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伍氏病蚤雷州亚种传播鼠疫媒介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欧汉 沈荣煊 +6 位作者 麦海 戴广祥 张曼青 杨华源 李玉莲 曾敏 余向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 查明伍氏病蚤雷州亚种传播鼠疫的能力 ,评价其媒介作用和地位。方法 在温度 19℃± 1℃、湿度 85 %± 5 %条件下 ,根据动物间鼠疫传播的原理 ,分别进行了蚤的感染、集群传播、单蚤单鼠传播、单蚤传播、菌栓形成和带菌蚤... 目的 查明伍氏病蚤雷州亚种传播鼠疫的能力 ,评价其媒介作用和地位。方法 在温度 19℃± 1℃、湿度 85 %± 5 %条件下 ,根据动物间鼠疫传播的原理 ,分别进行了蚤的感染、集群传播、单蚤单鼠传播、单蚤传播、菌栓形成和带菌蚤生存期限等试验。结果 蚤染疫率 94.6 4%,集群传疫率10 0 %,单蚤单鼠传疫率 30 %,单蚤传播共传黄毛鼠 388只 ,传播成功 9只 ,传播潜能 0 .36 0 ,媒介效能0 .2 5 7,栓塞存活潜能 0 .86 8,媒介指数 0 .2 2 3 ,吸血的染疫蚤平均存活时间 17.5 8天 ( 1~ 5 8天 ) ,饥饿的染疫蚤平均存活时间 7.2 5天 ( 1~ 16天 ) ,菌栓蚤平均存活时间 7.6 4天 ( 1~ 16天 ) ,菌栓形成时间 8.80天 ( 2~ 16天 ) ,菌栓形成率 78.12 %。结论 伍氏病蚤有传播鼠疫的能力 ,可在鼠 蚤 鼠模式中起媒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氏病蚤雷州亚种 鼠疫 媒介 能力 研究
原文传递
穗缘端蚤传播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麦海 沈荣煊 +6 位作者 欧汉 张曼青 戴广祥 杨华源 曾敏 李玉莲 余向明 《地方病通报》 2003年第4期7-10,共4页
为研究穗缘端蚤中缅亚种传播鼠疫的能力 ,在T :19± 1℃ ,RH :85 %± 5 %条件下 ,对穗缘端蚤进行集群传播、单蚤传播能力、菌栓形成及生存期限等实验 ,结果显示穗缘端蚤集群传播的传疫率为 5 4. 5 5 % ,媒介效能为 0 ,单蚤传单... 为研究穗缘端蚤中缅亚种传播鼠疫的能力 ,在T :19± 1℃ ,RH :85 %± 5 %条件下 ,对穗缘端蚤进行集群传播、单蚤传播能力、菌栓形成及生存期限等实验 ,结果显示穗缘端蚤集群传播的传疫率为 5 4. 5 5 % ,媒介效能为 0 ,单蚤传单只动物的传疫率为 0 ,菌栓形成率为 14 . 2 9% ,供血感染蚤平均寿命为 18. 3 1d ,饥饿感染蚤平均寿命为 5 .3 7d ,说明穗缘端蚤可以参与鼠疫的传播作用 ,但不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缘端蚤中缅亚种 媒介效能 鼠疫传播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鼠疫菌F_1抗原与假结核菌和钩端螺旋体抗原的交叉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华源 刘小华 +2 位作者 梁秋光 欧汉 张曼青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93,共3页
鼠疫菌F_1抗原作为特异性抗原已广泛应用于鼠疫诊断中,WHO推荐的F_1抗原IHA和RIP试验,已作为常规诊断方法,从1973年我们用IHA方法在雷州半岛历史鼠疫区反复从鼠类血清中检出阳性,RIP方法检出2份低滴度阳性血清,但始终没检出鼠疫菌,为了... 鼠疫菌F_1抗原作为特异性抗原已广泛应用于鼠疫诊断中,WHO推荐的F_1抗原IHA和RIP试验,已作为常规诊断方法,从1973年我们用IHA方法在雷州半岛历史鼠疫区反复从鼠类血清中检出阳性,RIP方法检出2份低滴度阳性血清,但始终没检出鼠疫菌,为了排除F_1抗原与其它细菌有无相关抗原与相应抗体存在交叉反应,我们从1984年~1992年用IHA、RIP、MAT做了多次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菌 F1抗原 假结核菌 钩端螺旋体 抗原
下载PDF
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叮吸人血的试验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欧汉 麦海 +2 位作者 刘国勇 张曼青 余向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0-291,共2页
目的了解伍氏病蚤雷州亚种和穗缘端蚤中缅亚种叮吸人血情况,评价它们的鼠疫流行病学意义。方法将试验蚤固定于受试者的前臂和小腿,让蚤自由叮咬吸血。结果伍氏病蚤的吸血率为63.48%,其吸血率与蚤的性别,以及人的年龄、血型和叮咬的部位... 目的了解伍氏病蚤雷州亚种和穗缘端蚤中缅亚种叮吸人血情况,评价它们的鼠疫流行病学意义。方法将试验蚤固定于受试者的前臂和小腿,让蚤自由叮咬吸血。结果伍氏病蚤的吸血率为63.48%,其吸血率与蚤的性别,以及人的年龄、血型和叮咬的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穗缘端蚤的吸血率为11.71%,它对人的血型和叮咬部位有选择性。结论2种蚤都能叮吸人血。伍氏病蚤较穗缘端蚤的吸血能力强,具有非常重要的鼠疫流行病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氏病蚤 穗缘端蚤 人血叮吸试验 鼠疫 流行病学 野栖鼠 寄生蚤
下载PDF
深圳市褐家鼠对抗凝血剂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6
5
作者 冯南贵 欧扬 +2 位作者 欧汉 岑清泉 刘爽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67-468,共2页
关键词 深圳 褐家鼠 抗凝血剂 抗药性
下载PDF
鼠疫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禄升 杨华源 +5 位作者 张华 沈荣煊 刘小华 欧汉 梁秋光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47-348,共2页
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用于鼠疫监测已近10年。经验证它具有敏感性高,监测预报性好的特点。自1989年始,在某些地区的鼠疫监测中出现了非特异性反应,特别是钩体56601及56610两型菌株出现了“交叉”反应,给某些历史疫源地的疫源判断带来... 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用于鼠疫监测已近10年。经验证它具有敏感性高,监测预报性好的特点。自1989年始,在某些地区的鼠疫监测中出现了非特异性反应,特别是钩体56601及56610两型菌株出现了“交叉”反应,给某些历史疫源地的疫源判断带来了朦胧的认识。为了证实与钩体菌株是否有交叉反应,我们用钩体56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放射免疫沉淀 特异性
下载PDF
湛江地区家鼠抗药性的动态及其治理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欧汉 余向明 +2 位作者 麦海 张曼青 李玉莲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家鼠抗药性的动态及防制对策。方法根据家鼠抗药性和鼠情监测资料用百分率和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凝血灭鼠剂灭鼠17年后黄胸鼠产生了群体抗性,抗性个体百分率为17.7%(10.6%~33.3%);不同调查地点和不同鼠种的抗... 目的探讨家鼠抗药性的动态及防制对策。方法根据家鼠抗药性和鼠情监测资料用百分率和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凝血灭鼠剂灭鼠17年后黄胸鼠产生了群体抗性,抗性个体百分率为17.7%(10.6%~33.3%);不同调查地点和不同鼠种的抗药性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湛江地区家栖黄胸鼠已产生群体抗药性;建议继续加强抗药性监测,并根据抗性动态变化选用对应灭鼠药物,灭鼠措施应向综合防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鼠 抗药性监测 黄胸鼠 灭鼠药 湛江地区 抗凝血灭鼠剂 调查 抗性 群体 百分率
下载PDF
猫栉首蚤指名亚种一些生物学特性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麦海 欧汉 +2 位作者 张曼青 刘国勇 曾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了解猫栉首蚤指名亚种的生物学特性,为蚤类的防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用小白鼠供血,采用成幼分养的方法进行饲养观察.结果在温度(23±1)℃,相对湿度(85±5)%条件下,由卵到成虫的哪发育时间为24.80(18... 目的了解猫栉首蚤指名亚种的生物学特性,为蚤类的防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用小白鼠供血,采用成幼分养的方法进行饲养观察.结果在温度(23±1)℃,相对湿度(85±5)%条件下,由卵到成虫的哪发育时间为24.80(18~29)d.每只雌蚤一生平均产卵778.90粒,日均产卵5.67粒,繁殖力为2.57.饥饿蚤平均存活时间为18.10(12~24)d,正常饲养蚤平均存活时间为122.73(33~255)d.结论猫栉首蚤的生长发育周期短,成虫寿命长,繁殖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栉首蚤指名亚种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深圳市家栖鼠类分布格局及变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谭业钰 欧扬 +3 位作者 欧汉 陈伟 朱维康 莫冠英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深圳市各型场所鼠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数量变化规律,为制定鼠害综合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夹夜法对深圳市各类型场所进行调查.结果捕获的鼠形动物有2目2科4属10种,其中褐家鼠占39.71%,为城区优势种,臭鼩占29.19%,位居... 目的了解和掌握深圳市各型场所鼠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数量变化规律,为制定鼠害综合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夹夜法对深圳市各类型场所进行调查.结果捕获的鼠形动物有2目2科4属10种,其中褐家鼠占39.71%,为城区优势种,臭鼩占29.19%,位居第2;黄毛鼠和施氏屋顶鼠为野外优势种,分别占36.36%和34.09%.城区鼠密度季节性变化不大(3.50%~4.85%),为常年基本稳定型.在不同类型场所中,以市场类场所的鼠密度最高(8.16%),鼠种数量分布较均匀;只有下水道均为褐家鼠.家鼠室外水平分布以垃圾收集点的鼠密度最高(7.27%);垂直分布以地面层(6.04%)和地面上层(5.48%)鼠密度高.4种鼠形动物的繁殖指数以小家鼠最高(0.72).结论应根据场所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灭鼠工作,加强防鼠设施的建设,从而提高和巩固灭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栖鼠 种群分布 变动 深圳市 分布格局 鼠类 季节性变化 数量变化规律 鼠形动物 鼠密度
下载PDF
雷州半岛臭的一些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欧汉 莫冠英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39,共2页
臭是一种小型哺乳类动物,与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组成南方家栖鼠形哺乳类动物群体。根据雷州半岛40多年(1950~1994年)鼠疫监测和10年(1985年2月~1995年1月)鼠情监测资料,对臭的数量、分布、繁殖等... 臭是一种小型哺乳类动物,与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组成南方家栖鼠形哺乳类动物群体。根据雷州半岛40多年(1950~1994年)鼠疫监测和10年(1985年2月~1995年1月)鼠情监测资料,对臭的数量、分布、繁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臭占家栖鼠形哺乳类动物群体比例逐年上升,80年代达高峰;其分布是农村多于城市,野外也有发现;月份分布呈马鞍形曲线;全年均可繁殖,月均怀孕率为357%,每胎胎仔数1~7只,平均为315只,频率分布近似正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QU 生物学特性 雷州半岛
下载PDF
伍氏病蚤雷州亚种一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麦海 欧汉 +2 位作者 刘国勇 张曼青 余向明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了解伍氏病蚤雷州亚种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在(19±1)℃,(80±5)%的恒温恒湿实验条件下,用小白鼠饲养。结果伍氏病蚤雷州亚种的变态发育周期为36.50(32~130)d。饥饿蚤平均存活时间为10.64(5... 目的了解伍氏病蚤雷州亚种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在(19±1)℃,(80±5)%的恒温恒湿实验条件下,用小白鼠饲养。结果伍氏病蚤雷州亚种的变态发育周期为36.50(32~130)d。饥饿蚤平均存活时间为10.64(5~22)d,正常饲养蚤平均存活时间为62.23(11~102)d。每只蚤终身平均产卵150-55粒,几均产卵2.72粒,繁殖力为1.1035。结论伍氏病蚤雷州亚种的生长发育周期短,成蚤寿命长,繁殖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氏病蚤雷州弧种 生物学特性 蚤类
下载PDF
雷州半岛鼠疫疫源地黄毛鼠不同方式感染鼠疫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智明 梁云 +4 位作者 赵文红 麦海 欧汉 杨华源 胡晓玲 《医学动物防制》 2004年第10期610-611,共2页
为观察广东雷州半岛鼠疫疫源地黄毛鼠感染鼠疫菌后的发病情况及发生的病理变化,在鼠疫强毒室分别开展了黄毛鼠不同方式感染鼠疫菌的实验研究,结果黄毛鼠与其它啮齿类动物感染鼠疫菌后,在死亡时间、病理改变方面无显著不同,在发生特异性... 为观察广东雷州半岛鼠疫疫源地黄毛鼠感染鼠疫菌后的发病情况及发生的病理变化,在鼠疫强毒室分别开展了黄毛鼠不同方式感染鼠疫菌的实验研究,结果黄毛鼠与其它啮齿类动物感染鼠疫菌后,在死亡时间、病理改变方面无显著不同,在发生特异性死亡的43只黄毛鼠中,平均菌血症死亡时间为6(3-18)天,其中3-11天的死亡数占88.37%。皮下攻毒组平均死亡时间为4.5(3-7)天,感染率为100%,叮咬感染组平均死亡时间为9(4-18)天,感染率为37.10%。结果表明雷州半岛鼠疫疫源地农田野栖的黄毛鼠对云南家鼠型强毒鼠疫菌有极高的感受性和敏感性,可能与鼠疫疫源地的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其宿主地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菌 疫源地 感染率 死亡时间 地黄 皮下 变方 黄毛鼠 强毒 雷州半岛
下载PDF
伍氏病蚤、穗缘端蚤成虫和卵的测量
13
作者 刘国勇 欧汉 +2 位作者 张曼青 余向明 麦海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5-466,共2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广东省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电子天平称取蚤卵、成蚤空腹及吸血体重,并计算吸血量;用显微镜的测微尺镜下测量蚤卵的直径。结果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的卵长、短径分别为(0.636... 目的了解和掌握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广东省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电子天平称取蚤卵、成蚤空腹及吸血体重,并计算吸血量;用显微镜的测微尺镜下测量蚤卵的直径。结果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的卵长、短径分别为(0.636±0.035)mm、(0.360±0.017)mm和(0.536±0.024)mm、(0.256±0.011)mm;卵的平均重量分别为0.055和0.029mg;伍氏病蚤和穗缘端蚤空腹、吸饱血的平均体重分别为(0.364±0.134)mg、(0.523±0.198)mg和(0.179±0.050)mg、(0.230±0.062)mg。两种蚤的平均吸血量分别为(0.159±0.082)mg和(0.050±0.021)mg。结论伍氏病蚤成蚤及卵的体积和重量均较穗缘端蚤大,吸血量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氏病蚤雷州亚种 穗缘端蚤中缅亚种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镜下观察活体蚤的新方法
14
作者 欧汉 麦海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39-439,共1页
关键词 显微镜 昆虫形态 镜下观察 活体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