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现代状况下的伦理学志向与文化更新——梁燕城、万俊人对话录 被引量:7
1
作者 梁燕 万俊人 唐文明 《开放时代》 2000年第9期75-81,共7页
本文探讨了现代性语境中伦理学的诸问题,认为在当今社会,伦理学知识的合法性依然存在,它要由文化传统、文化谱系来担保,要建立在现代性公共理性上,其志向是现代人的重新解放,使人从康德所谓的那种经验偶然性或马克思所说的"... 本文探讨了现代性语境中伦理学的诸问题,认为在当今社会,伦理学知识的合法性依然存在,它要由文化传统、文化谱系来担保,要建立在现代性公共理性上,其志向是现代人的重新解放,使人从康德所谓的那种经验偶然性或马克思所说的"物化"或"异化"状态下解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伦理学 合法性 公共理性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西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儒家哲学 被引量:9
2
作者 梁燕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2-93,共12页
一、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1、何谓“后现代”当前欧洲思潮环绕着一个重要名辞讨论,就是所谓“后现代”的争论和界定,卡平灵(kaplam)在其书《后现代主义的“非内容”理论及实践》中指出,后现代的观念是从现代发展出来而对现代文明的“文... 一、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1、何谓“后现代”当前欧洲思潮环绕着一个重要名辞讨论,就是所谓“后现代”的争论和界定,卡平灵(kaplam)在其书《后现代主义的“非内容”理论及实践》中指出,后现代的观念是从现代发展出来而对现代文明的“文化突破”(culture break或译作对现代文明的“文化中断”),也可说是对启蒙运动塑造的科学和理性文明加以全面反叛.“后现代”一辞有两方面的应用.一是社会科学角度所谓的“后工业社会”,指现代以后的“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另一是哲学、艺术与文化角度所谓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指对现代文化加以批判和“解构”的文化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西方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性 人文主义 诠释学 后现代文化 语言游戏 唐君毅 主体哲学 道德主体
原文传递
后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化——从福珂到唐君毅 被引量:3
3
作者 梁燕 《开放时代》 1997年第1期56-60,共5页
反人文主义思想的福柯是当代一位原则性和批判性的思想家,他揭露现代化文明所谓知识和理性的虚伪,而成为后现代主义的根源性人物。与福柯相反,唐君毅的文化观是基于深厚的人文主义信念,他同样对文化作深入挖掘的工作,但他却要在里面寻... 反人文主义思想的福柯是当代一位原则性和批判性的思想家,他揭露现代化文明所谓知识和理性的虚伪,而成为后现代主义的根源性人物。与福柯相反,唐君毅的文化观是基于深厚的人文主义信念,他同样对文化作深入挖掘的工作,但他却要在里面寻索崇高的精神价值。这代表了当时的中国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结构主义 唐君毅 中国文化 人文主义思想 文化活动 道德自我 道德理性 启蒙运动 文化意识 现代主义
原文传递
孔子的方法学——从本体诠释学模式研究孔子哲学 被引量:4
4
作者 梁燕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5,共9页
探索“建构性的后现代哲学”,必先摆脱从前哲学所构作的一些基本框架,以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来思考。从中国哲学的思维特质看,本体论与方法学却是可以同时并存,而成为一体的两面。孔子所论的仁,本身是人性的本体,但也是一自动自发地实现... 探索“建构性的后现代哲学”,必先摆脱从前哲学所构作的一些基本框架,以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来思考。从中国哲学的思维特质看,本体论与方法学却是可以同时并存,而成为一体的两面。孔子所论的仁,本身是人性的本体,但也是一自动自发地实现自身价值的方法,仁之“方”有方法的意思,是“由本体衍生方法”,再“由方法去揭示本体,诠释本体”,寻求诠释学和方法学的汇合。一切德行,都是“实然”世界的实践,要求将实然带向“应然”。而仁则是一切应然的潜能,为应然价值的本体,我们可称之为“本然”的价值。这本体是一切德行的整体,也是其所以可能的条件。仁作为“一个像样的人”之要求,是需要“使人化为人”的“过程”,使仁体得以全幅实现,达至理想的人格。从对方法的描述,到方法论的反省,是两层的反省,这方法首先是一反省自己的方法,进而对这反省本身再加以反省,为方法论的反省,这是中国哲学最早的诠释学思维。儒学这方法和方法论的特色,是一相关互动的方法,一是由反省自己之仁以诠释他人,另一是反省他人之仁以启发和诠释自己。总结仁的概念,一面是作为潜质的本体,另一面是将之实现的过程,要求用各种修养的方法和德行的实践,去使仁体显露。这构成“仁”哲学之三方面:作为潜质的本体,将之实现的过程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方法 方法论 本体 诠释学
下载PDF
对话: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与当代文化的走向 被引量:2
5
作者 段吉方 梁燕 《上海艺术家》 2016年第5期33-36,共4页
从冷战模式到难民危机,文化多元化似乎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然而,纵观东西方人文传统,"兼容并包"始终主导人文思潮,人性共识也不懈地推动着文明自身的进步。对话中,两位关注"文化多元化"的学者将立足当下... 从冷战模式到难民危机,文化多元化似乎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然而,纵观东西方人文传统,"兼容并包"始终主导人文思潮,人性共识也不懈地推动着文明自身的进步。对话中,两位关注"文化多元化"的学者将立足当下,探讨后现代语境中跨越壁垒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当代文化 对话 文化多元化 “兼容并包” 后现代语境 人文思潮 人文传统
下载PDF
中西语言文化交流中的翻译与误读——梁燕城与桑宜川对话录
6
作者 梁燕 桑宜川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9年第2期84-89,共6页
梁燕城(以下简称“梁”):就语言的共同性而言,人类是会使用语言的,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也在于人类会使用语言。这曾经引起过很有趣的讨论。柏拉图曾说过,人类是一种没有羽毛的、用两条腿走路的生物。这就像是一只被拔掉了毛的鸡,是... 梁燕城(以下简称“梁”):就语言的共同性而言,人类是会使用语言的,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也在于人类会使用语言。这曾经引起过很有趣的讨论。柏拉图曾说过,人类是一种没有羽毛的、用两条腿走路的生物。这就像是一只被拔掉了毛的鸡,是仅从外在来定义人的属性,不完全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化交流 对话 误读 翻译 中西 共同性 人类
原文传递
千灯照碧云:夜市的临时性城市主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燕 《北京规划建设》 2018年第4期152-154,共3页
夜市是亚洲文化的一种特殊魅力,在我国内地、台湾和香港,夜市有各种便宜商品及地方美食,吸引着无数本地人与游客去游逛。
关键词 夜市 临时性 城市主义
原文传递
城市美学:社群艺术与城市美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梁燕 《北京规划建设》 2018年第1期155-157,共3页
我曾探讨嘉莲娜.布鲁诺(Giuliana Bruno)《公众的亲和性》(Public Intimacy)一书的亲和理念1,提出"空间的亲和性",布鲁诺在接受访问时指出:"空间自身拥有一种实质韵味(texture),也是一种构造(fabric)。2"她认为这些实质韵... 我曾探讨嘉莲娜.布鲁诺(Giuliana Bruno)《公众的亲和性》(Public Intimacy)一书的亲和理念1,提出"空间的亲和性",布鲁诺在接受访问时指出:"空间自身拥有一种实质韵味(texture),也是一种构造(fabric)。2"她认为这些实质韵味与构造,都是一种视觉感,在城市建筑的外在性,以及人与回忆框架的内在性,使公众空间与私人空间融合,城市建筑成为一种时间的艺术,创造了公众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 城市开发
原文传递
创意阶层与城市美学 被引量:1
9
作者 梁燕 《北京规划建设》 2016年第1期134-137,共4页
我本是研究中西哲学的学者,但在钻研抽象理念的同时,也投身参与中国的发展二十余年,入过农村关爱贫困学生,也在城市服务支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亲身体验到中国由贫到富的艰巨过程,不断在中国实际处境中做哲学反思。期间反省中国城市高速... 我本是研究中西哲学的学者,但在钻研抽象理念的同时,也投身参与中国的发展二十余年,入过农村关爱贫困学生,也在城市服务支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亲身体验到中国由贫到富的艰巨过程,不断在中国实际处境中做哲学反思。期间反省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不少问题,关注如何保持城市的文化灵魂,遂一方面研读当代城市学的思路,一方面在古典文化中找寻过去的智慧,而且因住在西方二十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美学 创意阶层 中西哲学 哲学反思 中国城市 葵青区 当代城市 古典文化 荃湾 艺术创意
原文传递
城市中的孤独与转化
10
作者 梁燕 《北京规划建设》 2022年第5期172-176,共5页
城市中的孤独人经济学家及著名策略家、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荣誉教授诺瑞娜.赫兹(Noreena Hertz)在其《孤独世纪》(The Lonely Century:Coming Together in a World that's Pulling Apart)1书中,一开始提... 城市中的孤独人经济学家及著名策略家、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荣誉教授诺瑞娜.赫兹(Noreena Hertz)在其《孤独世纪》(The Lonely Century:Coming Together in a World that's Pulling Apart)1书中,一开始提到在美国有间“好友出租公司”,可用40美元租一位随和、俊美、善谈的年青人陪伴一个下午,纯是朋友。公司业务竟然十分成功,遍布全球数十个国家,网上有62万个可供租用的雇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大学学院 荣誉教授 TOGETHER
原文传递
天下观念:中国哲学对全球化危机的深度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1-38,共8页
全球化若要成为各国各族和平合作、互相增进的基础,必须放弃以西方文化为主轴心的立场。它应该既能够建立人类共同的普遍价值,又能够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殊精神,进而使相异的文明等共存,协调和谐,互相欣赏和吸纳,形成在经济一体化之下的... 全球化若要成为各国各族和平合作、互相增进的基础,必须放弃以西方文化为主轴心的立场。它应该既能够建立人类共同的普遍价值,又能够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殊精神,进而使相异的文明等共存,协调和谐,互相欣赏和吸纳,形成在经济一体化之下的多元灵性资源的“彩虹文明”。基督教、中国儒家哲学都可以为全球化提供精神支持。古中国的“天下观念”及由此延伸出的“礼乐文明”、“网络思维”、“关系思维”启示我们,化解全球冲突的危机,不可能单靠军事力量,必须有一个深度的文化处理,培育一种富有道德性与艺术性的多元沟通精神,谋求感通的全球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观念 全球化 礼乐文明 全球伦理
下载PDF
空间亲和性与城市美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燕 《北京规划建设》 2017年第5期157-159,共3页
本文提出"空间亲和性"一词,主要在于探索城市的建构,对居民是否有亲切的感觉,运用这词的灵感来自嘉莲娜·布鲁诺(Giuliana Bruno)的书《公众的亲和性》(Public Intimacy)1。布鲁诺通过研究人内心的经验去掌握环境,由人心感受... 本文提出"空间亲和性"一词,主要在于探索城市的建构,对居民是否有亲切的感觉,运用这词的灵感来自嘉莲娜·布鲁诺(Giuliana Bruno)的书《公众的亲和性》(Public Intimacy)1。布鲁诺通过研究人内心的经验去掌握环境,由人心感受与建筑形式间的关系,建立一种美学思维,去了解公众空间及城市设计。她研究"城市建筑结构""视觉艺术"及"电影"三者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美学 亲和性 布鲁诺 城市设计 建筑结构 BRUNO 空间观 视觉艺术 车位 艺术形式
原文传递
日本拒不承认战争罪行及其对人权的影响
13
作者 梁燕 《人权》 2015年第5期18-32,共15页
日本侵略和占领朝鲜及中国的许多地方的期间,犯了无数战争罪行(如人体实验、使用化学武器、大屠杀、强迫劳动、性奴隶政策、任意逮捕与滥施酷刑、杀戮无辜、食人等等)。以上暴行之证据,大部分被当时日本政府在1945年9月2日东京湾正式签... 日本侵略和占领朝鲜及中国的许多地方的期间,犯了无数战争罪行(如人体实验、使用化学武器、大屠杀、强迫劳动、性奴隶政策、任意逮捕与滥施酷刑、杀戮无辜、食人等等)。以上暴行之证据,大部分被当时日本政府在1945年9月2日东京湾正式签署投降之前,予以毁灭和掩盖。战后的日本一再否认和抵赖其历史战争罪的责任,延续践踏受害国家的人权,维持与对方之间的冲突。日本推却对受害国家正式的道歉,事实上是继续在对方流血的伤口上擦盐巴。日本至今没有正式解决这一问题,因而日本支持人权的信誉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日本如果要支持人权和承担责任,就应该对过去剥夺受害国人民的人权事实予以道歉。这可培养积极的条件以让这些国家平复创伤,并建立良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战争罪行 人权 道歉 真相
原文传递
受伤城市与后殖民的文化医治——人文北京的建造
14
作者 梁燕 《北京规划建设》 2017年第1期172-174,共3页
“受伤城市”与后殖民城市思考 当前分析城市的思想中,有一些学者提出“受伤城市”的分析框架,纽约城市大学学者Ida Susser与Jane Schneider指出“受伤城市”的理念,是在城市研究中,提供一个分析城市内涵的架构,“从两个相反而又... “受伤城市”与后殖民城市思考 当前分析城市的思想中,有一些学者提出“受伤城市”的分析框架,纽约城市大学学者Ida Susser与Jane Schneider指出“受伤城市”的理念,是在城市研究中,提供一个分析城市内涵的架构,“从两个相反而又不可能化约的观点去将城市概念化。一方面视城市是一个政治全体,可以集体地受伤及回应这伤;另一方面城市是强大外力所交叉影响的地方,故此会加速城市群体的差异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医治 人文北京 精神文明建设 历史文化
原文传递
后现代的义人城市——寻索一个感通与情际关系的城市文化模式(上)
15
作者 梁燕 《北京规划建设》 2014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下的城市危机 自从20世纪末,冷战结束,老布什总统宣布开始世界新秩序(newworldorder),美国作为西方列强之首,也是世界唯一的超强大国,似乎要引导世界走向西方资本主义形态的经济体系,使全球走向一体化。不...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下的城市危机 自从20世纪末,冷战结束,老布什总统宣布开始世界新秩序(newworldorder),美国作为西方列强之首,也是世界唯一的超强大国,似乎要引导世界走向西方资本主义形态的经济体系,使全球走向一体化。不少学者认为这是所谓“全球化”(globalization)时代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模式 城市 后现代 新自由主义 布什总统 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 全球化
原文传递
走出无依之地:城市的新叙事
16
作者 梁燕 《北京规划建设》 2021年第5期196-199,203,共5页
大城之外的边缘人奥斯卡得奖电影《无依之地》(Nomadland)1,讲述了21世纪西方城市产生了一批被主流社会排斥的边缘人,住在旅游露营车中,到处游荡打散工,在西岸荒野中穿州越省,经过一片片无际荒野,活在一个荒凉无奈的世界。他们过着孤独... 大城之外的边缘人奥斯卡得奖电影《无依之地》(Nomadland)1,讲述了21世纪西方城市产生了一批被主流社会排斥的边缘人,住在旅游露营车中,到处游荡打散工,在西岸荒野中穿州越省,经过一片片无际荒野,活在一个荒凉无奈的世界。他们过着孤独的人生,唯一的享受就是观赏浩瀚的星空、壮丽的沙漠黄昏、冰雪覆盖的树林及风涛大海的崖岸。主角芬恩原本与丈夫生活在"帝国"(Empire)小镇,作者用这名字似在暗喻原本富足的美帝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叙事 荒野 冰雪覆盖 社会排斥 露营车 孤独的人 奥斯卡
原文传递
受伤城市与精神的荒原:从犹太古叙述看城市问题
17
作者 梁燕 《北京规划建设》 2013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我本是研究中西哲学的学者,但在钻研抽象理念的同时,也投身参与中国的发展十九年,入过农村关爱贫困学生,也在城市服务支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亲身体验到中国由贫到富的艰巨过程,不断在中国实际处境中做哲学反思。期间反省中国城市高速发... 我本是研究中西哲学的学者,但在钻研抽象理念的同时,也投身参与中国的发展十九年,入过农村关爱贫困学生,也在城市服务支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亲身体验到中国由贫到富的艰巨过程,不断在中国实际处境中做哲学反思。期间反省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不少问题,关注如何保持城市的文化灵魂,遂一方面研读当代城市学的思路,一方面在古典文化中找寻过去的智慧,而且因住在西方二十多年,也到过四十多个国家考察,深明城市发展带来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问题 荒原 精神 受伤 哲学反思 古典文化 服务支持 城市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落脚城市(arrival city)及城中村(urban village)研究
18
作者 梁燕 《北京规划建设》 2015年第3期139-142,共4页
我本是研究中西哲学的学者,但在钻研抽象理念的同时,也投身参与中国的发展二十余年,入过农村关爱贫困学生,也在城市服务支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亲身体验到中国由贫到富的艰巨过程,不断在中国实际处境中做哲学反思。期间反省中国城市高速... 我本是研究中西哲学的学者,但在钻研抽象理念的同时,也投身参与中国的发展二十余年,入过农村关爱贫困学生,也在城市服务支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亲身体验到中国由贫到富的艰巨过程,不断在中国实际处境中做哲学反思。期间反省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不少问题,关注如何保持城市的文化灵魂,遂一方面研读当代城市学的思路,一方面在古典文化中找寻过去的智慧,而且因住在西方二十多年,也到过四十多个国家考察,深明城市发展带来的危机,参考各地克服危机的经验,为此写了好些文章,包括探讨人文北京、人文上海、走出城市的精神荒园、建立后现代的义人城市、从城市的创造性破坏到创造性更新、走出枷锁的城市等。 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IVAL CITY urban village 城中村 人文北京 中西哲学 哲学反思 后现代 户籍改革 古典文化 大城市发展
原文传递
努力探索和促进城乡人口的融合与平衡发展
19
作者 梁燕 《北京规划建设》 2020年第1期165-167,共3页
我本是研究中西哲学的学者,但在钻研抽象理念的同时,也投身参与中国的发展二十余年,入过农村关爱贫困学生,也在城市服务支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亲身体验到中国由贫到富的艰巨过程,不断在中国实际处境中做哲学反思。期间反省中国城市高速... 我本是研究中西哲学的学者,但在钻研抽象理念的同时,也投身参与中国的发展二十余年,入过农村关爱贫困学生,也在城市服务支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亲身体验到中国由贫到富的艰巨过程,不断在中国实际处境中做哲学反思。期间反省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不少问题,关注如何保持城市的文化灵魂,遂一方面研读当代城市学的思路,一方面在古典文化中找寻过去的智慧,而且因住在西方二十多年,也到过四十多个国家考察,深明城市发展带来的危机,参考各地克服危机的经验,为此写了好些文章,包括探讨人文北京、人文上海、走出城市的精神荒园、建立后现代的义人城市、从城市的创造性破坏到创造性更新、走出枷锁的城市等。盼能抛砖引玉,引发各方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化 创造性破坏 城乡人口 亲身体验 农民工子女 贫困学生 人文北京 中西哲学
原文传递
生态城市与绿色思想
20
作者 梁燕 《北京规划建设》 2016年第2期134-136,共3页
当代对生态城市(ecooity)的研究与实践 生态城市又称为可持续城市(sustainablecity)、“绿色城市”(greencity),主要是要求城市规划中,城市发展不要牺牲环境保育。建造城市须尽一切力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如能源、水源与食物,... 当代对生态城市(ecooity)的研究与实践 生态城市又称为可持续城市(sustainablecity)、“绿色城市”(greencity),主要是要求城市规划中,城市发展不要牺牲环境保育。建造城市须尽一切力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如能源、水源与食物,也尽量减低排放废气、污水与垃圾,且建立绿色资源,包括街道种树、屋顶种草或树、划定耕种及划地植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绿色思想 环境保育 绿色资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