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莫勇军 杨克勤 +5 位作者 谭海涛 韦平欧 罗翔 许林 林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ETA二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测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手、足不同程度皮肤缺损19例,其中手部7例,足部12例,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 目的探讨ETA二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测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手、足不同程度皮肤缺损19例,其中手部7例,足部12例,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将供区进行CTA扫描,通过CTAi维晕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血供乏维图像,明确股前外侧区皮肤穿支血管的起源、走向、分型、血管蒂长度、管径以及穿支点位置等信息.依据穿支血管三维图像进行评估选择供区.通过建立坐标系进行穿支血管初步定位.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CTA的定位结果进行了复核.选择最仕穿支血管并进行精准定位.以此穿支点作为皮瓣中心进行皮瓣设计。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0cm×7.0cm~25.0cm×12.0cm,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面积13.5cm×8.0cm。28.0cm×l3.5cm。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16例、植皮处理3例。分析术前、术中血管定位的准确性,评价随访结果的临床效果。结果19例患者术前CTA联合CDU检测在股前外侧供区探测到54条穿支.术中实际发现58条穿支,除4条管径细小的穿支(管径小于O.5mm)在术前未被检测出来外.术前检测的穿支血管均在术中得到证实。术后19例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缺损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对修复手部7例.功能按关节总活动度(TAM)评分,结果获优4例,良2例,可1例;对修复足部12例.功能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结果获优7例,良4例,可1例。供区均I期愈合,其中16例线性瘢痕愈合.下肢负重行走不受影响。结论CTA技术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能全面客观反映股前外侧区穿支血管情况.实现穿支血管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穿支皮瓣 CAT三维重建 彩色多普勒超声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3D技术在足趾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拇和手指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莫勇军 谭海涛 +6 位作者 杨克勤 江建中 韦平欧 罗翔 林汉 许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 探讨3D技术在足趾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和手指缺损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12月,对18例拇、手指不同程度皮肤缺损实施足趾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将供、受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 目的 探讨3D技术在足趾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和手指缺损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12月,对18例拇、手指不同程度皮肤缺损实施足趾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将供、受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静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供区动、静脉血管的分型、走行、毗邻定位、趾蹼间血管交通情况以及量化血管口径资料.采用计算机辅助解剖建模分析供区血供三维图像、受区缺损参数,根据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供区的手术设计.根据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按术前设计方案实施[母]趾或第二足趾趾腹皮瓣、趾甲(皮)瓣以及足趾半月形皮瓣分别修复拇、手指指腹缺11指,指甲缺损8指以及节段皮肤缺损3指. 结果 18例22指皮瓣全部成活,均未发生血管危象,术后经6- 15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皮瓣色泽、质地、手指外形接近正常,拇、手指屈、伸动作及抓、捏持物功能恢复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 - 12 mm;足部供区创面经植皮均Ⅰ期愈合,不妨碍行走,植皮区耐磨,无破溃发生. 结论 数字化3D-CTA技术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供区血管情况,为术前手术方案的设计及术中处理血管变异情况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活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皮瓣 足趾皮瓣 修饰性再造 数字化技术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数字化技术辅助多手指缺损再造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3
作者 莫勇军 谭海涛 +5 位作者 韦平欧 杨克勤 罗翔 许林 林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8-343,共6页
目的 探讨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进行足趾移植多手指再造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多个手指不同程度缺损5例患者,术前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双足及双手扫描,通过计算机软件建立三维图像模型,明确供、受区动、静脉血管走向、分型及受区缺损面积、形... 目的 探讨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进行足趾移植多手指再造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多个手指不同程度缺损5例患者,术前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双足及双手扫描,通过计算机软件建立三维图像模型,明确供、受区动、静脉血管走向、分型及受区缺损面积、形状等参数,设计与具体病例手指缺损的数量、每个手指缺损的长度以及受区皮肤缺损的面积、形状相匹配的个性化手术方案.实施同侧(母)甲瓣联合第2足趾趾骨、对侧第2足趾联合足背皮瓣移植分别再造拇、示指2指1例;对侧第2足趾与同侧第2、3足趾分别联合带跖趾关节的足背皮瓣移植分别再造拇、示、中指3指l例以及示、中、环指6指2例;双侧第2、3足趾联合足背皮瓣,对侧第2、3足趾带跖趾关节、同侧第2足趾串联髂骨块移植分别再造中、示、环、小指4指1例,5例移植再造15指. 结果 再造15指全部成活,经6个月~1年随访,再造手指外观接近正常,保护性感觉、针刺痛觉及实体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6 ~12 mm,对捏,对掌功能恢复,握力达健侧50%~70%,临床效果满意. 结论 数字化技术能为术前制定个性化精确化的多手指再造手术方案,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多指再造成活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 数字化技术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增强现实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莫勇军 许林 +6 位作者 程志琳 韦平欧 罗翔 林汉 植宁喜 谭海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手、足部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手部4例,足部9例,缺损面积为13.0cm×6.5cm^24.0cm×13.0cm...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手、足部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手部4例,足部9例,缺损面积为13.0cm×6.5cm^24.0cm×13.0cm,术前运用AR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皮瓣面积15.0cm×8.0cm^26.5cm×16.5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10例,植皮处理3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和分析皮瓣成活情况及修复肢体的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随访8~16个月,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部位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修复手部4例,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优3例,良1例;修复足部9例,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功能:优6例,良2例,可1例。供区均I期愈合,对下肢负重和行走无影响。结论AR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良好,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数字化设计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CTA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莫勇军 谭海涛 +5 位作者 杨克勤 江建中 韦平欧 罗翔 林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CTA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4月~2015年2月,对27例四肢不同程度皮肤缺损患者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术前将供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 [目的]探讨CTA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4月~2015年2月,对27例四肢不同程度皮肤缺损患者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术前将供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股前外侧皮瓣血供的起源、走向、分型、血管蒂长度、管径以及穿支点位置。根据三维图像参数指导皮瓣设计和修复,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面积16cm×10 cm^27 cm×18 cm。[结果]27例皮瓣全部成活,均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经过6~17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缺损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利用CTA三维重建技术选择定位合适的穿支动脉进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是可靠、实用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CTA三维重建 数字化技术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数字化技术辅助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24例 被引量:16
6
作者 莫勇军 谭海涛 +6 位作者 杨克勤 江建中 韦平欧 罗翔 林汉 许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2-595,共4页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四肢不同程度皮肤缺损24例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的患者,术前将供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血供三...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四肢不同程度皮肤缺损24例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的患者,术前将供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股前外侧皮瓣血供的起源、走向、分型、血管蒂长度、管径以及穿支点位置.采用计算机辅助解剖建模分析供区血供三维图像参数,根据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供区的手术设计.对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3 cm×8 cm ~ 24 cm×16 cm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9例、植皮处理15例. 结果 24例皮瓣全部成活,均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经过6~ 14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缺损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腕关节背伸28°~ 36°、掌屈32°~41°,掌指关节屈曲62°~ 85°、伸直为-4°~2°,膝关节屈曲109°~ 121°、伸直-5°~3°,踝关节背伸19°~24°、跖屈28°~35°.供区均Ⅰ期愈合,下肢负重行走不受影响. 结论 数字化技术能客观反映供区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动脉血管情况,为术前手术设计及术中处理血管变异情况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数字化技术 四肢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CTA技术在小腿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克勤 莫勇军 +6 位作者 谭海涛 韦平欧 罗翔 林汉 许林 林鑫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CTA三维重建技术在小腿穿支蒂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对足踝部周围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患者,缺损面积10.0 cm×5.0 cm-17.0 cm×9.0 cm,应用小腿穿支皮... 目的探讨CTA三维重建技术在小腿穿支蒂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对足踝部周围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患者,缺损面积10.0 cm×5.0 cm-17.0 cm×9.0 cm,应用小腿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术前将供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A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小腿皮瓣血供的起源、走向、血管蒂长度、管径以及穿支点位置。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建模分析供区血供三维图像参数,根据CTA技术指导手术方案设计。分别实施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11例,腓动脉外踝后上穿支皮瓣修复7例。供区创面直接缝合5例、植皮处理13例。 结果18例皮瓣全部成活,均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经7-15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部位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踝关节功能背伸15°-25°、跖屈30°-45°。供区均I期愈合,下肢负重行走不受影响。 结论CTA三维重建技术能客观反映供区小腿穿支皮瓣动脉血管情况,为术前手术设计及术中处理血管变异情况提供可靠依据,有利减少供区损伤,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CTA三维重建 数字化技术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高压氧对小鼠胫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生物力学特性及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谭嘉 谭海涛 +5 位作者 陈国平 李晓 邓贵全 黄晓荣 甘智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2年第1期48-56,共9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小鼠胫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生物力学特性及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21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8只)和高压氧组(108只),建立胫骨骨折模型。高压氧组予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不予高压氧治疗。分...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小鼠胫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生物力学特性及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21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8只)和高压氧组(108只),建立胫骨骨折模型。高压氧组予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不予高压氧治疗。分别于骨折后1、2、3、4周取材,取材前通过行为学评分和斜板实验评价两组小鼠的行为学特征,观察取材后胫骨的一般生物学特征,检测胫骨标本的抗扭力和抗折力,测定胫骨骨痂组织的胶原蛋白含量,同时采用改良Masson染色对骨痂组织中的胶原蛋白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小鼠骨折后1、2周行为学评分降低;2、3、4周斜板实验坡度升高(P<0.05)。骨折后1周高压氧组小鼠右侧胫骨宽度(骨痂处)、胫骨抗折力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2周高压氧组小鼠右侧胫骨抗扭力高于对照组,骨折后1、2、3周右侧与左侧胫骨抗扭力比值以及两侧胫骨抗折力比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小鼠骨折后1、2、3、4周骨痂胶原纤维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压氧组改良Masson染色出现较多的蓝色反应。结论在小鼠胫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高压氧治疗提高了骨痂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含量,增强了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对骨折愈合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胫骨骨折 骨折愈合 生物力学 胶原蛋白 小鼠
下载PDF
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整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陆声榆 谭海涛 +5 位作者 江建中 陆俭军 杨克勤 韦平欧 罗翔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术后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21指Ⅱ°-Ⅵ°缺损的病例,行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术后1-2个月行再造指整形,对再造指明显膨大一侧指腹行梭形软组织切除术6指,对“指腹”膨大和“驼颈部”畸... 目的探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术后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21指Ⅱ°-Ⅵ°缺损的病例,行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术后1-2个月行再造指整形,对再造指明显膨大一侧指腹行梭形软组织切除术6指,对“指腹”膨大和“驼颈部”畸形一侧行指腹筋膜皮瓣转移术15指。结果15例21指再造拇、手指外形获得明显改善,经6-8个月随访,再造拇手指“指腹”膨大和“驼颈”畸形消失,外观恢复良好。结论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术后的整形修复,临床疗效良好、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足趾 移植 再造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急诊V-Y皮瓣和甲床移植修复指尖离断伤20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罗翔 韦平欧 +6 位作者 杨克勤 许林 林汉 莫勇军 植宁喜 谭海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7-539,共3页
目的:介绍急诊V-Y推进皮瓣和甲床移植修复指尖离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20例20指横行或背侧斜行的Allen Ⅱ型、Ⅲ型指尖离断伤的病例急诊进行V-Y 推进皮瓣和甲床移植治疗。掌侧缺损部分应用V-Y推进皮瓣修复,背... 目的:介绍急诊V-Y推进皮瓣和甲床移植修复指尖离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20例20指横行或背侧斜行的Allen Ⅱ型、Ⅲ型指尖离断伤的病例急诊进行V-Y 推进皮瓣和甲床移植治疗。掌侧缺损部分应用V-Y推进皮瓣修复,背侧缺损部分移植甲床大小4mmx5mm -10mmx11 mm。结果20例20指皮瓣及甲床全部成活,指腹饱满圆润,无明显勾甲,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为健侧对应手指的80%-95%,两点分辨觉为3-5 mm,Allen Ⅲ型损伤病例指骨全部骨愈合。结论应用急诊掌侧V-Y推进皮瓣同时进行甲床移植治疗横行或者背侧斜行的Allen Ⅱ型、Ⅲ型指尖离断伤可以较好的保存指尖长度及指甲外形,保留饱满圆润、感觉良好的指腹,成功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尖 外科皮瓣 甲床 移植
原文传递
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组织组合移植修复手严重损伤11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韦平欧 谭海涛 +6 位作者 杨克勤 罗翔 林汉 莫勇军 林鑫欣 许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组织组合移植修复手严重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对11例手严重损伤患者,术前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双足及双手增强扫描血管造影并三维重建,明确供受区动、静脉血管走向、分型...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组织组合移植修复手严重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对11例手严重损伤患者,术前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双足及双手增强扫描血管造影并三维重建,明确供受区动、静脉血管走向、分型及受区缺损面积,形状等参数,设计方案。实施同侧躅甲瓣联合第2足趾趾骨及足背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损伤 移植修复 技术辅助 数字化 设计 组织 64排螺旋CT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CTA联合增强现实技术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舌再造九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罗翔 谭海涛 +6 位作者 杨克勤 谭汉提 韦平欧 莫勇军 许林 韦堡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CTA联合增强现实(AR)技术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ALTP)皮瓣移植舌再造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对9例舌癌患者,术前进行CTA检查选择优势穿支血管,应用AR技术导航对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穿支血管进行定位并体表标记,实... 目的探讨CTA联合增强现实(AR)技术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ALTP)皮瓣移植舌再造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对9例舌癌患者,术前进行CTA检查选择优势穿支血管,应用AR技术导航对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穿支血管进行定位并体表标记,实施ALTP皮瓣游离移植进行舌再造9例。切取皮瓣面积6 cm×8 cm^8 cm×12 cm,供区创面全部直接缝合。术后随访3~6个月,评价皮瓣成活和再造舌的功能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术前应用AR技术导航定位的穿支血管,在术中均探查证实定位准确,术后移植再造舌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供区一期线形瘢痕愈合,再造舌体丰满,术后语音、吞咽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结论CTA联合AR技术导航在ALTP舌再造术中定位准确,操作简便,临床效果较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舌再造 增强现实技术 CT血管成像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辅助修复手桡侧严重毁损伤九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莫勇军 程志琳 +6 位作者 许林 谭海涛 韦平欧 罗翔 黄国秀 林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辅助手部桡侧严重毁损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对手部桡侧不同程度掌、指骨伴皮肤软组织严重毁损伤的9例,术前使用64排螺旋CT分别对供区、受区进行扫描,通过CTA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三维图像...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辅助手部桡侧严重毁损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对手部桡侧不同程度掌、指骨伴皮肤软组织严重毁损伤的9例,术前使用64排螺旋CT分别对供区、受区进行扫描,通过CTA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三维图像。应用Mimics软件虚拟手术辅助设计系统的镜像技术和虚拟手术辅助设计技术进行设计.实施带足背皮瓣的蹰甲瓣联合第2趾骨移植再造拇指及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9例。足背皮瓣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切取面积分别为4.0cm×5.5cm~6.5cm×9.5cm、9.5cm×17.0cm~12.0cm×25.5cm。术后定期随访.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再造拇指9例及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16个月.再造拇指外观接近正常,两点辨别觉8.0~11.0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2例。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部位外形不臃肿。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手桡侧严重毁损伤进行拇指再造及创面修复,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桡侧毁损伤 拇指再造 3D打印技术 股前外侧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3D-CTA技术在多指脱套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莫勇军 谭海涛 +6 位作者 杨克勤 韦平欧 罗翔 林汉 许林 林鑫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3D-CTA技术在多指脱套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对拇、手指不同程度脱套伤7例患者实施足趾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将供、受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静脉血供三维... 目的探讨3D-CTA技术在多指脱套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对拇、手指不同程度脱套伤7例患者实施足趾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将供、受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静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供区动、静脉血管的分型、走行、毗邻定位、趾蹼间血管交通情况等资料。采用计算机辅助解剖建模,分析供区血供三维图像以及受区缺损参数。根据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设计同侧甲瓣、对侧第2趾甲瓣联合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示指脱套伤1例;双侧带足背皮瓣第2趾瓣联合腓侧皮瓣移植分别修复示、中指脱套伤2例以及环、小指脱套伤1例;同侧甲瓣联合足背皮瓣、对侧甲瓣联合第2趾甲瓣的带足背皮瓣移植分别修复拇、示、中指3指脱套伤1例以及示、中、环指3指脱套伤1例;同侧第3足趾胫侧皮瓣、双侧甲瓣联合第2趾甲瓣的带足背皮瓣移植分别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示、中指及环、小指皮肤脱套伤5指1例。结果7例移植的组织瓣全部成活,均未发生血管危象,术后经7~14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修复手指外观接近正常,保护性感觉、针刺痛觉及实体感觉恢复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10 mm,手指对捏、对掌功能恢复良好,握力达健侧的75%~90%,患者感觉较为满意。结论数字化3D-CTA技术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供区血管情况,对术前设计多指脱套伤修复手术方案及处理术中血管变异情况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活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套伤 趾甲瓣 数字化技术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增强现实技术辅助实施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胫骨及其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15
作者 莫勇军 谭海涛 +6 位作者 杨克勤 许林 罗翔 陆俭军 谭霄 植宁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实施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下肢胫骨与软组织缺损9例,术前先对双侧小腿进行CTA扫描,获得胫骨缺损的DICOM数据,通过虚拟手术辅助技术,将设计的...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实施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下肢胫骨与软组织缺损9例,术前先对双侧小腿进行CTA扫描,获得胫骨缺损的DICOM数据,通过虚拟手术辅助技术,将设计的腓骨皮瓣及其血供模型图像导入Sina软件,运用AR技术将虚拟腓骨皮瓣信息投影叠加到患者小腿供区体表,进行精准定位下手术。本组实施腓骨皮瓣游离移植切取,皮瓣面积6.0 cm×4.0 cm~12.0 cm×6.0 cm,切取腓骨长度6.0~13.5 cm,修复下肢胫骨缺损长度5.0~12.5 cm,软组织缺损面积5.0 cm×3.0 cm~10.0 cm×4.5 cm。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腓骨皮瓣成活情况及修复下肢的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术后腓骨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供区及受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12个月,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部位外形不臃肿;腓骨与胫骨连接端在3~5个月开始出现骨痂形成,8~12个月时骨性愈合良好,未见骨吸收及骨不连,无螺钉松动或脱落等情况;受区小腿无疼痛症状,站立及行走自如,负重功能接近正常。依照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27分;优7例,良2例。结论AR技术应用于腓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骨缺损辅助手术,临床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腓骨皮瓣 胫骨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吻合血管的腓骨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九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克勤 莫勇军 +7 位作者 谭海涛 韦平欧 罗翔 许林 林汉 谭霄 植宁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腓骨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对9例下颌骨肿瘤患者实施病灶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本组下颌骨缺损范围5.5 cm×3.0 cm×1.2 cm^...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腓骨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对9例下颌骨肿瘤患者实施病灶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本组下颌骨缺损范围5.5 cm×3.0 cm×1.2 cm^11.5 cm×3.7 cm×2.0 cm,截取的腓骨段长6.5~14.5 cm,平均9.5 cm,皮瓣切取范围5.0 cm×3.0 cm^10.0 cm×7.0 cm。将腓动脉与面动脉吻合6例,腓动脉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3例,2条伴行腓静脉分别与面总静脉及颈外静脉吻合。将皮瓣修复口腔内软组织缺损并间断缝合。供区切取皮瓣的创面宽度不超过6.0 cm的7例拉拢缝合,宽度大于6.0 cm的2例植全厚皮片修复。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和评估腓骨骨皮瓣成活情况、面部外观与修复下颌骨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供区踝关节稳定性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评价临床效果。结果9例腓骨骨皮瓣术后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8~12个月,修复部位外形不臃肿,腓骨瓣与下颌骨愈合良好,患者面部外形对称,咬合功能良好,下颌活动正常。小腿供区均I期愈合,踝关节负重、运动未出现不稳情况,下肢站立、行走功能不受影响。结论吻合血管的腓骨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临床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腓骨骨皮瓣 游离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增强现实技术导航辅助设计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8例
17
作者 罗翔 杨克勤 +5 位作者 韦平欧 莫勇军 许林 植宁喜 谭霄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导航辅助设计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应用AR导航辅助设计分叶ALTPF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8例;均为车祸伤或...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导航辅助设计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应用AR导航辅助设计分叶ALTPF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8例;均为车祸伤或机器伤,缺损部位小腿3例,踝部2例,手部2例,足部1例,所有创面均为宽大或不规则,缺损大小14 cm×14 cm~25 cm×13 cm;术前CTA检查获取患者双侧大腿动脉图像,选择优势侧、优势穿支血管,应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应用AR导航进行患者体表血管及穿支浅出点定位,指导分叶ALTPF的设计与切取,皮瓣面积15 cm×16 cm~26 cm×14 cm,供区直接缝合;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门诊或通过微信图片、视频方法随访,记录皮瓣外形、颜色、质地、感染是否复发及皮瓣供区侧伸膝功能等。结果:8例均按术前设计完成分叶穿支皮瓣切取与移植,术中探查穿支血管浅出点与术前定位一致。术后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皮瓣受区与供区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2(平均8.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优良,皮瓣供、受区外形满意;2例手部损伤患者应用密歇根手功能简表(MHQ)评分,分别为43.74分、81.25分,6例下肢损伤患者应用Maryland足踝部功能评分,优2例,良3例,可1例。结论:应用AR导航可以有效辅助分叶ALTPF的设计,为临床开展分叶穿支皮瓣的个性化评估与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分叶皮瓣 增强现实技术 CT血管造影 导航
原文传递
富含血小板血浆用于糖尿病足慢性创面修复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谭霄 戴东华 +2 位作者 莫勇军 植宁喜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对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修复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创面... 目的 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对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修复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创面清创、换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改善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创面面积、肉芽组织生长厚度)、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4 d后、治疗28 d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面积均小于治疗前,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均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hs-CRP、TNF-α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hs-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富含血小板血浆用于糖尿病足慢性创面修复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血小板血浆 糖尿病足 创面修复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辅助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6
19
作者 秦豪 谭海涛 +6 位作者 韦平欧 李晓 黄国秀 罗翔 许林 莫勇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采用数字化技术辅助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16例,术前对患者双手、供足进行CT扫描,将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 17.0...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采用数字化技术辅助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16例,术前对患者双手、供足进行CT扫描,将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 17.0重建软件,通过镜像获得患侧手部软组织缺损模型,运用Move、Rotate工具移动至供足足背,以内、外踝连线中点与第1、2趾蹼间隙中点连线为皮瓣的轴心线,设计与选择最佳足背皮瓣进行切取与移植,切取皮瓣面积为4.0 cm×4.5 cm^9.0 cm×13.5 cm,修复创面面积为3.5 cm×4.0 cm^8.5 cm×13.0 cm。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评估修复术后手部外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形良好,皮色正常,质地柔软,感觉恢复至S2~S3级,手指屈、伸活动满意,掌指关节伸直可达0°或以上。按TAM系统评定,优7例、良8例、中1例。供足行走及足趾屈、伸活动无影响。结论数字化技术辅助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良好,修复后的手外观及功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足背皮瓣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增强现实技术联合多普勒超声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克勤 +5 位作者 罗翔 莫勇军 陆俭军 许林 谭霄 植宁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联合多普勒超声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对足踝部周围不同程度软组织缺损13例患者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缺损面积3.0 cm×7.0 cm-5.0 cm...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联合多普勒超声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对足踝部周围不同程度软组织缺损13例患者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缺损面积3.0 cm×7.0 cm-5.0 cm×10.0 cm。术前皮瓣供区CTA扫描,获得皮瓣供区动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血供的起源、走向、血管蒂长度、管径以及穿支点位置。应用基于安卓手机的图像融合软件实现AR技术导航标记血管走行及穿出点体表位置,同时采用多普勒超声对导航的定位结果进行确认,以最佳穿支点作为皮瓣旋转点进行皮瓣设计后进行皮瓣切取和创面修复,术后门诊随访评估近、远期皮瓣成活情况及踝关节功能。结果13例皮瓣全部成活,均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经6-16(平均10)个月的随访,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部位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踝关节功能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良4例;供区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AR技术联合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手术规划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用的优点,能够降低手术风险,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多普勒超声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足踝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