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意金黄散外治新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武亨 吴桂莲 《中医外治杂志》 1993年第1期47-48,共2页
如意金黄散又名金黄散,始见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其药物组成:天花粉、姜黄、陈皮、生南星、黄柏、白芷、甘草、大黄、厚朴、苍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一般用于痈疽肿毒初起.脓未形成,局部红肿坚硬.灼热疼痛。... 如意金黄散又名金黄散,始见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其药物组成:天花粉、姜黄、陈皮、生南星、黄柏、白芷、甘草、大黄、厚朴、苍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一般用于痈疽肿毒初起.脓未形成,局部红肿坚硬.灼热疼痛。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本散颇富潜力.用以治疗多种疾病均卓有效验,兹分述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意金黄散 外治新用 《外科正宗》 消肿止痛功效 药物组成 清热解毒 局部红肿 临床实践 多种疾病 陈实功 天花粉 生南星
下载PDF
带状疱疹中成药治疗集粹 被引量:1
2
作者 武亨 《山西中医》 1993年第1期30-31,共2页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亦有密切关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宛如蛇行,除多见于腰胁外,亦常见于颜面、腰、腿等部位,患处多有剧烈疼痛。本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亦有密切关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宛如蛇行,除多见于腰胁外,亦常见于颜面、腰、腿等部位,患处多有剧烈疼痛。本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丹”、“蛇串疮”、“蜘蛛疮”等,认为其发病多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甚而致;或因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湿热搏结,并感毒邪而成。一般常规疗法对本病的疗效均不够理想。近年来报道一些中成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兹分述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中成药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温胆汤新用
3
作者 武亨 王成香 《山西中医》 1997年第5期49-50,共2页
温胆汤新用孝义市卫生进修学校(032300)武亨升孝义市第二中学医务室王成香关键词温胆汤中风头痛胸痹阳痿温胆汤首见于唐·孙思邈之《备急千金要方》,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笔者运用本方加味治疗以痰热为特征的多种内... 温胆汤新用孝义市卫生进修学校(032300)武亨升孝义市第二中学医务室王成香关键词温胆汤中风头痛胸痹阳痿温胆汤首见于唐·孙思邈之《备急千金要方》,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笔者运用本方加味治疗以痰热为特征的多种内伤杂病,均取得较好效果。兹择治验4则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中风 头痛 胸痹 阳痿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南通蛇药片临床新用
4
作者 武亨 吴桂莲 《国医论坛》 1992年第4期45-47,共3页
南通蛇药片由十多味中草药配伍组成,具有很强的抗毒、解毒、消肿、镇痛、消炎等功效,对各种毒蛇及毒虫咬伤有特异疗效。近年来发现本品不但是治疗蛇伤的特效药,而且对许多与蛇伤完全不相干的疾病,也有神奇的疗效,兹综述于下。一。
关键词 南通蛇药片 中成药
下载PDF
甘温除热法临床应用体会
5
作者 武亨 《中医药研究》 1991年第3期40-41,共2页
甘温除热法创自李果,专为治疗脾胃元气下陷、阴火上乘之内伤发热而设。经历代医家临床应用,颇多发挥和创新,已成为祖国医学中别具一格的疗法之一。本文就个人临证应用的点滴体会概述如下,错误之处,敬请同道斧正.一、治疗机理及注意要点... 甘温除热法创自李果,专为治疗脾胃元气下陷、阴火上乘之内伤发热而设。经历代医家临床应用,颇多发挥和创新,已成为祖国医学中别具一格的疗法之一。本文就个人临证应用的点滴体会概述如下,错误之处,敬请同道斧正.一、治疗机理及注意要点发热一症,病因很多,治法各异。一般说来,表热则解表发汗,里热则泻热导下,阴虚则养阴清热,阳亢则滋阴潜阳,格阳则回阳通脉,痰热则祛痰,血瘀则化瘀,食积则消导,气郁则疏散。诸如此类,较易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温除热法 临床
下载PDF
云南白药外治新用综述
6
作者 武亨 《中医外治杂志》 1993年第3期40-41,共2页
云南白药是我国著名的伤科成药,具有止血镇痛、消炎散肿、活血化瘀,防腐生肌等功效。原来本品使用范围较局限。一般只用于伤科止血。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本品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广泛,除口服外,外用此药(如局部涂敷、灌肠等... 云南白药是我国著名的伤科成药,具有止血镇痛、消炎散肿、活血化瘀,防腐生肌等功效。原来本品使用范围较局限。一般只用于伤科止血。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本品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广泛,除口服外,外用此药(如局部涂敷、灌肠等)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白药 外治新用 止血镇痛 消炎散肿 活血化瘀 防腐生肌 临床研究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局部涂敷 多种疾病 伤科
下载PDF
历代大承气汤证验案选析
7
作者 武亨 《山西中医》 1991年第2期6-8,共3页
大承气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药组成,功能峻泻热结,是一首方义精卓,药少力专,应用广泛,疗效迅速,历经验证,活人无数的良方。为深入探讨其适应范围和运用规律,笔者搜集了历代医案专著中的承气验案,... 大承气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药组成,功能峻泻热结,是一首方义精卓,药少力专,应用广泛,疗效迅速,历经验证,活人无数的良方。为深入探讨其适应范围和运用规律,笔者搜集了历代医案专著中的承气验案,进行归纳和整理,现将其中的部分案例选录、评析如下,以示后学。(一)伤寒阳明腑实案一武弁李姓,在宣化作警,伤寒五、六日矣。镇无医,抵郡召予,予诊视之日,脉洪大而长,大便不通,身热无汗,此阳明证也,须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临床
下载PDF
成药外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8
作者 武亨 《中医外治杂志》 1992年第3期48-48,共1页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是一种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儿童较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不便,或伴有怕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风温病毒从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络,郁而不散,结...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是一种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儿童较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不便,或伴有怕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风温病毒从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络,郁而不散,结于腮颊所致。根据近年来各地的临床用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外用治疗 成药 主要临床表现 急性传染病 腮腺肿大 全身不适 祖国医学 用药经验 病毒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