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子入射In靶激发L系特征X射线的角分布研究
1
作者 柳钰 王兴 +4 位作者 徐忠锋 周贤明 程锐 张小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4,共7页
本论文实验测量并分析了发射角以10°为间隔,125°-155°范围内,入射能量为250 keV的质子束激发In靶产生的特征L系X射线谱,根据实验测得能谱结果,综合考虑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后,计算了不同探测角度下特征X射线的相对强度比L_(... 本论文实验测量并分析了发射角以10°为间隔,125°-155°范围内,入射能量为250 keV的质子束激发In靶产生的特征L系X射线谱,根据实验测得能谱结果,综合考虑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后,计算了不同探测角度下特征X射线的相对强度比L_(ι)/L_(γ1);由相对强度比L_(ι)/L_(γ1)与二阶勒让德函数P_(2)(cosθ)之间的函数关系,发现特征X射线Lι在被测能量下呈各向异性发射,推得Lι特征X射线的各向异性参数β为-0.179±0.011,进而得到In靶L_(3)亚壳层的定向度A_(20)为-0.422±0.025,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根据PWBA(Plane wave born approximation)模型和ECPSSR(Energy-loss coulomb-repulsion perturbed-stationary-state relativistic)模型,计算了250 keV质子入射下,In靶L亚壳层电离截面σ及Coster-Kronig跃迁矫正因子κ,在根据各向异性参数计算L_(3)亚壳层定向度的过程中考虑了Coster-Kronig跃迁的作用.分析认为本实验碰撞速度下,通过电子转移方式产生空穴的截面比直接电离小的多,所以没有对L_(3)亚壳层定向度进行电子转移因素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电离 特征X射线 角分布 各向异性
高电荷态离子^(129)Xe^(28+)与Au和Mo表面作用产生的X射线谱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小安 肖国青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研究了高电荷态离子129Xe28+轰击金属Au和Mo表面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在入射离子的电荷态和能量相同的条件下,对于核电荷数较小、原子质量较轻的靶原子,只有其内壳层的电子才能被激发而产生X射线,而核电荷数较大、原子质量... 研究了高电荷态离子129Xe28+轰击金属Au和Mo表面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在入射离子的电荷态和能量相同的条件下,对于核电荷数较小、原子质量较轻的靶原子,只有其内壳层的电子才能被激发而产生X射线,而核电荷数较大、原子质量较重的靶原子只有其较外壳层的电子能被激发而产生X射线。特征X射线的产额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X射线 产额
下载PDF
^(129)Xe^(q+)激发Mo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小安 +2 位作者 李耀宗 赵永涛 肖国青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059-6063,共5页
研究了高电荷态离子129Xeq+(q=25,26,27)入射金属Mo表面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在束流强度小于120nA条件下,高电荷态离子129Xeq+可以激发Mo的L壳层特征X射线谱.单离子X射线相对产额可达10-8量级,特征X射线的相对产额随入射离... 研究了高电荷态离子129Xeq+(q=25,26,27)入射金属Mo表面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在束流强度小于120nA条件下,高电荷态离子129Xeq+可以激发Mo的L壳层特征X射线谱.单离子X射线相对产额可达10-8量级,特征X射线的相对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和电荷态(势能)的增加而增加.通过Mo原子的Lα1特征X射线谱,利用Heisenberg不确定关系对Mo原子的第M能级寿命进行了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X射线 产额 能级寿命
原文传递
^(129)Xe^(30+)与Au作用激发的Au M-X射线与Xe L-X射线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耀宗 张小安 +7 位作者 赵永涛 程锐 周贤明 王兴 雷瑜 孙渊博 徐戈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1-166,共6页
探测了动能为1.0—7.0 MeV的^(129)Xe^(30+)入射Au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入射离子动能较高时,不仅激发出很强的Au的M-X射线,还激发出了Xe的L-X射线,且X射线产额与入射离子动能有强相关性.分析了X射线产额与入射离子动能的关系.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X射线 离子动能
原文传递
近Bohr速度129Xeq+离子入射Ta靶发射近红外光谱线
5
作者 王益军 张颖 +9 位作者 张小安 周贤明 梅策香 曾利霞 李耀宗 柳钰 向前兰 孟惠 张艳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1,共8页
用动能一定的高电荷态^(129)Xe^(q+)(17≤q≤27)离子,分别入射洁净的Ta靶表面,测量中性化的激发态Xe原子从组态5p^(5)(^(2)P°_(3/2))nl退激到组态5p^(5)(^(2)P°_(3/2))ml’过程中辐射的近红外光谱线.实验结果表明:多激发态的... 用动能一定的高电荷态^(129)Xe^(q+)(17≤q≤27)离子,分别入射洁净的Ta靶表面,测量中性化的激发态Xe原子从组态5p^(5)(^(2)P°_(3/2))nl退激到组态5p^(5)(^(2)P°_(3/2))ml’过程中辐射的近红外光谱线.实验结果表明:多激发态的空心原子退激发射其特征光谱线,部分典型的跃迁按照阶梯方式退激.Xe原子发射的谱线的单粒子荧光产额和激发的Ta原子发射谱线的单粒子荧光产额随入射离子电荷态的增加而增加,其增加的趋势与入射离子携带的势能随电荷态增加的趋势一致.证明在近Bohr速度的能区,经典过垒模型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尔速度 高电荷态离子 经典过垒模型 近红外光谱线 空心原子
下载PDF
Bragg峰能区Xe^(20+)与不同靶作用产生的X射线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小安 +2 位作者 周贤明 赵永涛 肖国青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14-119,共6页
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320 kV高电荷态离子综合研究平台,测量了动能为6.0 MeV的Xe^(20+)离子与V,Fe,Ni,Cu,Zn靶表面作用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分析了能量为1.60 keV的X射线的产生机制,并利用经典过垒模型计算了Xe^(20+)与不同靶... 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320 kV高电荷态离子综合研究平台,测量了动能为6.0 MeV的Xe^(20+)离子与V,Fe,Ni,Cu,Zn靶表面作用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分析了能量为1.60 keV的X射线的产生机制,并利用经典过垒模型计算了Xe^(20+)与不同靶作用时第一代空心原子在上表面的存在时间.结果表明:对于没有初始M空穴的Xe^(20+)离子与不同靶相互作用时,实验中没有观察到Xe的Mα X射线,而观察到了能量为Xe的Mα X射线的两倍的X射线,称此线为Xe的Mαα X射线,认为其是由Xe在靶的上表面的双电子单光子过程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X 射线 布拉格峰能区 双电子单光子
下载PDF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硫脲嘧啶及其互变异构体在低能电子作用下的解离过程
7
作者 张颖 王兴 +5 位作者 徐忠锋 任洁茹 张艳宁 周贤明 张小安 《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运用玻恩-奥本海默分子动力学模型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气相下硫脲嘧啶与低能电子吸附解离动力学过程,发现硫脲嘧啶及其互变异构体在吸附解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脱氢现象,即特定位置的化学键N—H键,C—H键断裂,使其在N位点和C位点失去... 运用玻恩-奥本海默分子动力学模型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气相下硫脲嘧啶与低能电子吸附解离动力学过程,发现硫脲嘧啶及其互变异构体在吸附解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脱氢现象,即特定位置的化学键N—H键,C—H键断裂,使其在N位点和C位点失去氢原子,形成解离过程中最主要的负离子碎片——闭壳层脱氢负离子(TU-H)-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脱氢现象,分别对断裂的化学键进行势能曲线扫描,对键解离能、电子亲和能、负离子(TU-H)-出现势进行计算对比发现,在所有断裂的化学键中N—H键最容易发生断裂,而负离子(TU-H)-的形成主要源于N—H键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恩-奥本海默分子动力学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吸附解离 硫脲嘧啶
下载PDF
类氦C离子诱发不同金属厚靶原子的K-X射线
8
作者 梅策香 张小安 +6 位作者 周贤明 曾利霞 张艳宁 杜树斌 郭义盼 杨治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3,共8页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MV串列加速器上提供的动能为15—55 MeV的类氦C离子分别轰击Fe,Ni,Nb和Mo金属厚靶,采用HpGe探测器测量了K-X射线,获得了相应的K-X射线的发射截面.本文中由于各个靶原子外壳层电离度的不同,类氦C离子与Fe,N...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MV串列加速器上提供的动能为15—55 MeV的类氦C离子分别轰击Fe,Ni,Nb和Mo金属厚靶,采用HpGe探测器测量了K-X射线,获得了相应的K-X射线的发射截面.本文中由于各个靶原子外壳层电离度的不同,类氦C离子与Fe,Ni靶原子相互作用发射的K_(β)与K_(α)X射线的分支强度比随入射离子动能增加而减小,而Nb,Mo靶原子发射的K-X射线分支强度比变化不明显.利用厚靶截面公式计算了靶原子K-X射线的发射截面,并与不同的理论模型及质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类氦C离子动能的增大,Fe,Ni靶原子发射的K_(β)与K_(α)X射线的总产生截面与考虑多电离的两体碰撞近似修正模型最为符合Nb,Mo靶原子发射的K_(β)与K_(α)X射线的总产生截面与平面波恩近似模型的理论值最为接近.质子与单核子C离子能量相同时,质子比类氦C离子激发不同靶的K-X射线产生截面约小3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粒子束 截面 两体碰撞近似 平面波恩近似
下载PDF
Eu20+入射Au靶发射Eu L-X射线产额与动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耀宗 张小安 +2 位作者 赵永涛 周贤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41-147,共7页
探测了动能为3.0—6.0 MeV的Eu20+离子入射Au靶激发Eu的L-X射线谱,获得了射线产额与离子入射动能的实验关系.采用有心保守力作用下的两体碰撞模型,并考虑了离子的能损,计算了Eu离子与Au原子碰撞过程中单离子L壳层空穴的产额.根据离子L... 探测了动能为3.0—6.0 MeV的Eu20+离子入射Au靶激发Eu的L-X射线谱,获得了射线产额与离子入射动能的实验关系.采用有心保守力作用下的两体碰撞模型,并考虑了离子的能损,计算了Eu离子与Au原子碰撞过程中单离子L壳层空穴的产额.根据离子L壳层空穴退激的荧光产额,给出了碰撞过程Eu单离子L-X射线产额与离子入射动能的理论关系.结果表明,射线产额的理论值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动能 荧光产额 单离子X射线产额
原文传递
势能助力靶原子离化激发辐射近红外光谱
10
作者 张颖 徐忠峰 +7 位作者 王兴 任洁茹 张艳宁 梅策香 周贤明 王伟 张小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4,共8页
用动能为1360 keV的129Xeq+(q=17,20,23,25,27)高电荷态离子分别入射到金属Al和Ti固体靶表面,测量高电荷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离子俘获表面电子完成中性化所形成的激发态Xe原子和低电离态Xe离子退激辐射的近红外光谱线(800~1700 nm)... 用动能为1360 keV的129Xeq+(q=17,20,23,25,27)高电荷态离子分别入射到金属Al和Ti固体靶表面,测量高电荷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离子俘获表面电子完成中性化所形成的激发态Xe原子和低电离态Xe离子退激辐射的近红外光谱线(800~1700 nm),以及靶原子被离化激发、退激辐射的光谱线。实验结果表明:高电荷态离子入射金属表面的过程中,携带的势能在飞秒量级的时间内沉积到靶表面,使靶原子离化激发,较强的库仑势能可使靶原子形成高离化态和复杂的电子组态、退激辐射光谱线。随着入射离子的电荷态增加,测量谱线的强度增大,该变化趋势与入射离子的势能随电荷增加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说明经典过垒模型在近玻尔速度能区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 高电荷态离子 经典过垒模型 禁戒跃迁 近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用屏蔽法计算较高电荷态类锂离子的电离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耀宗 张小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在类氢离子能级相对论修正的基础上,依据屏蔽方法,给出了类锂离子基态电离能的一种表达式。依据原子序数3至14的元素类锂体系基态电离能实验数据,总结出类锂离子1s态电子屏蔽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函数关系。计算了原子序数15至30的类锂离子... 在类氢离子能级相对论修正的基础上,依据屏蔽方法,给出了类锂离子基态电离能的一种表达式。依据原子序数3至14的元素类锂体系基态电离能实验数据,总结出类锂离子1s态电子屏蔽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函数关系。计算了原子序数15至30的类锂离子基态电离能,计算结果与文献提供的实验数据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锂离子 屏蔽系数 电离能
下载PDF
7.0MeV的Xe^(30+)入射Au靶引起XeL、M壳层电子的多重激发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耀宗 张小安 +1 位作者 赵永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89,共5页
探测了7.0MeV动能的129 Xe30+离子入射Au靶激发的Xe L-X射线谱.研究了Xe L、M壳层空穴的形成机制及Xe的M、N、O壳层伴存空穴对L-X射线能量与半高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大量伴线的产生,Xe的Lα、Lβ、Lβ2,15、Lγ1-X射线峰中心能量与... 探测了7.0MeV动能的129 Xe30+离子入射Au靶激发的Xe L-X射线谱.研究了Xe L、M壳层空穴的形成机制及Xe的M、N、O壳层伴存空穴对L-X射线能量与半高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大量伴线的产生,Xe的Lα、Lβ、Lβ2,15、Lγ1-X射线峰中心能量与无伴线的文献数据相比变大,峰的半高宽相对探测器的分辨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动能 空穴 X射线能量 多重激发
下载PDF
不同离子激发Au靶的多电离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小安 +5 位作者 李耀宗 赵永涛 周贤明 王兴 梅策香 肖国青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18-124,共7页
重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时,会引起靶原子内壳层的电离,相应空穴退激过程中发射的X射线对研究重离子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目前,在K和L壳层电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而M壳层的研究较少,本文依托兰... 重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时,会引起靶原子内壳层的电离,相应空穴退激过程中发射的X射线对研究重离子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目前,在K和L壳层电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而M壳层的研究较少,本文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320 kV高电荷态离子综合研究平台,测量了不同能量的H^+, Ar^(8+), Ar^(12+), Kr^(13+)和Eu^(20+)离子与Au表面作用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及其能移,计算了X射线的产额比值.结果表明:重离子引起了靶原子内壳层的多电离,多电离效应使Au的MX射线有不同程度的能移;多电离程度取决于入射离子能量、离子的原子序数和其外壳层的空穴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 X射线 能移 多电离效应
下载PDF
H^+和Ar^(11+)激发Si的K壳层X射线发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贤明 赵永涛 +11 位作者 程锐 王兴 雷瑜 孙渊博 王瑜玉 徐戈 任洁茹 张小安 李耀宗 梅策香 肖国青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82,共6页
测量了50—250keV H+和1.0—3.0MeV Ar11+轰击Si表面过程中辐射的X射线.结果表明,在Ar11+入射的情况下,引起了Si的L壳层上3,4个电子的多电离.计算了Si的K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并将两体碰撞近似(BEA),平面波恩近似,ECPSSR理论计算与实验值... 测量了50—250keV H+和1.0—3.0MeV Ar11+轰击Si表面过程中辐射的X射线.结果表明,在Ar11+入射的情况下,引起了Si的L壳层上3,4个电子的多电离.计算了Si的K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并将两体碰撞近似(BEA),平面波恩近似,ECPSSR理论计算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ECPSSR理论与质子产生的截面数据能够很好地符合;而考虑多电离后,BEA理论与Ar11+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高电荷态重离子 多电离
原文传递
129Xeq+离子入射Cu靶表面激发的近红外光谱线和X射线谱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小安 梅策香 +8 位作者 张颖 周贤明 曾利霞 李耀宗 柳钰 向前兰 孟惠 王益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5-33,共9页
利用动能一定(1360 keV)的高电荷态129Xeq+(q=21,23,25,27)离子束和动能为4 MeV的129Xe20+离子束分别入射洁净的Cu靶表面,流强为nA量级,离子在飞秒时间尺度内俘获靶电子完成中性化,能量沉积在靶表面使靶原子离化和激发,发生复杂组态之... 利用动能一定(1360 keV)的高电荷态129Xeq+(q=21,23,25,27)离子束和动能为4 MeV的129Xe20+离子束分别入射洁净的Cu靶表面,流强为nA量级,离子在飞秒时间尺度内俘获靶电子完成中性化,能量沉积在靶表面使靶原子离化和激发,发生复杂组态之间的跃迁.测量到了炮弹离子中性化后的Xe原子退激跃迁辐射的近红外光谱线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激发和离化的靶原子退激辐射的近红外光谱线,其中包括偶极禁戒跃迁(磁偶极和电四极跃迁)和Cu22+的磁偶极退激辐射跃迁的近红外光谱线.4 MeV的129Xe20+离子入射Cu靶表面,测量到Cu22+的软X射线、Cu原子的L1 edge和Lb3跃迁辐射的X射线以及高电荷态129Xe20+中性化后Xe原子退激辐射的Lh和Lb3 X射线.结果表明,低速高电荷态129Xeq+离子入射金属表面中性化过程中,离子中性化退激和激发离化靶原子辐射红外光谱线,近红外谱线的单离子荧光产额增加的趋势与入射离子的势能增加趋势相同.Xe原子的特征L X射线是炮弹离子进入表面下形成的第二代空心原子发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电偶极禁戒跃迁 近红外光谱线
下载PDF
Arq+入射金表面激发靶原子Mα-X射线的动能和势能的阈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小安 李耀宗 +9 位作者 赵永涛 程锐 周贤明 王兴 雷瑜 孙渊博 徐戈 李锦玉 肖国青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8-213,共6页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用动能150 keV和1.2 MeV的Ar^(q+)束流分别入射Au表面,测量了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辐射的X射线谱.结果表明,多电荷态Ar^(q+)激发Au原子的M_α-X射线至少需要2 keV的势能.本文采用半经典两体碰撞近似,...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用动能150 keV和1.2 MeV的Ar^(q+)束流分别入射Au表面,测量了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辐射的X射线谱.结果表明,多电荷态Ar^(q+)激发Au原子的M_α-X射线至少需要2 keV的势能.本文采用半经典两体碰撞近似,估算了炮弹离子通过碰撞激发靶原子辐射X射线的动能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X射线 阈值
原文传递
镀膜对金属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柳钰 +1 位作者 梅策香 刘婷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0-52,共3页
材料表面产生二次电子发射会对器件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于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该实验中选择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结构的方法抑制二次电子发射,对材料表面进行真空溅射镀膜,在表面镀上一层二次... 材料表面产生二次电子发射会对器件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于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该实验中选择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结构的方法抑制二次电子发射,对材料表面进行真空溅射镀膜,在表面镀上一层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较小的材料,实验中选择一层40 nm厚的Ta-C薄膜。实验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基片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峰值为2.15左右,经过镀膜处理的样片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峰值为1.39,减少了35%,这说明通过镀膜的方法能有效减小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子 介质 真空镀膜技术 阈值
下载PDF
CSR上154 MeV/u C^(6+)离子束分别入射 Ti、V、Fe、Ni和Zn靶的X射线辐射 被引量:3
18
作者 梅策香 张小安 +2 位作者 周贤明 曾利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85,共6页
用电子冷却存储环 (CSR )提供的能量为165 MeV/u的高能C^(6+) 脉冲束分别与Ti、V、Fe、Ni和Zn靶表面相互作用,测量了各靶辐射的 K 壳层X射线. 结果表明,实验探测到各靶的 K_(β) 和 K_(α) X射线均向高能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移动. 经分... 用电子冷却存储环 (CSR )提供的能量为165 MeV/u的高能C^(6+) 脉冲束分别与Ti、V、Fe、Ni和Zn靶表面相互作用,测量了各靶辐射的 K 壳层X射线. 结果表明,实验探测到各靶的 K_(β) 和 K_(α) X射线均向高能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移动. 经分析,X射线发生频移是由靶原子外壳层发生多电离引起的. 通过计算各靶 K 壳层X射线的产生截面,发现该截面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将各靶 K -X射线产生截面的实验值分别与两体碰撞近似、平面波恩近似和ECPSSR理论值比较,发现现有理论与实验值存在偏差,要准确描述实验结果需要进一步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脉冲束 频移 产生截面 X射线
下载PDF
H^(1+)和He^(2+)激发Au靶的M-X射线辐射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小安 梅策香 +12 位作者 张颖 赵永涛 徐忠锋 周贤明 任洁茹 程锐 李耀宗 曾利霞 杨治虎 陈熙萌 李福利 肖国青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107,共8页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提供的H^(1+)和He^(2+)的离子束入射Au靶表面,测量了激发靶原子的M壳层特征X射线辐射.实验结果显示:靶原子的特征X射线M_α和M_ζ产额以及X射线产生截面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增加而增加,实验获得X射线产生截...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提供的H^(1+)和He^(2+)的离子束入射Au靶表面,测量了激发靶原子的M壳层特征X射线辐射.实验结果显示:靶原子的特征X射线M_α和M_ζ产额以及X射线产生截面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增加而增加,实验获得X射线产生截面数值与利用BEA近似、PWBA模型以及ECPSSR理论估算的结果相比较大,实验截面随动能增加的趋势同PWBA模型估算的趋势较为接近.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当入射离子接近高Z靶原子时,由于高Z靶原子的M壳层电子束缚能相对较小,使靶原子产生双重离化和多重离化,荧光产额显著增强,使X射线产生截面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 X射线 产额 截面
原文传递
Xe^(26+)入射Au靶离子L壳层空穴的产生与退激辐射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耀宗 张小安 +3 位作者 马晴 马峰全 赵永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5,共5页
基于两体碰撞过程的能量与角动量守恒,推导出Xe26+离子与Au原子碰撞过程,单离子的L壳层空穴产额与离子动能的理论关系.实验测定了动能2.4-3.6Me V的Xe26+离子入射Au靶,产生的Xe的L-X射线谱,获得了射线产额与离子入射动能的实验关系.结... 基于两体碰撞过程的能量与角动量守恒,推导出Xe26+离子与Au原子碰撞过程,单离子的L壳层空穴产额与离子动能的理论关系.实验测定了动能2.4-3.6Me V的Xe26+离子入射Au靶,产生的Xe的L-X射线谱,获得了射线产额与离子入射动能的实验关系.结果表明,碰撞过程产生Xe L壳层空穴的同时,产生了一定数目的 M壳层空穴,导致L壳层空穴平均荧光产额显著变大,在实验能量范围,空穴产额的理论值与射线产额的实验值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动能 空穴产额 荧光产额 X射线产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