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化硅陶瓷球与轴承钢的微动摩擦磨损特性与损伤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魏万鑫 苏云峰 +4 位作者 梁汉琴 宋俊杰 张永胜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Si_(3)N_(4)陶瓷球具有高承载、轻质、减振降噪以及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作为滚动体广泛用于高速高精密轴承中.针对轴承球与滚道间的微动摩擦磨损行为,以不同烧结工艺制备的具有不同烧结助剂配方的Si_(3)N_(4)陶瓷球为研究对象,开展其与... Si_(3)N_(4)陶瓷球具有高承载、轻质、减振降噪以及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作为滚动体广泛用于高速高精密轴承中.针对轴承球与滚道间的微动摩擦磨损行为,以不同烧结工艺制备的具有不同烧结助剂配方的Si_(3)N_(4)陶瓷球为研究对象,开展其与轴承钢的微动摩擦磨损试验,分析比较了Si_(3)N_(4)陶瓷球烧结工艺和助剂配方对摩擦状态与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润滑条件下,5AlEr和3AlY助剂配方的Si_(3)N_(4)陶瓷球具有更稳定的摩擦状态和更低的磨损程度;提高气压烧结温度可缓解微动损伤行为,降低损伤程度;热等静压工艺的引入虽然进一步缓解磨损行为,但总体减弱了Si_(3)N_(4)陶瓷球的耐磨性能,从而为轴承用Si_(3)N_(4)陶瓷球制备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并进一步揭示了Si_(3)N_(4)陶瓷球摩擦损伤、剥落和疲劳裂纹的损伤行为与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疲劳损伤,以及摩擦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陶瓷球 微动 摩擦磨损 表面损伤
下载PDF
氧化铝/石墨-硫酸钡层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及润滑机理 被引量:7
2
作者 宋俊杰 +2 位作者 苏云峰 张永胜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3-729,共7页
将石墨和硫酸钡按一定比例复合作为弱界面层,通过铺层-冷压-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了Al2O3/Graphite-BaSO4层状复合材料.考察了复配润滑剂的组分对层状复合陶瓷在室温至800℃连续加热过程中自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磨损表面分析探... 将石墨和硫酸钡按一定比例复合作为弱界面层,通过铺层-冷压-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了Al2O3/Graphite-BaSO4层状复合材料.考察了复配润滑剂的组分对层状复合陶瓷在室温至800℃连续加热过程中自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磨损表面分析探讨了其在宽温域下的协同润滑机制.结果表明:通过复配在室温和中高温度段具有优异自润滑性能的固体润滑剂,并借助仿贝壳材料独特的层状结构特征,可有效改善氧化铝陶瓷在不同温度段的摩擦学性能,进而实现材料在较宽温度范围内的连续润滑.基于润滑相组分优化的复合材料在室温至800℃温度范围内与Al2O3栓对摩时的摩擦系数可保持在0.28~0.48之间,比块体Al2O3陶瓷/Al2O3栓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降低了近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层状复合陶瓷 宽温域 自润滑 耐磨损
下载PDF
织构化钛合金表面二硫化钨磷酸盐涂层的制备及其宽温域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震 雷耀 +4 位作者 胡天昌 张建晓 宋俊杰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9-480,共12页
本文中以水为分散介质,二硫化钨为固体润滑剂,二氧化锆为增强相,磷酸二氢铝为黏结剂,采用喷涂工艺在织构化的钛合金表面制备环境友好型的磷酸盐涂层.考察涂层在室温~400℃范围内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究涂层与钛合金表面微织构的协同减摩... 本文中以水为分散介质,二硫化钨为固体润滑剂,二氧化锆为增强相,磷酸二氢铝为黏结剂,采用喷涂工艺在织构化的钛合金表面制备环境友好型的磷酸盐涂层.考察涂层在室温~400℃范围内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究涂层与钛合金表面微织构的协同减摩抗磨机制及其对涂层磨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合金表面的二硫化钨磷酸盐涂层在宽温域条件下展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在400℃时,含有涂层的钛合金磨损率可降低至1.3×10^(−4)mm^(3)/(N·m),比钛合金基底的磨损率降低了45%.在钛合金表面构筑微织构,可进一步改善涂层的耐磨损性能,延长宽温域条件下的磨损寿命.在室温~400℃温度范围内,钛合金织构化表面涂层与TC4球对摩的摩擦系数均可低至0.30以下,磨损率可低至1.2×10^(−5)mm^(3)/(N·m)以下.同时提出了高温条件下涂层的润滑机理,以及表面微织构与固体润滑涂层间的“机械互锁”与“自补偿润滑”的减摩抗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表面织构 二硫化钨 宽温域自润滑 磨损机制
下载PDF
石墨相形态对铜/石墨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孝禹 +4 位作者 黄晓鹏 胡天昌 宋俊杰 张永胜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9-619,共11页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石墨相形态为粉体(粒径约5μm)、鳞片状(粒径445~636μm)和近球形颗粒状(粒径200~300μm)的铜/石墨复合材料,考察了以Al_(2)O_(3)陶瓷为摩擦副条件下石墨相形态对铜/石墨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及作用机制的影...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石墨相形态为粉体(粒径约5μm)、鳞片状(粒径445~636μm)和近球形颗粒状(粒径200~300μm)的铜/石墨复合材料,考察了以Al_(2)O_(3)陶瓷为摩擦副条件下石墨相形态对铜/石墨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及作用机制的影响,并探讨了材料在外载作用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石墨相形态不同时,石墨相和金属铜在材料中的分布方式也随之改变,进而影响到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在保持复合材料中石墨相含量不变的基础上,将石墨相形态从微米级粉体转变为各向异性的大块鳞片状石墨,再转变为各向同性较好的大尺寸近球形颗粒状石墨时,石墨相在材料中与金属铜形成的弱界面含量逐渐减小,金属铜的三维连续性变得更好.材料在受到外载破坏时,从石墨相与铜基体界面萌生裂纹的扩展应力可被连续金属铜及时吸收钝化,使材料抵抗裂纹破坏的能力明显提高.当石墨相为近球形颗粒状时,材料的抗弯强度、抗压强度、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分别高达155.4±3.6 MPa、353.5±24.7 MPa、5.3±0.6 MPa·m^(1/2)和4.0±0.4 J/cm^(2).此外,石墨相形态对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也有重要影响,当石墨相以粉体形态存在时,石墨相与金属铜间形成的弱界面越多,铜基体的连续程度被石墨显著割裂,在摩擦力作用下割裂的铜颗粒易被剥离进入摩擦界面,与摩擦副形成“三体”磨损,导致材料的大量磨损.当石墨相以鳞片状形态存在时,石墨相的聚集程度相对增加,使得金属铜的连续程度相对提高,可避免发生类似复合粉体形态石墨材料的磨损.但是,鳞片状石墨呈大块片层状,形状各向异性,随着材料表面鳞片石墨的摩擦损耗,或者垂直于材料表面的鳞片石墨较多时,将造成摩擦副间摩擦系数较大的波动.当石墨相为近球形颗粒状时,较为均匀的石墨相空间分布状态、三维连续结构的铜基体和润滑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石墨复合材料 石墨形态 三维连续结构 力学性能 抗磨机制
下载PDF
Cu663合金表面石墨-铜三维复合润滑层的构筑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国威 舒凯 +4 位作者 李婷 孙涛 苏云峰 宋俊杰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4-315,共12页
借助激光微加工技术,将柔性石墨纸加工成规则排列的多孔结构,利用多孔柔性石墨纸在Cu663合金表面构筑石墨-铜三维复合润滑层结构.分别考察了表面石墨-铜三维复合润滑层在干摩擦和海水腐蚀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并揭示了摩擦磨损机理和腐... 借助激光微加工技术,将柔性石墨纸加工成规则排列的多孔结构,利用多孔柔性石墨纸在Cu663合金表面构筑石墨-铜三维复合润滑层结构.分别考察了表面石墨-铜三维复合润滑层在干摩擦和海水腐蚀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并揭示了摩擦磨损机理和腐蚀机理.结果表明:该三维复合润滑层结构具有优异的自润滑性能,且通过改变纹理图案和尺寸参数可有效调控其摩擦学性能.当Cu663合金表面三维复合润滑层石墨表面密度为50%时,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14±0.01和(5.10±1.33)×10^(-6)mm^(3)/(Nm),相较于无润滑层的Cu663样品摩擦系数0.53和磨损率(2.97±0.57)×10^(-4)mm^(3)/(Nm)分别降低73%和2个数量级.在海水腐蚀环境中,表面石墨-铜三维复合润滑层的铜与石墨纸界面产生微弱电极,对三维复合润滑层的腐蚀摩擦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石墨纸 表面复合润滑层 摩擦磨损 干摩擦 海水腐蚀环境
下载PDF
氧化铝层状自润滑复合陶瓷的宏/微观结构设计及性能调控 被引量:4
6
作者 宋俊杰 张永胜 +2 位作者 苏云峰 胡丽天 《现代技术陶瓷》 CAS 2020年第4期195-216,共22页
自润滑复合陶瓷是极端环境服役运动部件的最佳候选材料之一,其中仿生层状结构自润滑复合陶瓷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基于宏/微观结构设计是实现其结构/润滑功能一体化和可靠性提升的关键。本文结合作者所在课题组的... 自润滑复合陶瓷是极端环境服役运动部件的最佳候选材料之一,其中仿生层状结构自润滑复合陶瓷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基于宏/微观结构设计是实现其结构/润滑功能一体化和可靠性提升的关键。本文结合作者所在课题组的相关工作,综述了层状结构几何参数和界面微结构、参数与组分对氧化铝层状自润滑复合陶瓷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和服役可靠性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层状自润滑复合陶瓷的结构与界面优化设计准则,以期指导自润滑复合陶瓷性能提升和推动其在高技术装备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复合陶瓷 仿生层状结构 结构参数 界面微结构 可靠性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自润滑复合耐磨结构的制备及其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震 曹文辉 +3 位作者 胡天昌 张建晓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4-1195,共12页
本文中采用激光微加工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不同形貌与分布密度的微观织构,将表面织构、热氧化膜与PTFE润滑薄膜相复合制备了自润滑复合耐磨结构,同时考察了滑动条件下织构形貌及织构密度对这一复合结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文中采用激光微加工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不同形貌与分布密度的微观织构,将表面织构、热氧化膜与PTFE润滑薄膜相复合制备了自润滑复合耐磨结构,同时考察了滑动条件下织构形貌及织构密度对这一复合结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织构面的润滑薄膜相比,织构面薄膜的结合力明显增大,表面织构与润滑薄膜的结合显著增强了材料的减摩抗磨性能.在最优的织构密度下,含有薄膜的织构化钛合金表面的磨损率可降低至1.5×10^(-6)mm^(3)/(N·m),较未织构面润滑薄膜的磨损率降低了99.3%.而将经热氧化的织构表面与润滑薄膜的结合则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耐磨性,热氧化织构面润滑薄膜的磨损率最低可达8.0×10^(-7)mm^(3)/(N·m),与未热氧化的织构面润滑薄膜相比,磨损率降低了46.1%.在相同的织构间距条件下,线型热氧化织构面显示出低而稳定的摩擦系数与极低的磨损量,这主要得益于高密度微织构对润滑介质的有效补充以及高硬度热氧化膜的耐磨性起到了协同减摩抗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表面织构 热氧化 PTFE 耐磨结构
下载PDF
三维双连续铜/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杰 宋俊杰 +5 位作者 苏云峰 张孝禹 马勤 胡丽天 张永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2-843,共12页
以聚氨酯海绵为三维连续网络结构模板,采用浸渍法在聚氨酯海绵骨架表面均匀涂敷石墨浆料构筑具有三维连续网络结构的石墨骨架,然后在石墨骨架中填充铜合金粉,经排胶-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石墨相和金属铜呈三维双连续复合型结构的铜/石墨自... 以聚氨酯海绵为三维连续网络结构模板,采用浸渍法在聚氨酯海绵骨架表面均匀涂敷石墨浆料构筑具有三维连续网络结构的石墨骨架,然后在石墨骨架中填充铜合金粉,经排胶-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石墨相和金属铜呈三维双连续复合型结构的铜/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考察了三维双连续复合结构对材料承载能力和抗冲击破坏能力的影响,并探究了材料在重载作用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通过三维双连续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改变石墨相的富集状态和分布形式,并借助连续金属铜基体的高承载作用,显著提升材料在重载作用下的减摩抗磨性能.在180 N载荷下与轴承钢相对摩擦时,块体663铜合金和均相铜/石墨复合材料均出现急剧磨损并与摩擦配副发生“卡咬”现象,其中块体663铜合金与配副由于“卡咬”严重而停止试验,均相铜/石墨复合材料的磨痕深度达1.38 mm.然而,具有三维双连续结构的铜/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可保持约在0.12左右,磨痕深度为0.16 mm,展现出优异的长时间耐磨损性能,磨损率约为5.3×10^(-6) mm^(3)/(N·m).同时,该结构设计能够大幅减少石墨相与金属铜间的弱界面数量,并有效利用连续石墨相对裂纹传播路径的“歧化”引导和金属铜对扩展裂纹的钝化作用,使复合材料在保持铜合金高承载的同时显著提升材料的抗冲击破坏能力.具有三维双连续结构的铜/石墨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可与块体663铜合金比拟,高达372±38 MPa,是均相铜/石墨复合材料抗弯强度的2.0倍左右.此外,具有三维双连续结构的铜/石墨复合材料还具有更加优异的抗外载冲击破坏能力,其冲击韧性高达32.8±3.1 J/cm^(2),比均相铜/石墨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提高了11.1倍,甚至比块体663铜合金的冲击韧性高出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石墨 双连续结构 重载 减摩抗磨 抗冲击
下载PDF
烧结工艺对透明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国威 李婷 +2 位作者 孙立 狄正贤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5,共8页
以Isobam600AF为分散剂,Isobam104为胶黏剂,采用注凝成型工艺和真空无压烧结技术,通过改进两步烧结法制备了透明氧化铝陶瓷,探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氧化铝陶瓷晶粒尺寸、致密度、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烧结工艺... 以Isobam600AF为分散剂,Isobam104为胶黏剂,采用注凝成型工艺和真空无压烧结技术,通过改进两步烧结法制备了透明氧化铝陶瓷,探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氧化铝陶瓷晶粒尺寸、致密度、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烧结工艺可有效控制晶粒尺寸长大和提高相对密度,进而提高其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在烧结过程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范围时,致密化过程开始,且致密化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两步烧结1 400℃保温3 h时致密化速率达到最快.因此,坯体的致密化过程是非线性的,且具有一个最高致密化速率温度和保温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氧化铝陶瓷 烧结工艺 晶粒尺寸 光学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熵(TiVTaMoW)C陶瓷与不同配副间的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继承 陈淑娜 +5 位作者 孙秋安 苏云峰 宋俊杰 胡丽天 张永胜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3-1474,共12页
为探究高熵碳化物陶瓷作为耐磨部件在摩擦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以金属碳化物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和两步热压烧结法制备了一种元素分布均匀、无偏聚和偏析的高熵(TiVTaMoW)C陶瓷。研究了(TiVTaMoW)C与Al_(2)O_(3)、SiC和Si_(3)N_(4)3种配... 为探究高熵碳化物陶瓷作为耐磨部件在摩擦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以金属碳化物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和两步热压烧结法制备了一种元素分布均匀、无偏聚和偏析的高熵(TiVTaMoW)C陶瓷。研究了(TiVTaMoW)C与Al_(2)O_(3)、SiC和Si_(3)N_(4)3种配副材料在室温及800℃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TiVTaMoW)C与3种配副对摩均表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尤其与SiC对摩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可低至(0.38±0.01)和(1.52±0.36)×10^(-7) mm^(3)/(N·m)。800℃条件下,(TiVTaMoW)C表面氧化严重,磨损明显加剧,磨损率上升至10^(-4) mm^(3)/(N·m)数量级。高温氧化生成的MoO_(3)和V_(2)O_(5)具有较低剪切强度,摩擦过程转移至配副球接触面上形成转移膜,有效保护了配副材料的磨损。综合比较,SiC作为配副在室温和800℃条件下均表现出更优异的摩擦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 碳化物 摩擦磨损 高温氧化
原文传递
楔形角度和分散剂对双向冷冻法制备仿生层状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杰 宋俊杰 +3 位作者 苏云峰 张永胜 胡丽天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91-1697,共7页
采用双向冷冻铸造技术制备仿生层状氧化铝陶瓷骨架,考察了楔形角度和分散剂对层片取向、层间距及层间矿物桥的影响,并通过陶瓷骨架显微结构分析探讨了二者对层片生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楔形角度可以调控冷冻铸造中横向温度梯... 采用双向冷冻铸造技术制备仿生层状氧化铝陶瓷骨架,考察了楔形角度和分散剂对层片取向、层间距及层间矿物桥的影响,并通过陶瓷骨架显微结构分析探讨了二者对层片生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楔形角度可以调控冷冻铸造中横向温度梯度,进而实现陶瓷层片的有序生长;此外,通过引入分散剂改善陶瓷浆料的流动性,能够进一步提高陶瓷层片的有序性,并有助于层间连通矿物桥的生成。当楔形角度为20°时,可以获得长程有序的仿生层状氧化铝陶瓷骨架,并且分散剂的加入使陶瓷骨架的总气孔率略微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仿生层状结构 双向冷冻铸造 楔形角度 分散剂
原文传递
纸基摩擦材料与不同含碳量钢配副之间的摩擦学性能及其失效机理研究
12
作者 孙涛 +4 位作者 苏云峰 宋俊杰 付业伟 张永胜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7-488,共12页
采用湿法成型辅助热压工艺制备了纸基摩擦材料.分别考察了纸基摩擦材料在无油状态和富油状态下与不同碳含量钢配副材料的摩擦适配性,并通过磨损表面形貌分析和探讨了其在无油状态下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在无油状态下,随配副材料硬度增高... 采用湿法成型辅助热压工艺制备了纸基摩擦材料.分别考察了纸基摩擦材料在无油状态和富油状态下与不同碳含量钢配副材料的摩擦适配性,并通过磨损表面形貌分析和探讨了其在无油状态下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在无油状态下,随配副材料硬度增高,纸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下降,摩擦稳定性提升,磨损率降低,高硬度的65Mn钢与纸基摩擦材料的适配性较好.纸基摩擦材料在无油状态下主要表现为由疲劳裂纹引发的纤维脱粘与拔出导致的材料失效.在富油状态下,配副材料的硬度对纸基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无显著影响,润滑油膜和摩擦膜的形成能有效减轻对配副材料的微观切削作用,从而抑制材料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摩擦材料 润滑状态 配副硬度 摩擦学性能 摩擦机理
下载PDF
氧化铝/钼自润滑结构陶瓷表面三维复合润滑层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方媛 +2 位作者 张永胜 宋俊杰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5-401,共7页
应用先进的激光表面加工技术,在Al_2O_3/Mo层状自润滑结构陶瓷表面制备了微坑型织构.将织构图案作为固体润滑剂的贮存槽,通过在其中引入固体润滑剂形成三维复合润滑层.考察了复配润滑剂对织构化氧化铝/钼复合陶瓷在室温至800℃连续加热... 应用先进的激光表面加工技术,在Al_2O_3/Mo层状自润滑结构陶瓷表面制备了微坑型织构.将织构图案作为固体润滑剂的贮存槽,通过在其中引入固体润滑剂形成三维复合润滑层.考察了复配润滑剂对织构化氧化铝/钼复合陶瓷在室温至800℃连续加热过程中的协同润滑作用,并通过磨损表面分析探讨了其在宽温域下的润滑机理.结果表明:通过集成固体润滑剂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和微织构特殊的结构特征,可使氧化铝/钼复合陶瓷在室温、中温区域的摩擦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实现了材料在较宽温度范围内的连续润滑.复合Graphite/BaSO_4/CaF_2-BaF_2的表面在室温至800℃温度范围内的摩擦系数均保持在0.4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自润滑结构陶瓷 表面织构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热氧化改性TC4合金在液体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奇春 胡天昌 +3 位作者 徐仰涛 张永胜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7-494,共8页
应用热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在TC4表面制备了金红石型的TiO_2氧化膜.考察了热氧化改性TC4合金分别在去离子水和PAO10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特性,并通过磨损表面分析讨论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经过热氧化改性的TC4合金,无论... 应用热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在TC4表面制备了金红石型的TiO_2氧化膜.考察了热氧化改性TC4合金分别在去离子水和PAO10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特性,并通过磨损表面分析讨论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经过热氧化改性的TC4合金,无论在PAO10润滑条件还是去离子水润滑条件下,都表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相较于未处理的TC4表面,改性TC4合金在PAO10和去离子水润滑条件下磨损率分别下降了99%(50 N,5 cm/s)和98%(10 N,9 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热氧化 液体润滑 摩擦学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