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病人预警蛋白质组指纹与肿瘤患者生存关系的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守喜 +2 位作者 魏淑青 杨永明 裴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8期1432-1435,1541,共5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预警蛋白质(lostgoodwilltarget,LGT)多肽谱指纹的峰型和丰度对判断肿瘤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接受SELD(I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s pectrometer)技术检测的17...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预警蛋白质(lostgoodwilltarget,LGT)多肽谱指纹的峰型和丰度对判断肿瘤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接受SELD(I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s pectrometer)技术检测的178名患者生存期与死亡时间进行调查,并根据SELDI检测所获得的指纹图中,以LGT指纹存在与否,分成无峰组、单峰组、双峰组、三峰和多峰组。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的方法,比较四组中哪一种状态下死亡风险最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经SELDI技术检测所获取的指纹图中,如果LGT呈阴性表达,死亡风险低于单、双峰组,远低于三峰和多峰组;LGT呈三峰和多峰表达,其死亡风险远高于单、双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极高。结论:采用SELDI技术检测肿瘤患者的血清,LGT出现三峰和多峰表达,提示肿瘤患者病情即将恶化,该指纹标识为LGT阳性指标;单、双峰者为疑似指标;LGT指纹阴性表达,肿瘤患者近期预后良好,死亡风险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预后 SELDI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以小额信贷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胡依凡 许桐悦 《中国商论》 2022年第7期87-93,共7页
本文基于130份调研问卷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模型对拟合程度进行检验,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7个解释变量对农户使用小额信贷产品意愿程度有显著... 本文基于130份调研问卷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模型对拟合程度进行检验,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7个解释变量对农户使用小额信贷产品意愿程度有显著影响。第二,内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我国乡村振兴发展,且主要通过增加信贷实现。第三,描述性统计发现,我国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摸索阶段,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风险的同时也抑制了农户贷款需求。因此,本文建议,我国应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快农村地区征信体系建设、加强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引导和知识培训,以进一步缩小城乡经济差异,突破金融精准助农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小额信贷 数字化创新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技术稳定性的分析
3
作者 胡守喜 +2 位作者 魏淑青 杨永明 裴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9期1687-1690,共4页
目的: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SELDI)技术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方法:将17名患者分成A、B两组,A组12名肿瘤患者清晨空腹血,离心后分成两份:一份立即行SELDI技术检测,另一份-80℃保... 目的: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SELDI)技术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方法:将17名患者分成A、B两组,A组12名肿瘤患者清晨空腹血,离心后分成两份:一份立即行SELDI技术检测,另一份-80℃保存一周后再行检测;B组5名肿瘤患者连续两天各采血一次,并于采血当天行SELDI技术检测。所捕获的指纹经Biomarker Wizard3.1、ProteinChip3.2和Biomarker Pattern软件分析有无差异指纹。结果:两种采样方法都发现了差异指纹,其中有部分差异指纹在两种采样方法的检测中都出现,所有差异指纹M/Z(质荷比)由731到1167。结论:SELDI技术的确存在有重复性差、系统不稳定因素,但都发生在M/Z小分子量位段,对大位段数据分析未发现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DI 指纹 检测
原文传递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4
作者 毛光华 王军 +5 位作者 贾林梓 程林仙 李俊华 阎靖芳 高梅燕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1期840-843,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总生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00例初治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直肠癌组织中PD...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总生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00例初治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直肠癌组织中PD⁃L1表达,分析PD⁃L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肿瘤TNM分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患者总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PD⁃L1阳性表达率为24%(48/200)。淋巴结转移及高NLR(≥3.5)患者PD⁃L1阳性表达率高(均P<0.05)。PD⁃L1阳性组5年总生存率为42%,PD⁃L1阴性组为59%,两组总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HR=3.456,95%CI 2.148~5.556,P<0.01)、NLR≥3.5(HR=1.871,95%CI 1.169~2.996,P=0.009)、PD⁃L1阳性表达(HR=2.187,95%CI 1.373~3.484,P=0.001)是直肠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不良影响因素。结论PD⁃L1在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PD⁃L1阳性表达与患者不良总生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免疫疗法 总生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