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GF和MVD在乳腺疾病血管生成中的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积德 +2 位作者 郭振昌 骆玉霜 沈存芳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VEGF和MVD在乳腺疾病血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70例乳腺疾病患者(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8例,乳腺癌患者42例)术后标本中VEGF表达水平和MVD值。结果乳腺癌组VEGF高表达比例和MVD值均较乳腺良性疾病组高,... 目的探讨VEGF和MVD在乳腺疾病血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70例乳腺疾病患者(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8例,乳腺癌患者42例)术后标本中VEGF表达水平和MVD值。结果乳腺癌组VEGF高表达比例和MVD值均较乳腺良性疾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VEGF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HER2相关,与腋淋巴结、临床分期、ER、PR无关,而MVD仅与肿瘤大小和HER2相关。VEGF高表达组MVD值显著高于VEGF低表达组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VEGF和MVD对预测乳腺疾病预后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VEGF MVD 免疫组化染色法
下载PDF
CT、MRI对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立军 窦新立 +2 位作者 刘名龙 张树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7期1172-1173,共2页
原发性肝癌是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居消化道肿瘤中的第三位。B超、CT、MRI、血清AFP等是目前肝癌诊断的主要方法。其中MRI、CT检查具有无创性,并且同时其临床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被广泛的应用于临... 原发性肝癌是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居消化道肿瘤中的第三位。B超、CT、MRI、血清AFP等是目前肝癌诊断的主要方法。其中MRI、CT检查具有无创性,并且同时其临床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估中。本文选取80例疑似肝癌患者,通过CT、MRI分别进行检测,诊断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肝癌诊断 MRI 消化道肿瘤 原发性肝癌 血清AFP 恶性肿瘤 临床结果
下载PDF
榄香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绍山 张秀峰 《广州医药》 2015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比较榄香稀和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6例,榄香稀组29例:胸腔内注射榄香烯400 mg+地塞米松10 mg+2%普鲁卡因10 m L;顺铂组27例:顺铂80 mg+地塞米松10 mg。每周1次,治疗4周。同时记... 目的比较榄香稀和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6例,榄香稀组29例:胸腔内注射榄香烯400 mg+地塞米松10 mg+2%普鲁卡因10 m L;顺铂组27例:顺铂80 mg+地塞米松10 mg。每周1次,治疗4周。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56例均可评价疗效,榄香稀组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4例,有效率86.2%。顺铂组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0例,有效率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榄香稀组生活质量较顺铂组改善。结论榄香稀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可提高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稀 顺铂 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右丙亚胺对表柔比星心脏毒性防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立军 张秀峰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292-1293,共2页
目的观察右丙亚胺对表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0例化疗方案中含有表柔比星的乳腺癌、淋巴瘤患者,按病种化疗4周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32例,治疗组DEX联合原化疗方案化疗2周期,对照组继续按原方案化疗2周期,观... 目的观察右丙亚胺对表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0例化疗方案中含有表柔比星的乳腺癌、淋巴瘤患者,按病种化疗4周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32例,治疗组DEX联合原化疗方案化疗2周期,对照组继续按原方案化疗2周期,观察BNP、c In1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BNP、c In1、心电图变化均有差异(P<0.05)。结论右丙亚胺对表柔比星导致的心脏毒性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丙亚胺 表柔比星 心脏毒性
下载PDF
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胆管癌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沈存芳 骆玉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5期2173-2175,共3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收治的晚期胆管癌患者42例,分为吉西他滨化疗组(G)和非吉西他滨化疗组(NG),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G组与NG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33.3%、5.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收治的晚期胆管癌患者42例,分为吉西他滨化疗组(G)和非吉西他滨化疗组(NG),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G组与NG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33.3%、5.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5.0%、44.4%,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6个月、7.4个月,两组生活质量改善分别为79.2%、50%,差异均有显著性。不良反应可耐受,除血小板下降外余无明显差异。结论:晚期胆管癌接受含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吉西他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秀峰 陈立军 《广州医药》 2014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联合D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6例ⅡB-ⅢB期NSCLC患者分为治疗组(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化疗)27例和对照组(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29例,观察有效率、疾病稳定...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联合D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6例ⅡB-ⅢB期NSCLC患者分为治疗组(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化疗)27例和对照组(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29例,观察有效率、疾病稳定率及毒副反应。有效率、疾病稳定率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3.0%,70.4%,77.8%,66.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2%,81.5%,92.6%,88.9%;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7.9%,41.4%,48.3%,51.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8.6%,55.2%,69.0%,62.1%;化疗2周期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2周期疾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4周期,化疗后3月、6月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性粒子125I联合D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显著,患者耐受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125I近距离放疗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监管研究
7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6期0013-0016,共4页
水土流失,作为一个长久以来影响着我国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影响着土地的生产力,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青海省地处黄... 水土流失,作为一个长久以来影响着我国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影响着土地的生产力,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青海省地处黄河流域,拥有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的问题尤为严峻,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对下游地区的水资源配置与生态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针对这一地区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监管展开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土 流失 监管
下载PDF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与措施
8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191-0194,共4页
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通过对水土流失的监测,能够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由于每个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都不一样,所以地方政府要与之合作,做好水土流失的监测工作,并以获得的数据为依据,采取... 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通过对水土流失的监测,能够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由于每个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都不一样,所以地方政府要与之合作,做好水土流失的监测工作,并以获得的数据为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以保证水土流失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之后探讨了具体的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重要性 措施探讨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肺癌化疗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秀峰 闫国亮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43-444,共2页
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8例,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取晚期NSCLC患者68例,男43例、女25例;年龄38-72岁,中位年龄57.4岁;鳞癌23例,腺癌43例,大细胞... 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8例,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取晚期NSCLC患者68例,男43例、女25例;年龄38-72岁,中位年龄57.4岁;鳞癌23例,腺癌43例,大细胞癌1例;腺鳞癌1例;ⅢA期8例,ⅢB期24例,Ⅳ期36例。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有可评价疗效的肿瘤观察指标。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6例,参芪扶正注射液+TP方案化疗:化疗前3天开始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d,连用10天,多稀他赛75mg/m2,第1天;顺铂30mg/m2,第1-3天,21天为1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晚期肺癌 化疗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振昌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11-213,共3页
关键词 VEGF 乳腺癌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立军 窦新立 +2 位作者 刘名龙 张树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6期1020-1021,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说明肝动脉栓塞止血(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CT诊断方法。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肝癌破裂出血 肝动脉 栓塞止血 临床疗效 肿瘤被膜 原发性肝癌 栓塞剂 临床资料 门脉癌栓 供血动脉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血清VEGF和IL-6水平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秀峰 闫国亮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前后患者血清VEGF和IL-6水平的变化。方法: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GP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GP方案+沙利度胺,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前后患者血清VEGF和IL-6水平的变化。方法: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GP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GP方案+沙利度胺,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者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无效者治疗后血清VEGF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IL-6的水平变化可作为肺癌患者疗效预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沙利度胺 联合化疗 VEGF IL-6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差异性表达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立立 郭志 +3 位作者 邢文阁 郭秀英 陈立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84-988,共5页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人胰腺癌移植瘤后差异性表达基因,从基因组学初步探讨HIFU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构建人胰腺癌裸鼠YY-1移植瘤模型,HIFU辐照后采用Agilent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差异性表达基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人胰腺癌移植瘤后差异性表达基因,从基因组学初步探讨HIFU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构建人胰腺癌裸鼠YY-1移植瘤模型,HIFU辐照后采用Agilent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差异性表达基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验证上调基因HIF1a、SMAD4及下调基因Bcl-xl。结果与未辐照对照组相比,辐照组表达谱芯片分析发现与胰腺癌相关的差异性基因共65个,其中上调43个,下调22个。基因本体(GO)分析提示显著表达改变的基因富集于细胞核、细胞质部位,并与蛋白结合、金属离子结合、锌离子结合、转录调控、细胞凋亡等功能相关。RT-PCR检测结果与表达谱芯片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HIFU辐照可引起一系列基因调控改变,这些差异性表达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肿瘤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胰腺癌 基因本体 表达谱芯片
下载PDF
肺癌荷瘤小鼠体内炎性微环境改变的研究
14
作者 王绍山 王海龙 +1 位作者 闫国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2期141-142,159,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荷瘤小鼠体内炎性微环境中IL-6、IL-8、NF-KB和TNF-a的变化情况。方法:选用雄性C57小黑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和肿瘤组,每组12只。肿瘤组接种Lewis肺癌,正常组不做处理,待肿瘤直径达到0.5~1cm后,分别于第7天、第1... 目的:探讨肺癌荷瘤小鼠体内炎性微环境中IL-6、IL-8、NF-KB和TNF-a的变化情况。方法:选用雄性C57小黑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和肿瘤组,每组12只。肿瘤组接种Lewis肺癌,正常组不做处理,待肿瘤直径达到0.5~1cm后,分别于第7天、第14天各组各处死6只C57小鼠,取其血清,ELISA法检测NF-KB、TNF-α、IL-6、IL-8。结果:肿瘤组的肿瘤相关炎性因子NF-KB、TNF-α、IL-6、IL-8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肺癌荷瘤小鼠体内促进肿瘤生长的炎性因子明显升高,炎性因子有望成为肺癌筛查及诊治效果评价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微环境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及氟尿嘧啶粒子植入治疗食管下段癌1例
15
作者 王绍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24期3684-3685,共2页
125I放射性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已取得明显疗效,氟尿嘧啶粒子也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现将1例放射性粒子与氟尿嘧啶粒子共同植入治疗食管下段癌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男性,83岁,进行性进食困难2月伴进食后呕吐,冠心病史20年,... 125I放射性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已取得明显疗效,氟尿嘧啶粒子也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现将1例放射性粒子与氟尿嘧啶粒子共同植入治疗食管下段癌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男性,83岁,进行性进食困难2月伴进食后呕吐,冠心病史20年,心功能Ⅱ级。胃镜示距门齿40cm处一菜花嗍中物凸人腔内,镜身不能通过,肿物质脆,触之易出血,贲门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下段癌 放射性粒子 氟尿嘧啶粒子
下载PDF
腹腔巨大肿物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临床报道
16
作者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期459-459,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82岁,腹部进行性增大肿物3个月,2013年2月18日入院,查体: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左侧略膨隆,无压痛反跳痛,腹部左侧可触及巨大不规则肿物,质中等,约20×15cm大小,下界达脐下3cm,右边界达腹正中线... 1临床资料 患者,女,82岁,腹部进行性增大肿物3个月,2013年2月18日入院,查体: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左侧略膨隆,无压痛反跳痛,腹部左侧可触及巨大不规则肿物,质中等,约20×15cm大小,下界达脐下3cm,右边界达腹正中线,左边界达腋前线,上界达肋下,无法触及,无明显触压痛,肝肾区无触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双下肢无水肿。化验指标:RBC:2.63×109/L,Hb:68g/L,便潜血:+,胃镜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见图1)左侧腹部不均质回声肿物,约225×155mm,边界清,形态欠规整,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内可见血流信号。 CT成像:腹腔内巨大肿块影,密度欠均匀,边界模糊,增强可见不均匀强化,最高CT值81Hu,内见液体密度区,最大径22.8cm,周围血管、肠管、左肾、胰腺及脾脏均受压移位或变形。术前诊断:腹腔巨大肿物-胃间质瘤?术中所见:肿物位于胃大弯处,约23×17×15cm大小,表面不光滑,无明显破溃,探查与胰尾部及脾脏粘连严重,距肿物边缘3cm完整切除部分胃、肿物、胰尾部及脾脏。病理所见:胃肿物大小约22×15×12cm,切面囊实性,可见广泛出血、坏死,囊性、实性区比例3:7,实性区切面灰白,质脆。病理诊断:胃恶性间质瘤,核分裂像/50HPF>10,免疫组化:CD117(+),CD34(+),,SMA (-),S-100(-),c-kit野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消化道出血 腹部 边界 胃恶性间质瘤 脾脏 不规则 影像学检查 周围血管 胰尾 液性暗区 液体密度 血流信号 胃镜检查 胃间质瘤 完整切除 术中所见 术前诊断 切面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