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T治疗对HIV感染者CD4^+ FoxP3^+ T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董冠军 +4 位作者 傅更锋 还锡萍 羊海涛 王建军 侯亚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索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治疗在HIV-1疾病进程中对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并探讨Treg细胞频率在HIV-1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抽取114例(男96例、女18例)HIV-1阳性患者及17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 目的:探索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治疗在HIV-1疾病进程中对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并探讨Treg细胞频率在HIV-1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抽取114例(男96例、女18例)HIV-1阳性患者及17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并分析其表达水平(频率和绝对数)在HIV-1疾病进程中的变化趋势及其与CD4+细胞绝对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HIV-1感染者病情进展,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绝对数趋向下降并且与CD4+T细胞绝对数呈正相关,而Treg细胞频率趋向升高并且与CD4+T细胞绝对数呈负相关。Treg细胞频率及绝对数在ART治疗无症状HIV-1阳性感染者中显著降低,而在AIDS患者中却显著升高。结论:Treg细胞参与艾滋病免疫发病过程,并且在HIV-1感染的不同阶段,ART治疗对Treg细胞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通过控制Treg细胞的水平可能有助于HIV-1感染疾病的临床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FoxP3+调节性T细胞 人类自身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下载PDF
斑马鱼整体原位杂交的技术改良 被引量:7
2
作者 彭忠禄 +6 位作者 谢华平 莫小阳 王跃群 邓云 万永奇 李永青 吴秀山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斑马鱼整体原位杂交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谱、基因间相互关系和突变体筛选等方面,是研究斑马鱼发育相关基因功能的重要技术。本文从杂交探针的制备、浓度的选择和洗脱以及胚胎的脱色、蛋白酶K消化、底物显色等方面进行了摸索、改进及... 斑马鱼整体原位杂交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谱、基因间相互关系和突变体筛选等方面,是研究斑马鱼发育相关基因功能的重要技术。本文从杂交探针的制备、浓度的选择和洗脱以及胚胎的脱色、蛋白酶K消化、底物显色等方面进行了摸索、改进及简化,获得了背景低、着色清晰、特异性高的实验结果,预示了简单实用、成本低廉的斑马鱼整胚原位杂交技术平台的成功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改良 整体原位杂交 斑马鱼胚胎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TLR4/Src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悦 姜孟伶 +3 位作者 曹金丹 彭忠禄 刘科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466-7473,共8页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BP对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BP对巨噬细胞丝裂原...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BP对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BP对巨噬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Src激酶家族成员(Src family kinases,SFKs)中的Src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运用庆大霉素保护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LBP对巨噬细胞吞噬S.aureus的影响,同时使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MAPK、NF-κB和Src的抑制剂初步判断LBP的作用机制。结果100~600μg/mL的LBP对巨噬细胞无毒性,但能有效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P<0.01、0.001),并且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对S.aureus的吞噬作用。虽然LBP可促进巨噬细胞中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以及Src的磷酸化水平(P<0.01、0.001),但LBP诱导巨噬细胞吞噬S.aureus能力仅被TLR4抑制剂TAK242和Src激酶家族抑制剂AZD0530显著抑制(P<0.001),而不受NF-κB、MAPK抑制剂的影响。结论LBP能够活化巨噬细胞,并通过TLR4/Src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对S.aureus的吞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巨噬细胞 金黄色葡萄球菌 吞噬功能 TLR4/Src通路
原文传递
凋亡细胞清除障碍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少龙 殷梦月 +1 位作者 窦洁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177-181,共5页
机体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凋亡细胞,正常情况下,这些凋亡细胞会被吞噬细胞快速精准地清除。吞噬细胞有多种类型,包括专职型吞噬细胞,非专职型吞噬细胞以及特异型吞噬细胞。与清除病原体的机制所不同,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是免疫耐受的,并不... 机体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凋亡细胞,正常情况下,这些凋亡细胞会被吞噬细胞快速精准地清除。吞噬细胞有多种类型,包括专职型吞噬细胞,非专职型吞噬细胞以及特异型吞噬细胞。与清除病原体的机制所不同,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是免疫耐受的,并不引发炎症。一旦凋亡细胞出现清除障碍,积累的凋亡细胞将进入次级坏死状态,流出的胞内物质不仅能诱发炎症,并可能作为自身抗原而引发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不仅如此,研究者们还发现哮喘、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等疾病中均存在凋亡细胞的清除障碍或吞噬作用相关分子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细胞清除 吞噬细胞 自身免疫病 动脉粥样硬化 癌症
原文传递
IL-1β通过诱导TLR4表达增强协同LPS刺激引起的狼疮小鼠B细胞的功能异常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光锋 +2 位作者 刘飞 王建军 侯亚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索IL-1β对SLE模型小鼠脾脏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纯化正常小鼠及SLE模型小鼠脾脏B细胞。用不同浓度的IL-1β或LPS联合IL-1β处理分选的B细胞后,CCK8检测B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的活化及TLR4的表达,实时定量... 目的:探索IL-1β对SLE模型小鼠脾脏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纯化正常小鼠及SLE模型小鼠脾脏B细胞。用不同浓度的IL-1β或LPS联合IL-1β处理分选的B细胞后,CCK8检测B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的活化及TLR4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获得的B细胞纯度高达95%。IL-1β不影响正常小鼠和SLE小鼠脾脏B细胞的增殖,也不影响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但IL-1β可上调SLE小鼠B细胞中CD40、CD69、IL-6及IL-10的表达。进一步,IL-1β与LPS协同可增强SLE小鼠B细胞的CD40及CD69表达。IL-1β还可上调SLE小鼠B细胞中TLR4的表达。结论:IL-1β可能通过诱导TLR4表达来增强LPS刺激引起的SLE小鼠的B细胞功能异常,提示控制感染和抑制炎症可能达到减缓SLE病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B细胞 TLR4 SLE小鼠
下载PDF
凋亡细胞清除过程中相关信号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少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4-948,952,共6页
机体中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凋亡细胞产生,及时清除这些凋亡细胞对于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至关重要。在凋亡细胞的清除中,巨噬细胞发挥主要作用,其清除过程分为3个阶段:招募,识别,吞噬。招募阶段,凋亡细胞会分泌"find me"信号,吞... 机体中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凋亡细胞产生,及时清除这些凋亡细胞对于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至关重要。在凋亡细胞的清除中,巨噬细胞发挥主要作用,其清除过程分为3个阶段:招募,识别,吞噬。招募阶段,凋亡细胞会分泌"find me"信号,吞噬细胞则会做出响应然后被招募到凋亡细胞处。识别阶段,凋亡细胞表面的"eat-me"信号与吞噬细胞表面的吞噬受体相互识别结合。吞噬阶段,"eat-me"信号向吞噬细胞内传导信号,例如激活GTPase Rac1,引起肌动蛋白聚合和细胞骨架的重排,促进对凋亡细胞的吞噬。若凋亡细胞的清除机制出现障碍,未被及时清除的凋亡细胞将进入次级坏死状态而释放胞内的自身抗原。这些自身抗原可能刺激机体免疫活化而产生自身抗体,进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本文就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清除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详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细胞 巨噬细胞 “find me”信号 “eat-me”信号 GTPASE RAC1 SLE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酶JMJD3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殷梦月 曹柯欣 +2 位作者 王慧 周长林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160-165,共6页
肿瘤的发生发展常常伴随着表观遗传的改变。组蛋白甲基化受表观遗传的调控,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JMJD3是一种组蛋白去甲基化酶,主要负责去除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的甲基化修饰,在个体发育、衰老、炎症反应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 肿瘤的发生发展常常伴随着表观遗传的改变。组蛋白甲基化受表观遗传的调控,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JMJD3是一种组蛋白去甲基化酶,主要负责去除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的甲基化修饰,在个体发育、衰老、炎症反应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JMJD3在结肠癌、脑胶质瘤、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肿瘤的生长、迁移、侵袭等过程。该文对JMJD3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靶向JMJD3为相关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甲基化 基因激活 组蛋白去甲基酶 JMJD3 肿瘤
原文传递
生物制药专业中免疫学教学的改革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侯亚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7-1380,共4页
免疫学不仅仅是研究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学科,而且在揭示疾病的机制、实现早期诊断及精确治疗等方面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推动着医药学与生命科学的全面发展。免疫学已是医药学及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但在教学中繁多的... 免疫学不仅仅是研究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学科,而且在揭示疾病的机制、实现早期诊断及精确治疗等方面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推动着医药学与生命科学的全面发展。免疫学已是医药学及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但在教学中繁多的概念、抽象的内容以及严谨的逻辑推理显示了免疫理论的深奥,加之现代免疫学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更突显了本课程教学的难度。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将来面对的是患者,需要即席诊断并施药;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面对的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药 免疫学教学 现代免疫学 生命科学 抗病原微生物 教学效果 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学机制 抗感染免疫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人B细胞系细胞的调控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祎欣 +3 位作者 董冠军 刘飞 任德善 侯亚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7,共8页
目的:探讨脐带来源的MSC对B细胞生长、活化、功能、信号通路的影响,为阐明MSC对B细胞的调控以及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人非Hodgkin淋巴瘤B细胞系Daudi、Namalwa和Raji为研究模型,在CpG刺激和不刺激下,与脐带MSC分别共培养3天后... 目的:探讨脐带来源的MSC对B细胞生长、活化、功能、信号通路的影响,为阐明MSC对B细胞的调控以及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人非Hodgkin淋巴瘤B细胞系Daudi、Namalwa和Raji为研究模型,在CpG刺激和不刺激下,与脐带MSC分别共培养3天后,收集悬浮的B细胞,进行细胞计数,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染色检测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免疫球蛋白、MHC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Transwell实验证明细胞接触的依赖性。实时定量PCR检测与MSC共培养6、12、24、48 h后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APK、JAK-STAT、PI3K信号通路蛋白的激活情况,抑制剂证明信号通路对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MSC可阻滞Namalwa和Raji于G0/G1期,对3种B细胞系增殖和凋亡没有显著影响;显著抑制Daudi、Namalwa表面IgM的表达和3种B细胞表面CD86的表达,且抑制效应不依赖细胞接触和COX2的作用;显著上调Daudi内CCL2、COX2、IL-8的mRNA水平。但不影响TNF-α;显著激活3种细胞株上的ERK信号,ERK抑制剂可减弱MSC对Daudi表面分子和CCL2的调控。结论:MSC可阻滞B细胞系周期,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抑制B细胞系表面分子的活化、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ERK信号通路参与了MSC对B细胞系上述功能的调控,提示MSC抑制B细胞的免疫效应从而在治疗免疫疾病上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B细胞 CPG ERK
下载PDF
虾青素临床研究现状及其在特医食品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艺琪 史瑞雅 +4 位作者 陈佳音 张敏 郭敏 吴洁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22年第4期89-94,共6页
虾青素是1种酮式类胡萝卜素,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在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眼科疾病、神经疾病及肿瘤的预防和治疗等多方面体现一定的改善作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是为了满足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 虾青素是1种酮式类胡萝卜素,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在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眼科疾病、神经疾病及肿瘤的预防和治疗等多方面体现一定的改善作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是为了满足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能辅助临床治疗。对虾青素的临床及临床前研究进行综述,为未来基于虾青素的特医食品开发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糖尿病 肿瘤 炎性肠病 特医食品
原文传递
异体自噬的操控: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翻译后修饰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凌峰 周长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4,共7页
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溶酶体依赖性分解代谢途径,涉及细胞分化、饥饿耐受和免疫防御等生物学功能。其中,异体自噬被定义为真核细胞特异性识别并清除胞内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是免疫细胞行使宿主防御的重要方式。然而,许多病原... 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溶酶体依赖性分解代谢途径,涉及细胞分化、饥饿耐受和免疫防御等生物学功能。其中,异体自噬被定义为真核细胞特异性识别并清除胞内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是免疫细胞行使宿主防御的重要方式。然而,许多病原微生物已经“开发”了特殊的毒力因子(包括效应蛋白质和表面蛋白质等),衍生出多种逃避或劫持自噬作用的策略。研究表明,调控自噬的信号复杂,涉及到多种自噬相关蛋白质(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s,ATG proteins)的精细调控。现已证实,自噬的关键步骤经历了广泛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例如磷酸化/去磷酸化、泛素化/去泛素化等。这些修饰作用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活性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赋予了宿主细胞自噬调控高度的动态性和可逆性。此外,研究发现,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因子能够劫持宿主细胞中ATG蛋白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干扰自噬的信号传递,从而对抗异体自噬并促进其在宿主细胞中的存活。本文总结了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异体自噬中的作用,并重点关注病原微生物利用宿主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操纵异体自噬,进而促进自身存活的相关机制,为探索异体自噬干预策略和控制病原微生物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自噬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自噬操纵 病原微生物 毒力因子
下载PDF
JMJD3参与IFN-α和TLR7诱导的B细胞活化及凋亡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宝辉 +3 位作者 刘飞 任德善 侯亚义 周长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90-894,共5页
目的:探索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对B细胞活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纯化正常人及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用IFN-α、R848或IFN-α+R848处理纯化的B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86+或CD69+的细胞百分率以及CD86+Annexin V+或CD69+Annexin V+... 目的:探索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对B细胞活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纯化正常人及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用IFN-α、R848或IFN-α+R848处理纯化的B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86+或CD69+的细胞百分率以及CD86+Annexin V+或CD69+Annexin V+的细胞百分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JMJD3的表达。结果:获得的B细胞纯度高达95%;IFN-α能够增强TLR7对B细胞的活化和凋亡;IFN-α也增加TLR7信号诱导的B细胞表达JMJD3,且JMJD3高表达依赖于MAPK通路,而不是NF-κB信号通路;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高表达JMJD3,且JMJD3抑制剂能够抑制IFN-α+R848诱导的CD19+B细胞活化及凋亡。结论:JMJD3参与IFN-α和TLR7诱导的B细胞活化及凋亡,提示JMJD3抑制剂可能具有缓解SLE症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 干扰素-Α TOLL样受体7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
下载PDF
秦皮素通过下调p70S6K抑制人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兰楠 吕志阳 +4 位作者 周雨晴 韩延南 王明心 彭忠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254-6260,共7页
目的研究秦皮素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A375细胞给予秦皮素和核糖体S6蛋白激酶(ribosome S6 protein kinase,P70S6K)抑制剂PF-4708671进行干预,采用细胞计数法考察秦皮素和PF-4708671对A375... 目的研究秦皮素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A375细胞给予秦皮素和核糖体S6蛋白激酶(ribosome S6 protein kinase,P70S6K)抑制剂PF-4708671进行干预,采用细胞计数法考察秦皮素和PF-4708671对A375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秦皮素和PF-4708671对m TORC1/p70S6K/S6通路关键蛋白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考察秦皮素和PF-4708671对A375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秦皮素与PF-4708671均可显著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0.01)。秦皮素与PF-4708671均显著抑制p70S6K/S6通路活性,下调间质细胞标志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秦皮素可能通过下调p70S6K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皮素 黑色素瘤 A375细胞 P70S6K 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浆膜腔巨噬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瑶君 田新磊 +2 位作者 兰楠 周长林 《药物生物技术》 2021年第3期297-301,共5页
浆膜腔巨噬细胞是存在于人体腹腔、胸腔和心包腔中的巨噬细胞,对维持组织稳态、抵抗微生物感染、平衡炎症、以及修复组织损伤等至关重要,与腹膜炎、结肠炎、胰腺炎、急性肝损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早期,巨噬细胞被看作一个功能... 浆膜腔巨噬细胞是存在于人体腹腔、胸腔和心包腔中的巨噬细胞,对维持组织稳态、抵抗微生物感染、平衡炎症、以及修复组织损伤等至关重要,与腹膜炎、结肠炎、胰腺炎、急性肝损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早期,巨噬细胞被看作一个功能性整体,对浆膜腔巨噬细胞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事实上其与各组织驻留巨噬细胞在表型、来源及功能等方面均存在异同。因此,系统了解浆膜腔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于理解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巨噬细胞的功能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流式细胞术等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浆膜腔巨噬细胞的表型特征、发育起源以及转录调控的研究越发深入。文章对浆膜腔巨噬细胞亚群、来源、功能及相关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增进对浆膜腔巨噬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其与疾病的关系进展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 腹腔 巨噬细胞 分化 表型 发育起源 腹膜炎
原文传递
TLR7通路活化促进小鼠脾脏B细胞表达CD5
15
作者 任德善 +3 位作者 刘飞 董冠军 黄亚红 侯亚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索TLR7通路的活化对小鼠脾脏B细胞表面抗原分子CD5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LR7激动剂R848刺激磁珠分选出来的小鼠脾脏B细胞,连续培养7天。首先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5+IL-10+B细胞的动态变化;其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5+细胞比例和CD5分... 目的:探索TLR7通路的活化对小鼠脾脏B细胞表面抗原分子CD5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LR7激动剂R848刺激磁珠分选出来的小鼠脾脏B细胞,连续培养7天。首先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5+IL-10+B细胞的动态变化;其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5+细胞比例和CD5分子的平均荧光强度(MFI)的动态变化;最后用抑制剂阻断TLR7下游各通路以探究TLR7上调B细胞表达CD5的分子机制。结果:TLR7激动剂能够上调CD5+IL-10+B细胞的比例;TLR7激动剂也能够促进小鼠脾脏B细胞表面抗原分子CD5的表达,包括CD5+B细胞的比例及CD5+B细胞表面MFI;进一步,TLR7下游通路阻断剂均能够抑制TLR7激动剂对小鼠脾脏B细胞表达CD5的促进作用。结论:TLR7能促进B细胞表达CD5,进而影响其IL-10分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7 CD5 IL-10 B细胞
下载PDF
早期细胞凋亡引起活动期狼疮小鼠的B细胞比例下降
16
作者 李宝辉 +3 位作者 刘飞 任德善 侯亚义 周长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索活动期MRL/lpr狼疮小鼠中B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首先分析了18周龄活动期MRL/lpr狼疮小鼠与正常C57/B6小鼠脾脏中B细胞的周期和B细胞占脾脏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用Annexin V和PI标记方法检测了B细胞... 目的:探索活动期MRL/lpr狼疮小鼠中B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首先分析了18周龄活动期MRL/lpr狼疮小鼠与正常C57/B6小鼠脾脏中B细胞的周期和B细胞占脾脏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用Annexin V和PI标记方法检测了B细胞及其亚类凋亡情况;进一步磁珠分选纯化小鼠脾脏B细胞,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与C57/B6小鼠相比,活动期MRL/lpr狼疮小鼠的B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1),而凋亡比例显著增加(P<0.01),其中B细胞的早期凋亡比例增加(P<0.01),而晚期凋亡未改变;凋亡的B细胞包括未成熟和成熟B细胞。进一步发现,活动期狼疮小鼠B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IRC3明显降低(P<0.01),而促凋亡蛋白BCL2L1和BBC3(PUMA)明显增加(P<0.01)。结论:活动期狼疮小鼠B细胞的数目减少及早期凋亡的增加可能归功于抗凋亡与促凋亡蛋白的平衡改变,提示活动期SLE患者B细胞的减少可能与其早期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 细胞凋亡 MRL/lpr狼疮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