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稠油活化剂降黏机理及驱油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健 +3 位作者 施雷庭 赵娟 杨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3-138,共6页
稠油降黏冷采是海上油田开发的主要方式,为深入认识稠油活化剂的降黏机理及其在原油黏度为150~1000 mPa·s的稠油油藏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稠油活化剂对稠油的降黏机理及驱油效果。结... 稠油降黏冷采是海上油田开发的主要方式,为深入认识稠油活化剂的降黏机理及其在原油黏度为150~1000 mPa·s的稠油油藏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稠油活化剂对稠油的降黏机理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稠油活化剂可提高水相黏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有效降低常规可流动稠油的黏度。分子尺度上的研究结果显示,稠油活化剂分子对沥青质聚集体有明显的阻聚-分散效果,其活性基团能增大沥青质芳香盘的层间距和链间距,减小沥青质聚集体堆积高度和堆积层数,削弱沥青质间的相互作用,破坏稠油重质组分聚集结构,分散稠油,从而增强原油流动能力。稠油活化剂的多种机理协同作用使其在室内岩心驱替实验和矿场应用中,均可起到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该研究从分子层面明确了活化剂降低稠油黏度机理,为稠油活化剂现场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活化剂 降黏机理 拆解降黏 沥青质聚集体 分子模拟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ASP三元复合驱对三类储层物性特征的影响规律——基于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晓芹 舒政 +1 位作者 叶仲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8-111,118,共5页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能够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明确ASP三元复合驱体系对储层物性特征的影响规律,有助于该技术在三类储层的推广运用。通过测定三类储层岩心在弱碱ASP三元复合驱前后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孔隙分布参数,定...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能够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明确ASP三元复合驱体系对储层物性特征的影响规律,有助于该技术在三类储层的推广运用。通过测定三类储层岩心在弱碱ASP三元复合驱前后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孔隙分布参数,定性分析了ASP三元复合驱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在实验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ASP三元复合驱储层物性变化预测模型,实现了对三类储层在ASP三元复合驱过程中物性变化的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弱碱ASP三元复合驱后储层物性按ⅢA、ⅢB和ⅢC的顺序逐渐变差,弱碱ASP三元复合驱在注入早期对物性较好的储层具有改善作用,而对物性差的储层将很快发生储层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类储层 ASP三元复合驱 物性特征 储层伤害 神经网络
下载PDF
稠油活化剂的驱油效果及数值模拟反演 被引量:2
3
作者 施雷庭 +3 位作者 张健 杨光 赵娟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3期677-681,共5页
通过所研发的稠油活化剂在微观刻蚀模型、平板均质岩心模型和三层非均质岩心模型中的驱油实验,综合评价了稠油活化剂的驱油效果和作用机理,同时针对稠油活化剂提出了数值反演流程。结果表明:稠油活化剂能够增加水相黏度、降低油水界面张... 通过所研发的稠油活化剂在微观刻蚀模型、平板均质岩心模型和三层非均质岩心模型中的驱油实验,综合评价了稠油活化剂的驱油效果和作用机理,同时针对稠油活化剂提出了数值反演流程。结果表明:稠油活化剂能够增加水相黏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还能拆解分散稠油重质组分,使原油易于流动,而原油分散成的细密油滴也具备调剖作用。因此稠油活化剂能够增加波及效率和洗油效率,在后续水驱阶段能够持续起到控水增油效果,从而有效提高稠油采收率。针对稠油活化剂提出的数值反演流程,能够帮助活化水驱的数值模拟工作实现较高的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活化剂 稠油 驱油效果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缝洞油藏内的调流剂速度分布模型及在流道调整中的运用
4
作者 舒政 +2 位作者 钱真 叶仲斌 朱诗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9-652,664,共5页
向地层内注入调流剂是改善缝洞油藏水驱效果的重要手段,明确调流剂在油藏内的速度分布是调流施工设计以及效果评价的关键之一。基于简化的裂缝模型,推导出调流剂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裂缝内不同位置的速度分布,评价了不同流速下调流剂... 向地层内注入调流剂是改善缝洞油藏水驱效果的重要手段,明确调流剂在油藏内的速度分布是调流施工设计以及效果评价的关键之一。基于简化的裂缝模型,推导出调流剂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裂缝内不同位置的速度分布,评价了不同流速下调流剂在裂缝中的运移规律,建立了流道调整效果与施工排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现场施工排量下,随着流动半径由1 m增至1/3井距(620 m),调流剂流速由25 m/s逐渐降至0.025 m/s。随着调流剂速度降低,堆积形成的位置更加靠前,堆积高度增加,堆积体的致密程度增加,调流剂流速低于0.25m/s时可以形成有效的堆积体。对于TH缝洞油藏某典型井组,要实现调流剂在主流线方向100 m位置可以有效封堵裂缝,施工排量应小于0.487 m^3/min。结合调流剂速度分布模型和调流剂在裂缝中的运移规律模拟结果,建立了流道调整效果与施工排量之间的关系,对缝洞油藏调流作业具有指导意义。图3表1参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油藏 调流剂 速度分布 运移特征 流道调整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