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数字经济与城市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化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6
1
作者 冯兰刚 阳文丽 +1 位作者 王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数字经济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1—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运用面板固定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及二者的滞后模型、门限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了中国数... 数字经济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1—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运用面板固定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及二者的滞后模型、门限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控碳”效应与机制。主要研究结论为:①从整体来看,研究期内中国数字经济取得较快发展。从区域来看,京津冀、成渝、长三角以及珠三角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同时,各城市的碳排放强度呈现波动型下降趋势,碳排放集聚效应明显。②数字经济发展的控碳效应显著,创新能力与能源强度是重要的控碳机制。具体地,数字经济发展每提升1%水平,总体上能够促进城市碳排放强度降低0.390%,其中通过创新能力这一途径,可直接影响城市碳排放强度降低0.377%,间接影响城市碳排放强度降低0.013%;而通过能源强度这一途径,可直接影响城市碳排放强度降低0.258%,间接影响城市碳排放强度降低0.132%。③从滞后效应的动态检验结果来看,数字经济的控碳效应与机制均存在着显著的滞后效应,且其作用效果能够持续至第三期。④数字经济的控碳效应具有以自身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单门限效应,在数字经济发展指数门限值的前、后两阶段,数字经济均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强度,但后一阶段的抑制效果较前一阶段而言有所减弱,即表现为先强后弱的非线性转换。⑤在空间溢出效应上,数字经济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说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本城市及相邻城市的碳排放强度,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城市间的协作治理有助于实现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强度 时空演化 门限效应 空间溢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