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锰矿-含油污泥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6
1
作者 羊依金 +1 位作者 郭旭晶 张全碧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664-6671,共8页
以含油污泥为原料,添加适量软锰矿制备活性炭,用于吸附水中的亚甲基蓝并探究其吸附性能与吸附机制。采用SEM、BET、XPS、FTIR表征活性炭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结构,利用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探究活性炭与亚甲基蓝的吸附点位及吸附机制。结果表明... 以含油污泥为原料,添加适量软锰矿制备活性炭,用于吸附水中的亚甲基蓝并探究其吸附性能与吸附机制。采用SEM、BET、XPS、FTIR表征活性炭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结构,利用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探究活性炭与亚甲基蓝的吸附点位及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活性炭是比表面积达464.409m^(2)/g的介孔材料,且表面含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模型,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的单分子层吸附。结合移动窗口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分析发现,在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过程中吸附较低浓度的亚甲基蓝参与的官能团较多,以各种含氧官能团为主,当亚甲基蓝浓度升高,以π-π相互作用为主;吸附机制包括氢键作用、含氧官能团参与和π-π相互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亚甲基蓝 吸附 吸附机理 移动窗口二维相关光谱
下载PDF
含油污泥-软锰矿炭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催化降解
2
作者 刘昱婷 羊依金 +1 位作者 郭旭晶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1-779,共9页
本文在含油污泥中掺杂软锰矿热解制备出炭材料,通过XRD、SEM和FTIR对炭材料的官能团、形貌特征和金属负载情况进行表征,并对亚甲基蓝进行类芬顿体系催化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软锰矿的掺杂,该炭材料具有催化性能,在35℃温度下,加入196... 本文在含油污泥中掺杂软锰矿热解制备出炭材料,通过XRD、SEM和FTIR对炭材料的官能团、形貌特征和金属负载情况进行表征,并对亚甲基蓝进行类芬顿体系催化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软锰矿的掺杂,该炭材料具有催化性能,在35℃温度下,加入196 mmol·L^(-1)H_(2)O_(2)和0.4 g·L^(-1)炭材料,在8 h内对其的降解率可达93.8%。炭材料在降解过程中即刻将亚甲基蓝分解为CO_(2),且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过五次循环降解后,炭材料对亚甲基蓝降解率仍能达到91.4%。结合自由基猝灭实验及XPS分析,炭材料/H_(2)O_(2)非均相类芬顿体系降解亚甲基蓝的主要机理为,通过催化H_(2)O_(2)产生羟基自由基·OH,·OH将亚甲基蓝氧化为小分子CO_(2)和H_(2)O,实现对亚甲基蓝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基炭材料 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非均相类芬顿
下载PDF
基于“磷酸-铁粉”体系回收锂离子电池金属方法探讨
3
作者 张金钟 +2 位作者 李岚 黎育才 羊依金 《四川环境》 2022年第5期5-11,共7页
通过使用“H_(3)PO_(4)+还原铁粉”体系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进行湿法浸出以回收金属Co和Li。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获得最佳浸出条件:磷酸浓度2 mol/L、温度50℃、浸出时间90 min、液固比35 mL/g、Fe粉添加量60%。结果表明... 通过使用“H_(3)PO_(4)+还原铁粉”体系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进行湿法浸出以回收金属Co和Li。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获得最佳浸出条件:磷酸浓度2 mol/L、温度50℃、浸出时间90 min、液固比35 mL/g、Fe粉添加量60%。结果表明,在最佳浸出条件下,Co和Li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6.1%、93.2%;通过沉淀分离滤液Co_(3)(PO_(4))_(2)、Li_(3)PO_(4)和Fe_(3)(PO_(4))_(2)以回收金属Co、Li、Fe,其纯度分别可达到81.69%、87.83%、91.00%。通过使用新的浸出体系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回收,不仅使实验程序更为温和,还保证了金属材料的回收率,为锂离子电池温和、安全、高效的资源回收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 Fe粉 钴酸锂
下载PDF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高矿化度气田水中缓蚀剂
4
作者 张金钟 +2 位作者 廖芸 张东贺 羊依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25,共5页
为使处理后的气田水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首先向模拟气田水中加入缓蚀剂CPI-W,考察缓蚀剂的添加对气田水中的COD影响,然后分别采用次氯酸钠法、芬顿试剂法和过硫酸钾-硫酸亚铁法处理添加了缓蚀剂CPI-W的模拟气田水,考察处理后水中的... 为使处理后的气田水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首先向模拟气田水中加入缓蚀剂CPI-W,考察缓蚀剂的添加对气田水中的COD影响,然后分别采用次氯酸钠法、芬顿试剂法和过硫酸钾-硫酸亚铁法处理添加了缓蚀剂CPI-W的模拟气田水,考察处理后水中的COD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法均能使加注1000 mg/L缓蚀剂的模拟气田水的COD值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150 mg/L)。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处理后,当次氯酸钠加量为8 mg/L时,COD去除率达94.4%;采用芬顿试剂法处理后,当H_(2)O_(2)加量为4 mg/L、FeSO_(4)·7H_(2)O加量为0.08 mg/L时,COD去除率达96.1%;而采用过硫酸钾-硫酸亚铁法处理后,K_(2)S_(2)O_(8)加量为8 mg/L、FeSO_(4)·7H_(2)O加量为4 mg/L时,COD去除率达97.4%。对比分析COD去除率以及药剂成本,3种高级氧化技术中过硫酸钾-硫酸亚铁法为降解气田废水中缓蚀剂的最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水 缓蚀剂 高级氧化技术 化学需氧量(C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