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后氧化对42CrMo钢渗氮组织与耐蚀性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景才 +1 位作者 魏伟 胡静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5-579,共5页
采用普通空气对42CrMo钢离子渗氮样进行了离子后氧化处理。采用金相、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渗层厚度、物相、耐蚀性及电化学试验后试样表面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42CrMo钢离... 采用普通空气对42CrMo钢离子渗氮样进行了离子后氧化处理。采用金相、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渗层厚度、物相、耐蚀性及电化学试验后试样表面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42CrMo钢离子渗氮样进行空气后氧化处理可在氮化层表面形成一层1~2μm厚、由Fe3O4和Fe2O3组成的氧化层,且两种氧化物比值由后氧化工艺参数决定,400℃、60min后氧化时生成的氧化层Fe3O4含量最大,电化学实验后的试样表面没有出现点蚀现象,由此获得最佳耐蚀性。高含量Fe3O4基于该条件下生成Fe3O4的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较小。结果还发现随后氧化时间延长或温度升高,离子氮化层厚度逐渐减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离子后氧化 吉布斯自由能 耐蚀性
下载PDF
丙烷浓度对45钢离子碳氮共渗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叶雪梅 +1 位作者 朱永利 胡静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0-583,共4页
首次以丙烷作为供碳剂对45钢进行离子碳氮共渗。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丙烷浓度对试样截面形貌、物相组成和表面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丙烷浓度的增加,化合物层厚度和表面硬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 首次以丙烷作为供碳剂对45钢进行离子碳氮共渗。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丙烷浓度对试样截面形貌、物相组成和表面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丙烷浓度的增加,化合物层厚度和表面硬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丙烷浓度为1.5%时,510℃离子碳氮共渗4h后,化合物层厚度和表面硬度分别达到最大值40μm和779HV0.05,同时得到以ε相为主,并伴有极少量渗碳体的最优物相组成。当丙烷浓度超过1.5%时,化合物层厚度和表面硬度均下降,这是由于渗碳体相含量随丙烷的增加而增加,并当丙烷浓度为2.5%时渗碳体成为主要物相,从而阻碍了C、N原子向基体内的进一步扩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 离子碳氮共渗 显微组织 45钢
下载PDF
42CrMo钢离子渗氮+后氧化复合处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景才 +1 位作者 魏伟 胡静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4年第5期12-15,共4页
在脉冲等离子渗氮炉中42CrMo钢进行离子渗氮和后氧化复合处理,离子氧化介质为普通空气。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物相及耐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渗层硬度较单一... 在脉冲等离子渗氮炉中42CrMo钢进行离子渗氮和后氧化复合处理,离子氧化介质为普通空气。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物相及耐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渗层硬度较单一离子渗氮得到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大硬度达到760 HV0.05;42CrMo钢离子渗氮后进行氧化处理可在氮化层上形成一层1~2μm厚的氧化层,该氧化层由Fe2O3和Fe3O4组成;后氧化显著提高42CrMo钢的耐蚀性,其中400℃×60 min后氧化获得最佳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离子后氧化 显微硬度 耐蚀性
下载PDF
42CrMo钢的空气离子后氧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虎 +1 位作者 李景才 胡静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82,共5页
采用普通空气对离子渗氮的42CrMo钢进行离子后氧化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厚度、物相、表面形貌及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空气可用作42CrM... 采用普通空气对离子渗氮的42CrMo钢进行离子后氧化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厚度、物相、表面形貌及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空气可用作42CrMo钢离子后氧化处理的气源;通过离子后氧化处理,在经离子渗氮的42CrMo钢氮化层上形成一层厚度为1~2μm、由Fe2O3和Fe3O4组成的氧化层;随氧化时间延长或温度增高,氮化层化合物相分解,化合物层厚度逐渐减小,后氧化时间和温度对氧化层的Fe2O3和Fe3O4比例起决定作用。同时,离子后氧化能显著改善渗氮42CrMo钢的耐蚀性,其中工艺参数为400℃、氧化60 min获得最佳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离子后氧化 显微组织 耐蚀性
原文传递
18CrNiMo7-6轴承钢渗碳降温淬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渗碳降温淬火工艺对18CrNiMo7-6轴承钢进行热处理,并与渗碳后重新加热淬火工艺进行对比。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万能力学分析仪对渗碳层的显微组织、晶粒度、硬度梯度及心部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渗碳降温... 采用渗碳降温淬火工艺对18CrNiMo7-6轴承钢进行热处理,并与渗碳后重新加热淬火工艺进行对比。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万能力学分析仪对渗碳层的显微组织、晶粒度、硬度梯度及心部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渗碳降温淬火工艺较渗碳后重新加热淬火工艺显微硬度更大,硬度梯度更加平缓,且机械性能更高。另外,渗碳降温淬火工艺缩短生产周期约50%,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轴承钢 渗碳降温淬火 金相组织 机械性能
下载PDF
盐浴与油介质对20CrMnMo重载渗碳齿轮淬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顾晓明 吕蓝冰 +3 位作者 丁盛 王昱程 李康康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7年第3期21-25,共5页
研究了盐浴与油介质对20CrMnMo重载渗碳齿轮淬火性能的影响,对合理选择淬火冷却介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重载齿轮 渗碳冷却介质 盐浴
下载PDF
某型小模数齿轮渗碳淬火工艺的改进
7
作者 丁盛 王昱程 +1 位作者 许仁伟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6年第19期12-13,共2页
客户目前对于渗碳件,不仅要求表面硬度高,还要求硬度梯度平缓、硬度降很小,条件极其严苛。风电齿轮箱输出齿轮主要以小模数、中浅渗碳层齿轮为主,图1所示为某输出齿轮结构,具体参数见表1,技术要求见表2。其有效硬化层深要求1.4~1.7mm,... 客户目前对于渗碳件,不仅要求表面硬度高,还要求硬度梯度平缓、硬度降很小,条件极其严苛。风电齿轮箱输出齿轮主要以小模数、中浅渗碳层齿轮为主,图1所示为某输出齿轮结构,具体参数见表1,技术要求见表2。其有效硬化层深要求1.4~1.7mm,距渗层表面0.1~0.7 mm区域内硬度值要求≥653HV(58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模数齿轮 输出齿轮 渗碳层 渗碳淬火 齿轮箱 具体参数 表面硬度 硬度值 渗层 硬化层深度
下载PDF
42CrMo钢空气离子氮氧共渗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魏坤霞 胡静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59-1263,共5页
采用不同空气流量对42Cr Mo钢进行离子氮氧共渗,并和常规离子渗氮进行对比。利用金相、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厚度、物相、表面硬度及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空气可... 采用不同空气流量对42Cr Mo钢进行离子氮氧共渗,并和常规离子渗氮进行对比。利用金相、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厚度、物相、表面硬度及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空气可用作42Cr Mo钢离子氮氧共渗处理的氧气源;同样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离子氮氧共渗比常规离子渗氮的渗层厚,表面显微硬度提高,硬度梯度更加平缓。同时,渗层中物相含微量Fe3O4,起到提高耐蚀性的效果。同时,研究发现,空气流量0.3 L/min为最佳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离子氮氧共渗 显微硬度 耐蚀性
下载PDF
42CrMo钢离子氮氧共渗与离子渗氮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缪小吉 +4 位作者 梅文臣 孙斐 徐磊 张玉龙 胡静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21期64-68,共5页
以常用齿轮钢42CrMo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空气流量对其进行离子氮氧共渗,并与传统离子渗氮进行对比。利用光学显微镜、XRD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渗层的显微组织、物相和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550℃+4h相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 以常用齿轮钢42CrMo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空气流量对其进行离子氮氧共渗,并与传统离子渗氮进行对比。利用光学显微镜、XRD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渗层的显微组织、物相和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550℃+4h相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离子氮氧共渗化合物层比传统离子渗氮渗层厚度增加50%以上,氮化疏松层级别提高到12级;同时,离子氮氧共渗后渗层最表层形成了一薄层Fe3O4,使耐蚀性得到显著提高,0.3L/min为最佳空气流量。该研究可为改进42CrMo表面改性工艺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离子渗氮 氮氧共渗 氮化疏松层 耐蚀性 42CrMo
下载PDF
45钢离子氮碳氧三元共渗与QPQ处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阳阳 缪斌 +3 位作者 孙斐 汪丹丹 胡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8-134,共7页
盐浴复合(QPQ)技术为公认的能同时提高金属材料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表面改性技术,但其推广使用受到环保制约。为开发绿色高效表面改性技术,探索了离子氮碳氧三元共渗(PNCO)技术,并与QPQ技术改性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选择45钢为原材料,分... 盐浴复合(QPQ)技术为公认的能同时提高金属材料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表面改性技术,但其推广使用受到环保制约。为开发绿色高效表面改性技术,探索了离子氮碳氧三元共渗(PNCO)技术,并与QPQ技术改性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选择45钢为原材料,分别采用PNCO技术和QPQ技术进行表面改性。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XRD、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浸泡腐蚀实验对两种表面处理试样的截面显微组织、物相、表面及截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510℃×4 h工艺条件下,PNCO处理获得的化合物层厚度为20.14μm,有效硬化层厚度为59μm,截面最高硬度为760HV_(0.05),磨损率为1.39×10^(-3)g·N^(-1)·m^(-1),腐蚀失重率为0.39%。XRD结果分析表明,PNCO处理后渗层形成了Fe_(x)N化合物和以Fe_(3)O_(4)为主的氧化物相。PNCO和QPQ对比研究发现,两者表层硬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均相近。本研究为绿色高效表面改性技术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PNCO QPQ 耐磨性 耐腐蚀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