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283
1
作者 唐佩福 姚琦 +7 位作者 黄鹏 雨田 陶笙 郭义柱 张群 向党 屈波 王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622-624,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2005年11月~2006年12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3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7例,女20例;年龄72~89岁,平均79.2岁。骨折按AO...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2005年11月~2006年12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3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7例,女20例;年龄72~89岁,平均79.2岁。骨折按AO分类标准:A1型14例,A2型16例,A3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7例合并一种内科疾病,28例合并两种以上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经牵引、闭合复位,术中不显露骨折区域,小切口置入PFNA。结果37例中,2例死亡,其中1例因术后病情加重,于术后第17天死亡;另1例于术后3个月死于颅内出血。其余35例获3~15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其中2例因合并症而长期卧床;其他33例于术后第3天离床活动,1周后部分负重,4周后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33例中29例伤肢基本恢复伤前功能,4例因合并症加重而患肢功能较伤前减退。X线片示35例存活的患者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9周。所有患者均无感染、骨不连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根据Harris功能评分:优12例,良1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2.9%。结论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期疗效较好,内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41
2
作者 韩纲 雨田 +3 位作者 唐佩福 陶笙 向党 许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内固定取出的必要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2004年10月间31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均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所有患者均缝合断裂的肩锁关节并修复三角肌、斜方肌在...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内固定取出的必要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2004年10月间31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均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所有患者均缝合断裂的肩锁关节并修复三角肌、斜方肌在锁骨上的止点;9例患者缝合断裂的喙锁韧带。按ConstantandMurley法评定肩关节功能,并对内固定取出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4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4~40个月,平均22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钢板取出后无再次脱位。仅9例患者取出钢板,取出时间为术后12~27个月,平均18个月。内固定取出前肩关节评分为(76.5±8.6)分,内固定取出后肩关节评分为(99.5±1.0)分,内固定取出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O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较好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等优点,但因长期存留体内影响肩关节功能,建议术后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锁骨钩钢板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及其生物力学特性 被引量:122
3
作者 张春才 王家林 +11 位作者 肖剑 朱丽华 雨田 崔振忠 丛永健 程根祥 吴景华 杨安礼 关云清 陈长青 吴晨光 胡克贤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年第2期78-81,共4页
本文介绍了NT—PC(Niti—Patellar Concentrator)的结构、生物力学特性、手术方法与临床4023例的应用体会.NT—PC含Ni50.3~51.8at%,具有1~2、2~3个髌底、髌尖枝钩和1个腰部,回复温度30±2℃.利用它与髌骨的弧差,皮温驱之从5~9... 本文介绍了NT—PC(Niti—Patellar Concentrator)的结构、生物力学特性、手术方法与临床4023例的应用体会.NT—PC含Ni50.3~51.8at%,具有1~2、2~3个髌底、髌尖枝钩和1个腰部,回复温度30±2℃.利用它与髌骨的弧差,皮温驱之从5~9个方向将碎骨聚合于解剖位直至愈合.用环氧树脂模拟实用状态的髌骨模型,经光弹多维力学测定:NT—PC以纵向记忆聚合为主,30~40kg;侧向为辅,5~7.5kg.12家医院治疗新鲜骨折4023例,解剖复位率98.36%.术后2.5~20周,平均7.14周,伤膝功能达到健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形状记忆合金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 被引量:97
4
作者 雨田 张伯勋 +2 位作者 卢世璧 陶笙 肖嵩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治疗患者31例,男 25例,女6例;年龄18-77岁,平均27岁。骨不连部位:防骨7例,腕舟骨12例,股骨5例,胫骨7例。骨不连时间7-48个月,平均13个月。治疗方...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治疗患者31例,男 25例,女6例;年龄18-77岁,平均27岁。骨不连部位:防骨7例,腕舟骨12例,股骨5例,胫骨7例。骨不连时间7-48个月,平均13个月。治疗方法:在X线电视透视下将一枚骨穿针准确穿入骨不连部位,然后抽取自体骼骨红骨髓即刻注入骨不连部位。腕舟骨注射 10- 15 ml,一次即可;四肢长骨注射 30-50 ml,需 2- 3次,间隔 3-4周。患肢选用合适的固定。结果骨折愈合 26例,愈合时间 5- 9个月,平均7个月。其中12例腕舟骨骨不连全部愈合,5例长骨的骨不连未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不连部位有成骨作用,对不具备切开植骨条件的长骨骨不连及腕舟骨骨不连病例,可选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不愈合 骨髓移植 自体移植
原文传递
经皮加压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83
5
作者 雨田 卢世璧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52-254,T002,共4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固定
原文传递
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60
6
作者 张春才 许硕贵 +11 位作者 王家林 禹宝庆 侯铁胜 纪方 吴岳嵩 王继芳 雨田 李重茂 沈惠良 李斯明 王爱民 胡小鹏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09-713,共5页
目的介绍应用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方法依髋臼的解剖学特点与镍钛合金的特性,研制出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它由前柱臼A、后柱臼B、弓齿C、转子D四组系列组成。至2001年10月,该系统临床治疗... 目的介绍应用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方法依髋臼的解剖学特点与镍钛合金的特性,研制出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它由前柱臼A、后柱臼B、弓齿C、转子D四组系列组成。至2001年10月,该系统临床治疗髋臼骨折41例。结果该内固定系统能将复杂粉碎的髋臼骨折稳定地聚合于解剖位,术中操作简便。术后随访6~28个月,其中38例术后1.6个月达骨性愈合,并于术后2.5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术后并发异位骨化、关节失用1例,骨化性肌炎致功能障碍2例,感染但未遗留功能障碍1例。结论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的应用,为粉碎性髋臼骨折的解剖性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记忆合金 三维内固定系统 设计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肢骨干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69
7
作者 张春才 许硕贵 +5 位作者 王家林 禹宝庆 王秋根 张秋林 雨田 王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39-942,共4页
目的 :研制应用于上肢骨干骨折与骨不连内固定的新型记忆合金接骨器。方法 :利用镍钛合金与上肢骨干解剖生理的特性和特征 ,采用光弹、电测及三维有限元法研制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SMC)。临床应用于锁骨、肱骨、尺桡骨干骨折与骨不连 188... 目的 :研制应用于上肢骨干骨折与骨不连内固定的新型记忆合金接骨器。方法 :利用镍钛合金与上肢骨干解剖生理的特性和特征 ,采用光弹、电测及三维有限元法研制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SMC)。临床应用于锁骨、肱骨、尺桡骨干骨折与骨不连 188例 2 43根 ,平均随访 2 .2 5年。结果 :SMC在轴向多点位抗剪、折、旋 ,持骨力 98.40~ 12 5 .0 5 N;在纵向 ,将 15 2~ 196 N的记忆应力作用于骨断端。骨不连 92例 10 6根 ,平均术后 3.8个月 ,不连处为类骨板样骨替代 ;骨折 93例 134根 ,平均术后2 .6个月骨折处为骨板样愈合。全部病例无感染、无取出本器后再骨折和因本器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优良率 98.76 %。结论 :SMC多点位轴向持骨、纵向加压 ,是治疗上肢骨干骨折与骨不连新而有效的技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上肢
下载PDF
高龄患者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临床研究 被引量:67
8
作者 雨田 唐佩福 +6 位作者 郭义柱 陶笙 张群 向党 韩刚 崔庚 杨明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6期3260-3262,共3页
目的对高龄患者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本组86例,男35例,女51例,年龄80~98岁,平均87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ⅢA型31例,ⅢB型35例,Ⅳ型20例。多数患者伤后3天内手术。采用“oo”钢丝固... 目的对高龄患者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本组86例,男35例,女51例,年龄80~98岁,平均87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ⅢA型31例,ⅢB型35例,Ⅳ型20例。多数患者伤后3天内手术。采用“oo”钢丝固定重建大粗隆,紧贴股骨近端骨皮质钢丝环扎固定小粗隆,股骨距部位的骨缺损用骨水泥重塑,部分病例在股骨颈截骨变粗隆间骨折为股骨颈骨折,保留股骨距。结果86例手术时间45~70rain,平均55min。73例输血,输血量400-800ml平均450ml。术后3d内下床33例;4—7d下床43例;超过8d下床8例;2例未能下床。住院13—27d,平均16.8d。2例轻度深静脉栓塞;5例精神障碍;3例菌群失调,对症处理后均逐渐好转,未影响治疗效果。住院期间死亡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59例有随访结果,随访6~48个月,优良率达88.1%。1例出院后5个月因其他疾病死亡,无人工关节脱位、松动及晚期感染病例。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死亡率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型术 置换 股骨骨折 骨折愈合
原文传递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8
9
作者 雨田 张伯勋 +1 位作者 卢世璧 陶笙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4-76,I013,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的成骨作用。方法选健康家兔18只,建立双侧桡骨中段骨及骨膜缺损1cm模型,两骨断端髓腔用骨蜡封闭。6周后,实验侧(右)桡骨骨缺损区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2ml;对照侧(左)桡骨骨... 目的观察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的成骨作用。方法选健康家兔18只,建立双侧桡骨中段骨及骨膜缺损1cm模型,两骨断端髓腔用骨蜡封闭。6周后,实验侧(右)桡骨骨缺损区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2ml;对照侧(左)桡骨骨缺损区注射自身外周血2ml。于注射前及注射后不同时间内分别行X线、组织学检查及骨缺损区瘢痕组织内钙磷含量的测定。结果注射后1周,实验侧X线显示以骨缺损为中心形成一个密度增高的弧形软组织影,组织切片为大量新生的软骨组织;对照侧X线片示骨缺损区无改变,组织切片为纤维结缔组织。注射后4周,实验侧X线显示骨缺损区新骨形成逐渐增多,骨缺损间隙变小,平均1.5mm,组织切片见骨小梁增多、变宽;对照侧X线示骨缺损间隙平均8mm,组织切片见骨缺损区为纤维结缔组织。注射后12周,实验侧X线示骨缺损间隙平均1mm,组织切片为逐渐成熟的骨组织;对照侧骨缺损间隙平均7.5mm,两骨端萎缩,呈“盲肠末端”改变,组织学检查为致密的结缔组织。骨缺损区瘢痕组织的钙、磷含量,实验侧均高于对照侧。结论经皮自体骨髓注射在骨缺损区的瘢痕组织内有明显成骨作用,外周血注射不能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成骨细胞 瘢痕 动物实验 自体移植
原文传递
浮膝损伤 被引量:61
10
作者 张伯勋 朱盛修 雨田 《创伤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5-148,共4页
本文分析13例浮膝损伤情况,将浮膝损伤分为三种类型:1.双髁骨折型,即股骨髁和胫骨髁同时骨折。2.骨干骨折型,即股骨干中1/3以下和胫骨干中1/3以上骨干同时骨折。3.混合骨折型,即髁(股或胫骨)部和骨干(胫骨或股骨)同时骨折。由于此类损... 本文分析13例浮膝损伤情况,将浮膝损伤分为三种类型:1.双髁骨折型,即股骨髁和胫骨髁同时骨折。2.骨干骨折型,即股骨干中1/3以下和胫骨干中1/3以上骨干同时骨折。3.混合骨折型,即髁(股或胫骨)部和骨干(胫骨或股骨)同时骨折。由于此类损伤类型较多,不可能采用一种方法治疗,应根据各损伤类型特点,选用合适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膝损伤 股骨骨折 损伤类型 手术
原文传递
局部持续化疗和持续引流治疗脊柱结核 被引量:50
11
作者 张西峰 王岩 +3 位作者 刘郑生 雨田 张伯勋 刘玉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56-659,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局部持续灌注冲洗引流和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8年6月~2002年7月应用局部化疗治疗的23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进行:①持续局部化疗加持续局部引流(15例);②单纯局... 目的:观察应用局部持续灌注冲洗引流和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8年6月~2002年7月应用局部化疗治疗的23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进行:①持续局部化疗加持续局部引流(15例);②单纯局部化疗(5例);③行手术病灶根治术加局部化疗(3例).全身化疗时间9~18个月,平均12±2个月.局部化疗灌注冲洗引流的时间为28±10d.观察病变部位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23例中6例抗酸杆菌染色阳性(占26.1%).ESR最高平均52.4±28.6m/h,治疗后在1~3个月内ESR均恢复正常.经过8个月~5年随访,所有患者局部无窦道形成,没有发生交叉感染.2~6个月左右X光片见病灶骨桥形成.恢复活动后4例患者出现10°以内的后凸畸形.结论:早中期不合并严重畸形的脊柱结核脓肿、死骨、窦道形成和轻度神经刺激患者,接受脊柱微创持续局部灌注冲洗引流和局部化疗可以治愈,不再需要根治手术治疗.晚期畸形合并神经损伤者进行病灶切除内固定治疗后,局部化疗可以起到防止结核局部复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持续化疗 局部持续引流 治疗 脊柱结核 临床疗效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90岁以上非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被引量:45
12
作者 雨田 唐佩福 +5 位作者 郭义柱 陶笙 张群 杨贵勇 毛克亚 杨明玉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9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组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90~96岁,平均93岁。骨折按Evans分类,ⅢA型6例,ⅢB型5例。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术中注意保留股骨大、小转子部位的骨折块... 目的探讨采用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9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组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90~96岁,平均93岁。骨折按Evans分类,ⅢA型6例,ⅢB型5例。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术中注意保留股骨大、小转子部位的骨折块,争取将其重新复位,用钢丝固定。由于股骨颈及股骨距骨缺损,在插入人工股骨柄之前可用试模测试。股骨距部位的骨缺损用骨水泥充填重塑,关节腔内置负压引流管。本组8例患者输血200~600ml,平均400ml。若患者一般情况允许,术后1d即可在有人保护下离床站立,2~3d可扶助行器活动。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5例曾出现老年反应性精神障碍,1例患肢发生轻度深静脉炎,经过对症治疗,至出院时基本治愈。住院16~28d,平均20d。9例获得随诊,随诊时间3~18个月,平均8个月。4例恢复接近伤前状况,4例生活能部分自理,无感染、假体脱位、松动等情况发生。1例出院后6个月死于其他疾病。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9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可行,疗效满意,可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生活护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股骨转子间骨折 治疗 随诊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骨缺损 部位 扶助 子部 情况
原文传递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4
13
作者 张西峰 王岩 +4 位作者 刘郑生 王继芳 刘玉杰 雨田 张伯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病灶清除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并与开放手术病灶清除病例进行比较.方法:1993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开放手术病灶清除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78例(A组),2002年1月~2003年10月应用经皮病灶清除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 目的:探讨经皮病灶清除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并与开放手术病灶清除病例进行比较.方法:1993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开放手术病灶清除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78例(A组),2002年1月~2003年10月应用经皮病灶清除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患者36例(B组).两组均无严重脊柱畸形和神经症状患者.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复发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占同期所有脊柱结核住院患者的62.9%;B组占85.7%,高龄患者明显增加,同期没有施行单纯病灶清除术患者.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局部化疗的时间、全身化疗的时间、手术复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未合并严重脊柱畸形和神经症状的脊柱结核患者采用经皮病灶清除局部化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术 局部化疗
下载PDF
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 被引量:46
14
作者 唐佩福 雨田 +7 位作者 黄鹏 陶笙 郭义柱 张群 向党 崔庚 杨明玉 王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总结2003年6月~2005年5月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67~81岁,平均74岁。按AO分类标准:B2型2例,B3型3例,C1型... 目的探讨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总结2003年6月~2005年5月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67~81岁,平均74岁。按AO分类标准:B2型2例,B3型3例,C1型2例,C2型5例,C3型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所有病例均采用掌侧入路,术中不显露背侧组织,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Osteoset)。术后功能康复时间6~30周,平均12.3周。术后第1天开始被动活动腕关节,1周后主动活动,功能锻炼。结果13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13.2个月(4~2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周。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按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牢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了因长期固定而导致的骨量丢失,避免腕关节的僵硬程度,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 骨折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 老年 掌侧入路
原文传递
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长段周围神经缺损 被引量:37
15
作者 郭义柱 卢世璧 +5 位作者 王岩 刘相成 雨田 孙明学 唐金树 黄靖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8期26-27,i0002,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方法,评价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3-04-14/2004-05-14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完成。取正常健康捐献者的周围神经,进行化学处理,应用化学萃取法制备去细胞同种异体...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方法,评价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3-04-14/2004-05-14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完成。取正常健康捐献者的周围神经,进行化学处理,应用化学萃取法制备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对11例周围神经缺损的住院患者进行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分别于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感觉、运动功能检查,并行肌电图检查。结果:参与的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无缺失。7例患者术后功能有恢复,改善率64%(7/11),其中1例移植9cm修复正中神经缺损的患者术后6个月,感觉与运动功能开始恢复,术后16个月,患手能够持物,感觉和肌力恢复。11例患者中6例缺损位于腕部以上的患者恢复3例,术后6个月行肌电图检测,有神经冲动穿过,改善率50%(3/6),5例缺损位于腕部以下的患者恢复4例,改善率80%(4/8)。结论:应用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可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并且可以避免取自体神经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移植 移植 同种异体 运动 功能 感觉
下载PDF
应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2
16
作者 张春才 许硕贵 +15 位作者 禹宝庆 徐卫东 沈洪兴 苏佳灿 王家林 纪方 汪滋民 王继芳 王家让 王爱民 雨田 沈惠良 胡玉华 王振昊 李重茂 陈宗和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索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CAF),恢复解剖头臼对应能力及与之对应的围手术期处理;为降低残疾,减少与避免中青年日后全髋置换提供经验。方法1997年8月~2003年2月ATMFS治疗CAF28例:新鲜15例,陈旧13例;新... 目的探索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CAF),恢复解剖头臼对应能力及与之对应的围手术期处理;为降低残疾,减少与避免中青年日后全髋置换提供经验。方法1997年8月~2003年2月ATMFS治疗CAF28例:新鲜15例,陈旧13例;新鲜与陈旧CAF重建解剖型髂骨臼后壁分别为3例与2例。结果所有使用ATMFS的CAF病例均有效固定于解剖位。随访8~63个月,平均11.8个月。15例新鲜CAF术后3.2个月患髋功能达健侧水平;11例陈旧CAF术后5.5个月达健侧水平。异位骨化2例,1例为BrookerⅣ型异位骨化,1例外展受限。结论ATMFS可用于治疗CAF,易使CAF有效固定于解剖位;其围手术期设计行之有效;优良率96.43%。同时,也在CAF与人工关节之间探辟了新径,降低残疾,减少与避免中青年全髋置换,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髋臼骨折 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 人工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腹膜后血肿
原文传递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38
17
作者 陶笙 王惠先 +3 位作者 雨田 郭义柱 唐佩福 毛克亚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740-743,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总结自1998年7月~2005年4月收治的32例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探讨其原因;其中前路于术3例,后路手术29例;包括断钉9例(18枚),松棒(含螺母松动)8例,断棒4例,椎弓根钉定位点错误8例(15...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总结自1998年7月~2005年4月收治的32例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探讨其原因;其中前路于术3例,后路手术29例;包括断钉9例(18枚),松棒(含螺母松动)8例,断棒4例,椎弓根钉定位点错误8例(15枚),内植物松动失效3例。结果30例患者接受二次手术治疗,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失败原因:①手术入路选择错误;②忽视椎体前柱“空壳”现象;③手术技术操作不当;④术前忽视相邻椎间盘损伤;⑤个别手术器械设计缺陷。结论胸腰椎骨折术前应严格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器械,手术争取一期稳定椎体前柱,熟练掌握脊柱解剖知识及提高手术操作技能是避免手术失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失败
原文传递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4
18
作者 雨田 张伯勋 +1 位作者 卢世璧 陶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的成骨作用,探索治疗骨不连的新途径。方法选健康家兔18只,建立双侧桡骨中段骨及骨膜缺损1cm模型,6周后,实验侧(右)骨缺损区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2ml,对照侧(左)骨缺损区经... 目的观察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的成骨作用,探索治疗骨不连的新途径。方法选健康家兔18只,建立双侧桡骨中段骨及骨膜缺损1cm模型,6周后,实验侧(右)骨缺损区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2ml,对照侧(左)骨缺损区经皮注射自身外周血2ml。在不同时间内进行X线片、组织学检查及新生组织钙、磷含量测定。临床应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15例,其中腕舟骨不连7例,肱骨不连3例,股骨不连2例,胫骨不连3例。骨不连时间为7~48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实验侧骨缺损区在骨髓注射后不同时间的X线片、组织学检查均显示新骨形成逐渐增多,钙、磷含量均高于对照侧。对照侧无成骨现象。临床应用的15例中,13例在5~9个月骨折愈合,2例未愈合。结论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有成骨作用,在临床上可作为治疗骨不连的方法,尤其适用于骨不连部位软组织条件差、不具备开放植骨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骨髓移植 成骨作用 骨缺损 瘢痕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随机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黄鹏 唐佩福 +7 位作者 姚琦 雨田 陶笙 张群 郭义柱 向党 张晓勇 王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9期720-722,共3页
目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49例分成两组(髓内钉28例;LCP组21例)。患者全部为新鲜肱骨干骨折,骨折部位距肱骨外科颈至少3cm,距尺骨鹰嘴大于5cm。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手术时间... 目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带锁髓内钉和带锁加压钢板(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49例分成两组(髓内钉28例;LCP组21例)。患者全部为新鲜肱骨干骨折,骨折部位距肱骨外科颈至少3cm,距尺骨鹰嘴大于5cm。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桡神经恢复、感染和肘关节、肩关节不适症状,影像学评价包括骨折力线、愈合时间、延长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率。结果平均随访1.5年。LCP组19例(90.5)骨折在16周后愈合,髓内钉组24例(85.7)在16周后愈合(P=0.70)。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在髓内钉组发生明显(P<0.05),而LCP组未发现这种情况。LCP组肘关节的活动范围明显减少(P<0.05),尤其是肱骨干远端1/3骨折患者。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肱骨干骨折,髓内钉和LCP都能使骨折稳定以达到最终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髓内钉固定 LCP
下载PDF
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附85例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雨田 张伯勋 郭义柱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滑动加压鹅头钉固定26例,麦氏鹅头钉25例,Ender钉8例,双加压螺丝钉9例,单加压螺丝钉1... 目的探讨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滑动加压鹅头钉固定26例,麦氏鹅头钉25例,Ender钉8例,双加压螺丝钉9例,单加压螺丝钉17例。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随访平均28个月,功能恢复优良者59例,占69%;功能尚可者14例;活动受限、疼痛、不能下床者12例。结论手术治疗80岁以上患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延长患者寿命、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股骨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