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城镇化、城市规模与流动人口收入提升 被引量:8
1
作者 尤济红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9-198,共20页
新型城镇化注重“人的城镇化”,如何促进流动人口更好发展是其关键任务之一,但鲜有文献从流动人口的视角来考察新型城镇化效应。通过合并2011—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 新型城镇化注重“人的城镇化”,如何促进流动人口更好发展是其关键任务之一,但鲜有文献从流动人口的视角来考察新型城镇化效应。通过合并2011—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因城市规模呈现差异化,中小规模试点城市的流动人口收入获得显著提升,平均效应为3.9%,而试点大城市的流动人口收入则无显著差异。机制检验表明,中小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效应分别从劳动力需求端的地方产业扶持,以及劳动力供给端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有利于流动人口的收入提升。在异质性方面,新型城镇化对流动人口的收入提升效应在东西部城市群内的小城市效果更明显,高学历和以雇员身份从事第二产业的流动人口收入提升相对更多。此外,新型城镇化的收入提升效应并非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劳动力自选择的结果,因此,其作用是实质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动人口 城市规模 产业扶持
下载PDF
数字产业发展如何影响流动人口收入? 被引量:4
2
作者 尤济红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100,共14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渗透,数字产业已经深刻影响到中国经济结构,对当前仍主要处于中低端行业的流动人口就业和收入带来潜在冲击。为分析两者的关系,构建数字化冲击下不同岗位复杂度与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匹配模型,发现数字化冲击...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渗透,数字产业已经深刻影响到中国经济结构,对当前仍主要处于中低端行业的流动人口就业和收入带来潜在冲击。为分析两者的关系,构建数字化冲击下不同岗位复杂度与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匹配模型,发现数字化冲击将引发工作复杂性密度发生变化,造成流动人口收入下降。基于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微观个体数据,将其与城市层面的特征数据相匹配,实证考察数字产业发展对流动人口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的数字产业发展对流动人口收入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业发展的冲击,不仅形成了对流动人口的劳动力替代,推动了其向灵活就业身份转换,还加剧了个体户之间的竞争。同时,异质性分析发现,该负面影响在重视科技投入、消费市场容量小的中小城市中更明显,年龄大、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农民工群体受到的数字化不利冲击更大。研究结论为理解中国数字经济转型趋势下,如何应对流动人口可能面临的收入下降问题提供了理论视角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 流动人口 劳动替代 灵活就业 竞争替代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试点城市的证据
3
作者 尤济红 《新经济》 2024年第10期77-90,共14页
为了推进传统城镇化道路的模式转型,近年来逐步开始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地区试点和推广工作,这一新的制度模式能否引领地区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速压力下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03-2018年城市层面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新型城镇化... 为了推进传统城镇化道路的模式转型,近年来逐步开始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地区试点和推广工作,这一新的制度模式能否引领地区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速压力下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03-2018年城市层面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新型城镇化试点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试点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分析表明,通过投资增强产业发展和加大科技投入是新型城镇化提升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进一步来看,新型城镇化政策具有“涓滴效应”,能提高试点周边城市经济总量。异质性分析显示,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效应集中体现在城市群内工业基础较好的中小城市。因此,新型城镇化要重点关注工业发展的中小城市,并进一步提升科技研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经济增长 产业发展 科技投入
下载PDF
社会保障覆盖与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 被引量:1
4
作者 尤济红 《经济论坛》 2023年第7期40-50,共11页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速流动人口市民化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拉动内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结合这两个关键视角,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讨社会保障获取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为地方政府的社会保...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速流动人口市民化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拉动内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结合这两个关键视角,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讨社会保障获取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为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和加速流动人口市民化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实证研究发现,流入地的社会保障获取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具有积极影响,采用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一致,但影响程度更大,传统估计方法可能低估了社会保障的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体制外、非农户口和位于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对社会保障水平更为敏感。进一步对市民化意愿的分类检验表明,流入地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流动人口长期临时居住意愿,促进其实现稳定或事实上的深度市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化意愿 社会保障 人口流动 长期居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