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鳜类研究及养殖概况 被引量:54
1
作者 《水产科技情报》 1996年第1期13-17,共5页
综合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介绍了国内外在鳜类的分类、生态、生理等领域和鳜鱼人工增养殖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世界上一些国家进行鳜鱼养殖的概况。
关键词 鳜类 分类 生态 生理 养殖
下载PDF
鲤鱼生长激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英华 白俊杰 +4 位作者 李新辉 叶星 简清 罗建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8-491,共4页
将编码鲤鱼 (Cyprinuscarpio )生长激素 (GH)成熟肽的cDNA克隆到毕赤酵母 (P .pastoris)胞内表达载体pHIL D2中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HIL D2 GH .转化组氨酸缺陷型酵母GS115,获得表达鲤鱼GH的酵母工程菌 .经甲醇诱导 ,SDS PAGE和Western... 将编码鲤鱼 (Cyprinuscarpio )生长激素 (GH)成熟肽的cDNA克隆到毕赤酵母 (P .pastoris)胞内表达载体pHIL D2中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HIL D2 GH .转化组氨酸缺陷型酵母GS115,获得表达鲤鱼GH的酵母工程菌 .经甲醇诱导 ,SDS PAGE和Western印迹检测表明 ,鲤鱼GH在酵母中得到表达 ,表达产物在胞内以可溶状态存在 ,具有鲤鱼GH的免疫活性 .用诱导后的酵母投喂罗非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生长激素 毕赤酵母 胞内表达 促生长作用
下载PDF
温度对罗氏沼虾亲虾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林小涛 +2 位作者 吴杰 欧云霞 陈妙芬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18,9,共5页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DeMan)]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当今世界上淡水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由于我国没有天然的亲虾资源,人工育苗所需的亲虾靠养殖和人工越冬所得。因此研究亲虾的生...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DeMan)]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当今世界上淡水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由于我国没有天然的亲虾资源,人工育苗所需的亲虾靠养殖和人工越冬所得。因此研究亲虾的生理生态,可为提高人工繁殖技术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亲虾 代谢 温度
下载PDF
斑马鱼Mylz2启动子的克隆与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鱼的构建 被引量:30
4
作者 简清 白俊杰 +3 位作者 叶星 夏仕玲 罗建仁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1-395,共5页
为获得能在肌肉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采用PCR方法,从斑马鱼基因组DNA中分离了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该启动子与国外文献报道的斑马鱼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序列的相似性为98.6%。将改造后的启... 为获得能在肌肉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采用PCR方法,从斑马鱼基因组DNA中分离了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该启动子与国外文献报道的斑马鱼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序列的相似性为98.6%。将改造后的启动子插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载体,构建成肌肉特异性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将线性化的表达载体注入斑马鱼的受精卵,获得了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斑马鱼。绿色荧光蛋白在胚胎期开始表达,随着鱼体的生长表达量有增加的趋势,成鱼在紫外灯下用肉眼即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转基因鱼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具有明显的肌肉特异性。本研究为下一步特定基因的表达研究和获得有特色的转基因观赏鱼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 肌球蛋白 启动子
下载PDF
麦芽醇抗人红细胞膜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冯立明 蔺福宝 +3 位作者 潘华珍 张之南 黄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24-227,共4页
以红细胞为对象,研究麦芽醇药物对外加H_2O_2及氢过氧化枯烯的抗氧化作用。麦芽醇可防止H_2O_2诱导的溶血及膜蛋白因氧化产生的聚集。用化学发光法及自旋捕获法对其抗氧化机制进行了探讨。麦芽醇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氧自由基清除剂。
关键词 红细胞膜 氧自由基 麦芽醇
下载PDF
鱼类摄食行为的感觉基础 被引量:33
6
作者 何大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8-284,共7页
关键词 鱼类 摄食行为 感觉基础
下载PDF
鳜鱼视觉特性及其对捕食习性适应的研究Ⅰ.视网膜电图光谱敏感性和适应特性 被引量:28
7
作者 郑微云 王艺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7-253,共7页
采用电生理方法研究了夜行性凶猛鱼类鳜鱼视网膜电图的一般特性、光谱敏感性和适应特性。顷鱼的视网膜电图不显示典型的混合型视网膜特征。明视和暗视视网膜电图的光谱敏感曲线形状基本相同,峰值都在530nm处,没有出现Purki... 采用电生理方法研究了夜行性凶猛鱼类鳜鱼视网膜电图的一般特性、光谱敏感性和适应特性。顷鱼的视网膜电图不显示典型的混合型视网膜特征。明视和暗视视网膜电图的光谱敏感曲线形状基本相同,峰值都在530nm处,没有出现Purkinje氏位移。明适应曲线仅出现下降型变化,暗适应过程异常缓慢。鳜鱼的视网膜仅存在单一的光感受系统,即暗视系统,不可能形成色觉。但级鱼视网膜具有很高的光敏感性,适于弱光视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视觉 视网膜电图 捕食
下载PDF
鳜捕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19-125,共7页
于1990年8月-1992年4月,在实验室内通过特定感官消除或抑制方法与单一感官刺激方法研究鳜捕食行为中几种相关感觉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鳜主要依靠视觉和侧线捕食,其精物的视觉特征是不连续运动和梭形形状演侧线主要对猎物... 于1990年8月-1992年4月,在实验室内通过特定感官消除或抑制方法与单一感官刺激方法研究鳜捕食行为中几种相关感觉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鳜主要依靠视觉和侧线捕食,其精物的视觉特征是不连续运动和梭形形状演侧线主要对猎物的低频振动起反应;鳜首先依靠视觉捕食,仅在视觉受到限制时才依靠侧线捕食;嗅觉在鳜捕食中作用不大,味觉在鳜吞咽食物过程中起很大作用。由于鳜主委依靠仅对运动刺激敏感的视觉和侧线捕食猎物,且需对猎物窥视一段时间后才突发攻击,因而鳜一般不摄食人工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鳜 捕食行为 感觉作用
下载PDF
海水鱼真鲷脂蛋白脂肪酶基因cDNA序列与组织表达 被引量:15
9
作者 Hiromi OKU +3 位作者 Hiroshi Y.OGATA 李月琴 白俊杰 罗建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2-719,共8页
为研究脊椎动物真鲷脂蛋白脂肪酶 (LPL)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及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理 ,通过构建cDNA文库 ,克隆对动脉粥样硬化表现抗性的海水鱼真鲷LPL基因cDNA全序列 .再通过PCR方法扩增基因组DNA ,获取内含子 9及其两侧序列以确定外显... 为研究脊椎动物真鲷脂蛋白脂肪酶 (LPL)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及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理 ,通过构建cDNA文库 ,克隆对动脉粥样硬化表现抗性的海水鱼真鲷LPL基因cDNA全序列 .再通过PCR方法扩增基因组DNA ,获取内含子 9及其两侧序列以确定外显子 10的大小 ,最后通过RT PCR ,以 β肌动蛋白为外参照 ,比较真鲷在食用两种脂肪含量不同饲料和摄食状态不同的处理条件下 ,肝脏和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LPLmRNA的相对水平 .从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cDNA文库中克隆出LPLcDNA序列 ,其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由 15 36bp组成 ,编码 5 11个氨基酸残基 .与哺乳类不同 ,真鲷LPL基因外显子 10的开始部分是翻译的 .LPL的催化位点、二硫键位点、N 糖基化位点、肝素结合区、脂质结合位点、介导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位点、二聚体形成位点等主要功能域在真骨鱼类真鲷与其它脊椎动物间基本保守 ,但肝素结合区的碱性氨基酸残基含量较人类减少 ,并在结合脂质底物的疏水环套中出现插入片段 .与哺乳类不同 ,真鲷LPL基因在成体肝脏存在诱导性表达 ,而在其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则存在与哺乳类相似的组成性表达 .当真鲷喂食高脂饲料时 ,其饱食状态下肝脏LPLmRNA水平升高 ,但对其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LPL表达没有影响 .当真鲷喂食标准商业饲料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鱼 真鲷 脂蛋白脂肪酶基因 CDNA序列 组织表达
下载PDF
鳜侧线管结构和行为反应特性及其对捕食习性的适应 被引量:21
10
作者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57-462,T001,共7页
于1990年8月-1992年4月在汉阳县军江渔场采集鳜标本,运用形态学和行为学实验方法研究其侧线管的形态结构和捕食行为反应特性。结果表明,职眶上管、眶下管管腔和神经丘直径最大,部分管道未埋入骨组织中;躯干部侧线管管腔和神经丘直... 于1990年8月-1992年4月在汉阳县军江渔场采集鳜标本,运用形态学和行为学实验方法研究其侧线管的形态结构和捕食行为反应特性。结果表明,职眶上管、眶下管管腔和神经丘直径最大,部分管道未埋入骨组织中;躯干部侧线管管腔和神经丘直径最小,全部埋人鳞片中;前鳃盖下颌管、眼后管等头部侧线管管腔和神经丘直径介于前二者之间,全部埋入骨组织中。饭测线对头部前上方振动刺激很敏感并可诱导捕食反应;对头部侧面振动刺激反应不强,对躯干侧面和后方振动刺激仅有警戒反应。据此,认为鳜头上部位直径大、未完全理入骨组织中的侧线管感觉灵敏性较高,适于对其前上方活动猎物进行近距离识别、定位;而其它部位直径小、完全理入骨组织中的测线管感觉灵敏性较低,可保证鳜在复杂生境中觅食时避免碰撞其它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线管 行为反应 捕食习性 鱼类
下载PDF
鳜鱼视觉特性及其对捕食习性适应的研究III.视觉对猎物运动和形状的反应 被引量:22
11
作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0-75,共6页
作者采用行为学方法测定了伏击型凶猛鱼类鳜鱼视觉对猎物运动和形状特征的反应特性。鳜鱼对3种不同体形饵料鱼有最强的跟踪反应和攻击反应,对虾则有较强的跟踪反应而几乎没有攻击反应,对蜻蜒幼虫仅有不强的跟踪反应而完全没有攻击反... 作者采用行为学方法测定了伏击型凶猛鱼类鳜鱼视觉对猎物运动和形状特征的反应特性。鳜鱼对3种不同体形饵料鱼有最强的跟踪反应和攻击反应,对虾则有较强的跟踪反应而几乎没有攻击反应,对蜻蜒幼虫仅有不强的跟踪反应而完全没有攻击反应。它对低速(v≤5cm/s)一连续和等间歇不连续运动的饵料鱼有较强的跟踪反应和攻击反应,对中速和高速(v≥10cm/s)连续运动的饵料鱼有最强的跟踪反应而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攻击反应,对中速和高速等间歇不连续运动的饵料鱼则有最强的跟踪反应和最强的攻击反应。它对不连续运动的a、b、c、d、e、f6种形状均有跟踪反应,但近距离跟踪反应的强度与形状特征有关系,对不连续运动的b、c、d3种形状完全没有攻击反应,而对不连续运动的a、e、f3种形状则有依次增强的攻击反应。鳜鱼视觉可对猎物运动进行远距离的识别,并决定其对猎物的远距离跟踪反应。且其视觉仅能对猎物的大致形状进行近距离识别,并决定其对猎物的近距离跟踪反应和攻击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视觉 捕食行为 鱼纲
下载PDF
中华鲟吻部腹面罗伦氏囊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T001,共6页
于1993年12月-1994年9月,从宜昌葛洲坝工程总局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获中华鲟实验材料128尾,通过扫描电镜(包括冷冻断裂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行为学实验方法,研究中华鲟吻部腹面罗伦氏囊结构及其功能作用。结果表明,中华鲟吻部... 于1993年12月-1994年9月,从宜昌葛洲坝工程总局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获中华鲟实验材料128尾,通过扫描电镜(包括冷冻断裂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行为学实验方法,研究中华鲟吻部腹面罗伦氏囊结构及其功能作用。结果表明,中华鲟吻部腹面存在大量罗伦氏囊。触须表面无罗伦氏囊而仅存在很少量味蕾。中华鲟罗伦氏囊由开孔、管道和壶腹三部分组成,壶腹具有梨形单纤毛电觉细胞。中华鲟对微弱电刺激异常敏感,且对较小电刺激物有摄食反应,而对水蛆蚓汁化学刺激则没有反应。为此可以认为中华鲟吻部腹面罗伦氏囊是电觉器官,在中华鳄觅食活动中起作用,而中华鲟触领味觉在觅食中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罗伦氏囊 功能 摄食 吻部腹面
下载PDF
翘嘴鳜与斑鳜杂交F_1代食性驯化及主要形态性状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进 +5 位作者 易提林 窦亚琪 王乾 余锐 符云 叶卫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对翘嘴鳜(♀)和斑鳜(♂)杂交F1代进行程序性的驯化,挑选出易驯化和不易驯化的2组。采用一维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易驯化和不易驯化杂交鳜的形态差异;对易驯化杂交鳜全长、体长、体宽、体高、吻长、头长、眼径、眼间距、尾长、尾... 对翘嘴鳜(♀)和斑鳜(♂)杂交F1代进行程序性的驯化,挑选出易驯化和不易驯化的2组。采用一维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易驯化和不易驯化杂交鳜的形态差异;对易驯化杂交鳜全长、体长、体宽、体高、吻长、头长、眼径、眼间距、尾长、尾柄高、尾柄长和体质量等12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所选易驯化杂交鳜F1代体长、体高和眼径3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达0.435;所选3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r2=0.949,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体质量为依变量(Y),体长(X2)、体高(X4)和眼径(X7)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Y=-15.527+0.127 X2+0.344 X4+0.903 X7。试验结果说明,翘嘴鳜和斑鳜杂交F1代存在易驯化和不易驯化个体的食性分化;用体长、体高和眼径估计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易驯化杂交鳜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鳜 食性驯化 形态性状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
下载PDF
翘嘴鳜连续4代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郑荷子 易提林 +4 位作者 杨敏 田昌绪 张进 赵程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2,共5页
利用微卫鳜星分子标记技术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选育群体世代F1至F4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并以长江中游野生翘嘴作为对照群体。结果显示:筛选出的7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实验群体中共检测到了149个等位基因;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 利用微卫鳜星分子标记技术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选育群体世代F1至F4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并以长江中游野生翘嘴作为对照群体。结果显示:筛选出的7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实验群体中共检测到了149个等位基因;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参数逐代下降,平均等位基因数从5.14下降到2.57,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405下降到0.22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702下降到0.424。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逐代增加(从0.345 4到0.751 7),遗传相似度逐代减小(从0.707 9到0.471 6),遗传分化指数逐代增大(从0.093 8到0.239 7)。结果表明,经过连续4代选育,部分位点的基因型逐渐趋向纯合,在多数位点上4代群体仍表现出较高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 选育群体 微卫星 遗传结构
下载PDF
翘嘴鳜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进 +4 位作者 郭小泽 易提林 窦亚琪 王乾 骆小年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对不同月龄的3个翘嘴鳜群体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等9个形态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9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测量形态性状与体质量... 对不同月龄的3个翘嘴鳜群体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等9个形态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9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测量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全长和体高等对体质量的回归系数在3个群体中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建立3个群体不同月龄的回归方程。剔除回归系数不显著的形态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全长和体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随着月龄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全长和体高的综合决定系数变化不大,说明全长和体高是影响翘嘴鳜早期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体质量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
下载PDF
食性对草鱼消化道发育及三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杏波 +2 位作者 朱滔 彭敏燕 于海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9-572,共4页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其食性随着生长发育而改变,能利用植物性和动物性两类饵料。草鱼幼鱼期食性分为三个阶段:浮游动物食性、食性转变阶段和草食性 。草鱼食性在其早期发育中变化很...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其食性随着生长发育而改变,能利用植物性和动物性两类饵料。草鱼幼鱼期食性分为三个阶段:浮游动物食性、食性转变阶段和草食性 。草鱼食性在其早期发育中变化很大。动物性饵料,如浮游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早期生长发育阶段重要的饵料成分;随着草鱼的生长,浮游甲壳动物和摇蚊幼虫则成为较重要的饵料:草鱼在全长约50mm时转向以大型植物为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食性 消化道发育 胰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下载PDF
饲料蛋白水平对大规格草鱼生长、饲料利用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彬 +3 位作者 刘立维 袁小琛 朱文欢 李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为探讨饲料蛋白水平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饲料利用和氮代谢的影响,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制备蛋白水平分别为15%、20%、25%、30%和35%的5种等能(13.71 kJ/g)饲料饲养草鱼[(209±10)g]8周。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 为探讨饲料蛋白水平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饲料利用和氮代谢的影响,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制备蛋白水平分别为15%、20%、25%、30%和35%的5种等能(13.71 kJ/g)饲料饲养草鱼[(209±10)g]8周。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均影响显著(P<0.05),其中25%蛋白组最高。通过二次多项式的回归分析得出:当饲料蛋白水平为26.50%和27.20%的时候,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分别达到最高。15%蛋白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他蛋白组(P<0.05)。蛋白质保留率和蛋白质效率随蛋白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各蛋白组的成活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和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总蛋白、血清尿素氮、肝脏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肝脏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和肌肉腺苷酸脱氨酶活性随蛋白水平的升高显著增加(P<0.05),而肝脏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先增加后稳定,这表明高蛋白组(30%和35%蛋白组)相对于低蛋白组(15%和20%蛋白组)有较多的蛋白质用于分解代谢提供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蛋白质 生长 饲料利用 氮代谢
下载PDF
饲料中非蛋白能量源对草鱼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郭小泽 +3 位作者 袁小琛 周怡 李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2-587,共6页
在鱼类饲料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两种主要的非蛋白能量源。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非蛋白能量源可以节约蛋白质、减少鱼体氮排泄对养殖水体的污染[1]。然而,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非蛋白能量源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造成鱼体脂肪大量蓄积,影... 在鱼类饲料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两种主要的非蛋白能量源。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非蛋白能量源可以节约蛋白质、减少鱼体氮排泄对养殖水体的污染[1]。然而,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非蛋白能量源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造成鱼体脂肪大量蓄积,影响肉质和风味[2,3],并且大量的脂肪蓄积会增加其在体内的过氧化,导致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影响鱼体的健康[4,5]。在鱼类中,肝脏是鱼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蛋白能量源 血清生化指标 肝脏组织 草鱼
下载PDF
乙醇梭菌蛋白替代豆粕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肝胰脏和肠道组织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魏洪城 郁欢欢 +7 位作者 陈晓明 晁伟 陈沛 郑银桦 吴秀峰 薛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90-420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新型蛋白质源乙醇梭菌蛋白替代豆粕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肝胰脏和肠道组织病理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25.70±0.03) g的草鱼54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J0组)饲喂基础饲料,试... 本试验旨在探究新型蛋白质源乙醇梭菌蛋白替代豆粕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肝胰脏和肠道组织病理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25.70±0.03) g的草鱼54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J0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用5%(J5组)和10%(J10组)的乙醇梭菌蛋白替代基础饲料中27.5%和55.0%的豆粕。试验期10周。结果表明:1) J5组草鱼的存活率显著高于J10组(P<0.05),与J0组无显著差异(P>0.05)。J5组草鱼的增重率显著高于J0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J0组(P<0.05)。2) J5和J10组草鱼的血浆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低于J0组(P<0.05); J10组草鱼的血浆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J0组(P<0.05); J10组草鱼的血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J5组(P<0.05),J5组显著高于J0组(P<0.05); J10组草鱼的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J0和J5组(P<0.05);J10组草鱼的血浆AST/ALT显著高于J0和J5组(P<0.05); J5组草鱼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J0和J10组(P <0.05)。各组草鱼的血浆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α(IL-1α)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 J10组的全鱼水分含量显著高于J5组(P<0.05)。各组的全鱼粗灰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4)从肝胰脏和肠道的病理切片可以看出,随着乙醇梭菌蛋白添加量的增加,试验组草鱼肝胰脏核聚集加剧,而肠道病变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由此可知,草鱼饲料中添加5%乙醇梭菌蛋白有利于草鱼生长,但添加量提高到10%则会影响草鱼生长,降低存活率,并导致肝脏损伤。因此,乙醇梭菌蛋白在草鱼饲料中的推荐使用量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梭菌蛋白 草鱼 豆粕 生长 组织病理
下载PDF
翘嘴鳜不同月龄性状的主成分与判别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窦亚琪 +4 位作者 易提林 张进 田昌绪 骆小年 孙龙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6-1124,共9页
为研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早期阶段形态性状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特征,并判定其最佳生长季节体格与月龄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2~6月龄翘嘴鳜的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质量等9个性... 为研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早期阶段形态性状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特征,并判定其最佳生长季节体格与月龄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2~6月龄翘嘴鳜的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质量等9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各月龄各性状间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各月龄体质量、全长、体长和体高之间显著相关,眼径与其他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较小;各月龄第一主成分始终指向翘嘴鳜的生长发育情况,第二主成分有所不同,2~4月龄指向眼睛发育情况,5和6月龄分别指向头部发育和尾部发育情况。通过建立判别式来判断错过最佳生长季节翘嘴鳜的体格与大小相符的月龄,判别结果表明,总的判别准确率为98.87%。翘嘴鳜早期阶段的体长(L)–体质量(W)关系式为: W=2.58×10–2L2.9985(R2=0.994),表明翘嘴鳜早期生长属于等速生长。本研究证明了体质量、体长和体高是影响翘嘴鳜早期生长阶段最重要的性状指标,建立了翘嘴鳜早期生长阶段的判别式,发现了翘嘴鳜早期生长阶段为等速生长,为翘嘴鳜早期生长阶段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形态性状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