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BI-RADS分类联合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在中老年女性乳腺4类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韦彩芬 +2 位作者 陈保君 张步林 黄江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677-1681,共5页
目的探讨以第二版BI-RADS超声分类为基础,联合超声光散射成像(diffusion optical tomography,DOT)技术对50岁以上女性乳腺4类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300例50岁以上女性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第二... 目的探讨以第二版BI-RADS超声分类为基础,联合超声光散射成像(diffusion optical tomography,DOT)技术对50岁以上女性乳腺4类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300例50岁以上女性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第二版BI-RADS评分方法对分类为4A、4B、4C类的乳腺肿块,联合DOT技术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别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BI-RADS评分4A、4B、4C类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4A类分别为82. 6%、85. 7%、85. 2%、51. 4%及96. 4%; 4B类分别为90. 5%、81. 8%、87. 2%、88. 9%及84. 4%; 4C类分别为95. 6%、75. 0%、94. 5%、98. 5%及50%。DOT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4A类分别为80. 0%、88. 7%、87. 5%、53. 3%及96. 6%; 4B类分别为90. 9%、80. 0%、86. 7%、87. 7%及84. 8%; 4C类分别为95. 7%、75. 0%、94. 5%、98. 5%及50. 0%。BI-RADS、DOT评分分类恶性百分率明显高于理论恶性率(P <0. 05),单独BI-RADS与单独DOT诊断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者联合诊断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4A类分别为83. 3%、95. 2%、94. 2%、62. 5%及98. 3%; 4B类分别为93. 1%、88. 2%、91. 3%、93. 1%及88. 2%; 4C类分别为98. 6%、66. 7%、97. 4%、98. 6%及66. 7%。两者联合与单独BI-RADS、DOT诊断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 58,P <0. 05;X^2=7. 59,P<0. 05)。结论以第二版BI-RADS分类风险评估为基础,联合DOT技术检查,对年龄50岁以上女性的乳腺4类肿块恶性百分率高于理论值,并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是一种实用、简便的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 超声诊断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超声检查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细化分类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韦彩芬 +2 位作者 陈保君 黄江涛 张步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超声检查BI-RADS 4类乳腺肿块细化分为4A、4B、4C类的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以便准确的评估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病变,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应用美国放射学2013年版BI-RADS超声...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超声检查BI-RADS 4类乳腺肿块细化分为4A、4B、4C类的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以便准确的评估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病变,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应用美国放射学2013年版BI-RADS超声评分方法,选取4类乳腺肿块1000个,按年龄<40岁、年龄40~50岁、年龄>50岁分三组,分别以病灶的形态、纵横比、边缘、微钙化、后方回声及内部回声这些超声征象进行细化对比分析,将各组病变进一步分为4A、4B、4C类,比较分亚类后PPV的差异性。结果1000个肿块中:年龄<40岁组246个,其中恶性64个,良性182个;年龄40~50岁组446个,其中恶性132个,良性314个;年龄>50岁组308个,其中恶性145个,良性163个。良、恶性病变的形态、纵横比、边缘、微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改变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征象进一步细化分类后三个不同年龄段4A类的PPV分别为5.1%、9.0%、15.4%,4B类的PPV分别为33.3%、40.9%、61.6%,4C类的PPV分别为74.0%、85.2%、94.5%。各年龄段细化分类后组间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χ^(2)=13.98,χ^(2)=10.33,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4类乳腺肿块的各亚类阳性预测值年龄越大阳性预测值越高,年龄分组且细化分类后能更准确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风险进行评估,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段 乳腺超声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4类肿块 细化分类 阳性预测值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分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韦彩芬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4期388-392,共5页
2003年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在乳腺X线检查分类基础上推荐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经过世界各地长期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采用BI-RADS分类有利于提高诊... 2003年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在乳腺X线检查分类基础上推荐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经过世界各地长期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采用BI-RADS分类有利于提高诊断医生之间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数据收集和质量监测的效果,最终提高影像诊断质量。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和对乳腺影像诊断认识的深入,2013年,ACR在总结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BI-RADS进行了更新,增加了部分新的名词、定义和技术,特别是对超声部分进行了大幅扩展。该文就超声BI-RADS分类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RADS分类 乳腺肿块 应用进展
下载PDF
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4
作者 黄江涛 凌文龙 +1 位作者 徐宗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237-240,共4页
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研究,这些患者的治疗时间都在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之间,而且这些患者最终都接受了甲状腺切除结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并在手术开始前... 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研究,这些患者的治疗时间都在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之间,而且这些患者最终都接受了甲状腺切除结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并在手术开始前实施颈部超声检查。在本次研究中,将病理学检查的最终结果设定为对比的金标准。以上述金标准为基准,对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诊断效能进行评估,同时,还要对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估。结果 经与金标准对比可知,本次研究中超声检查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96%(101/163)、91.95%(137/149)、76.28%(238/312)、89.38%(101/113)、68.84%(137/199)。就灰阶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结果来年,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非转移组与转移组的回声均质性、内部结构、内部回声、边缘、晕圈区别不大(P>0.05),而相比于非转移组相比,转移组的纵横比≥1mm占比、边界模糊占比均更高(P<0.05)。两组的血流分布、PSV、PI区别不大,而相比于非转移组,转移组的血流丰富程度、淋巴结大小、钙化、RI明显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有较为典型的超声影像特征,临床可以通过多个超声影像特征来提高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进而明确手术切除淋巴结的范围,促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颈部转移性淋巴结 超声影像特征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韦彩芬 潘伟 +2 位作者 陈聿峰 姚冠达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945-94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确诊的甲减患者80例为甲减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甲减组治疗前、对照组采用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下和反应性充血...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确诊的甲减患者80例为甲减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甲减组治疗前、对照组采用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下和反应性充血后的肱动脉内径及含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计算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甲减组采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6个月后用同样方法计算EDD、EID。将甲减组按照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比较及与对照组对照,比较各组EDD、EID差异。结果甲减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8±1.20)%vs(11.25±2.72)%,P<0.05];甲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EDD比较,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4±1.27)%vs(7.98±1.20)%,P<0.05];甲减组治疗6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EDD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减组治疗前EID为(21.84±2.46)%,治疗后为(22.34±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2.58±2.05)%比较EI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减患者EDD减低,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减低,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功能减退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超声对低于2cm的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7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最大直径≤2cm的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要点,分析漏、误诊原因,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超声检查最大直径≤2cm的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7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经病理证实乳头状癌68... 目的探讨最大直径≤2cm的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要点,分析漏、误诊原因,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超声检查最大直径≤2cm的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7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经病理证实乳头状癌68例,髓样癌2例,其中36例伴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伴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伴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术前诊断符合率59%。声像图特征:实质性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边缘不整齐或有毛刺,内部有微钙化或粗钙化,血流丰富,有同侧下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于原有良性甲状腺疾病的基础上时易漏、误诊。结论掌握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及漏、误诊原因,可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甲状腺癌 最大直径≤2cm
下载PDF
甲状腺无钙化极低回声结节与病理对照的分析
7
作者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无钙化极低回声结节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提高对这类结节的认识。方法选择在我科行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内极低回声结节患者44例,将其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44例患者中,单发结节22例,多发结节22例,结节最... 目的探讨甲状腺无钙化极低回声结节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提高对这类结节的认识。方法选择在我科行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内极低回声结节患者44例,将其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44例患者中,单发结节22例,多发结节22例,结节最大直径5~25mm。均为实质性极低回声结节。20个甲状腺癌结节中,单发13个(65%),边界清晰15个(75%),形态不规则14(70%),纵横比>1有4个(20%),24个良性结节中,单发9个(38%),边界清晰7个(29%),形态规则21个(87%)。甲状腺癌的结节,在单发、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方面与良性结节有显著差异。结论当极低回声结节表现为单发,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特别是小的分叶及毛刺时提示恶性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甲状腺 极低回声结节 无钙化
下载PDF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墓碑型ST段抬高演变1例
8
作者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QTC间期 演变 入院体检 V3导联 呼吸困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