级团聚体对SOC和MBC的贡献率,分别提升18.4%和28.4%。(3)与CT-SP处理相比,NT-SM处理提高了SA、PUE、WUE和小麦产量,分别提升17.7%、8.92%、14.98%和8.92%,并且SOC、WUE、R0.25、MWD和GMD等指标与小麦产量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4)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土壤团聚体DOC和EOC通过协同效应影响MBC的变化,MBC含量对SOC的总效应为0.88,是影响SOC变化的主导因子。(5)土壤贮水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协同影响小麦产量,并且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对小麦产量表现为极显著正效应。【结论】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可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耕层土壤有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覆盖 土壤团聚体 活性有机碳 土壤贮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小麦产量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长期保护性耕作可提高表层土壤碳氮含量和根际土壤酶活性 被引量:34
16
作者 宋霄君 吴会军 +7 位作者 李倩 王碧胜 李生平 梁国鹏 李景 刘彩彩 张孟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88-1597,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长期耕作措施对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碳氮元素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土壤碳氮元素与碳氮转化相关酶之间的相互联系,对认识土壤酶响应土壤碳氮变化的机制和选择合理有效的耕作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 【目的】研究不同长期耕作措施对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碳氮元素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土壤碳氮元素与碳氮转化相关酶之间的相互联系,对认识土壤酶响应土壤碳氮变化的机制和选择合理有效的耕作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长期耕作试验始于1999年,位于河南孟津县,属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土层深厚(50—100 m),土壤类型是壤质黄绵土。试验处理有草地(GL)、传统耕作(CT)、免耕覆盖(NT)、深松覆盖(SM),于2016年采集根际土和非根际土0—20 cm、20—40 cm,分析了土壤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以及β-葡萄糖苷酶(BG)、β-纤维二糖苷酶(CBH)、β-木糖苷酶(BXYL)、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活性,并进行了土壤碳氮元素含量与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和深松显著提高了根际和非根际0—20 cm土壤的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显著降低了非根际20—40 cm土壤的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草地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显著提高了非根际0—20 cm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了非根际土壤的总碳含量和非根际20—40 cm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深松显著降低了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C/N,免耕和草地处理显著降低了作物非根际20—40 cm土壤中的C/N,但草地处理显著提高了作物非根际0—20 cm土壤C/N。2)与传统耕作相比,草地、免耕和深松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β-木糖苷酶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草地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的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免耕和深松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的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3)碳氮转化相关酶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除β-纤维二糖苷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之间)。碳氮转化相关酶与土壤总碳、总氮和有机碳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碳氮含量 土壤酶活性 根际
下载PDF
磷肥对日光温室番茄磷营养和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张彦才 李若楠 +4 位作者 王丽英 刘孟朝 吴会军 李银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93-1199,共7页
采用盆栽方法进行了不同施磷(P_2O_5)水平下,日光温室番茄产量、不同生育期番茄磷素分配、干质积累、土壤速效磷含量和酶活性研究,并确定了适宜番茄生长的最佳施磷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及... 采用盆栽方法进行了不同施磷(P_2O_5)水平下,日光温室番茄产量、不同生育期番茄磷素分配、干质积累、土壤速效磷含量和酶活性研究,并确定了适宜番茄生长的最佳施磷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及番茄各组织含磷量相应增加;当施用P_2O_5达到0.53 g/kg(处理5),土壤速效磷含量在60~77 mg/kg时,较适宜番茄生长,番茄产量和单果重达最高,根系和茎叶干物质积累也达到最好水平。当施磷量超过0.53 g/kg时,造成土壤和植株磷累积过高,易引起土壤盐害,降低土壤酶活性,从而降低干物质积累和番茄产量,影响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番茄 产量 磷营养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施氮量对夏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18
作者 梁国鹏 Houssou A.Albert +6 位作者 吴会军 蔡典雄 高丽丽 李景 王碧胜 李生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17-1924,共8页
在华北平原潮土上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对夏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一致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能显著提高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根际土... 在华北平原潮土上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对夏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一致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能显著提高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增强土壤几丁质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内,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在灌浆期显著高于根际土壤,但在苗期和完熟期则显著低于根际土壤;根际土壤几丁质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都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施氮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在0~180 kg·hm^(-2)施氮范围内,施氮可明显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但当施氮量超过180 kg·hm^(-2)时,土壤全氮含量则明显下降.综上,适量施氮能显著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全氮含量,改善土壤生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根际 土壤酶活性 无机氮
原文传递
平衡施肥对连作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4 位作者 翟彩霞 陈丽莉 李巧云 吴会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75-1383,共9页
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采用多点试验,研究目标产量法和数学模型法平衡施肥对连作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黄瓜有明显增产、节本增效、改善品质、缓解土壤养分和盐分积累的作用。数学模型法平衡施... 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采用多点试验,研究目标产量法和数学模型法平衡施肥对连作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黄瓜有明显增产、节本增效、改善品质、缓解土壤养分和盐分积累的作用。数学模型法平衡施肥在温室连作年限较长或土壤养分较高的条件下适用,目标产量法平衡施肥在温室连作年限短且土壤养分含量较低条件下适用。目标产量法较农户习惯施肥黄瓜增产5.4%~30.8%,减少化肥投入734~59 253元·hm-2,黄瓜硝酸盐含量降低20.8~145.3 mg·kg-1,VC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0.2~2.5 mg·(100g)-1和0.11%~0.47%;数学模型法较农户习惯施肥黄瓜增产7.6%~34.7%,减少化肥投入944~59 463元·hm-2,黄瓜硝酸盐含量降低14.0~147.0 mg·kg-1,VC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0.4~3.5 mg·(100g)-1和0.14%~1.11%。黄瓜拉秧期平衡施肥与对照相比,土壤养分和电导率明显降低。河北省日光温室黄瓜土壤全盐量与电导率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R=0.949 5),可以用电导率代替全盐作为反映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平衡施肥连作 黄瓜 目标产量法 数学模型法
下载PDF
矿区复垦土壤养分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乃明 +1 位作者 谷晓滨 张学涌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系统研究了孝义露天铝矿不同复垦年限的土壤养分变化 ,结果表明 :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 ,复垦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均呈逐年增加趋势 ,土壤容重逐年下降 ,土壤全磷、全钾、速效钾、土壤 pH、交换量和Cu、Zn、B、Mn、Fe等微量元素的有... 系统研究了孝义露天铝矿不同复垦年限的土壤养分变化 ,结果表明 :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 ,复垦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均呈逐年增加趋势 ,土壤容重逐年下降 ,土壤全磷、全钾、速效钾、土壤 pH、交换量和Cu、Zn、B、Mn、Fe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变化不明显。研究证明通过种植牧草和大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可加速复垦土壤的熟化、土壤理化性状逐年改善 ,土壤生产力逐年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复垦 土壤养分 变化趋势 土壤肥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