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拔对青藏高原东部毛茛科植物繁殖特征和资源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9
1
作者 孟金柳 +1 位作者 赵志刚 杜国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5-811,共7页
通过野外采样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两个海拔间3种常见毛茛科植物条裂银莲花(Anemone trullifo-liavar.linearis)、粗距翠雀花(Delphinium pachycentrumHemsl.)和钝裂银莲花(Anemone obtusiloba)的繁殖性状和资源分配进行了研究,并... 通过野外采样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两个海拔间3种常见毛茛科植物条裂银莲花(Anemone trullifo-liavar.linearis)、粗距翠雀花(Delphinium pachycentrumHemsl.)和钝裂银莲花(Anemone obtusiloba)的繁殖性状和资源分配进行了研究,并对植物在极端环境下采取的繁殖策略及繁殖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3个物种的株高都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同一物种的花大小在不同海拔间均无显著差异;条裂银莲花单个种子重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但虫食数/株、结籽率和种子数/株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钝裂银莲花的繁殖分配、虫食数/株、种子数/株和单个种子重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小.(2)不同海拔条裂银莲花的个体大小与单花重、雄蕊重、虫食数/株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回归斜率在海拔间有显著差异.粗距翠雀花花期的雄蕊重与个体大小呈显著正相关,但这种异速关系不受海拔和个体大小的影响;钝裂银莲花的个体大小与花期的所有繁殖特征以及果期的种子重/果实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海拔间个体大小与种子重/果实的斜率差异显著,且与花期各繁殖性状异速关系的截距差异显著.研究表明海拔对植物的个体大小以及种群间的繁殖对策和繁殖成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个体大小依赖 繁殖性状 繁殖分配 性分配
下载PDF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位置依赖的性分配 被引量:20
2
作者 赵志刚 +1 位作者 孟金柳 杜国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909-2915,共7页
植物会采取什么样的繁殖对策来保障它的雌性和雄性繁殖成功,特别是那些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植物,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野外盆栽试验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的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 植物会采取什么样的繁殖对策来保障它的雌性和雄性繁殖成功,特别是那些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植物,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野外盆栽试验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的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同其它顶向式(从花序基部到顶部)开花的植物一样,随着花从基部到顶部的次序,露蕊乌头的心皮数、雌蕊重、种子数和种子重/果实减少;而花药数,花粉数/胚珠数以及雄蕊重/雌蕊重增大,顶部花表现出偏雄的性分配。结籽率在不同的位置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受花粉数量的限制;去花实验没有增加剩余部位花的种子数,只是增加了种子大小,这是花序内不可避免的位置效应导致了花序内位置依赖的性分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 性分配 交配环境 位置效应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沙蓬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唐卫东 魏林源 +5 位作者 马全林 张晓娟 张德魁 陈芳 胡小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6-161,共6页
以流动沙丘先锋植物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光照、干旱胁迫和沙埋对沙蓬种子萌发和出苗影响的控制试验,以探索沙蓬种子萌发对风沙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沙蓬种子具有休眠现象,在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仅... 以流动沙丘先锋植物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光照、干旱胁迫和沙埋对沙蓬种子萌发和出苗影响的控制试验,以探索沙蓬种子萌发对风沙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沙蓬种子具有休眠现象,在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仅18.3%,有利于适应沙漠恶劣和多变的环境条件;2)沙蓬种子萌发属于厌光型,光抑制了干沙层表面的种子萌发,从而保护了土壤种子库;3)沙蓬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4)在干旱胁迫环境下沙蓬种子发芽率<2%,加入1 000mg·L^(-1)外源GA3后,沙蓬种子在渗透势为-0.067 6 MPa时发芽率高达81.13%,GA3可以缓解干旱胁迫;5)1.5cm沙埋+2 000mg·L^(-1) GA3处理沙蓬种子出苗率高达70%,过深或过浅均不利于沙蓬种子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蓬 干旱胁迫 沙埋深度 休眠 适应对策
下载PDF
流动沙丘先锋植物沙米种子萌发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4
作者 魏林源 马彦军 +5 位作者 马全林 张德奎 马瑞 陈芳 胡小柯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7期18-22,共5页
种子萌发是沙米种子的唯一繁殖方式,以流动沙丘先锋植物沙米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光照、GA3、Na Cl、PEG对沙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沙米种子在黑暗条件下的萌发高于光照条件下的萌发;GA3处理对沙米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以... 种子萌发是沙米种子的唯一繁殖方式,以流动沙丘先锋植物沙米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光照、GA3、Na Cl、PEG对沙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沙米种子在黑暗条件下的萌发高于光照条件下的萌发;GA3处理对沙米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以0.1%、0.15%浓度GA3处理的萌发率高达99.6%,而且不同浓度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随着盐胁迫加剧,沙米种子萌发率降低,以50%的Na Cl溶液处理下的种子萌发最高;随着PEG渗透势的下降,沙米种子的萌发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PEG渗透势越低,抑制作用越明显,在渗透势阈值为-0.0676 MPa时,种子萌发较高。研究表明,沙米种子萌发受到自身因素和外部的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沙米种子喜于黑暗条件下萌发,属于一种厌光型种子,GA3对沙米种子的萌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沙米种子的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结论为揭示沙米的生态适应机制以及沙米人工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米 种子萌发 制约因子
下载PDF
高寒地区不同程度沙化草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晓男 唐进年 +8 位作者 李银科 王祺 金红喜 张莹花 杨雪梅 何芳兰 刘有军 刘振恒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2431-2443,共13页
为了探明高寒草甸土壤种子库对其沙化过程的响应,调查并分析了高寒区玛曲未沙化高寒草甸、沙化草地和流动沙丘土壤种子库特征与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沙化过程中土壤种子库共出现物种13科32种,返青期和枯黄期均为11科24种,但物... 为了探明高寒草甸土壤种子库对其沙化过程的响应,调查并分析了高寒区玛曲未沙化高寒草甸、沙化草地和流动沙丘土壤种子库特征与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沙化过程中土壤种子库共出现物种13科32种,返青期和枯黄期均为11科24种,但物种组成有一定差异;2)3种不同程度沙化草地0−15 cm土层种子库密度在返青期分别为3096.0、679.4和56.6粒·m−2,集中分布在0−5 cm土层,且种子库密度均随沙化程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在枯黄期低于返青期,但差异不显著(P>0.05);3)无论是返青期还是枯黄期,高寒草甸土壤种子库物种的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均随沙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典型高寒草甸一旦沙化,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就会锐减;4)3种不同程度沙化草地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均较低,在0~0.5,但枯黄期高于返青期。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沙化使得高寒区土壤种子库受损较大,高寒草甸一旦沙化其土壤种子库的数量和多样性就会锐减,地带性种群不宜生存而退出,自然恢复较为困难。因此,在高寒区沙化土地治理中,人工建立适宜的土壤种子库是有效恢复与重建草地植被的关键措施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高寒草甸沙化 沙化草地 流动沙丘 玛曲
下载PDF
不同年代梭梭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飞 郭树江 +5 位作者 张卫星 王方琳 韩福贵 张裕年 孙涛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2486-2496,共11页
本研究以民勤不同年代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叶功能性状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年代梭梭叶功能性状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梭梭对干旱荒漠区土壤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除叶绿素含量、叶全碳含量与叶全磷... 本研究以民勤不同年代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叶功能性状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年代梭梭叶功能性状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梭梭对干旱荒漠区土壤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除叶绿素含量、叶全碳含量与叶全磷含量外,不同年代梭梭叶功能性状指标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除叶全钾含量和比叶面积属中等变异外,其他叶功能性状均属弱变异。2)梭梭叶功能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叶片含水量、叶饱和含水量与叶绿素含量可作为梭梭叶功能性状随年代变化的主要指标。3)土壤含水量、电导率与pH是影响不同年代梭梭叶功能性状的主要土壤因子。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梭梭叶功能性状表现出不同的组合状况,且随着土壤因子变化表现出相应的适应策略,反映出梭梭叶片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有利于适应民勤干旱荒漠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叶功能性状 土壤因子 民勤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人工梭梭林土壤呼吸变化特征及其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新友 马全林 +3 位作者 靳虎甲 张进虎 林慧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0-580,共11页
土壤呼吸不仅是反映土壤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地处典型干旱区的石羊河下游,以流动沙丘和去除土壤结皮人工梭梭林为对照,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监测系统研究了栽植约40 a、30 a、10 a和5 a的... 土壤呼吸不仅是反映土壤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地处典型干旱区的石羊河下游,以流动沙丘和去除土壤结皮人工梭梭林为对照,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监测系统研究了栽植约40 a、30 a、10 a和5 a的人工梭梭林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土壤呼吸日变化,并分析了土壤水分和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梭梭林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均为明显的单峰曲线,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日最大排放速率出现在12:00~14:00时,最小值出现在8:00时左右。(2)梭梭林营造和去结皮处理显著提高了沙漠土壤呼吸速率,而且不同林龄土壤呼吸速率大体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递增,表现为MC>40 a>30 a>10 a>MS>5 a,非生长季表现为MC>40 a>10 a>5 a>30 a>MS。(3)不同林龄梭梭林土壤呼吸速率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生长季(8月)的土壤呼吸作用明显强于非生长季(1月)。(4)相关性分析表明,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呼吸均与0~5 cm土壤水分显著相关,且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分别为Y=-0.205 8X2+0.946 5 X-0.316 6(R^2=0.506 2,P=0.041 7)和Y=0.118 7 X2+0.156 3 X+0.118 8(R2=0.675 7,P=0.001 1);但与10 cm土壤温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水分是影响人工梭梭林土壤呼吸的关键因素。该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人工梭梭林的营造有效改善了沙漠土壤的生物活性,提高了土壤碳通量水平,以土壤结皮破坏为基本特征的人工梭梭林退化和沙漠化必然在短期内加剧碳排放。因此,需要在沙漠地区合理营造人工林,并在造林和林业管理过程中注意保护土壤结皮,以减少CO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梭梭林 土壤呼吸 石羊河下游 日变化
下载PDF
GA_3处理对流动沙丘先锋植物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魏林源 马全林 +4 位作者 张晓娟 张德魁 陈芳 胡小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激素,GA_3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索破除沙米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区域、不同年份沙米种子萌发对GA_3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沙米种子在GA_3作用下,沙坡头种子的发芽率、发芽... 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激素,GA_3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索破除沙米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区域、不同年份沙米种子萌发对GA_3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沙米种子在GA_3作用下,沙坡头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高,高达100%,民勤种子的发芽率最低,最高仅为44%;在各处理中,GA_3最佳浓度梯度为1.5-2.0g·mL^(-1),在此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高达100%;2)不同年份的沙米种子在GA_3作用下其发芽率、发芽势表现为2006年>2005年>2004年>1997年,表明种子寿命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3)在不同浓度GA_3处理下,不同区域或不同年份间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p<0.05)。表明GA_3可以破除沙米种子的休眠,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3 沙米 种子萌发 发芽率
下载PDF
祁连山区演替先锋物种西藏沙棘的种群结构及动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11
9
作者 卢晶 马宗祺 +2 位作者 高鹏斐 孙坤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9-579,共11页
西藏沙棘(Hippophaetibetana)是青藏高原高寒区特有的低矮灌木和植被演替先锋物种,具有优良的水土保持功效,对高海拔环境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但有关其种群结构及动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规律少有研究,阻碍了对西藏沙棘适应高寒生境生... 西藏沙棘(Hippophaetibetana)是青藏高原高寒区特有的低矮灌木和植被演替先锋物种,具有优良的水土保持功效,对高海拔环境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但有关其种群结构及动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规律少有研究,阻碍了对西藏沙棘适应高寒生境生态策略的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区生态脆弱,乡土物种西藏沙棘常在海拔2 700–3 300 m的高寒退化草地呈斑块状分布,对该区水源涵养林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祁连山区3个海拔(2 868、3 012、3 244 m)的西藏沙棘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及绘制存活曲线,分析西藏沙棘的种群结构特征和种群动态,并利用种群动态量化分析和时间序列模型定量研究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显示:1)西藏沙棘种群的基径、株高和冠幅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3个海拔种群均呈中龄期个体丰富,老幼龄期个体较少的纺锤型年龄结构,充足的中龄期个体可以维持种群短期稳定。2)种群存活曲线均为Deevey-II型,存活能力为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死亡率和消失率均较高,呈高海拔>低海拔>中海拔的趋势,3个海拔种群均缺乏幼苗,未来均将走向衰退,高海拔种群较其他海拔提前进入衰退期;各海拔老龄期生命期望值为中海拔>低海拔>高海拔。3)各海拔种群动态指数(V′pi)均趋于0,表明各种群均趋于稳定,中海拔种群受随机干扰风险概率的极大值(Pmax)最小,表明受随机干扰时中海拔种群最稳定,中海拔更适宜西藏沙棘的生存。4)未来2、4、6个龄级时间后,3个海拔的中、老龄期苗木增多,小龄期苗木数目减少,且各海拔种群均面临幼苗补充不及时的风险,各种群将由稳定向衰退发展,幼苗的缺少,种内、种间竞争及环境胁迫是造成种群走向衰退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西藏沙棘 年龄结构 种群动态 海拔梯度
原文传递
退耕还林和荒山禁牧的相对生态价值的估算——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秉谱 常兆丰 +2 位作者 乔娟 陈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4-1152,共9页
从20世纪80年代后,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价值的估算成了生态学深入发展的一个新的新的热点领域。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是我国的一项林业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和禁牧的生态效果如何,在经济上是否合理都有待于探讨。本... 从20世纪80年代后,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价值的估算成了生态学深入发展的一个新的新的热点领域。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是我国的一项林业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和禁牧的生态效果如何,在经济上是否合理都有待于探讨。本文以靖远县永新乡的退耕还林和荒山禁牧为例,对相对生态功能和相对生态价值进行了探讨和估算。结果表明:(1)当地退耕还林的林地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农作物生态价值加农业产值的总价值,也远远大于国家的补助标准。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不仅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建设,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2)荒山禁牧的生态价值小于禁牧的机会成本,亦小于国家的相关补助标准,禁牧的相对生态价值与国家补贴之和大于禁牧的机会成本。但荒山禁牧新增植被的生态价值大于中国草地的平均生态价值。用相对生态价值完全可以解决不同生态指标之间以及生态指标与经济指标的等价换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荒山禁牧 相对生态功能 相对生态价值 靖远县
下载PDF
金塔县不同固沙模式的防风效益观测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兰萍 张德魁 +3 位作者 马全林 肖斌 张裕年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6-189,217,共5页
采用DES梯度风观测系统对金塔县滴灌生物固沙林、砾石沙障、仿真植物沙障和PLA沙障4种固沙模式的风速进行野外观测,分析不同固沙模式的防风效益。结果表明:1)设置沙障可以明显降低风速,风速降低幅度:PLA沙障>仿真植物沙障>滴灌生... 采用DES梯度风观测系统对金塔县滴灌生物固沙林、砾石沙障、仿真植物沙障和PLA沙障4种固沙模式的风速进行野外观测,分析不同固沙模式的防风效益。结果表明:1)设置沙障可以明显降低风速,风速降低幅度:PLA沙障>仿真植物沙障>滴灌生物固沙林>砾石沙障。2)滴灌生物固沙林下风向林带边缘和中间林带内10~30 cm高度,风速减弱明显;砾石沙障布设在沙丘顶部对风速减弱较在平整地块强。3)地表粗糙度:PLA沙障>滴灌生物固沙林>仿真植物沙障>砾石沙障。本研究为当地生态环境治理和防沙治沙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障 风速 地表粗糙度 防风效益 金塔县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南缘3种优势植物种子出苗对土壤类型和沙埋的响应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全林 +1 位作者 张德魁 安婧荣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8-1044,共7页
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分别是腾格里沙漠南缘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3个优势物种,2009年5~6月在大田盆栽条件下,设计了2种土壤类型和0 cm,1 cm,2 cm,3 cm,4 cm,6 cm,8... 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分别是腾格里沙漠南缘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3个优势物种,2009年5~6月在大田盆栽条件下,设计了2种土壤类型和0 cm,1 cm,2 cm,3 cm,4 cm,6 cm,8 cm共7个沙埋深度处理,研究土壤类型和沙埋对这3种植物种子出苗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沙土条件下,沙米0 cm埋深出苗率最低、出苗速度最慢;1~2 cm的浅层埋深下,沙米、沙蒿和油蒿的幼苗出苗速度最快、出苗率也最高。出苗时间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而延长,出苗率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沙壤土条件下,3个物种的出苗率及出苗速度都较沙土条件中的同等埋深条件下有所降低,同时,沙米和油蒿的最佳埋深由2 cm降低到1 cm,表明沙土比沙壤土更利于植物的出苗。沙土条件下,沙米在0~6 cm各个埋深处理下都有较高的出苗率,生态适应性较沙蒿和油蒿更广,所以能够成为流动沙丘的优势物种;沙壤土条件下,沙米在各个埋深处理下开始出苗所需时间均最长,同时,沙米的幼苗死亡率也很高,但沙蒿和油蒿的幼苗死亡率很低,因此逐渐取代了沙米,成为固定、半固定沙丘上的主要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沙埋深度 植物种子 出苗率 死亡率 腾格里沙漠
原文传递
不同处理方式对流动沙丘先锋植物沙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林源 张卫星 +4 位作者 马全林 张德魁 陈芳 胡小柯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34期76-80,共5页
为解决种子自然萌发率低的问题,以不同生态区域沙米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GA3处理、双氧水处理、乙烯利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冷冻处理对沙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种处理方式对沙米种子萌发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GA3... 为解决种子自然萌发率低的问题,以不同生态区域沙米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GA3处理、双氧水处理、乙烯利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冷冻处理对沙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种处理方式对沙米种子萌发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GA3(2000 mg/L)和乙烯利(400~600μmol/L)的处理条件下4个生态区域沙米种子发芽率均高达100%;随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种子萌发率先升高后降低,在紫外线照射24 h下发芽率最高;-20℃冷冻处理下沙米种子发芽率最高,奈曼旗(96.7%)>沙坡头(95.6%)>民勤(21.11%)>敦煌(1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米 种子萌发 处理方式
下载PDF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叶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飞 郭树江 +4 位作者 韩福贵 王方琳 张卫星 张裕年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80,共10页
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20种主要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叶片6个功能性状的测定,分析荒漠植物叶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比较不同功能群植物叶性状的差异性,探讨荒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为该地区植被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 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20种主要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叶片6个功能性状的测定,分析荒漠植物叶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比较不同功能群植物叶性状的差异性,探讨荒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为该地区植被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叶性状存在种间差异且变异程度不同,变异范围为14.11%~47.63%,叶绿素含量(ChlC)变异系数最大,叶片全氮含量(LCC)变异系数最小。②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ChlC、LC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hlC与LC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叶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③不同功能群植物叶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豆科植物叶片LDMC、ChlC、LCC极显著高于藜科植物(P<0.01)。草本植物叶片比叶面积(SLA)极显著高于灌木植物叶片(P<0.01)。一年生植物叶片SLA、LNC显著高于多年生植物(P<0.05);多年生植物叶片LDMC极显著高于一年生植物(P<0.01);多年生植物叶片C含量显著高于一年生植物(P<0.05)。C_(3)植物叶片LDMC、ChlC显著高于C_(4)植物(P<0.05);C_(4)植物叶片δ^(13)C极显著高于C_(3)植物(P<0.01);C_(3)植物叶片LCC极显著(P<0.01)高于C_(4)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性状 变异系数 功能群 民勤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沙地6种一年生植物的种子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德魁 马全林 +2 位作者 刘有军 靳虎甲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4,共5页
对分布在石羊河流域民勤和古浪两县沙区沙地上的6种一年生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外观形态特征、大小、千粒质量、萌发等特性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沙米、沙芥、碟果虫实、雾冰藜、盐生草和小画眉草6种一年生植物的籽实体外观形... 对分布在石羊河流域民勤和古浪两县沙区沙地上的6种一年生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外观形态特征、大小、千粒质量、萌发等特性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沙米、沙芥、碟果虫实、雾冰藜、盐生草和小画眉草6种一年生植物的籽实体外观形态特征差异较大,在种子的大小、千粒质量、萌发率等特性上也有较大差异;6种植物种子特性表现出的共同趋势是,种子越小,千粒质量越小,种子均匀性越好,反之,则均匀性越差;常温下沙米种子的萌发率很低,沙芥、碟果虫实和小画眉草种子萌发率较低,但是雾冰藜和盐生草种子萌发率极高,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机制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一年生植物 种子特征 石羊河流域
下载PDF
露蕊乌头的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对不同家系和亲代处理的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全林 +2 位作者 张德奎 赵志刚 安婧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7-103,共7页
对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及河西走廊弃耕地上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的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及幼苗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亲代进行了去雄蕊和去花瓣处理延迟了子代幼苗的出土时间,同时,处理组的种子萌发率... 对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及河西走廊弃耕地上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的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及幼苗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亲代进行了去雄蕊和去花瓣处理延迟了子代幼苗的出土时间,同时,处理组的种子萌发率、幼苗返青率、叶面积及地上生物量都显著降低,但出苗率显著增加,此外,这些性状受亲代处理与家系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表明露蕊乌头幼苗生长特性有很强的遗传变异,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2)即将进入繁殖期的幼苗主要性状不受家系的影响,表明母本对露蕊乌头苗期性状的影响在不同阶段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蕊乌头 萌发率 出苗率 遗传变异
下载PDF
雌雄异熟植物露蕊乌头开花时间对雌雄功能期及表型性别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琳 路宁娜 +1 位作者 赵志刚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5-671,共7页
开花时间决定了植物雌雄功能的交配机会,最终影响繁殖成功。交配环境假说认为雌雄异熟植物开花时间的差异能引起植物表型性别的变异,改变种群内的交配环境,影响植物对雌雄功能的最佳性分配。为了研究开花时间对雌雄异熟植物的雌雄性别... 开花时间决定了植物雌雄功能的交配机会,最终影响繁殖成功。交配环境假说认为雌雄异熟植物开花时间的差异能引起植物表型性别的变异,改变种群内的交配环境,影响植物对雌雄功能的最佳性分配。为了研究开花时间对雌雄异熟植物的雌雄性别时期及表型性别的影响,本文以毛茛科雄性先熟植物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为实验材料,记录了雄性和雌性功能期,分析了植株开花时间、花的雌雄功能期和表型性别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植物同一花序内,较晚开放的花有更长的雄性期和更短的雌性期,性分配在时间上偏雄。雌雄功能期在时间上的相对分配随植物开花时间的变化表现出相似的趋势:较晚开的花或较晚开花的个体,花的雄性功能期相对于雌性功能期更长,在时间上更偏向雄性功能。而且,开花时间的差异影响种群内花的性比和植物个体的表型性别动态。随着开花时间由早到晚的变化,种群内早期以雄花为主,末期以雌花为主,种群内性别环境由偏雄向偏雌变化,因此植株个体的平均表型性别则从偏雌转向偏雄。本文结果支持交配环境假说,雄性先熟的露蕊乌头开花早期,种群内花的性别比偏雄,种群表型性别环境偏雄,因而植物个体平均表型性别偏雌,性别分配(即时间分配)偏向雌性功能,而晚开花个体的平均性别偏雄,更偏向雄性功能的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蕊乌头 开花时间 表型性别 雄性先熟 性别功能期
原文传递
干旱区生态-经济结构优化分析——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秉谱 常兆丰 +2 位作者 乔娟 陈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3,共5页
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为研究区,通过农户调查获取资料,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干旱区生态-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寻求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业产值的途径。当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潜力很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不仅能保证退耕不减收,而且还会有... 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为研究区,通过农户调查获取资料,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干旱区生态-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寻求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业产值的途径。当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潜力很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不仅能保证退耕不减收,而且还会有一定的增收;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前提下,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禁牧,可有效增加干旱地区的植被盖度;在当地压砂田可显著提高农业产值,砂田种植糜子经济效益最高,而种植扁豆效益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生态-经济 退耕还林 禁牧 靖远县永新乡
下载PDF
一种生态功能价值的等值换算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常兆丰 陈秉谱 +2 位作者 乔娟 陈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18,共5页
为了克服以往在生态系统功能评价中不同研究对象,尤其是不同研究区域之间套用功能系数或打分评价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生态功能价值的等值换算方法,并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退耕还林和荒山封育功能评价为例进行了实际运用。结果表明,该方法... 为了克服以往在生态系统功能评价中不同研究对象,尤其是不同研究区域之间套用功能系数或打分评价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生态功能价值的等值换算方法,并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退耕还林和荒山封育功能评价为例进行了实际运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克服了以往不同研究对象,尤其是不同研究区域之间套用功能系数或打分评价的缺陷,而且实现了在生态功能评价中不同生态功能与农作物产值的可比性,使之更为具体、准确。该方法可用于不同生态措施的价值评价,尤其适用了对国家退耕还林和公益林价值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 功能价值 单位成本 等值换算 靖远县
下载PDF
民勤绿洲边缘区不同生境沙拐枣的种群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树江 李毅 +3 位作者 杨自辉 李得禄 李菁菁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1期28-32,共5页
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是分布于中国北方干旱荒漠区的一种主要固沙植物,研究沙拐枣种群在沙漠不同生境中的群落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及幼苗更新,对绿洲边缘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沙井... 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是分布于中国北方干旱荒漠区的一种主要固沙植物,研究沙拐枣种群在沙漠不同生境中的群落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及幼苗更新,对绿洲边缘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沙井子荒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3种不同地貌类型(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丘间地)和6种微地型(半固定沙丘迎风坡、顶部、背风坡和流动沙丘迎风坡、顶部、背风坡)沙拐枣种群特征、更新苗的数量特征与土壤水分的对应关系及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沙拐枣种群密度、覆盖度表现为:半固定沙丘〉丘间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丘间地与流动沙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株高在流动沙丘最大,丘间低地最小,它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种群地径、新梢长无显著差异(P〈0.05)。(2)流动沙丘各部位密度、株高、覆盖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半固定沙丘则表现为差异性显著(P〈0.05),顶部大于迎风坡和背风坡。(3)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拐枣幼苗数量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丘间地,且与5~30 cm土壤水分含量大小相对应。(4)在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呈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边缘 不同生境 沙拐枣 种群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