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肛旁脓肿的术式选择 被引量:17
1
作者 金黑鹰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6年第5期376-379,共4页
肛周脓肿是肛门部最常见疾病,青年男性多见,发病率较高,多由肛腺感染引起,向肛周间隙蔓延,最终形成脓肿。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肛周脓肿,例如炎症性肠病,血液肿瘤等。肛周脓肿无论是原发于肛腺感染还是全身疾病导致局部脓肿,目前公... 肛周脓肿是肛门部最常见疾病,青年男性多见,发病率较高,多由肛腺感染引起,向肛周间隙蔓延,最终形成脓肿。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肛周脓肿,例如炎症性肠病,血液肿瘤等。肛周脓肿无论是原发于肛腺感染还是全身疾病导致局部脓肿,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案为肛周脓肿的切开引流,同时也符合外科感染的治疗原则。但切开引流术后肛瘘的形成率较高,肛门部脓肿常无固定,手术处理不当可能将潜在腔系残留,导致脓肿的复发及肛瘘形成。笔者根据肛门周围解剖结构的特点,采用"三间隙引流"对肛周脓肿行彻底的敞开引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述评就肛周脓肿的术式选择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 脓肿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与特色小镇建设 被引量:10
2
作者 《国家治理》 2017年第15期18-24,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以特色小镇建设促进脱贫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以特色小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为贫困地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经济支撑,进而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致富 小镇建设 金融支持 经济转型升级 贫困地区 小城镇建设 城镇化建设 中共中央
原文传递
筋膜导向与血管导向解剖入路行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治杰 刘正 +9 位作者 梁建伟 张明光 沈海玉 陈佳楠 李娟 赵富强 魏方泽 肖体先 刘骞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1-618,共8页
目的探讨以筋膜导向与血管导向两种不同解剖入路方式行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对患者功能影响及其疗效(包括近、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国家癌症中心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 目的探讨以筋膜导向与血管导向两种不同解剖入路方式行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对患者功能影响及其疗效(包括近、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国家癌症中心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LLN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病理确诊为直肠癌,下切缘位于腹膜反折以下;(2)基于直肠核磁评估为可切除进展期直肠癌,怀疑侧方淋巴结转移;(3)治疗前核磁显示侧方淋巴结短径≥5 mm和(或)淋巴结形态(毛刺、模糊、不规则)以及信号不均匀改变,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直肠核磁重新评估淋巴结退缩程度<60%;(4)同期行TME+LLND手术。病例排除标准:(1)既往有盆腔手术史;(2)术前有膀胱炎、尿道炎、中度及重度前列腺增生等致排尿功能异常的疾病;(3)术前性功能异常或缺失;(4)TME术后侧方淋巴结复发行LLND;(5)初诊时合并肿瘤远处转移;(6)临床数据资料收集不完全。共纳入73例患者,根据LLND解剖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筋膜导向组(30例)及血管导向组(4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术后功能(包括泌尿、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侧方淋巴结获取数量、阳性淋巴结检出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43.8%(32/73),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62.5%(25/40),检出侧方淋巴结中位数8.0(4.0,11.0)枚,侧方淋巴结阳性率20.5%(15/73)。与血管导向组相比,筋膜导向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26.7%(8/30)比55.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侧方淋巴结清扫 筋膜 血管 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雷替曲塞用于结直肠癌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近期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佳楠 王征 +6 位作者 张阿龙 刘正 沈海玉 王治杰 赵富强 刘骞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评估雷替曲塞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近期安全性以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 目的评估雷替曲塞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近期安全性以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研究组在关腹后经引流管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对照组用蒸馏水冲洗后关腹。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液学毒性、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等近期安全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液学毒性、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雷替曲塞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中灌注化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手术 雷替曲塞 腹腔灌注化疗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单孔腹腔镜骶前囊性畸胎瘤切除1例 被引量:6
5
作者 罗成华 +4 位作者 陈伟达 曾嘉 何远翔 苗成利 金黑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9-281,共3页
本文报道2016年6月应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完整切除骶前囊性畸胎瘤1例,患者为53岁男性,体检超声发现骶前肿物,在完善术前检查及完善术前讨论后,决定应用单孔腹腔镜切除骶前肿物,术中在骶尾部建立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超声刀及无创伤抓钳配合... 本文报道2016年6月应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完整切除骶前囊性畸胎瘤1例,患者为53岁男性,体检超声发现骶前肿物,在完善术前检查及完善术前讨论后,决定应用单孔腹腔镜切除骶前肿物,术中在骶尾部建立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超声刀及无创伤抓钳配合游离骶前肿物,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提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2个月随访无异常不适,二便正常,无盆腔神经损伤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骶前肿物
下载PDF
青藤碱与顺铂协同诱导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凋亡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伟达 曾嘉 +1 位作者 苗成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究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青藤碱和顺铂对HT-1080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Chou-Talalay中效分析法对两药的联合效应进行评价,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探究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青藤碱和顺铂对HT-1080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Chou-Talalay中效分析法对两药的联合效应进行评价,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铜离子转运蛋白1(copper transporter 1,CTR1)、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Bcl-2和Bax的蛋白水平。结果:HT-1080细胞经顺铂或青藤碱处理48 h,细胞活力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IC50分别为6.50μmol/L和1.06 mmol/L,当抑制率超过25%时,二者联用呈协同效应;青藤碱与顺铂均可诱导HT-1080细胞凋亡(P<0.05),两药联合可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青藤碱可上调CTR1和Bax的蛋白水平(P<0.05),下调GST-π和Bcl-2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青藤碱可协同增强顺铂诱导的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凋亡,这可能与青藤碱上调CTR1和Bax蛋白水平以及下调GST-π和Bcl-2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顺铂 纤维肉瘤 协同效应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局部早期结直肠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后淋巴结转移预测及追加手术策略研究
7
作者 赵富强 李吉云 +6 位作者 张明光 赵巍 黄飞 肖体先 郑朝旭 刘骞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3-797,共5页
目的建立局部早期结直肠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后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探讨其追加手术的方式与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后追加手术的436例早期结直... 目的建立局部早期结直肠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后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探讨其追加手术的方式与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后追加手术的436例早期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治愈性内镜切除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结果追加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共34例病人发生淋巴结转移。阳性淋巴结转移区域集中于第1、2站,分别为27、7例,占6.2%、1.6%;未发现第3站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特殊病理类型(OR=0.236,95%CI 0.066-0.851,P=0.027)、肿瘤浸润深度(OR=10.138,95%CI 2.107-48.781,P=0.004)、脉管浸润(OR=9.980,95%CI 4.091-24.346,P<0.001)和神经侵犯(OR=7.776,95%CI 3.341-18.095,P<0.001)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0(95%CI 0.817-0.923),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局部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分化程度及特殊病理类型、肿瘤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和神经侵犯相关;对于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追加手术应根据原发病灶的位置和病人意愿,在规范化基础上选择个体化手术方式,兼顾根治性和功能保护,淋巴结清扫范围只需至第2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早期结直肠癌 内镜 非治愈性切除 追加手术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经闭孔神经前入路二次离断用于低位直肠癌初次离断远端切缘不足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分析
8
作者 胡刚 王语涵 +5 位作者 庄孟 权继传 薛军 汤坚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5-809,共5页
目的评估经闭孔神经前入路二次离断应用于低位直肠癌初次离断远端切缘不足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10例应用经闭孔神经前入路完成低位直肠癌初次离断失败的挽救... 目的评估经闭孔神经前入路二次离断应用于低位直肠癌初次离断远端切缘不足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10例应用经闭孔神经前入路完成低位直肠癌初次离断失败的挽救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经闭孔神经前入路完成二次离断,采用管状吻合器行结肠肛管吻合或经腹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并常规行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结果1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二次离断和双吻合手术。初次切缘情况:3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示远端切缘阳性,7例远端切缘紧邻肿瘤。围手术期情况:建立经闭孔神经前入路通道的时间为7(5~10)min,二次离断距离为8.5(7.0~11.0)mm,最终远端切缘距离为11.0(8.0~14.0)mm,吻合口距肛缘距离为2.0(2.0~2.5)cm。术后二次离断切缘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并发症3例,其中吻合口漏2例,小肠梗阻1例,均经保守治疗好转。中位随访14(8~24)个月,9例病人造口还纳,1例术后吻合口漏病人继发吻合口狭窄,致永久性造口。术后无排尿功能障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经闭孔神经前入路二次离断可作为低位保肛初次远端切缘不足的补救措施,并可获得再次保留肛门括约肌的可能,其长期疗效及较传统经肛离断的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闭孔神经前入路 低位直肠癌 远端切缘 二次离断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原发结直肠癌超系膜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张金珠 +6 位作者 孙金峰 胡刚 李国利 汪欣 王锡山 汤坚强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97-204,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超系膜切除层面原发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及赤峰市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Cox... 目的探讨影响超系膜切除层面原发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及赤峰市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影响其总生存时间(OS)及无进展生存时间(DFS)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入组和排除标准的局部晚期原发结直肠癌患者共557例,全组患者1年、3年、5年OS分别为90.9%、74.7%、63.2%;1年、3年、5年DFS分别为83.7%、66.9%、62.2%.Cox回归分析最终确定年龄>60岁(OS:HR=1.980,P<0.001;DFS:HR=1.429,P=0.019)、术前放化疗(OS:HR=1.639,P=0.005;DFS:HR=1.845,P<0.001)、癌性侵犯(OS:HR=1.418,P=0.028;DFS:HR=1.690,P=0.001)、淋巴结转移(OS:HR=1.773,P<0.001;DFS:HR=2.347,P<0.001)及非R0切除(OS:HfR=2.138,P=0.004;DFS:HR=2.944,P<0.001)为影响患者OS及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于60岁、术前放化疗、癌性侵犯、淋巴结转移及切缘阳性与局部晚期原发结直肠癌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局部晚期结直肠癌 无复发生存期 总生存期
原文传递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
10
作者 杜锦波 +5 位作者 胡刚 权继传 庄孟 王锡山 汤坚强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5期485-490,共6页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经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获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26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并接受手...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经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获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26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并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R与肿瘤位置、肿瘤T分期、肿瘤最大直径、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直肠系膜筋膜(MRF)侵犯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性,比较pCR组与非pCR组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术前T分期为T_(3)期[OR(95%CI)=3.978(1.227~12.897),P=0.021]、肿瘤最大直径<4 cm[OR(95%CI)=2.439(1.046~5.685),P=0.039]、肿瘤距齿状线≤5 cm[OR(95%CI)=3.154(1.229~8.094),P=0.017]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经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获得pCR的独立影响因素。pCR组患者的5年DFS(82.1%vs 67.6%,P=0.046)和OS(87.2%vs 68.5%,P=0.015)均优于非pCR组患者。结论术前T_(3)分期、肿瘤最大直径<4 cm、肿瘤距齿状线≤5 cm直肠癌患者是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的潜在获益人群,并且获pCR患者的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胡刚 刘军广 +6 位作者 李博 王语涵 权继传 庄孟 汤坚强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4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3月同一手术团队收治的537例行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3月同一手术团队收治的537例行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分为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组(n=36)及非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组(n=501)进行比较,对发生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术后6个月以上诊断为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共36例,包括吻合口狭窄22例(61.1%),直肠阴道瘘及造口还纳后吻合口漏各5例(13.9%),盆腔脓肿3例(8.3%),直肠膀胱瘘1例(2.8%)。两组的术前同步放化疗、吻合口至肛缘距离以及术后吻合口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同步放化疗(OR=3.397,95%CI为1.059~10.892,P=0.040)及术后发生吻合口漏(OR=83.398,95%CI为29.761~233.701,P<0.001)是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患者发生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截至2023年3月,无失访患者,随访时间为6~1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3个月。其中,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组5年总生存率为92.6%,非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组5年总生存率为9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组5年无病生存率为76.1%,非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组5年无病生存率为8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以及术后发生吻合口漏是发生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不影响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吻合口结构性愈合不良 吻合口漏
下载PDF
原始荧光模式下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技术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博 胡刚 +4 位作者 庄孟 迟崇巍 汤坚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讨原始荧光模式下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IMA)分支分型及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由同一术者手术治疗的32例直肠癌病人的资料... 目的探讨原始荧光模式下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IMA)分支分型及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由同一术者手术治疗的32例直肠癌病人的资料。采用高分辨增强CT影像技术、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判断IMA分型,并与IMA裸化后解剖分型比较。观察影像分型、荧光分型与解剖分型的符合率,分析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辅助LCA保留的近期结局。结果32例术前影像分型:Ⅰ型15例(46.8.%),Ⅱ型7例(21.9%),Ⅲ型4例(12.5%),Ⅳ型3例(9.4%),未能辨认分型3例(9.4%);术中均顺利完成IMA血管分型,包括Ⅰ型17例(53.1%),Ⅱ型11例(34.3%),Ⅲ型2例(6.3%),Ⅳ型2例(6.3%)。影像分型符合率为81.3%,荧光分型符合率为1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除2例Ⅳ型,其余30例均成功保留LCA。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时间(15.5±7.1)min,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7(6,8)d。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1例发生术后腹腔出血,行二次手术止血,无肠梗阻、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原始荧光模式下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较术前影像判断IMA分支分型准确率更高,并可辅助LCA保留,值得临床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吲哚菁绿 荧光血管造影 肠系膜下动脉分型 左结肠动脉
原文传递
准确把握新形势,加快农业“走出去”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梦云 《开发性金融研究》 2015年第3期92-96,共5页
自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确立农业"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方兴未艾。近年来,农业"走出去"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入手,深入剖析了... 自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确立农业"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方兴未艾。近年来,农业"走出去"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入手,深入剖析了农业"走出去"面临的一系列困难、问题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动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走出去” 困难 问题 挑战 对策建议
原文传递
基于肠脂垂的近红外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在预防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军广 +8 位作者 胡刚 李博 李月刚 权继传 庄孟 迟崇巍 王锡山 汤坚强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288-295,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肠脂垂的近红外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在预防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后吻合口漏(A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505例于2012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ISR手术的低位... 目的:探讨基于肠脂垂的近红外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在预防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后吻合口漏(A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505例于2012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IS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0例采用了肠脂垂荧光血管造影(FAEA),在单色原始荧光模式下进行FAEA血供评价和肠管离断位置的判断。将FAEA患者(n=90)和非FAEA患者(n=415)按照1∶2配对后,FAEA组(n=73)与非FAEA组(n=135)各因素平衡良好。主要终点为6个月内AL发生率。结果:FAEA组AL发生率显著低于非FAEA组(2.7%vs.11.1%,P=0.03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650,95%CI=1.156~6.076,P=0.021)、接受新辅助放化疗(OR=6.795,95%CI=3.141~14.699,P<0.001)和肿瘤距肛缘距离≤4 cm(OR=4.754,95%CI=1.611~12.987,P=0.004)是AL的独立危险因素。保留LCA(OR=0.460,95%CI=0.227~0.929,P=0.030)、保护性回肠造口(OR=0.198,95%CI=0.083~0.474,P=0.004)和FAEA(OR=0.252,95%CI=0.071~0.900,P=0.034)是AL的独立保护因素。FAEA显著缩短术后住院时间[9(6~12)vs.10(8~13),P=0.008]。结论:FAEA血供评估方法可作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AL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超低位直肠癌 吻合口漏 吲哚菁绿 近红外荧光血管造影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无造口生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刚 刘军广 +4 位作者 权继传 庄孟 汤坚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9-325,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LsISR)术后累积造口还纳率(CSR)、总生存(OS)、无造口生存(SFS)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392例行LsISR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基本情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LsISR)术后累积造口还纳率(CSR)、总生存(OS)、无造口生存(SFS)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392例行LsISR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基本情况、围手术期资料、术后病理、造口还纳手术相关资料。其中男性248例,女性144例,平均年龄(59.8±11.3)岁,平均体质指数为(23.7±3.12),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采用Log-rank检验法计算LsISR术后CSR、OS及SFS,Cox多因素分析影响OS、SFS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LsISR病人中,共334例行造口,其中331例行预防性造口,3例为吻合口漏后的转流性造口;共295例行造口还纳,其中294例为预防性回肠造口成功还纳,1例为横结肠造口还纳;39例病人造口未能还纳,其中预防性回肠造口无法还纳37例,横结肠造口无法还纳2例。LsISR造口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CSR分别为8.7%、43.4%、81.1%、88.0%和88.3%。术后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93.4%和86.2%;术后3年和5年的SFS分别为85.2%和8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化、(y)p T分期和(y)p N分期与LsISR的OS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HR=1.972,95%CI 1.079~3.603,P=0.027)、(y)p T3分期(HR=2.815,95%CI 1.318~6.009,P=0.007)是LsISR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新辅助放化疗(nCRT)、肿瘤分化、(y)p T分期和(y)p N分期与LsISR的SFS相关,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nCRT(HR=2.194,95%CI 1.180~4.080,P=0.013)、(y)p T3分期(HR=2.505,95%CI 1.462~4.292,P=0.001)是LsISR术后S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位直肠癌LsISR术后存在造口不能回纳的风险,nCRT、(y)p T3分期是影响SF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无造口生存 造口还纳 新辅助放化疗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顽固性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刚 刘军广 +5 位作者 权继传 庄孟 王锡山 汤坚强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754,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s‑ISR)后发生顽固性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1年12月2家医学中心收治的495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448例、中国医学科学院...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s‑ISR)后发生顽固性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1年12月2家医学中心收治的495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448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47例)行Ls‑ISR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11例,女184例;年龄为61(20~84)岁。观察指标:(1)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2)影响Ls‑ISR后发生顽固性吻合口狭窄的因素分析。(3)Ls‑ISR后发生顽固性吻合口狭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采用门诊、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将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采用R软件(3.6.3)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评价效能。结果(1)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495例患者均施行Ls‑ISR,无中转开腹。49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7(8~116)个月。495例患者随访期间,458例未发生吻合口狭窄、37例发生吻合口狭窄。37例发生吻合口狭窄患者中,A级15例、B级3例、C级19例;其中22例为顽固性狭窄。15例A级吻合口狭窄患者扩肛治疗后缓解;3例B级吻合口狭窄患者经球囊扩张及内镜治疗好转;19例C级吻合口狭窄患者行永久性肠造口术。495例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吻合口漏42例(17例顽固性吻合口狭窄);未发生吻合口漏453例(5例顽固性吻合口狭窄),发生吻合口漏和未发生吻合口漏患者中顽固性吻合口狭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81,P<0.05)。(2)影响Ls‑ISR后发生顽固性吻合口狭窄的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行新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顽固性吻合口狭窄 列线图模型 风险预测
原文传递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后近远期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坚强 张金珠 +4 位作者 胡刚 万远廉 汪欣 王锡山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259,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LPE)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4例)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9例)收治,经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LPE)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4例)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9例)收治,经术前影像学或术中发现的原发直肠肿瘤侵犯全直肠系膜切除层面以外、及侵犯邻近组织脏器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cT4b)并接受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PE)治疗的共计173例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行LPE的患者为LPE组,91例行开放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OPE)的患者为OPE组,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生存情况(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以及1、3年累计局部复发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除新辅助治疗外,LPE和OPE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PE组手术时间(319.3±129.3)min,短于OPE组的(417.3±155.0)min(t=4.531,P<0.001),术中出血175(20~2000)ml,少于OPE组的500(20~4500)ml(U=2206.500,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PE组与OPE组患者肿瘤R0切除率分别为98.8%和94.5%(χ^(2)=2.355,P=0.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E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3%(15/82),低于OPE组的37.4%(34/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7,P=0.005);术后手术部位感染LPE组和OPE组分别为7.3%(6/82)和23.1%(21/91)(χ^(2)=8.134,P=0.004),腹部伤口感染分别为0和12.1%(11/91)(χ^(2)=10.585,P=0.001),泌尿系感染分别为0和6.6%(6/91)(χ^(2)=5.601,P=0.030);LPE组住院时间12(4~60)d,短于OPE组的15(7~87)d(U=2498.000,P<0.001)。中位随访时间,LPE组40(2~88)个月,OPE组59(1~130)个月。LPE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3%、76.0%和62.5%,OPE组则分别为91.2%、68.9%和57.6%;LPE组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8%、64.9%和59.7%,OPE组则分别为76.9%、57.8%和52.7%;LPE组1年、3年累计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1%和14.1%;OPE组则分别为8.0%及15.1%;两组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进展期 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安全性分析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SEER数据库的早发性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生存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体先 +1 位作者 刘骞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3,共9页
目的探究影响早发性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LARC)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回顾性研究,遵循《加强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报告》(STROBE)报告指南。纳入SEER肿瘤登记数据库中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全年龄段原发性L... 目的探究影响早发性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LARC)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回顾性研究,遵循《加强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报告》(STROBE)报告指南。纳入SEER肿瘤登记数据库中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全年龄段原发性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的数据包括患者确诊时的年龄、性别等人口特征;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神经浸润、癌结节、肿瘤直径、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等肿瘤特征;放疗、化疗、淋巴结清扫数等治疗情况;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等结局。根据确诊时年龄50岁为界,定义早发和晚发性LARC,并进行组间差异比较,评估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组间比较共同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对早发性LARC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M(Q1,Q3)对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描述,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共计纳入5048例LARC患者,年龄27~70岁,其中早发性LARC患者1290例(25.55%),晚发性LARC患者3758例(74.45%)。早发性LARC神经浸润率更高(P<0.001),淋巴结清扫数量和阳性淋巴结数目更多(均P<0.001),接受化疗的比例更高(P<0.001),接受术前放疗的比例更高(P=0.002)。早发性LARC患者CSS优于晚发性直肠癌[54(33,83)个月比50(31,79)个月,χ^(2)=5.192,P=0.023]。对全组LARC患者的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8)、肿瘤分化程度(P=0.002)、术前癌胚抗原水平(P=0.008)、周围神经浸润(P=0.021)、清扫淋巴结阳性数(P=0.004)和阳性比率(P=0.001)、手术与放疗顺序(P=0.005)是影响患者CSS的独立因素。对早发性LARC进行的Cox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患者死亡风险更高,P=0.027)、肿瘤TNM分期(Ⅲ期者死亡风险更高,P=0.025)、T分期(T4期死亡风险更高,P<0.001)、术前CEA(P=0.002)、周围神经浸润(P<0.001)、癌结节(P=0.005)、清扫淋巴结数(清扫12~20枚患者的死亡风险更低,P<0.001)以及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早发性 直肠肿瘤 局部进展期 肿瘤特异性生存 数据库
原文传递
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影像学特征及其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影响对策研究(附1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军广 +3 位作者 胡刚 张明光 汤坚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21-1025,1035,共6页
目的探讨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PDM)的影像学特征、PDM对腹腔镜结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的影响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术者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手术的16例PD... 目的探讨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PDM)的影像学特征、PDM对腹腔镜结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的影响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术者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手术的16例PDM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增强CT后处理的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和最大投影密度(MIP)技术来诊断及分析PDM的影像学特征;采用肠管悬吊法显露直肠后间隙,通过头侧中间入路解剖肠系膜下动脉(IMA),并对其手术结局进行初步分析。结果16例合并PDM的结直肠癌病人占同期520例手术的3.1%(16/520),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8.5岁,中位体重指数25.3。应用MPR-MIP技术测量PDM相关影像学指标,其主要表现为:IMA偏向腹主动脉左侧为9例(56.3%),偏向右侧为7例(43.7%);肠系膜下动脉分型为Ⅰ型5例(31.2%),Ⅱ型3例(18.8%),Ⅲ型8例(50.0%);IMA至左结肠动脉的中位距离为1.7 cm(0.9,2.2),IMA至边缘血管弓距离为3.2 cm(1.7,3.8),IMA至结肠壁4.0cm(2.6,4.9)。围手术期结果为:1例(6.3%)病人中转开放手术处理IMA;4例(25.0%)因边缘血管弓损伤致肠管缺血被迫游离脾曲;2例(12.5%)病人术后出现吻合口漏。结论降结肠右侧缘位于左肾门内侧可作为PDM诊断的标准;CT后处理MPR和MIP技术可快速、准确评估PDM病人IMA分型及血管变异,可为腹腔镜手术提供参考。采用肠管悬吊法显露直肠后间隙和头侧中间入路解剖IMA可降低PDM病人中转开放手术和边缘血管弓损伤的风险,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 肠系膜下动脉 影像学技术 手术策略
原文传递
肠系膜下动脉优先解剖联合完全内侧入路结肠脾曲游离技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刚 刘军广 +3 位作者 李博 汤坚强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3年第3期260-267,共8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优先解剖联合完全内侧入路”(priority anatomy of the 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combined with complete medial approach,IMA—CMA)结肠脾曲游离技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优先解剖联合完全内侧入路”(priority anatomy of the 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combined with complete medial approach,IMA—CMA)结肠脾曲游离技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21年12月由本团队实施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入路(traditional approach,TA)组与IMA—CMA组,每组纳入患者例数分别为43例、31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按照1∶1的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最终每组各纳入22例患者进行分析。记录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脾出血事件,淋巴结清扫总数,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Clavien-DindoⅡ级及以上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TA组相比,IMA—CM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更短,中位术中出血量更少,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脾出血事件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总数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组共发生Clavien-DindoⅡ级及以上的术后并发症2例,均为肠梗阻;IMA—CMA组共发生Clavien-DindoⅡ级及以上的术后并发症3例,包括肠梗阻1例、腹腔感染1例、肺栓塞1例。两组Clavien-DindoⅡ级及以上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肠梗阻、腹腔感染、肺栓塞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术后腹腔出血病例。结论“肠系膜下动脉优先解剖联合完全内侧入路”结肠脾曲游离技术安全可行,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253组淋巴结充分清扫,且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半结肠癌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肠系膜下动脉优先解剖 完全内侧入路 脾曲游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