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椰酵伯菌毒黄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田凤丽 马麦生 +1 位作者 钱震雯 海荣 《医学综述》 2007年第23期1822-1824,共3页
椰毒伯克霍尔德菌是引起酵米面和银耳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毒黄素是此菌产生的一种毒素,近年来对毒黄素的分离提取进行了相关报道,其中毒机制从对呼吸链电子传递体的旁路作用、抑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活力、对动脉平滑肌张力的影响以及微核... 椰毒伯克霍尔德菌是引起酵米面和银耳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毒黄素是此菌产生的一种毒素,近年来对毒黄素的分离提取进行了相关报道,其中毒机制从对呼吸链电子传递体的旁路作用、抑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活力、对动脉平滑肌张力的影响以及微核技术测其诱变实验的研究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另有研究发现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观察毒黄素能够损伤小鼠组织和人血细胞自由基,本文就毒黄素的化学提取分离、中毒机制以及生理生化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毒黄素 中毒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关于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海荣 高昆山 陈相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第21期105-106,共2页
通过几年的实验室管理探索,结合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的特点,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进行阐述。
关键词 医学检验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教师
下载PDF
破骨细胞对IGF-1诱导成骨细胞骨同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赵荣兰 彭效祥 +5 位作者 宋伟 李猛 海荣 张旭光 宋淑亚 梁东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存在时IGF-1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OB)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C3T3小鼠成骨细胞及RANKL诱导分化成熟的破骨细胞。以10 ng/mL的rhIGF-1直接干预单独或与破骨细胞共育的成骨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培养1...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存在时IGF-1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OB)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C3T3小鼠成骨细胞及RANKL诱导分化成熟的破骨细胞。以10 ng/mL的rhIGF-1直接干预单独或与破骨细胞共育的成骨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培养12 h,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培养8d后Von Kossa钙化染色法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共培养时,rhIGF-1作用12h能够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P<0.05),抑制成骨细胞的凋亡(P<0.05),使细胞内ALP活性升高(P<0.05),8d时钙化结节的个数及面积百分比升高(P<0.05);与单独培养的成骨细胞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破骨细胞可明显促进IGF-1所诱导的成骨细胞骨同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细胞凋亡 碱性磷酸酶 矿化
下载PDF
可磷酸化短肽偶联壳聚糖介导兔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基因治疗 被引量:7
4
作者 赵荣兰 彭效祥 +2 位作者 海荣 宋伟 刘庆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46-1352,共7页
目的探讨可磷酸化短肽(phosphorylatable short peptide,pSP)偶联壳聚糖(chitosan,CS)(pSP-CS),携载IGF-1和IL-1受体拮抗剂(IL-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局部转染促进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构建pBudCE4.1-IL-... 目的探讨可磷酸化短肽(phosphorylatable short peptide,pSP)偶联壳聚糖(chitosan,CS)(pSP-CS),携载IGF-1和IL-1受体拮抗剂(IL-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局部转染促进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构建pBudCE4.1-IL-1Ra、pBudCE4.1-IGF-1及pBudCE4.1-IL-1Ra+IGF-1质粒,以pSP偶联CS形成pSP-CS,将以上重组质粒分别与其复合形成pSP-CS/质粒DNA(pDNA)复合物。取3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体重2.0-2.5 kg,双侧后肢随机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A组)仅暴露股骨外侧髁关节面,pSP-CS/pBudCE4.1干预组(B组)、pSP-CS/pBudCE4.1-IL-1Ra干预组(C组)、pSP-CS/pBudCE4.1-IGF-1干预组(D组)、pSP-CS/pBudCE4.1-IL-1Ra+IGF-1干预组(E组)制备膝关节外侧髁软骨缺损模型。术后1周,各干预组给予对应pSP-CS/pDNA复合物,共7周;A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8周时处死实验动物,取关节腔灌洗液ELISA分析IL-1Ra及IGF-1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缺损区软骨组织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MMP抑制剂1(MMP inhibitor 1,TIMP-1)mRNA表达;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alcian blue-periodic acid/schiff,ABPAS)染色及Aggreca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损伤区新生细胞的软骨细胞表型,分析Aggrecan染色吸光度(A)值。结果实验动物术后无感染及死亡。各干预组关节腔灌洗液中检测到大量外源蛋白IGF-1和IL-1Ra,其中D、E组IGF-1含量以及C、E组IL-1Ra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E组Aggrecan和TIMP-1 mRNA表达上调,MMP-3 mRNA表达下调,明显优于C、D组(P〈0.05)。C、D、E组缺损处出现不同程度软骨性修复,AB-PAS染色及Aggreca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且E组作用明显优于C、D组(P〈0.05);B组缺损处仅被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明显软骨性修复。结论 pSP-CS是一种较理想的基因载体,可携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磷酸化短肽 壳聚糖 软骨损伤 基因治疗 IGF-1 IL-1受体拮抗剂
原文传递
高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静 海荣 +4 位作者 郭英 刘建华 李文凭 李宏 成敏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大鼠VSMCs由组织贴壁法培养获得,以3-5代细胞为靶细胞,待细胞融合后用含有2%胎牛血清的DMEM孵育12 h,再置于正常组(5.5 mmol/L glucose)、高糖(25 mmol/L g... 目的:探讨高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大鼠VSMCs由组织贴壁法培养获得,以3-5代细胞为靶细胞,待细胞融合后用含有2%胎牛血清的DMEM孵育12 h,再置于正常组(5.5 mmol/L glucose)、高糖(25 mmol/L glucose)、高糖+P38抑制剂SB203580的DMEM继续培养24 h。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各组VSMCs合成型标志蛋白OPN、收缩型标志蛋白α-SM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OPN、α-SMA和磷酸化P38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高糖促进了VSMCs的表型由收缩型转化为合成型,同时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2高糖能促进P38蛋白的磷酸化,增加磷酸化P38的蛋白表达量;3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明显抑制了高糖促进VSMCs表型转化及MMP-2、MMP-9表达的效应。结论:高糖能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VSMCs的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平滑肌细胞 高糖 表型转化 P38/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对VSMCs增殖、迁移及粘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海燕 海荣 +5 位作者 李宏 唐可欣 靖旭 孙金隆 尹青令 成敏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99-202,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EPC-CM)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及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法获取大鼠骨髓单核细胞,体外培养EPCs,进行鉴定,并制备EPC-CM。同时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取VSMCs,以...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EPC-CM)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及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法获取大鼠骨髓单核细胞,体外培养EPCs,进行鉴定,并制备EPC-CM。同时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取VSMCs,以传至第3~5代的VSMCs为靶细胞。经EPC-CM处理24 h后,采用CCK-8、粘附能力测定实验及改良Boyden小室检测EPC-CM对VSMCs增殖、迁移及粘附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培养基比较,制备的EPC-CM明显抑制了VSMCs的增殖、粘附及迁移能力(P〈0.01)。结论:EPC-CM有效抑制了VSMCs的增殖、迁移以及粘附能力,这可能是EPCs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祖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高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海荣 李宏 +4 位作者 吴海燕 苏绍娟 张静 刘建华 成敏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以3~5代细胞为靶细胞,待细胞融合后用2%胎牛血清的DMEM同步化12 h,再经含低糖(5.5mmol/L葡萄糖)、高糖(25 mmol/L葡萄糖)及甘... 目的探讨高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以3~5代细胞为靶细胞,待细胞融合后用2%胎牛血清的DMEM同步化12 h,再经含低糖(5.5mmol/L葡萄糖)、高糖(25 mmol/L葡萄糖)及甘露醇(5.5 mmol/L葡萄糖+19.5 mmol/L甘露醇)的DMEM处理24h。以改良Boyden小室观察VSMC迁移能力的变化,细胞免疫荧光分析骨架蛋白F-actin的改变,荧光定量RT-PCR分析收缩型平滑肌标志基因α-SMA和合成型平滑肌标志基因骨桥蛋白(OPN)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高糖促进VSMC迁移。在高糖环境下,VSMC由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变,即α-SM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而OPN的表达量明显升高;高糖促进MMP-2、MMP-9的基因表达(分别为低糖组的3.12倍和2.22倍),使F-actin的排列发生明显改变。结论高糖促进VSMC迁移,其可能的机制涉及VSMC的表型转变、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及F-actin排列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IGF—I对破骨细胞骨吸收的促进作用依赖于成骨细胞的协同 被引量:4
8
作者 赵荣兰 彭效祥 +3 位作者 海荣 宋伟 李广宙 梁东春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62-966,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对破骨细胞骨吸收的促进作用是否需要成骨细胞的协同。方法体外培养MC3T3小鼠成骨细胞及NF—KB受体的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 fNF—KBligand,RANKL)诱导分化成熟的破骨细胞,分别给予重组人胰...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对破骨细胞骨吸收的促进作用是否需要成骨细胞的协同。方法体外培养MC3T3小鼠成骨细胞及NF—KB受体的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 fNF—KBligand,RANKL)诱导分化成熟的破骨细胞,分别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rhIGF—I)进行干预,Western印迹检测IGF—I受体的活化情况。以0、10ng/ml的rhIGF—I直接干预破骨细胞或与成骨细胞在Transwell双层培养板中共培养的破骨细胞,MTT法测定破骨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破骨细胞凋亡率:实时PCR检测组织蛋白酶K基因的表达。将不同方式干预的破骨细胞接种在骨磨片上,光镜观察骨吸收陷窝的形成。结果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表面均检测到可被IGF—I激活的IGF—I受体。仅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共培养时rhIGF—I能够促进破骨细胞活细胞的增殖(P〈0.05);抑制破骨细胞的凋亡(P〈0.05);上调组织蛋白酶K基因的表达(P〈0.05);增加骨吸收陷窝的数量及面积。IGF—I对单独培养的破骨细胞则作用不明显。结论IGF—I对破骨细胞骨吸收的促进作用需要成骨细胞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RANKL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对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静 海荣 +4 位作者 郭英 刘建华 宿云娟 李宏 成敏 《青岛医药卫生》 2015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能够通过舒张血管、保护心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发挥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内皮祖细胞是来源于骨髓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能够促进梗死后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修复损伤内皮、减少内膜增生以...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能够通过舒张血管、保护心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发挥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内皮祖细胞是来源于骨髓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能够促进梗死后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修复损伤内皮、减少内膜增生以保护心血管。本文主要从白藜芦醇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祖细胞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米酵菌酸抑制细胞衰老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玉玲 马麦生 +1 位作者 海荣 田凤丽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米酵菌酸抑制细胞衰老凋亡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不同生理浓度米酵菌酸在体外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噻唑蓝(MTT)还原反应观察细胞增殖和活性;采用罗丹明/碘化丙啶(Rh123/PI)双染法,流... 目的探讨米酵菌酸抑制细胞衰老凋亡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不同生理浓度米酵菌酸在体外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噻唑蓝(MTT)还原反应观察细胞增殖和活性;采用罗丹明/碘化丙啶(Rh123/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线粒体膜电位与细胞存活关系;碘化丙啶测定细胞周期,FCM分析细胞生长周期的变化。结果0.1~27.3μmol/L米酵菌酸作用后的HepG2细胞存活率为107.8%~130.0%,空白组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增殖率以及Rh123+PI-、Rh123-PI+、Rh123-PI-及Rh123+PI+百分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酵菌酸可以抑制HepG2细胞的衰老凋亡,使S+G2/M期细胞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HEPG2细胞 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GAS5抑制内皮细胞功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玉聪 海荣 +4 位作者 李宏 官秀梅 张晓芸 崔晓栋 成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05-910,共6页
最新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 GAS5(lncRNA GAS5)可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但对内皮细胞其他功能的调控并不明确。本研究旨在了解lncRNA GAS5对内皮细胞的增殖、成血管、NO分泌及内皮标志分子CD31和v WF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将LncRNA ... 最新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 GAS5(lncRNA GAS5)可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但对内皮细胞其他功能的调控并不明确。本研究旨在了解lncRNA GAS5对内皮细胞的增殖、成血管、NO分泌及内皮标志分子CD31和v WF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将LncRNA GAS5干扰慢病毒(LVGAS5-RNAi)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后,采用CCK8及Matrigel胶分别检测EA.hy926的增殖和成血管能力;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的分泌情况;real-time RT-PCR检测CD31、v WF及miR-21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TEN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VGAS5-RNAi组EA.hy926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0.34±0.01 vs.0.34±0.04,P>0.05),而其成血管能力升高(133.70±12.64 vs.100.00±4.65,P<0.05),NO的分泌量亦增加(28.54±2.75μmol/L vs.15.11±1.19μmol/L,P<0.01);内皮标志分子CD31(是对照组的1.46倍)及v WF(是对照组的2.94倍)的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同时,miR-21表达亦明显升高(是对照组的1.42倍),而miR-21下游靶基因PTEN蛋白质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0.13±0.05 vs.0.38±0.03,P<0.01)。以上结果提示,LncRNA GAS5抑制了内皮细胞的功能,miR-21、PTEN信号分子可能参与其中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GAS5 MIR-21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miR-92a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宿云娟 孙玉聪 +4 位作者 海荣 李宏 崔晓栋 王钢 成敏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76-681,共6页
该文探讨了miR.92a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迁移、黏附、增殖以及血管形成能力等的影响。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体外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EGM-2MV完全培养基中。... 该文探讨了miR.92a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迁移、黏附、增殖以及血管形成能力等的影响。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体外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EGM-2MV完全培养基中。利用Lipofectamine TM3000分别将miR-92a模拟物(miR-92amimics)、miR-92a抑制剂(miR-92ainhibitor)及其对应的对照组(negativecontr01.NC)转染入第3~5代EPCs,即晚期EPCs。采用改良Boyden小室、黏附实验、CCK-8及Matrigel胶分别检测EPCs迁移、黏附、增殖及体外成血管能力。miR-92a模拟物明显抑制了EPCs的迁移和体外成血管能力(P〈0.05),但不影响EPCs的黏附和增殖能力;则miR-92a4抑剂则促进了EPCs的迁移和体外成血管能力(P〈0.05),亦不影响EPcs的黏附和增殖能力。结果表明,miR-92a可抑制EPCs的迁移及体外成血管能力。该研究结果将为临床以miR-92a和EPCs为靶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miR-92a 迁移 增殖 血管形成
原文传递
毒黄素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海荣 马麦生 +2 位作者 杨媛媛 丁玉玲 温燕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7期493-49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毒黄素(TXF)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取3种剂量(6、12和24μg/ml)的TXF作用于HepG2细胞,以正常HepG2细胞作对照,培养24h后,台盼蓝拒染法和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形态结构...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毒黄素(TXF)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取3种剂量(6、12和24μg/ml)的TXF作用于HepG2细胞,以正常HepG2细胞作对照,培养24h后,台盼蓝拒染法和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形态结构,透射电镜观察HepG2细胞超微结构变化,RT-PCR对Fas/FasL的表达作半定量检测。结果盼蓝拒染法检测,不同剂量的TXF对HepG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P<0.01);MTT检测,不同剂量的TXF均可抑制HepG2细胞生长,并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质空泡化;TEM观察细胞出现染色质边集现象,核仁内出现空泡等细胞凋亡现象;RT-PCR检测Fas/FasL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现明显增高(P<0.01)。结论不同剂量TXF对HepG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12μg/mlTXF对HepG2细胞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诱导细胞凋亡。TXF可通过Fas/FasL途径导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黄素 HEPG2细胞 凋亡 RT-PCR FAS/FASL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志良 海荣 +3 位作者 苏绍娟 孙玉聪 李宏 成敏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45-247,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培养的糖尿病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饮食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Histopaque-1083分离大鼠骨髓单核细胞,种植于EGM-2MV条...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培养的糖尿病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饮食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Histopaque-1083分离大鼠骨髓单核细胞,种植于EGM-2MV条件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Res(0,10,25,50μmol/L)孵育第3~5代EPCs 24h,分别采用Edu标记技术、黏附能力测定实验、改良的Boyden小室检测EPCs的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ELISA法检测EPCs上清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EPCs的增殖、黏附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而炎症因子MCP-1的分泌增加;Res可显著提高EPCs的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同时下调MCP-1的分泌。结论糖尿病大鼠EPCs的生物学功能受损,Res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EPCs的功能,为临床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糖尿病 内皮祖细胞
原文传递
棒状杆菌条件致病菌临床感染及棒状杆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媛媛 岳启安 +1 位作者 海荣 钱震雯 《医学综述》 2007年第17期1357-1359,共3页
棒状杆菌属除白喉棒状杆菌外,其他棒状杆菌一般认为是条件致病菌,寄生在人类口腔、鼻腔、咽喉部、外耳道、眼结膜、外阴和皮肤等处,可引起抵抗力低下的宿主发生各类感染。棒状杆菌属中的短小棒状杆菌是一种强有力的免疫激活剂,具有抑制... 棒状杆菌属除白喉棒状杆菌外,其他棒状杆菌一般认为是条件致病菌,寄生在人类口腔、鼻腔、咽喉部、外耳道、眼结膜、外阴和皮肤等处,可引起抵抗力低下的宿主发生各类感染。棒状杆菌属中的短小棒状杆菌是一种强有力的免疫激活剂,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在人肿瘤免疫治疗中,作为非特异性免疫激活剂被广泛研究和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杆菌 短小棒状杆菌 条件致病菌 免疫激活剂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和p53 被引量:2
16
作者 海荣 李宏 +1 位作者 田凤丽 马麦生 《医学综述》 2007年第20期1563-1565,共3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HBx作为一种反式激活因子,其主要通过反式激活作用影响信号转导,抑制细... 原发性肝细胞癌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HBx作为一种反式激活因子,其主要通过反式激活作用影响信号转导,抑制细胞DNA修复,影响细胞凋亡等导致肝癌发生;而p53基因作为抑癌基因,当发生突变时,突变型p53基因就可能导致肿瘤发生。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HBx和p53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P53基因
下载PDF
细菌毒素-抗毒素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海荣 付玉荣 伊正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1-274,共4页
毒素-抗毒素系统(TA)普遍存在于细菌和古细菌的染色体和质粒中,包括人类致病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等,此系统由2个共表达的基因组成,分别编码毒素蛋白和抗毒素,毒素通常抑制细菌生长,而抗毒素则可中和毒素的毒性对细菌起保护作用。根据抗毒... 毒素-抗毒素系统(TA)普遍存在于细菌和古细菌的染色体和质粒中,包括人类致病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等,此系统由2个共表达的基因组成,分别编码毒素蛋白和抗毒素,毒素通常抑制细菌生长,而抗毒素则可中和毒素的毒性对细菌起保护作用。根据抗毒素的性质和TA的组成,目前已经发现有5型TA,TA中毒素对细菌发挥毒性作用的机制不同,不同TA之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而且此系统在细菌中发挥的作用也一直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现对细菌TA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抗毒素系统 条件协调效应 细菌持留感染 MTB 综述
下载PDF
鸡蛋过敏人群中主要过敏原的反应性及卵类粘蛋白抗原表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海荣 林书祥 +4 位作者 侯丽英 张盈莹 朱黎娜 闫娟娟 李会强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对鸡蛋过敏人群中主要过敏原反应性的影响,初步探索我国鸡蛋过敏儿童卵类粘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方法以卵类粘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纯品为抗原,采用免疫斑点印迹,检测21例鸡蛋过敏儿童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对鸡蛋过敏人群中主要过敏原反应性的影响,初步探索我国鸡蛋过敏儿童卵类粘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方法以卵类粘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纯品为抗原,采用免疫斑点印迹,检测21例鸡蛋过敏儿童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与蛋白反应性,分析年龄、性别因素对过敏原反应性的影响;应用DNAStar生物分析软件,预测并合成卵类粘蛋白抗原表位肽段,采用免疫斑点印迹检测抗原表位与鸡蛋过敏儿童血清的反应性。结果 A(≤1岁)组、B组(2~3岁包括3岁)、C组(〉3岁)的卵类粘蛋白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反应率各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各过敏原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类粘蛋白抗原表位反应率较低。结论卵类粘蛋白sIgE在不同年龄段存在差别,卵白蛋白sIgE在21例患者均可检测出,卵转铁蛋白s Ig E在各年龄段无明显差别;应用DNAStar生物软件预测的卵类粘蛋白抗原表位,在天津地区反应性低,不是该地区主要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过敏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卵类粘蛋白 抗原表位 食物过敏 食品 儿童
原文传递
甲状腺激素受体β△对大鼠肝癌细胞RH-35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荣兰 宋伟 +4 位作者 孙艳丽 李倩 李猛 海荣 彭效祥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受体β△(thyroid hormone receptorβ△,TRl3A)对大鼠肝癌细胞系RH-35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空载体pcDNA3.1及pcDNA3.1-TRβ△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肝癌细胞系RH-35,并给予10nmol/LT,干预...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受体β△(thyroid hormone receptorβ△,TRl3A)对大鼠肝癌细胞系RH-35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空载体pcDNA3.1及pcDNA3.1-TRβ△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肝癌细胞系RH-35,并给予10nmol/LT,干预。AnnexinV/PI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MTr法测定细胞增殖;实时PCR检测β-连环素编码基因(cateninβ-1,CTNNBl)、衰老标记蛋白.30基因(senescence marker protein-30,SMP-30)、BAK基因(BCL2-antagonist/killer,BAK)的表达。结果T1存在时。TRl3A过表达抑制RH-35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下调CTNNBl和SMP-30基因表达;上调BAK基因表达(P〈0.05)。结论TRl3A可抑制RH-35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K基因,下调CTNNBl和SMP-30基因表达有关,且该作用受T3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受体 TRβ△亚型 RH-35细胞
原文传递
对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海荣 张霞 +1 位作者 高昆山 李清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第15期99-100,共2页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中实验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探讨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实验教学方法,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医学检验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