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峰组及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扬子覆盖区内的划分与圈定 被引量:154
1
作者 陈旭 +9 位作者 张元动 王红岩 陈清 王文卉 梁峰 郭伟 赵群 聂海宽 文治东 孙宗元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1-358,共8页
近年来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扬子区的上奥陶统五峰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层位,精确划分对比这套黑色页岩并揭示其地理分布特点,对页岩气有利层位的选定和有利区块的圈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扬子区五峰组和龙马... 近年来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扬子区的上奥陶统五峰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层位,精确划分对比这套黑色页岩并揭示其地理分布特点,对页岩气有利层位的选定和有利区块的圈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扬子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露头剖面和井下岩芯的笔石生物地层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五峰组的WF2(Dicellograptus complexus笔石带)-WF3(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笔石带)和龙马溪组的LM2-3(Akidograptus ascensus笔石带-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笔石带)到LM6(Demirastrites triangulatus笔石带)下部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层位。同时,根据这套黑色页岩的地理展布特点,对扬子覆盖区内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划分出6个页岩气有利区块:重庆—川滇区块,马边—西昌区块,大巴山南缘,秭归盆地和远安盆地,江汉盆地和下扬子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石生物地层 资源地层学 页岩气有利层位 页岩气有利区块 五峰组 龙马溪组 奥陶系 志留系 扬子区
原文传递
上扬子区奥陶-志留纪之交的黔中隆起和宜昌上升 被引量:137
2
作者 陈旭 戎嘉余 +4 位作者 周志毅 张元动 詹仁斌 刘建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52-1056,共5页
据14个县区20多个剖面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确定了黔中隆起和宜昌上升造成沉积间断的时限.虽因地而异,但大都限于奥陶纪阿石极阶(Ashgillian)至志留纪鲁丹阶(Rhuddanian).虽然黔中隆起和宜昌上升都表现为... 据14个县区20多个剖面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确定了黔中隆起和宜昌上升造成沉积间断的时限.虽因地而异,但大都限于奥陶纪阿石极阶(Ashgillian)至志留纪鲁丹阶(Rhuddanian).虽然黔中隆起和宜昌上升都表现为区域性的上升运动,但源于华南板块在其东南方向受其他块体的水平挤压作用.奥陶纪末南极冰盖凝聚导致的全球海平面下降,使黔中隆起和宜昌上升(特别是前者)表现更为明显并露出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隆起 宜昌上升 阿石极阶 赫南特亚阶 鲁丹阶 奥陶-志留纪 上升运动 沉积间断
原文传递
华南奥陶-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的生物地层学 被引量:103
3
作者 Michael J.MELCHIN +5 位作者 陈旭 王怿 张元动 陈清 迟昭利 陈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基于湖北7条奥陶-志留系界线剖面的野外和室内工作,并参考邻近地区的剖面资料,详细讨论了这一地区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的顶、底界线,并对其时空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扬子区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跨越了奥陶系-志留系的界线,从奥陶系赫南... 基于湖北7条奥陶-志留系界线剖面的野外和室内工作,并参考邻近地区的剖面资料,详细讨论了这一地区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的顶、底界线,并对其时空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扬子区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跨越了奥陶系-志留系的界线,从奥陶系赫南特阶顶部的Normalograptus persculptus带至志留系特列奇阶最底部的Spirograptus guerichi带,共包含10个笔石带.扬子区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的顶、底界线都是穿时的,其底界从N.persculptus带至Coronograptus cyphus带,共穿越了2个阶的5个笔石带;其顶界从Demirastrites pectinatus-Monograptus argenteus带到Spirograptus guerichi带,共穿越了2个阶的4个笔石带.受宜昌上升的影响,在湖北、湖南、重庆交界地区有一湘鄂水下高地.这一水下高地在赫南特期至鲁丹早期甚至更晚时间存在沉积缺失现象.通过对比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和志留纪鲁丹早期该地区黑色笔石页岩的分布范围可以发现,从赫南特期至鲁丹早期,湘鄂水下隆起的影响范围逐渐收缩,这与赫南特冰期之后的全球冰川消融和海平面上升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志留系 龙马溪组 黑色笔石页岩 烃源岩
原文传递
黔渝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的阶段性渐进展布模式 被引量:80
4
作者 陈旭 +6 位作者 王文卉 王红岩 聂海宽 石学文 文治东 陈冬阳 李文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0-732,共13页
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贵州、重庆等地广泛分布,是志留系生物地层研究和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对象.本文针对黔渝地区从贵阳、遵义、桐梓、綦江至华蓥山这一由南向北的廊带,以其中生物地层研究程度较高的典型剖面为基础,总结出龙马溪组黑色笔石... 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贵州、重庆等地广泛分布,是志留系生物地层研究和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对象.本文针对黔渝地区从贵阳、遵义、桐梓、綦江至华蓥山这一由南向北的廊带,以其中生物地层研究程度较高的典型剖面为基础,总结出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的阶段性渐进展布模式.在横向上利用笔石带对比框架,将遵义至华蓥山划分为四个发育不同黑色页岩层段的廊带,并研究它们随时间展布的规律;同时,也较为准确地获得了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与其上混合相地层和碳酸盐岩地层之间互相消长的相变过程.此外,本文还利用笔石深度分带的通用模式,论述了黔渝龙马溪组连续沉积的笔石页岩层段随时间其沉积水深不断加深的过程,从而将其划分为从LM1到LM5的海侵渐进阶段和LM5之后的均衡扩展阶段,在每一阶段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分布受控于不同的主导因素.这一阶段性渐进展布模式,对研究四川盆地南缘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 黑色页岩 笔石带 笔石深度分带 海侵渐进阶段 均衡扩展阶段
原文传递
论广西运动的阶段性 被引量:65
5
作者 陈旭 +2 位作者 陈清 唐兰 侯旭东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2-850,共9页
广西运动从东南沿海的粤南经粤北、赣南、桂北至雪峰山东侧,其抬升的时间不断推迟,从桑比期Nemagraptus gracilis带至不早于鲁丹晚期Cystograptus vesicolusus-Coronograptus cyphus带的时间间隔范围内,体现了广西运动的抬升阶段不但有... 广西运动从东南沿海的粤南经粤北、赣南、桂北至雪峰山东侧,其抬升的时间不断推迟,从桑比期Nemagraptus gracilis带至不早于鲁丹晚期Cystograptus vesicolusus-Coronograptus cyphus带的时间间隔范围内,体现了广西运动的抬升阶段不但有阶段性,而且还有方向性.在扬子地台上,广西运动的抬升阶段关联宜昌上升,表现为鲁丹期至埃隆期地层在扬子地台南部的穿时性缺失,其后特列奇初期下红层的分布,指示广西运动继续推动华夏古陆边界北移.泥盆系底部的不整合面大致可标定在志留纪普里道利世至泥盆纪初,代表广西运动最后造山作用的高潮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运动抬升阶段 广西运动造山作用 阶段性和方向性 凯迪阶 鲁丹阶 埃隆阶
原文传递
广西运动的进程:来自生物相和岩相带的证据 被引量:59
6
作者 陈旭 张元动 +2 位作者 唐兰 孙海清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17-1626,共10页
广西运动的启动时间在华南不同地点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在多个地区开展精细的地层学研究,以精确再现此次运动的进程.笔者重新采集并研究了广东境内若干地点的奥陶系始兴组和龙头寨组(与赣南的陇溪组相当)的笔石,认为广东境内笔石黑色页岩... 广西运动的启动时间在华南不同地点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在多个地区开展精细的地层学研究,以精确再现此次运动的进程.笔者重新采集并研究了广东境内若干地点的奥陶系始兴组和龙头寨组(与赣南的陇溪组相当)的笔石,认为广东境内笔石黑色页岩相转为近岸浅水碎屑岩相略早于贑南,因此可能指示广西运动还有一个由南而北的过程.笔者还根据多年来积累的关于珠江盆地西部和江南斜坡带(包括闽西、粤东、桂北、湖南、赣东北、皖南和浙西等地)的奥陶系地层与古生物资料,论证了珠江盆地和江南斜坡带从晚奥陶世桑比期至凯迪晚期生物相、岩相带的横向展布格局及其演替过程,从而进一步印证了广西运动进程中的不同阶段特征,并探讨了该运动对扬子地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运动 奥陶系 笔石 生物相带和岩相带 华南
原文传递
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生物带的全球对比 被引量:50
7
作者 陈旭 戎嘉余 +6 位作者 詹仁斌 张元动 李荣玉 王怿 米切尔 哈帕尔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0-114,共15页
详述扬子区晚奥陶世晚期 (阿什极期 )至兰多维列世初期的生物带序列 ,修正部分的笔石带 ,与全球各重要地区进行对比。研究表明 ,全球奥陶系顶部赫南特亚阶及其上下地层在我国的扬子区发育最好 ,地层连续发育并广泛出露 ,生物带发育齐全 ... 详述扬子区晚奥陶世晚期 (阿什极期 )至兰多维列世初期的生物带序列 ,修正部分的笔石带 ,与全球各重要地区进行对比。研究表明 ,全球奥陶系顶部赫南特亚阶及其上下地层在我国的扬子区发育最好 ,地层连续发育并广泛出露 ,生物带发育齐全 ,不但有连续的笔石带 ,而且有世界广布的赫南特贝腕足动物群 ,有望在我国建立赫南特亚阶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南特亚阶 生物带 全球对比 GSPP 奥陶系
下载PDF
奥陶系上统赫南特阶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的建立 被引量:49
8
作者 陈旭 戎嘉余 +7 位作者 詹仁斌 C.E.Mitchell D.A.T.Harper M.J.Melchin 彭平安 S.C.Finney 汪啸风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9-305,T0001-T0002,共19页
赫南特阶(上奥陶统)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确立在中国宜昌王家湾北剖面观音桥层底界之下0.39m处。该剖面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以北42km处的王家湾村,经纬度为30°58′56″N、111°25′10″E。赫南特阶底界的GSSP点位以笔石No... 赫南特阶(上奥陶统)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确立在中国宜昌王家湾北剖面观音桥层底界之下0.39m处。该剖面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以北42km处的王家湾村,经纬度为30°58′56″N、111°25′10″E。赫南特阶底界的GSSP点位以笔石Normalograptusextraordinarius的首次出现层位(FAD)为标志。碳同位素在此层位显示的正漂移以及N.ojsuensis的首现可作为第二标志。赫南特阶始于自Diceratograptusmirus亚带开始的全球生物大灭绝事件的主幕之后。王家湾北剖面出露完整,沉积和生物序列连续,笔石和壳相动物化石丰富并保存良好,王家湾北、王家湾南和王家湾小河边剖面都发育了合适的沉积相和生物相并具有广泛对比的潜力。该地区地质构造简单,岩石未经历较强的变质作用,且交通便利。王家湾小河边剖面尤其适合进行化学地层学研究和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建立赫南特阶底界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的提案报告于2004年10月被国际地层委员会奥陶系分会通过,经补充完善后,于2006年2月被国际地层委员会通过,同年5月被国际地科联正式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赫南特阶 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
原文传递
大数据时代的地学知识图谱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周成虎 王华 +11 位作者 王成善 侯增谦 郑志明 沈树忠 成秋明 冯志强 王新兵 闾海荣 胡修棉 侯明才 诸云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70-1079,共10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科学研究正进入一个以建立新知识体系为核心和大数据驱动为手段的重大转折时期,从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的学科知识体系到计算机可理解与可操作的知识图谱是地学知识研究的一次革命性跃迁.地学知识图谱在采纳一般知识表... 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科学研究正进入一个以建立新知识体系为核心和大数据驱动为手段的重大转折时期,从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的学科知识体系到计算机可理解与可操作的知识图谱是地学知识研究的一次革命性跃迁.地学知识图谱在采纳一般知识表达的图模式基础上,拓展地学知识所特有的时空特征,融合图、文、数等地学要素,从而建立全域地学知识表达模型;发展联邦式群智协同地学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协同全球地球科学家,实现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图谱构建;发展基于深度解析的多模态地学数据动态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从海量的地学文献资料中提取地学知识,实现最新、最全的动态地学知识图谱构建.全面而系统的地学知识图谱不仅可以深化现有的地学大数据分析,而且可以推进大数据驱动的高精度地质时间轴构建、规则与数据驱动的智能地图编制、地学知识演化与推理分析等研究,将进一步拓展数据与知识双重驱动的地学研究新方向,开辟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交叉的新领域,实现地学研究的源头创新和时空大数据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知识图谱 全域地学知识表达模型 联邦群智协同 高精度地质时间轴
原文传递
国际地层委员会官网与《国际年代地层表》(2015/01版) 被引量:41
10
作者 彭善池 +1 位作者 侯旭东 陈冬阳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国际地层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精确定义全球年代地层单位并制作"国际年代地层表",为国际地学研究提供共同语言。国际地层委员会官网承担了国际地层委员会的信息服务之职能,尤其是"国际年代地层表"的更新与发布。&... 国际地层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精确定义全球年代地层单位并制作"国际年代地层表",为国际地学研究提供共同语言。国际地层委员会官网承担了国际地层委员会的信息服务之职能,尤其是"国际年代地层表"的更新与发布。"国际年代地层表"的更新主要源于几方面的因素:有新的年代地层单位被正式确立,各级年代地层单位有新的划分方案被认可,或是获得了新的地质年龄数据等。自2013年起,"国际年代地层表"每年至少更新一次,以反映国际年代地层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地层学者长期积极参与国际年代地层研究工作,并认真开展"国际年代地层表"的引进和汉译工作。在本文中同时发布了最新的《国际年代地层表》(2015/01版)的中文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年代地层表 中文版 国际地层委员会 官方网站 地层信息服务
原文传递
赣南奥陶纪笔石地层序列与广西运动 被引量:40
11
作者 陈旭 张元动 +2 位作者 成俊峰 李启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21-1631,共11页
赣南崇义-永新地区的奥陶系是一套以连续沉积的黑色含笔石地层为主的碎屑岩系,是华南珠江盆地奥陶系的代表.但其中的上奥陶统部分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划分和对比问题.笔者等在重新研究了其中有关的重要笔石属种之后,发现由不同著者建立的... 赣南崇义-永新地区的奥陶系是一套以连续沉积的黑色含笔石地层为主的碎屑岩系,是华南珠江盆地奥陶系的代表.但其中的上奥陶统部分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划分和对比问题.笔者等在重新研究了其中有关的重要笔石属种之后,发现由不同著者建立的石口组和花面垄组即为(氵韩)江组的一部分,其下陇溪组为上奥陶统桑比阶(Sandbian Stage)的沉积.在重新厘定了崇义-永新地区奥陶系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笔者提出陇溪组黑色含笔石地层与其上(氵韩)江组巨厚碎屑岩系之间的生物相和岩相的剧变,正是广西运动在赣南的表现,从而为广西运动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溪组 [氵韩]江组 桑比阶 奥陶纪 笔石 广西运动
原文传递
华南上奥陶统观音桥层的空间分布和古地理重建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琳娜 陈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53-2063,共11页
观音桥层是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在华南上扬子区广泛发育的一套介壳相泥质灰岩地层,位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两套页岩气产出层位之间.恢复观音桥层的地理分布,分析其空间分布型式和规律,将有利于重建华南奥陶纪末期的古地理,更好地理解华南奥... 观音桥层是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在华南上扬子区广泛发育的一套介壳相泥质灰岩地层,位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两套页岩气产出层位之间.恢复观音桥层的地理分布,分析其空间分布型式和规律,将有利于重建华南奥陶纪末期的古地理,更好地理解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环境背景,以及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形成的古地理背景.本研究基于GBDB数据库收集、整理和厘定了342条剖面的综合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Arc GIS软件进行空间模拟,重建了华南上扬子区观音桥层的空间展布.重建结果显示,观音桥层广泛分布于上扬子台地的大部分地区,集中出露于滇东北、黔北、川东南、重庆、鄂西等地,其中厚度最大的区域呈东西向分布于滇黔桂古陆的北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沉积中心区;而同期的其他岩石地层单元则主要分布于上扬子台地的边缘地区.同时,利用各剖面的沉积学与古生物学、古生态学特征推测该时期各地点具体的古水深值,从而恢复了上扬子区观音桥层沉积期的古地形.结果表明,上扬子区在赫南特中期呈现出"一隆三坳"的古地理格局,"一隆"为湘鄂西水下高地,"三坳"为川东南坳陷、湘中坳陷和鄂北坳陷.这一三面为古陆环绕、局限滞留的古地理环境,是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富集的控制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桥层 赫南特阶 上扬子区 GBDB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 古地理重建
原文传递
扬子区奥陶纪末赫南特亚阶的生物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陈旭 戎嘉余 +8 位作者 詹仁斌 张元动 王志浩 王宗哲 李荣玉 王怿 米切尔(C.E.Mitchell) 哈帕尔(D.A.T.Harper)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9-175,200,共8页
重新研究了宜昌王家湾 ,宜昌分乡 ,桐梓红花园和松桃陆地坪 4条上奥陶统上部至志留系底部的连续采集剖面。1999年 6月在捷克召开的第 8届国际奥陶系大会上提名宜昌王家湾和桐梓红花园剖面分别为赫南特亚阶的全球层型候选剖面 (GSSP)和... 重新研究了宜昌王家湾 ,宜昌分乡 ,桐梓红花园和松桃陆地坪 4条上奥陶统上部至志留系底部的连续采集剖面。1999年 6月在捷克召开的第 8届国际奥陶系大会上提名宜昌王家湾和桐梓红花园剖面分别为赫南特亚阶的全球层型候选剖面 (GSSP)和辅助剖面。对赫南特亚阶及其上、下地层的生物带重新厘定 ,自下而上为 Foliomena-N ankinolithus/D.complanatus,D.complexus带 ,P.pacificus带 (包括下部亚带 ,T.typicus亚带和 Diceratograp-tus mirus亚带 ) ,N.extraordinarius- N.ojsuensis带 ,N.persculptus带 ,A.ascensus带和 P.acuminatus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南特亚阶 奥陶系 扬子区 生物地层学
原文传递
新疆巴楚中-晚奥陶世牙形刺生物地层和沉积环境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李越 黄智斌 +6 位作者 王建坡 王志浩 薛耀松 张俊明 张元动 张园园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的中—上奥陶统灰岩相地层露头分布在巴楚良里塔格地区的一间房—唐王城。以牙形刺动物群为依据厘定3个组的时代,从下至上为一间房组(Periodus flabellum层、Pygodus serra层,属达瑞威尔阶)、吐木休克组(Pygodus an...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的中—上奥陶统灰岩相地层露头分布在巴楚良里塔格地区的一间房—唐王城。以牙形刺动物群为依据厘定3个组的时代,从下至上为一间房组(Periodus flabellum层、Pygodus serra层,属达瑞威尔阶)、吐木休克组(Pygodus anserinus层、Baltoniodus alobatus带,属桑比阶)和良里塔格组(含B.confluens动物群层,属凯迪阶下部)。一间房组的开始标志了新一期的海进,此组下段发育1期藻丘,中段发育1期藻丘、1期瓶筐石礁丘和3—4期瓶筐石—棘屑滩,上段代表了海水加深至浪基面之下的过程;吐木休克组沉积过程中达到了海进最大值,为凝缩沉积;良里塔格组代表了逐渐海退的过程,由浅滩和3期藻丘建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刺 生物地层 沉积环境 一间房组 吐木休克组 良里塔格组 中-上奥陶统 巴楚 新疆
原文传递
奥陶纪年代地层学研究评述 被引量:26
15
作者 陈旭 戎嘉余 +1 位作者 张元动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8-26,共9页
回顾并评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奥陶纪年代地层学研究的进展和存在问题 ,特别论述了奥陶系的系、统、阶 3级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 (GSSP)的研究和选定工作 ,探讨我国地层学家在奥陶系内部在我国再获“金钉子剖面”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并提出... 回顾并评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奥陶纪年代地层学研究的进展和存在问题 ,特别论述了奥陶系的系、统、阶 3级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 (GSSP)的研究和选定工作 ,探讨我国地层学家在奥陶系内部在我国再获“金钉子剖面”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并提出我国奥陶系的统和阶与国际接轨的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年代地层学 全球界线层 剖面点 地层
原文传递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元动 詹仁斌 +2 位作者 成俊峰 刘晓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43,共15页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近年来引起国际地学界极大关注的一次重大生物演化事件,相关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它开展研究,已发表数百篇专门的论文(著).对该事件的研究涉及较多的学科领域和科学问题,内容广泛,对其触发机制和控制因素也有多种观点或假...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近年来引起国际地学界极大关注的一次重大生物演化事件,相关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它开展研究,已发表数百篇专门的论文(著).对该事件的研究涉及较多的学科领域和科学问题,内容广泛,对其触发机制和控制因素也有多种观点或假说.文章对这一事件研究进行述评,并结合作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就其中的4个关键科学问题逐一进行详细剖析:(1)奥陶纪大辐射与生物门类、生态方式、海水深度、纬度及气候的关联;(2)奥陶纪海洋生物的生态及食物网;(3)化石记录与真实的生物多样性;(4)奥陶纪大辐射的起因与控制因素.此外,还指出了解决这四方面问题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 生物大辐射 生态类群 食物网 化石记录 机制
原文传递
《国际年代地层表》(2018/08版)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超 侯旭东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5-370,共6页
国际地层委员会最近发布了《国际年代地层表》(2018/08版),笔者据此同步制作并发布了最新的中文版,供国内同行使用。与笔者等2016年发表的《国际年代地层表》(2016/04版)相比,这一版本中增加了过去两年里批准通过的六枚金钉子。其中,全... 国际地层委员会最近发布了《国际年代地层表》(2018/08版),笔者据此同步制作并发布了最新的中文版,供国内同行使用。与笔者等2016年发表的《国际年代地层表》(2016/04版)相比,这一版本中增加了过去两年里批准通过的六枚金钉子。其中,全新统三分,三个阶均已正式命名并确立金钉子,自下而上分别为格陵兰阶、诺斯格瑞比阶和梅加拉亚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地层委员会 国际年代地层表 中文版 全新统
原文传递
湖北恩施太阳河奥陶纪-志留纪之交沉积间断的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怿 +2 位作者 张元动 徐洪河 M.J. Melchin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1-367,共7页
依据湖北恩施太阳河灯草坪奥陶系—志留系剖面的生物地层学和岩石学的研究,该剖面的沉积间断发生在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至Coronograptus cyphus带之间,共缺失5个笔石带。奥陶系、志留系之间黏土岩矿物分析显示,在奥陶系、志留... 依据湖北恩施太阳河灯草坪奥陶系—志留系剖面的生物地层学和岩石学的研究,该剖面的沉积间断发生在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至Coronograptus cyphus带之间,共缺失5个笔石带。奥陶系、志留系之间黏土岩矿物分析显示,在奥陶系、志留系之间出现有高岭土,推断在其间可能上升为陆地。具体演变过程为:在晚奥陶世晚期P.pacificus带之前,该区属于黑色笔石页岩沉积环境;在P.pacificus带(也可能略早),该区抬升,形成水下高地,其沉积环境达到了水下风化面,出现了生物扰动现象,并伴有一定的水下动力作用;至奥陶纪最晚期—志留纪早期,该区进一步抬升,可能上升为陆地;至志留纪早期C.cyphus带,该区快速下降,恢复到黑色笔石页岩沉积环境。凯迪晚期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和志留纪早期"华夏古陆"不断向西及西北扩展的耦合作用是导致该区上升为陆地的主要因素。对整个扬子地区奥陶纪-志留纪之交沉积间断的综合分析需要在多个剖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岩石地层 笔石 沉积间断 奥陶系 志留系 恩施 湖北
原文传递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定量化趋势--GBDB数字化科研平台的建设及其意义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华 +9 位作者 侯旭东 沈树忠 WU Shuang-ye 杨群 王玥 罗辉 冷琴 张元动 詹仁斌 陈清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53,共13页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基于数据库和各种定量分析方法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研究逐渐成为当今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中国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数字化科研平台的建设,最早的设计思路始于2001年,于2003年进行了首...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基于数据库和各种定量分析方法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研究逐渐成为当今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中国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数字化科研平台的建设,最早的设计思路始于2001年,于2003年进行了首次尝试,并于2007年整合了多种相关数据资源,正式启动了GeoBiodiversity database(GBDB)这一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数字化科研平台的建设。在这一平台中,目前已整合了古生物分类数据、剖面地理信息数据、岩石地层数据、化石产出数据、生物地层数据、文献数据等多项数据资源,同时还结合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的需求开发了地理信息可视化和地层信息可视化功能,以及初步的多样性分析和定量地层对比功能。这一平台的最终建设目的,是成为科学家和相关人员使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数据,开展各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国际化、网络化的科研辅助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学数据库 地层学数据库 数字化科研平台 GeoBiodiversity database(GBDB)
原文传递
《国际年代地层表》(2016/04版)、配色方案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陈冬阳 侯旭东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1-348,共8页
国际地层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精确定义全球年代地层单位并制作《国际年代地层表》,为国际地学研究提供共同语言。国际地层委员会于近期发布了《国际年代地层表》(2016/04版),笔者据此同步制作并发布了最新的中文版,供国内同行使用。... 国际地层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精确定义全球年代地层单位并制作《国际年代地层表》,为国际地学研究提供共同语言。国际地层委员会于近期发布了《国际年代地层表》(2016/04版),笔者据此同步制作并发布了最新的中文版,供国内同行使用。此外,在实际应用中,许多用户对《国际年代地层表》的配色方案并不熟悉,导致其应用中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特撰写本文,对《国际年代地层表》中各单元的配色方案进行介绍,并举例说明如何使用该配色方案绘制国际年代地层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地层委员会 国际年代地层表 中文版 配色方案 CMYK RG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