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琴东传史实与日本琴乐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耘(译) 《音乐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6-14,M0002,共10页
在中日文化交流十分兴盛的唐代,即日本的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前期,琴与琴乐得以从大陆跨海东传扶桑,并一直绵延流传至今。本演讲文稿按照历史的进程对珍贵的古乐器、古乐谱、古文献进行梳理解析,描摹出日本不同历史时期琴乐盛衰起伏的文... 在中日文化交流十分兴盛的唐代,即日本的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前期,琴与琴乐得以从大陆跨海东传扶桑,并一直绵延流传至今。本演讲文稿按照历史的进程对珍贵的古乐器、古乐谱、古文献进行梳理解析,描摹出日本不同历史时期琴乐盛衰起伏的文化风貌;并据理推断,日本的琴与琴乐研究对中国的琴与琴乐研究,未来可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乐 东传 史实 现状
下载PDF
日本藩校的“乐”实践——以弘前藩校稽古馆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武内惠美 唐权 《音乐文化研究》 2018年第3期4-21,共18页
"乐"在儒学中是与"礼"并列、受到同样尊崇的领域。尽管如此,"乐"的内容却十分模糊,因为没有具体的乐曲及演奏方法的记录,自古以来一直存有争论。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儒学在武士阶层中急速发展,尊重"乐... "乐"在儒学中是与"礼"并列、受到同样尊崇的领域。尽管如此,"乐"的内容却十分模糊,因为没有具体的乐曲及演奏方法的记录,自古以来一直存有争论。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儒学在武士阶层中急速发展,尊重"乐"被视作当然,同时在思想方面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议论。但是,"乐"并非只是单纯的思想话语,同时也应该是可以实际演奏的音乐。那么,在近代武家社会发展起来的儒学对于"乐"的实践究竟如何看待?同时又是怎样实际操作的呢?本文聚焦于各藩设置的武士教育机关即藩校,分析"乐"在那里受到的待遇,以弘前藩校稽古馆为例,考察的目的在于厘清近世以来"乐"的思想背景、实践以及围绕"乐"的文化状况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藩校 昌平坂学问所 弘前藩 释奠
下载PDF
依据日本雅乐古谱复原唐代琴曲之研究
3
作者 武内惠美 周耘(译)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2,共7页
唐代虽有琴谱存世,据其还原唐乐却几无可能,当今演奏的《幽兰》,充其量只是现代人的诠释。但日本存有至少800年前编纂的雅乐古谱,将其与遣唐使带回日本的乐谱乐书及动态传承的雅乐综合考究,极有可能还原唐代琴乐。文章聚焦平安末期藤原... 唐代虽有琴谱存世,据其还原唐乐却几无可能,当今演奏的《幽兰》,充其量只是现代人的诠释。但日本存有至少800年前编纂的雅乐古谱,将其与遣唐使带回日本的乐谱乐书及动态传承的雅乐综合考究,极有可能还原唐代琴乐。文章聚焦平安末期藤原师长(1138—1192)记写的乐谱《三五要录》《仁智要录》,通过丝丝入扣的缜密解析,认为其中的琵琶曲《石上流泉》与筝曲《千金调》实为两首唐代琴曲,昭示利用日本雅乐古谱解释唐代音乐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乐古谱 唐代琴曲 复原 《碣石调·幽兰》 《石上流泉》 《千金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