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合剂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测量粉煤灰未燃碳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沈跃良 姚顺春 +7 位作者 潘刚 徐齐胜 李旭 徐少波 陆盛资 李壮扬 陆继东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6-240,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快速测量粉煤灰未燃碳的性能,分别将Na2SiO3和KNO3作为粉煤灰未燃碳测量的粘合剂,以改善所测粉煤灰样品的可压性。对比分析两种粘合剂条件下未燃碳定标曲线的拟合度、灵敏度、定量分析精确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快速测量粉煤灰未燃碳的性能,分别将Na2SiO3和KNO3作为粉煤灰未燃碳测量的粘合剂,以改善所测粉煤灰样品的可压性。对比分析两种粘合剂条件下未燃碳定标曲线的拟合度、灵敏度、定量分析精确度和检测限,以及Si 251.61nm和Si 288.16nm分别作为C 247.86nm的内标线对未燃碳测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Na2SiO3作为粉煤灰的粘合剂时,未燃碳的定标曲线拟合度、灵敏度、定量分析精确度和检测限均优于KNO3作为粘合剂时的情况。而以Si 251.61nm作为C 247.86nm的内标线时,未燃碳测量的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粉煤灰 粘合剂 精确度 检测限
原文传递
不同环境气体下飞灰等离子体特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沈跃良 李旭 +4 位作者 刘亚明 陈前明 陆继东 姚顺春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5-261,共7页
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应用于测量飞灰中C、Si、Al、Mg和Fe等主要元素,飞灰样品与粘结剂KBr混合压制成压片,对比分析不同环境气体(CO2,空气,N2,Ar)下飞灰等离子体特性,探究环境气体对飞灰测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r环境下光谱... 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应用于测量飞灰中C、Si、Al、Mg和Fe等主要元素,飞灰样品与粘结剂KBr混合压制成压片,对比分析不同环境气体(CO2,空气,N2,Ar)下飞灰等离子体特性,探究环境气体对飞灰测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r环境下光谱强度最高,N2次之,空气环境下强度稍低于N2环境,而CO2环境下不仅整体光谱强度最低,且由于背景气体CO2中存在的C元素被激发,对飞灰含碳量的测量存在严重的干扰。同时对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等离子体温度特性,结果表明Ar条件下等离子体温度最高,CO2条件下等离子体温度最低,这也表明在CO2环境下最难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环境气氛 飞灰 等离子体 光谱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燃煤挥发分定量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帝 +1 位作者 陆继东 张博 《广东电力》 2015年第9期7-11,共5页
利用21个已知挥发分的煤样样品,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验,根据煤质的结构特点,选择相关元素的特征谱线波段强度,作为回归分析的输入量,分别引入多元回归定标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实现燃煤中挥发分的定量分析。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定标结果... 利用21个已知挥发分的煤样样品,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验,根据煤质的结构特点,选择相关元素的特征谱线波段强度,作为回归分析的输入量,分别引入多元回归定标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实现燃煤中挥发分的定量分析。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定标结果得出结论:偏最小二乘法算法下模型系数、预测样品平均相对误差、预测样品均方根误差等指标皆优于多元回归定标法,更适用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挥发分中,并且能够得到较高的分析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挥发分 多元回归法 偏最小二乘法 定量分析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Related Spectral Lines from a Laser-Induced Fly Ash Plasma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刚 陆继东 +3 位作者 董美蓉 姚顺春 谢子鑫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625-631,共7页
A 1064 nm Nd:YAG laser was used to of the spectral lines measured from the laserablated ablate fly ash samples. The characteristics fly ash plasmas are presented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atomic and molecular carbon ... A 1064 nm Nd:YAG laser was used to of the spectral lines measured from the laserablated ablate fly ash samples. The characteristics fly ash plasmas are presented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atomic and molecular carbon emiss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intensity of the atomic line C I 192.9 nm is weak and the shot-to-shot intensity is fluctuant. The carbon atomic line C I 247.7 nm is relatively intensive and stable, however it is seriously interfered with by Fe I 247.8 nm. The intensity of the CN molecular line is close to that of C I 247.7 nm and the CN line is stable and less interfered with. The comparison of molecular CN emissio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ir, Ar and N2) shows that the CN lines detected from the plasmas formed in a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reaction of carbon atoms in the plasma with the nitrogen in air,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N line is also important in pulsed laser ablation fly ash plasmas and this information can be incorporated in the detection of unburned carbon content in fly ash. Finally, a calibration curve is established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 of 0.999, using C I 247.7 nm and the CN molecular line as associated variables. In addition, accuracy is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ACTERISTICS fly ash LIBS C-related spectra
下载PDF
LIBS对煤中热值检测的新型校正模型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帝 陆继东 +5 位作者 董美蓉 姚顺春 田照华 王磊 李诗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07-2612,共6页
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应用于煤中热值的检测。针对传统的通道面积归一化方法未能考虑煤质检测的物理/化学机制、从而限制了所建模型在精确性、准确性、可重复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光谱偏差产生原理的校正模型。模型选... 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应用于煤中热值的检测。针对传统的通道面积归一化方法未能考虑煤质检测的物理/化学机制、从而限制了所建模型在精确性、准确性、可重复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光谱偏差产生原理的校正模型。模型选取了19组煤样品,随机选择其中15组为校正集,用于建立热值的定量分析模型,剩余四种为预测集,用于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与评价。模型从光谱偏差因素的产生因素出发,通过原子光谱发射理论结合斯塔克展宽公式,推导出LIBS条件下自吸收效应的影响机制及其所引起的偏差的修正方法。通过元素间相互干扰结合基体效应的微观机理对基体效应进行光谱的偏差分析,并根据K系数法的思路对LIBS中元素间相互干扰进行修正,通过建立光谱的电子密度,等离子体温度,元素浓度的数值模型对基体效应引起的光谱偏差进行深度修正。因而经过自吸收效应—元素间相互干扰-基体效应深度修正后,模型对于所研究样品范围内其拟合优度R^2=0.967,RMSEP=0.49 MJ·kg^(-1),RMSE=0.45 MJ·kg^(-1),MRE=2.42%,ARE=1.64%的同时RSD=5.79%,RSDP=8.10%。相对于传统的通道面积归一化-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0.405,8.28 MJ·kg^(-1),4.14 MJ·kg^(-1),22.85%,52.48%,18.28%,32.85%,表明测量的精确度与准确度都得到明显的提高,证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S 热值 自吸收效应 元素间相互干扰 基体效应
下载PDF
琼胶海藻的研究 Ⅰ.龙须菜的果孢子萌发体的生长适温及其幼苗的季节生长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伟新 +1 位作者 王永川 范允平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1974年第1期24-30,共7页
我们研究了不同温度对龙须菜果孢子萌发体生长的影响,发现25℃为萌发体的生长最适温度。此外,果孢子在35℃下仍能萌发及生长成盘状体,这表明在龙须菜的二年生的生长周期中,其幼株是起了抗高温的作用。自然生态方面的研究证明了这个推论... 我们研究了不同温度对龙须菜果孢子萌发体生长的影响,发现25℃为萌发体的生长最适温度。此外,果孢子在35℃下仍能萌发及生长成盘状体,这表明在龙须菜的二年生的生长周期中,其幼株是起了抗高温的作用。自然生态方面的研究证明了这个推论。在湛江地区,水温最高的季节为7—9月份,该时,龙须菜的成长藻体已完全消失,但在自然海区仍可发现有长约1厘米左右的幼株存在。在湛江及其附近,自然海区中所出现的龙须菜的幼苗群落以4—6月份为最多。7—9月份则显著地减少,该时,藻体的营养生长几乎完全受到抑制。这些受抑制的幼株以后随着水温的降低而又能重新生长,并形成10月及11月初所见的幼株群落。这些幼株在冬季及翌年春旺盛地生长,长成长大的藻体。根据上述的试验及观察,我们认为人工采苗的季节可在3、4月份龙须菜的收获季节中进行,利用幼苗渡夏,集中管理,争取在水温降低时早日分散放养。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室内适温(20—25℃)育苗。从野外观察及人工割切试验,证明龙须菜藻体具有显著的再生能力。根据我们的初步割切试验(见表6),藻体的再生长速率为每日0.6厘米。因此,生产上可以考虑充分利用这种能力以得到一年较多次的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水温 藻体 孢子萌发 琼胶 幼苗 海藻 软坚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