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150
1
作者 王锡明 +2 位作者 李振家 柳澄 陈海松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对诊断冠脉不同程度狭窄的16例患者中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对诊断冠脉不同程度狭窄的16例患者中15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26例行64层MSCT冠脉造影均成功地显示冠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18例患者的56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硬斑块和软斑块,其中16例的38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15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患者显示32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 64层MSCT是1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其对冠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4~16层MSCT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74
2
作者 丛新丽 李树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8期602-605,共4页
乳腺癌的早期检出影像检查占重要地位。①超声检查 :乳腺肿块内微小钙化、边缘“毛刺”征、纵横比大于 1 ,癌的可能性最大。通过半定量法和彩色扑获技术观察癌肿血流峰值流速、彩色像素平均密度、血管平均密度对鉴别良、恶性肿瘤有很大... 乳腺癌的早期检出影像检查占重要地位。①超声检查 :乳腺肿块内微小钙化、边缘“毛刺”征、纵横比大于 1 ,癌的可能性最大。通过半定量法和彩色扑获技术观察癌肿血流峰值流速、彩色像素平均密度、血管平均密度对鉴别良、恶性肿瘤有很大帮助。穿入型血管和MVD对诊断乳癌有较高敏感性。②MRI检查 :采用顺磁对比剂Gd DTPA强化再行MIP重建对乳癌的显示率为 1 0 0 %。MRS强烈提示乳癌组织内胆碱水平增高 ,水 /脂肪比率明显大于正常组织 ,是诊断乳癌重要标准。③CT检查 :薄层扫描能发现直径 0 .2cm癌灶 ,乳癌增高的相关参数和MVD密切相关。较好显示转移淋巴结情况。④X线检查 :对乳癌钙化灶的检出最具优势 ,X线数字摄影有助CAD。MWA和CMRP技术能提高判定乳癌的可靠性。⑤红外热像图 :通过数字化定量系统对乳癌热区温度量化分析 ,标定病变中心与周围组织温差 ,判断肿块良、恶性。⑥微创影像 :对缺乏影像特征的微小病灶开展超声引导活检、3D 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桃尖征:对肺炎性假瘤X线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74
3
作者 崔允峰 任德印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8年第1期10-11,T003,共3页
肺炎性假瘤的病因虽然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系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后非特异性炎症局限化所致,是一种肺实质内瘤样的炎性增生性病变,由于肺炎性假瘤与肺内其他良,恶性肿块性病变的X线表现相似,诊断有时比较困难,我们在一组肺... 肺炎性假瘤的病因虽然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系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后非特异性炎症局限化所致,是一种肺实质内瘤样的炎性增生性病变,由于肺炎性假瘤与肺内其他良,恶性肿块性病变的X线表现相似,诊断有时比较困难,我们在一组肺炎性假瘤的病例中,观察到一种较特殊的X线表现,认为有可能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兹特提出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性假瘤 桃尖征 X线诊断
下载PDF
CT引导下组织间置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8
4
作者 王锡明 李振家 +1 位作者 连庆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目的 介绍CT引导下组织间置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31例肺癌患者均在CT引导下进行肿瘤内125I粒子置入术。首先根据肿瘤的大小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治疗肿瘤所需要125I粒子的最佳数量,然后... 目的 介绍CT引导下组织间置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31例肺癌患者均在CT引导下进行肿瘤内125I粒子置入术。首先根据肿瘤的大小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治疗肿瘤所需要125I粒子的最佳数量,然后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均匀置入到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术后1、2、6个月内分别进行CT检查对患者随访,根据肿瘤大小变化将疗效分为4级:Ⅰ级:明显缓解(肿瘤缩小50%以上);Ⅱ级:缓解(肿瘤缩小, 25% ~50% );Ⅲ级:轻度缓解(肿瘤缩小1% ~25% );Ⅳ级:无效(肿瘤无变化或增大,临床症状亦无缓解)。结果1个月:Ⅰ级9例,Ⅱ级6例,Ⅲ级13例,Ⅳ级3例(包括1例失访者), 1个月有效率为90. 32%; 2个月:Ⅰ级17例,Ⅱ级8例,Ⅲ级3例,Ⅳ级3例(包括2例失访者), 2个月有效率为90 .32%; 6个月:Ⅰ级23例,Ⅱ级3例,Ⅲ级2例,Ⅳ级3例(包括2例失访者), 6个月有效率为90. 32%。结论 CT导向下组织间置入125I粒子是1种治疗肺癌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CT引导下 临床应用 放射性粒子 组织间放疗 有效率 临床价值 技术方法 肺癌患者 治疗计划 经皮穿刺 大小变化 临床症状 CT导向 治疗方法 疗效显著 肿瘤内 缓解 Ⅲ级 置入术 失访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全身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5
作者 王锡明 +3 位作者 邵广瑞 李振家 柳橙 周延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3 0例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行血管造影检查的前瞻性研究 ,旨在提高MSCT(multi slicespiralCT)成像技术在血管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先对 3 0例病人应用MSCT行轴位螺旋扫描 ,应用MSCT成像技术(MIP、SSD、4 D及CTVE... 目的 通过对 3 0例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行血管造影检查的前瞻性研究 ,旨在提高MSCT(multi slicespiralCT)成像技术在血管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先对 3 0例病人应用MSCT行轴位螺旋扫描 ,应用MSCT成像技术(MIP、SSD、4 D及CTVE)将获得的轴位图像利用SGI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果 所有病人中主动脉夹层 3例、主动脉瘤 2例 ,所有重建的大血管均能清晰的显示其主干及其 2 ,3甚至 4级分支。结论 MSCT成像技术在全身血管造影检查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造影在急性胸痛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9
6
作者 王锡明 晁宝婷 +4 位作者 张云亭 陈海松 李振家 柳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12-814,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急性胸痛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急性胸痛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用冠状、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TP)等方...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急性胸痛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急性胸痛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用冠状、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TP)等方法行冠状动脉、肺动脉和胸主动脉成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所有图像进行观察,对疾病进行诊断,其中16例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所有行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的患者1次检查均可清晰显示双侧肺动脉、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胸主动脉,同时均可进行纵隔及肺窗重组,对胸部疾病进行诊断。显示冠状动脉狭窄1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4例,主动脉夹层6例(其中1例同时伴有冠状动脉右支急性血栓形成);并诊断气胸1例、缩窄性心包炎1例;4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64层螺旋CT 1次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对其病变作出正确诊断,还能清晰地显示胸部疾病,是急性胸痛病因诊断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痛 冠状血管 主动脉瘤
原文传递
MR动态增强、扩散成像和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7
7
作者 史浩 +7 位作者 丁红宇 王涛 杨贞振 邱秀玲 李慧华 曲蕾 魏煜龙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8-683,共6页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氢质子MR波谱分析(3D1H-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32例前列腺癌及6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以及29例健康志愿者经MR常规扫描、DCE-MRI、...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氢质子MR波谱分析(3D1H-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32例前列腺癌及6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以及29例健康志愿者经MR常规扫描、DCE-MRI、DWI和MRS扫描,分别测量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病灶和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和正常周围带强化后的相对信号强度值、DWI信号强度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胆碱/枸橼酸盐(Cho/Cit)和[Cho+肌酸(Cr)]/Cit比值,并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结果经DCE-MRI检查,2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8例病灶区呈早期明显强化,并快速下降;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38例呈早期明显强化并逐渐上升至中晚期达峰值后缓慢下降,除0及120 s两时间段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组织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正常周围带、增生与癌三者的相对信号强度在其余每个时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DWI检查前列腺癌患者26例于ADC图上病灶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104.23±26.15)×10-5mm2/s,4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灶区平均ADC值为(175.21±64.86)×10-5mm2/s,除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与前列腺增生之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检查前列腺癌17例,其病灶区Cho/Cit比值为2.26±0.91,(Cho+Cr)/Cit比值为2.85±1.01,3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灶区平均Cho/Cit比值为0.46±0.23,(Cho+Cr)/Cit比值为0.57±0.20。除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与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组织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和MRS 3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达70%以上,而通过3种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其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原文传递
乳腺癌血流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丛新丽 李树祝 +2 位作者 马玉香 马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36-1639,共4页
目的 评价乳腺癌血流特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CDFI、PDI和 3D DMS检查 171例乳腺肿块 ,定量分析血流灌注量、Vmax、RI、血管数量。结果 乳腺癌相对灌注为 ( 8.2 0 0± 0 .0 0 1) % ,良性肿块 ( 2 .40 0±0... 目的 评价乳腺癌血流特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CDFI、PDI和 3D DMS检查 171例乳腺肿块 ,定量分析血流灌注量、Vmax、RI、血管数量。结果 乳腺癌相对灌注为 ( 8.2 0 0± 0 .0 0 1) % ,良性肿块 ( 2 .40 0±0 .0 0 2 ) % (P <0 .0 1) ;乳腺癌Vmax为 ( 2 5 .68± 1.11)cm/s,良性肿块 ( 6.10± 0 .2 2 )cm /s (P <0 .0 0 1) ;乳腺癌PI为 1.2 9±0 .3 6,良性肿块 0 .83± 0 .2 2 (P <0 .0 1) ;乳腺癌RI为 0 .7± 0 .0 10 ,良性肿块 0 .49± 0 .0 11(P <0 .0 1) ;血管数量乳腺癌为1.810± 0 .0 2 6,良性肿块 0 .98± 0 .10 0 (P <0 .0 0 1) ,以上各组数字均显示乳腺癌明显高于良性肿瘤。CDFI、PDI和 3D DMS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 96.9% ,特异性为 93 .8% ,准确性为 96.8%。结论 超声CDFI、PDI和 3D DMS对早期乳腺癌诊断具有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 血流显像 血流特征
下载PDF
多层CT后处理图像对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4
9
作者 刘学静 王洪波 +3 位作者 柳澄 王道萍 王丽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图像对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临床怀疑为主动脉缩窄的患者进行主动脉增强扫描。对所有扫描图像行冠、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成像(SSD)、薄层VR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图像对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临床怀疑为主动脉缩窄的患者进行主动脉增强扫描。对所有扫描图像行冠、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成像(SSD)、薄层VR重组。结果9例患者经行主动脉CT成像检查,均确诊为主动脉缩窄,其中有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结果与手术及DSA检查结果相一致。主动脉靶重建全面整体显示9例患者缩窄情况,整体VR全面整体显示9例患者侧支循环情况。结论MSCT二维与三维图像相结合对主动脉缩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术后随访是1种非常有用的无创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多层螺旋CT心肌灌注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传亭 刘新疆 +4 位作者 刘玉清 邵广瑞 李德才 纪洪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心肌灌注研究急性心肌缺血和梗死的灌注特点 ,探索MS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阻断的显示情况。方法 健康杂种犬 9只 ,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及结扎后 30min、和 1、2、4、6、8h不同时间分别行MSCT心肌...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心肌灌注研究急性心肌缺血和梗死的灌注特点 ,探索MS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阻断的显示情况。方法 健康杂种犬 9只 ,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及结扎后 30min、和 1、2、4、6、8h不同时间分别行MSCT心肌灌注扫描 ,分析心肌在不同时期的灌注特点 ,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同时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及结扎后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 ,观察冠状动脉阻断的情况。结果 犬心肌正常灌注量为 (6 9 3± 13 9)ml·10 0 g-1·min-1、达峰值时间为 (12 8± 2 1)s。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 30min后MSCT心肌灌注表现为灌注量减低 ,为(2 5 2± 3 4 )ml·10 0 g -1·min-1,时间 密度曲线低平 ,延迟 10min扫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心肌密度为 (6 7 1± 11 4 )HU ,与正常心肌密度 (44 9± 2 2 0 )HU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 4h后 ,局部心肌呈明显延迟增强 ,为 (82 1± 15 2 )HU。 9只犬MSCT冠状动脉造影均显示结扎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断。结论 MSCT心肌灌注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判断心肌缺血和梗死 ,同时显示冠状动脉的阻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多层螺旋CT 心肌灌注 冠状动脉造影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双源CT冠脉血管造影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剑 段艳华 +4 位作者 王锡明 程召平 乌大尉 晁宝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3-806,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0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SCTCA)检查,对其中76例患者同时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分析比较DSCTC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 目的探讨双源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0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SCTCA)检查,对其中76例患者同时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分析比较DSCTC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4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DSCTCA检查,并可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部分分支,228例患者的747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狭窄,其中76例患者的122支冠状动脉伴有重度狭窄或闭塞,以CAG为金标准,得出DS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100%、90.00%及94.84%,尤其对于重度狭窄及闭塞的诊断准确性达98.92%。结论双源CT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接近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源CT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毕万利 李振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00-702,共3页
目的 研究和探讨CT导引下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的临床应用 ,以及腰 5骶 1椎间盘突出的侧前方入路新途径。方法 自 1999年 8月至 2 0 0 0年 2月 ,通过常规侧后入路对 2 6例病人进行治疗 ,同时对正常人的影像和相应解剖的研究 ,找到... 目的 研究和探讨CT导引下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的临床应用 ,以及腰 5骶 1椎间盘突出的侧前方入路新途径。方法 自 1999年 8月至 2 0 0 0年 2月 ,通过常规侧后入路对 2 6例病人进行治疗 ,同时对正常人的影像和相应解剖的研究 ,找到了侧前方入路的新途径 ,拓宽了治疗的范围 ,经侧前方入路治疗 4例。结果 总有效率96 7% (2 9/ 30 ) ,显效 2 0例 ,无效 1例 ,无一例并发症。结论 CT导引下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具有最小侵入、安全有效、病人恢复快等优点 ,尤为L5/S1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减压 椎间盘突出 治疗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克 刘学静 +2 位作者 柳澄 王道萍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怀疑肺动静脉瘘的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对所有扫描图像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冠状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2例患者均确诊为肺动静脉瘘,7例为单...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怀疑肺动静脉瘘的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对所有扫描图像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冠状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2例患者均确诊为肺动静脉瘘,7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共发现20处肺动静脉瘘,除漏诊1例合并位于近心位置的3处肺动静脉直接交通外,其余病变均诊断正确且无遗漏。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无创地诊断肺动静脉瘘,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前瞻性心电门控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高心率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段艳华 王锡明 +5 位作者 程召平 乌大尉 李剑 晁宝婷 柳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心率不低于91次/分(bpm)患者回顾性心电门控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R-R间期的最佳重建时相,从扫描时相选择的角度分析前瞻性心电门控(简称前门控)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32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DS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 目的探讨心率不低于91次/分(bpm)患者回顾性心电门控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R-R间期的最佳重建时相,从扫描时相选择的角度分析前瞻性心电门控(简称前门控)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32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DS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体质量指数23~25kg/m^2,心率/〉91bpm)的图像,根据扫描过程中患者屏气时心电监控记录到的心率将其分为3组(A~C组),A组83例,心率91—95bpm,B组68例,心率96—100bpm,C组81例,心率≥101bpm。每隔3%重建1个时相,分别由2名医师独立对横断面图像、薄层MIP、CPR、VRT图像质量采用5分法进行综合评估,按照15段分段法,选出每个节段的R-R间期的最佳重建时相及范围。采用Kappa检验,评价2名医师对冠状动脉图像评分的一致性。结果232例患者中,可评价冠状动脉节段共3343个,其图像最佳重建时相范围集中在81%~61%和51%-31%。3组冠状动脉节段与之相对应的节段数百分比:A组(91—95bpm,83例的1183个节段)分别为5.49%、94.51%;B组(96~100bpm,68例986个节段)分别为0.20%、99.80%;C组(≥101bpm,81例1174个节段)分别为0.17%、99.83%。232例患者的3343个冠状动脉节段中3274个节段(97.94%)最佳重建时相范围集中在以41%为中心的51%~31%R—R间期范围内。2名医师对232例患者的3343个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的评分结果得到了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883,P〈0.05)。结论具有稳定的窦性心律,且屏气时平均心率≥91bpm患者,冠状动脉节段的最佳重建时相集中于以R—R间期41%为中心的51%~31%,从扫描时相选择的角度考虑,可以对稳定高心率(1〉91bpm)患者行前门控横断面扫描,并且预设41%为曝光时间窗,成功把握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64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涛 王锡明 +2 位作者 李振家 柳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MSCT的各种先进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各支冠状动脉进行重建,以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并观察有无再狭窄。...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MSCT的各种先进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各支冠状动脉进行重建,以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并观察有无再狭窄。结果在56例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1例由于患者有严重的窦性心率不齐,重建图像质量欠佳,其余患者均成功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左主支、回旋支、前降支右支冠状动脉)及部分3、4级分支,且可显示所有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其中18例患者的31个支架术后出现再狭窄,所有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所有CT诊断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4例患者的25个支架有支架术后再狭窄,CT诊断的准确率为80.6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支架
下载PDF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段艳华 王莉 +7 位作者 王锡明 乌大尉 程召平 李剑 晁宝婷 柳澄 徐卓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并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2种扫描技术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连续搜集30例[A组,平均心率/〉85次/min(bpm)]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胸痛并行DSC...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并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2种扫描技术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连续搜集30例[A组,平均心率/〉85次/min(bpm)]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胸痛并行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胸联合血管成像的患者,连续搜集30例(B组,所有患者平均心率≥85bpm)表现为急性胸痛行DSCT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患者。对2组患者的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分别进行靶重组,评价2组图像质量,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应用)(2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和有效剂量。结果A、B组可评价冠状动脉节段比例分别为98.44%(379/385)和98.48%(390/3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2,P=0.961);A、B组间图像噪声[分别为(16.23±5.75)、(16.31±3.32)HU]、信噪比(分别为26.85±9.94、24.78±9.91)及对比度噪声比(分别为20.99±9.31、18.65±8.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69、0.908、1.224,P值均〉0.05);A、B2组有效剂量分别为(8.37±2.69)和(20.05±5.5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01,P=0.000)。结论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胸联合血管成像可以获得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相似的图像质量,且辐射剂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痛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MRI介入导引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臭氧治疗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成利 +3 位作者 宋吉清 吕玉波 许玉军 张传臣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0.23 T 开放式 MR 结合 ipath200光学追踪系统进行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治疗的方法步骤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在 ipath200主动式光学追踪系统实时导引下,用19.5或21.0 GMR 兼容性穿刺针对73例椎间盘突出患者成功进行 MRI 导引下经小关... 目的探讨0.23 T 开放式 MR 结合 ipath200光学追踪系统进行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治疗的方法步骤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在 ipath200主动式光学追踪系统实时导引下,用19.5或21.0 GMR 兼容性穿刺针对73例椎间盘突出患者成功进行 MRI 导引下经小关节内侧入路臭氧治疗术。对其中临床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不完全符合者及可疑为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的26例患者先行椎间盘造影术,作为进一步行髓核溶解术的初选。本组共64例患者行三点注射法椎间盘突出的臭氧治疗:(1)椎间盘中心注入浓度为35~45 μg/ml 医用 O_2-O_3混合气体6~10 ml,采用分次反复注射、抽出,使髓核组织充分氧化;(2)依据穿刺针刻度标记,在光学引导装置指导下逐步退针,至局限性髓核突出物处,注射 O_2-O_3混合气体10 ml;(3)继续退针1.0~1.5 cm 至纤维环外、侧隐窝处,向神经根旁注射15~20 ml O_2-O_3,混合气体。9例患者因椎间盘造影认为行髓核溶解术疗效欠佳而仅行神经根旁臭氧注射治疗。结果 73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经3~6个月随访,28例显效,39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1.3%。结论开放式0.23 T MR 扫描仪,结合 ipath200光学引导系统,能成功地进行微创性椎间盘突出臭氧治疗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椎间盘化学松解术 腰椎 磁共振成像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学静 +1 位作者 柳澄 王道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8-480,48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MSCTP)技术在显示肝内肝门静脉解剖及其在占位性病变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0例疑有肝脏疾病患者行增强后肝门静脉期扫描,对每一例均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对二维及三维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CTP...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MSCTP)技术在显示肝内肝门静脉解剖及其在占位性病变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0例疑有肝脏疾病患者行增强后肝门静脉期扫描,对每一例均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对二维及三维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CTP对肝内门静脉第5级以上分支的显示率为94.5%;170例肝内门静脉可分为3种类型;二维及三维图像对病变定位不相符合率为36.8%。 结论:MSCTP可以用来准确评价肝内门静脉解剖并对肝脏病灶进行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 肝门静脉 解剖学
下载PDF
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锡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年第1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胃癌诊断 胃壁 增厚 门脉期 平衡期 静脉期 动脉期 CT 胃癌病人 对比剂 早期胃癌 腹腔种植转移 胃肿瘤 消化系肿瘤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损伤的评价 被引量:19
20
作者 朱向玉 +2 位作者 王光彬 林祥涛 王涛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3期188-193,共6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损伤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E-EPI)序列对31例临床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髓常规MRI和DTI检查。测量病变处ADC值和FA值并按病变常规T2WI高信...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损伤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E-EPI)序列对31例临床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髓常规MRI和DTI检查。测量病变处ADC值和FA值并按病变常规T2WI高信号阳性与阴性分组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常规MRI和DTI对颈髓病变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所有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能完成DTI检查,后处理图像颈髓显示清晰,无明显图像变形及伪影。9例(29%)表现为颈髓病变T2WI高信号的患者均出现颈髓受压平面ADC值升高,FA值下降,平均ADC值为(1183.44±121.96)×10-6mm2/s,相应FA值为(432.56±59.97)×10-3,与正常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22例(71%)颈髓病变T2WI高信号阴性患者中,7例(32%)病变处平均ADC值及FA较正常值无明显变化;15例(68%)颈髓受压平面ADC值升高,FA值下降,平均ADC值(1055.07±80.61)×10-6mm2/s,FA值为(501.87±41.09)×10-3,有统计学意义。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常规T2WI为29.0%,DTI为67.7%;特异度常规T2WI为71.0%,DTI为22.6%;PPV常规T2WI为27.3%,DTI为72.7%;NPV常规T2WI为75.9%,DTI为24.1%。结论 DTI较常规MRI更早期而准确地诊断脊髓型颈椎病颈髓慢性损伤,是一种显示脊髓型颈椎病颈髓病变和观察病变修复过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扩散张量成像 颈椎病 表观扩散系数 部分各向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