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视频喉镜与Macintosh喉镜引导气管插管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弓胜凯 孙政 +3 位作者 吕慧敏 储勤军 张卫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比较HC视频喉镜与Macintosh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19—27kg/m2,Mallampati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30):HC视频喉镜组... 目的比较HC视频喉镜与Macintosh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19—27kg/m2,Mallampati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30):HC视频喉镜组(H组)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麻醉诱导后分别用HC视频喉镜和Macintosh喉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时间、Cormack—Lehane分级(用于计算声门暴露满意率)、环状软骨按压情况,观察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M组比较,H组声门暴露满意率升高,环状软骨按压次数降低(P〈0.05)。两组患者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和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视频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优于Macintosh喉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镜 插管法 气管内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治疗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其负性情绪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富兴 +6 位作者 邢飞 任欢 马乐天 孔存龙 温媛媛 王涛 张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MC)治疗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MC治疗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9例,于术前(T0)、术后1 d(T1)、1个月(T2)、3个...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MC)治疗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MC治疗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9例,于术前(T0)、术后1 d(T1)、1个月(T2)、3个月(T3)、6个月(T4)和12个月(T5)记录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疼痛量表(BNI-P)评分,评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记录患者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睡眠状态。结果:与T0时比较,患者在T1~T5时BNI-P评分、HAD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手术有效率分别为93.3%、95.5%、95.5%、94.4%和91.0%。本组患者有6例(6.7%)术后1 d疼痛未明显缓解,其中2例患者在术后2周时疼痛明显缓解;随访期间有4例(4.5%)疼痛复发。结论:PMC具有疼痛缓解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且可明显改善TN所引起的负性情绪,可能是治疗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负性情绪
下载PDF
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9
3
作者 任玉娥 刘小会 +16 位作者 程志祥 碧发 黄东 胡永生 蒋宗滨 罗芳 马柯 钱涛 孙涛 孙洪涛 杨立强 俞文华 仲骏 赵宗茂 周华成 刘广召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37-448,共12页
经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目前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存在差异。本共识系国内疼痛科与神经外科专家共同编写,对PBC的相关解剖、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疗效... 经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目前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存在差异。本共识系国内疼痛科与神经外科专家共同编写,对PBC的相关解剖、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疗效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指导临床医生规范应用此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压迫术 三叉神经痛 疼痛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体外冲击波疗法临床应用中国疼痛学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4
4
作者 程志祥 +7 位作者 冯智英 贺纯静 黄佑庆 雷光春 王德全 杨东 周华成 朱喜春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20-235,共16页
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在临床多个学科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ESWT存在临床应用不规范、治疗关键技术不一致、治疗方案不统一、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ESWT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本共识涵盖了ESWT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在临床多个学科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ESWT存在临床应用不规范、治疗关键技术不一致、治疗方案不统一、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ESWT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本共识涵盖了ESWT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地介绍了ESWT在常见慢性疼痛和非疼痛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特别阐述了ESWT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以及ESWT从业者的认证培训,旨在为ESWT规范化推广应用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疼痛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普瑞巴林联合椎旁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谢广伦 冯艳平 +1 位作者 马民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39-741,共3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最常见的后遗症,好发于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由于疼痛程度剧烈,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阻滞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常用治疗技术之一,而普瑞巴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最常见的后遗症,好发于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由于疼痛程度剧烈,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阻滞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常用治疗技术之一,而普瑞巴林是一种新型的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如PHN等方面日益广泛。近年被多个权威指南推荐为PHN的一线治疗用药,于2010年进入中国。我们自2011年.采用普瑞巴林联合椎旁阻滞治疗PHN,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普瑞巴林 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祖莹 夏令杰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6期737-741,共5页
2022年英文版《三叉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为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信赖的依据。本文结合近年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对共识进行解读,主要阐述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重点阐述三叉神经痛微创介入的治疗方... 2022年英文版《三叉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为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信赖的依据。本文结合近年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对共识进行解读,主要阐述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重点阐述三叉神经痛微创介入的治疗方法,以及适应证、治疗效果和并发症,为临床医师合理规范地应用提供更加清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创介入 共识 解读
原文传递
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女性乳腺手术患者无肌松气管插管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付莉珺 刘祖莹 +3 位作者 家鸣 谢艳乐 徐笑茵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70-573,共4页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女性乳腺手术患者无肌松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6月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女性乳腺病患者4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插管时有无应用肌松药分为对照组(n=20...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女性乳腺手术患者无肌松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6月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女性乳腺病患者4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插管时有无应用肌松药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静脉注射罗库溴铵,观察组不用肌松药。两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和瑞芬太尼4μg/kg后气管插管。按照置入喉镜难易、是否有咳嗽体动等方面对插管条件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和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优秀率[45%(9/20)]低于对照组[85%(17/20)](χ^(2)=7.03,P=0.008);良好率[40%(8/20)]高于对照组[5%(1/20)](χ^(2)=7.03,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优良率为85%(17/20),与对照组的90%(1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05)。观察组的术中知晓评分为(2.59±0.44)分,较对照组的(2.61±0.3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未出现心律失常,术后未出现肌僵、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在无肌松药下,咪达唑仑0.1 mg/kg复合瑞芬太尼4μg/kg诱导女性乳腺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可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防止患者术中知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乳腺疾病 咪达唑仑 芬太尼 插管法 气管内 术中知晓 肌松弛药 中枢性
原文传递
带状疱疹患者脑脊液中趋化因子水平与神经痛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刘盼梅 马民玉 +3 位作者 李寒冰 张燕 王晶晶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慢性带状疱疹(HZ)患者脑脊液中趋化因子2(CCL2)、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CXCL1)、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0(CXCL10)的水平,及其与神经痛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 目的:探讨急慢性带状疱疹(HZ)患者脑脊液中趋化因子2(CCL2)、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CXCL1)、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0(CXCL10)的水平,及其与神经痛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就诊的急性HZ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共60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HZ组25例,PHN组35例,分别于入院当天测量病变区域的压力疼痛阈值,同时评估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腰椎穿刺收取脑脊液2 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脑脊液中相关趋化因子含量。结果:HZ组趋化因子CXCL1、CXCL10分别为(24.84±6.97)ng/L、(107.46±28.29)μg/L,PHN组分别为(20.51±3.16)ng/L、(132.98±30.92)μ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3.26,均P<0.05);两组趋化因子CCL2、CX3CL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2、-0.23,均P>0.05)。两组CCL2、CXCL1、CX3CL1、CXCL10水平均与压力疼痛阈值呈负相关(HZ组:r=-0.84、-0.78、-0.93、-0.86,PHN组:r=-0.71、-0.78、-0.94、-0.76,均P<0.01)。结论:急慢性HZ患者脑脊液中较高的趋化因子水平会使患者的神经痛更加明显,趋化因子参与的神经免疫炎症可能与急慢性HZ的神经痛疼痛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趋化因子类 脑脊髓液 疼痛测定
原文传递
颈段硬膜外腔短时程脊髓电刺激联合周围神经电刺激治疗枕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可行性
9
作者 陈苏 王艳萍 +4 位作者 郭海明 孔存龙 李新新 卜慧莲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目的观察颈段硬膜外腔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CS)联合周围神经电刺激(PNS)治疗枕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疼痛科住院的枕神经PHN患者57例,... 目的观察颈段硬膜外腔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CS)联合周围神经电刺激(PNS)治疗枕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疼痛科住院的枕神经PHN患者57例,年龄、性别不限,病程>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并根据不同电刺激植入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SCS-PNS组、SCS组和PNS组。SCS-PNS组患者同时接受颈段(C_(1)~C_(2))硬膜外腔脊髓电刺激和周围神经(枕神经)电刺激,SCS组患者接受颈段(C_(1)~C_(2))硬膜外腔脊髓电刺激,PNS组患者接受周围神经(枕神经)电刺激。记录治疗前患者的一般资料、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在术后1、3、5、7、14、21 d时记录患者VAS评分及VAS≤3分患者的例数。记录患者术后21 d的PSQI评分,记录3组患者的电极拔出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最终共30例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其中,SCS-PNS组11例,SCS组11例,PNS组8例。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后VAS、PSQI评分均降低(P均<0.05)。与PNS组相比,SCS-PNS组VAS评分从治疗后3 d开始就出现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3 d时,SCS-PNS组和SCS组即出现VAS≤3分的病例(P均<0.05)。与SCS组和PNS组相比,SCS-PNS组在治疗后21 d时的VAS评分及PSQI评分更低(P均<0.05)。与SCS组相比,SCS-PNS组和PNS组电极拔出时间较晚,治疗时间更稳定(F=4.04,P=0.029)。3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短时程颈段硬膜外腔SCS联合PNS治疗枕神经PHN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SCS或PNS治疗,且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脊髓电刺激 周围神经电刺激 枕神经
原文传递
儿童低温天气下病毒感染后双足神经痛的病例报道及原因分析
10
作者 卜慧莲 毛鹏 +9 位作者 孔存龙 刘盼梅 李新新 刘文杰 王涛 刘青颖 宋鑫鑫 霍浩波 碧发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自2023年12月29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陆续收治了26例病毒感染后经历低温天气出现双侧足趾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儿,以双侧足趾爆发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性质以针刺样、烧灼样疼痛最多见,视觉模拟评分(VAS)在5~9分,病程一般在2周... 自2023年12月29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陆续收治了26例病毒感染后经历低温天气出现双侧足趾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儿,以双侧足趾爆发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性质以针刺样、烧灼样疼痛最多见,视觉模拟评分(VAS)在5~9分,病程一般在2周以内。患儿入院后完善检查,双下肢肌电图,下肢血管彩超,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少数病例发现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物(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物(PM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物(PNA)比例增加,其中PMA比例升高较为明显,患儿经过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疼痛在1~3 d内明显减轻。经查阅文献,推测本次患儿出现爆发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因可能跟PMA介导的微循环障碍和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的神经损伤有关,但具体的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报道可为治疗类似患儿提供一定的临床经验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低温天气 神经痛 儿童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物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硬膜外腔入路自体血补片修复椎管内脑脊液漏技术规范
11
作者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 +1 位作者 夏令杰 何非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21-1027,共7页
椎管内脑脊液漏是导致低颅压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传统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但是保守治疗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而外科手术因为创伤较大,临床应用较少。适宜时机选择微创手术方法修复脑脊液漏是治疗低颅压疾病的重要方法。... 椎管内脑脊液漏是导致低颅压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传统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但是保守治疗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而外科手术因为创伤较大,临床应用较少。适宜时机选择微创手术方法修复脑脊液漏是治疗低颅压疾病的重要方法。因此,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特制订硬膜外腔入路自体血补片修复正常硬膜囊张力的椎管内脑脊液漏技术规范,主要从自体血补片概念与作用机制、适应证与禁忌证、操作方法、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液 硬膜外腔 自体血补片技术 脑脊液漏 技术规范
原文传递
幻肢痛诊断与治疗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2024版)
12
作者 幻肢痛诊断与治疗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编写组 蒋宗滨 +15 位作者 岳侃 何睿林 许圣荣 周增华 冯艺 马柯 李水清 杨立强 王永 孙涛 薛朝霞 冯鹏玖 张达颖 碧发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4-178,共15页
幻肢痛是指截肢后缺失肢体的局部区域或者整个缺失肢体部位的疼痛,是截肢术后常见的难治性疼痛。幻肢痛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涉及外周、中枢以及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幻肢痛常与截肢后残肢残端痛并存,患者难以描述疼痛性质。目前临床上有多... 幻肢痛是指截肢后缺失肢体的局部区域或者整个缺失肢体部位的疼痛,是截肢术后常见的难治性疼痛。幻肢痛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涉及外周、中枢以及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幻肢痛常与截肢后残肢残端痛并存,患者难以描述疼痛性质。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幻肢痛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各异,对治疗方案的选择缺乏统一的专家意见。本共识为国内相关领域疼痛学专家共同编写,以期为幻肢痛规范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肢痛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臂丛神经阻滞疗法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2024版)
13
作者 臂丛神经阻滞疗法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编写组 申文 +16 位作者 冯智英 金晓红 刘金锋 林福清 林学武 陶高见 薛朝霞 袁燕 郑拥军 王德全 刘广召 江昊 孙涛 李君 何睿林 杨东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1-204,共14页
臂丛神经阻滞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诊疗和围术期镇痛,为规范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流程、提高神经阻滞安全性与有效性,特组织专家编写此共识。本共识总结多位专家临床经验,从臂丛神经的解剖、臂丛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诊疗和围术期镇痛,为规范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流程、提高神经阻滞安全性与有效性,特组织专家编写此共识。本共识总结多位专家临床经验,从臂丛神经的解剖、臂丛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阻滞方法、药物选择及疗程、疗效评价、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来介绍此项技术,供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 治疗 超声引导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S100β和NSE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监测与疗效评估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艳丽 李姣锋 +2 位作者 李毅 孙振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3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及NSE水平变化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及治疗前后疗效的关联性。方法收集60例急性带状疱疹(HZ)住院患者,以及20例健康自愿者,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β及NSE水平;统计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及NSE水平变化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及治疗前后疗效的关联性。方法收集60例急性带状疱疹(HZ)住院患者,以及20例健康自愿者,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β及NSE水平;统计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检测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β及NSE的水平变化。结果 60例HZ患者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为13.3%;并发PHN的HZ患者治疗后血清S100β及NSE的水平(69.88±2.28,41.13±6.39)较未发生PHN的HZ患者血清S100β及NSE的水平(54.86±8.90,32.61±8.1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N患者发病前血清S100β及NSE水平(107.36±15.09,98.46±18.25)较治疗后(66.18±7.09,45.34±5.0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β及NSE水平变化与PHN治疗疗效SF-MPQ评分存在正向关联性(P<0.05)。结论血清S100β及NSE水平变化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疗效存在正向关联性,血清S100β及NSE水平监测可应用于对PHN发生的监测及PHN治疗效果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S100Β NSE 关联性分析
下载PDF
苏芬太尼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淑芳 苏智霞 +2 位作者 夏金 王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3期429-433,共5页
目的探讨苏芬太尼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苏芬太尼干预肺癌A549细胞,CCK-8法检测苏芬太尼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苏芬太尼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苏芬太尼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苏芬太尼干预肺癌A549细胞,CCK-8法检测苏芬太尼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苏芬太尼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苏芬太尼对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中Bax、Bcl-2、MMP-2、MMP-9及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苏芬太尼能够显著抑制A549细胞活力,且与处理浓度呈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苏芬太尼能够诱导A549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苏芬太尼能够抑制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苏芬太尼能够上调A549细胞中Bax的表达,下调Bcl-2、MMP-2、MMP-9和p-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论苏芬太尼可能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芬太尼 PI3K/AKT信号通路 肺癌A549细胞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疼痛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中远 +6 位作者 徐富兴 任欢 唐亚楠 孔存龙 卜慧莲 缪长虹 黄文起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22-326,共5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在疼痛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2014级在疼痛科实习的五年级学生48人,分批次到疼痛科进行实习。每批次参与实习人数为6人,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PBL组与常规组,每组3人...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在疼痛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2014级在疼痛科实习的五年级学生48人,分批次到疼痛科进行实习。每批次参与实习人数为6人,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PBL组与常规组,每组3人。两组在同一学年进行本研究,PBL组与常规组分别为24人。PBL组采用PBL教学,带教老师负责选取病例与提出问题,学生展开讨论,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以多媒体讲课授学为主。通过课堂效果、出科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3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PBL组课堂气氛、学生参与度、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0,P=0.015;Z=-2.48,P=0.028;Z=-2.52,P=0.021);PBL组学生出科总成绩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P<0.001);PBL组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提高临床技能掌握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9,P=0.001;Z=-2.53,P=0.011;Z=-2.34,P=0.019;Z=-2.42,P=0.015;Z=-2.38,P=0.017)。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可提高疼痛科实习生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法 以问题为导向 疼痛学 教育 医学
原文传递
医源性脊柱和椎管内感染的诊治经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卜慧莲 陈苏 +6 位作者 王艳萍 卜春晓 陈艳玲 李新新 孔存龙 刘文杰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6期989-994,共6页
本文报道1例医源性脊柱感染的治疗经验,在治疗过程中将MRI等影像学结合实验室检验以完成快速诊断,足量足疗程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快速控制脊柱感染,定期进行炎性指标、肝肾功能、抗生素血药浓度监测以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最终患者未遗留... 本文报道1例医源性脊柱感染的治疗经验,在治疗过程中将MRI等影像学结合实验室检验以完成快速诊断,足量足疗程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快速控制脊柱感染,定期进行炎性指标、肝肾功能、抗生素血药浓度监测以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最终患者未遗留相关后遗症,为临床上脊柱感染的快速诊断和规范抗感染治疗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疾病 椎管 感染 头孢曲松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监测
原文传递
误诊为骨关节疾病的布氏杆菌病8例报道 被引量:4
18
作者 温媛媛 +1 位作者 黄琛 马民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54-956,共3页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8例以疼痛、发热为突出临床表现的布氏杆菌病患者,他们来我院就诊之前大多数已就诊于当地医院,被误诊为"颈椎病"、"滑膜炎"、"胸锁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并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8例以疼痛、发热为突出临床表现的布氏杆菌病患者,他们来我院就诊之前大多数已就诊于当地医院,被误诊为"颈椎病"、"滑膜炎"、"胸锁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并给予相应治疗但效果欠佳,提示该病误诊率较高。患者就诊于我科时多数有骨关节疼痛、发热等临床表现,属于我科就诊病人常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疾病 胸锁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 风湿免疫性疾病 就诊病人 骨关节疼痛 滑膜炎 疼痛科 左肩关节 骶髂关节炎
下载PDF
应重视MRI在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影像指导作用
19
作者 刘祖莹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2,共2页
三叉神经痛在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后往往出现面部麻木的副作用, MRI可清晰显示三叉神经根及半月神经节所在的Meckel’’腔, 在临床上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副作用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成像 经皮球囊压迫术 Meckel’腔
原文传递
全麻手术不同时限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民玉 +3 位作者 弓胜凯 张卫 黄琛 温媛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 观察吸入不同时限七氟醚对全麻手术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72例全麻手术女性乳腺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n=18):吸入七氟醚0 min组(S0组);吸入七氟醚20 min组(S20组);吸入七氟醚45 min组(S45组);丙泊酚组(P组).S0... 目的 观察吸入不同时限七氟醚对全麻手术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72例全麻手术女性乳腺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n=18):吸入七氟醚0 min组(S0组);吸入七氟醚20 min组(S20组);吸入七氟醚45 min组(S45组);丙泊酚组(P组).S0、S20、S45组分别在气管插管并吸入七氟醚0、20、45 min,P组在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观察4组的起效时间、高峰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体内作用时间、4次成串刺激(TOF)恢复至90%的时间.结果 与P组比较,S0组起效时间、高峰时间、临床作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七氟醚20 min后,随吸入时间延长,起效时间逐渐缩短,S0[(106±56)s]>S20[(77±23)s]>S45[(63±22)s](P <0.05),高峰时间逐渐延长,S0[(23.1 ±6.1)min] <S20[(27.7±4.2)min] <S45[(34.7±4.1) min] (P<0.05),临床作用时间逐渐延长,S0[(34.2±4.3)min] <S20[(38.7±2.3)min] <S45[(47.9 ±3.8)min](P<0.05);恢复指数延长,P[(10.6±2.2)min] <S0[(14.0±6.7) min]、S20[(15.1±1.9)min]<S45[(23.6±3.9)min] (P< 0.05),TOF90%恢复时间延长,P[(52.0±3.8) min] <S0[(62.7±3.8) min]、S20[(63.4±3.6)min] <S45[(82.4±4.2)min] (P<0.05);随吸入时间延长体内作用时间逐渐延长,P[(43.3±3.4) min] <S0[(49.9±4.9)min]< S20[(54.8±4.7) min] <S45[(75.2±3.5)min] (P<0.05).结论 七氟醚对罗库溴铵具有增效作用,其增强效应随吸入时间延长而增强,两药合用时应注意随吸入七氟醚时间延长,减少罗库溴铵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罗库溴铵 雄甾烷醇类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