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殷墟出土變異龜甲之研究(續)
1
作者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151-161,共11页
我們在《殷墟出土變異龜甲之研究》(以下簡稱《研究》)一文中討論了殷墟甲骨中形態較爲特殊的一類龜甲,其特徵即因龜天然的個體變異導致骨板(又稱“龜縫片”(1))增多或畸形。殷人使用甲骨時對此也有留意,具體體現在製作鑽鑿以及安排卜... 我們在《殷墟出土變異龜甲之研究》(以下簡稱《研究》)一文中討論了殷墟甲骨中形態較爲特殊的一類龜甲,其特徵即因龜天然的個體變異導致骨板(又稱“龜縫片”(1))增多或畸形。殷人使用甲骨時對此也有留意,具體體現在製作鑽鑿以及安排卜辭、兆序等布局時,盡可能通過適應性調整的方式,妥善照顧到龜甲的這種特殊情況。(2)這一認識豐富了甲骨形態學的内涵,但限於材料和眼界,相關研究還很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甲骨 兆序 卜辭
下载PDF
人工智能引導人類直覺産生的甲骨新綴1—20組
2
作者 蔣玉斌 李霜潔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162-177,共16页
商周甲骨文是研究商周語言文字和歷史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存世的有字甲骨16萬片,已發表8萬片,破損十分嚴重,殘片占到90%以上。爲更好發揮商周甲骨的作用,必須開展綴合復原工作。綴合是甲骨整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促進材料的完整性和史料... 商周甲骨文是研究商周語言文字和歷史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存世的有字甲骨16萬片,已發表8萬片,破損十分嚴重,殘片占到90%以上。爲更好發揮商周甲骨的作用,必須開展綴合復原工作。綴合是甲骨整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促進材料的完整性和史料化,理應演進爲對材料的系統整理。包含綴合在内的整理工作,過去主要靠人工。學者已有綴合在7000組以上,涉及甲骨約1.5萬片,成就很大。但上述成果,係由百餘位學者在百餘年中做出;受學識、精力和敏感度的影響,人工綴合還存在零散、隨機、不確定等特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商周 甲骨文 綴合 完整性 敏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