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通达性、资源配置与城乡消费水平差距 被引量:12
1
作者 巴曙松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81,共14页
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尚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本文拟从交通通达性与资源配置的视角,同时引入城市人口规模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构建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差分GMM等经验研究方法,构建线性与... 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尚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本文拟从交通通达性与资源配置的视角,同时引入城市人口规模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构建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差分GMM等经验研究方法,构建线性与非线性模型,分析在城市规模与资源配置水平的共同作用下,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效果。同时,研究资源配置通过交通通达性对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影响的间接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交通通达性的提升有利于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缩小,但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将拉大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其结果与城市人口规模密切相关。此时,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一趋势,既直接地又间接地缩小了城乡消费水平差距。为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更具公平性的资源配置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交通通达性 资源配置 城乡消费水平差距
原文传递
经济地理重塑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蒙昱竹 李振东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82,共9页
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框架下测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距离、密度、分割的动力机制予以论证,发现其实证经验论证结果与2009年世界银行研究报告的经济地理重塑动力机制相一致,并得... 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框架下测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距离、密度、分割的动力机制予以论证,发现其实证经验论证结果与2009年世界银行研究报告的经济地理重塑动力机制相一致,并得出了以下结论:经济距离的缩短、经济密度的提高以及分割问题的减少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地理重塑的主要动力机制;为促进经济地理重塑与地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需要大力兴修基础设施,发挥国际贸易优势,发展对外开放政策,减少贸易壁垒与关税壁垒,大力利用国际FD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地理 经济距离 经济密度 动力机制
下载PDF
中国沿边省会城市开放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树华 蒙昱竹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62,共7页
文章主要采用多指标的度量方法研究我国沿边省会城市对外开放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综合考虑沿边省会城市的先天地理区位要素,采用静态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先天地理禀赋对我国沿边省... 文章主要采用多指标的度量方法研究我国沿边省会城市对外开放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综合考虑沿边省会城市的先天地理区位要素,采用静态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先天地理禀赋对我国沿边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对外开放程度对沿边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其中,由于受外资利用方式粗放型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沿边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为显著负相关,而规模以上企业的征税行为能够扩大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出显著正相关,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也是显著正相关的,并得出了殷实经济发展基础、转变外资利用方式以及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开放程度 经济发展 政策启示
下载PDF
技术进步的内求或外求——兼论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 被引量:9
4
作者 蒙昱竹 赵庆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0-81,共12页
究竟是"内求"还是"外求"方式带来了中国的技术进步。现有文献虽然研究了技术进步的"内求"或"外求"的其中一种方式,但少有学者把内外求技术进步的方式纳入一个模型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是:... 究竟是"内求"还是"外求"方式带来了中国的技术进步。现有文献虽然研究了技术进步的"内求"或"外求"的其中一种方式,但少有学者把内外求技术进步的方式纳入一个模型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首先,量化和细化了技术进步的内求方式和外求方式,用研发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衡量内求方式,用IFDI研发资本存量、OFDI研发资本存量、国际贸易研发资本存量衡量外求方式。其次,将市场机制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需求侧结构性调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纳入研究模型。最后,利用2008年—2015年中国各省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无论是依托中国自主创新的"内求"方式还是对外国先进技术学习模仿的"外求"方式,都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但"内求"方式起到了主导作用。此外,供给侧、需求侧结构性调整等市场机制要素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政府调控要素能够扭曲"内求"与"外求"技术进步要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且这种扭曲效果在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与时间效应及省份地区效应同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内求 外求 市场机制 政府调控
原文传递
货币供应量对中国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镇宇 程春慧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5期76-80,共5页
笔者通过货币政策影响股票价格的实证研究,阐述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货币当局与投资人可以借鉴参考的研究之一,对于说明货币供应量是怎样通过货币传导机制而影响股票价格的是有好处的,对于探索股票运行规律有着重要意义,并对... 笔者通过货币政策影响股票价格的实证研究,阐述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货币当局与投资人可以借鉴参考的研究之一,对于说明货币供应量是怎样通过货币传导机制而影响股票价格的是有好处的,对于探索股票运行规律有着重要意义,并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股票价格 实证研究
下载PDF
“金融激励机制-技术水平”匹配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蒙昱竹 赵庆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11,共5页
文章基于1995—2017年的各国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模型,研究金融激励机制在创新引领增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反映了“金融激励机制-技术水平”匹配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问... 文章基于1995—2017年的各国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模型,研究金融激励机制在创新引领增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反映了“金融激励机制-技术水平”匹配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发现这种增长效应有时间阶段特征,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显著且为正之后不显著;在创新之初,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挤出的调节效应,而当创新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金融激励机制能够通过创新渠道间接推动经济增长,得出了强化“金融激励机制-技术水平”匹配度、大力推动技术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金融激励 技术水平 调节效应
下载PDF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云天化国际战略机遇研究
7
作者 《时代金融》 2020年第14期8-9,共2页
本文分析了"滇中产业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建设中新材料、生物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以及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变革可能给相关支农行业特别是化肥行业带来的重大影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天... 本文分析了"滇中产业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建设中新材料、生物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以及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变革可能给相关支农行业特别是化肥行业带来的重大影响,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天化国际)作为国内最大磷复肥制造商和供应商,一直以服务农业为己任、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结合云天化国际当前态势,对其在"新区"建设背景下的战略发展机遇进行研究,为云天化国际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提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产业新区 云天化国际 战略机遇
下载PDF
“一带一路”的全球发展价值——基于GTAP的政策模拟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振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104,共9页
国际金融危机、战争与不和平因素使得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缺乏动力,效果不佳。此时,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其核心内容在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沟通的"五通"战略。"一带一... 国际金融危机、战争与不和平因素使得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缺乏动力,效果不佳。此时,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其核心内容在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沟通的"五通"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中亚、南亚、西亚等超过30亿人口的地区,影响范围广、区域大。通过GTAP政策模拟,构建相应模型,模拟分析"五通"战略在各政策效果的分解效应作用下与综合效应作用下对全球发展价值的影响,主要就福利水平、物价水平、产出水平、贸易差额、世界市场需求的变化等予以研究,发现单纯的某方面政策能够改善全球发展价值但效果不明显或有缺陷,综合的"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带来全球发展价值的提升且效果明显。并提出了综合同时推进"五通"战略并殷实合作基础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全球发展价值 GTAP 政策模拟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与全球化复兴逻辑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蒙昱竹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4期18-25,共8页
学术界普遍意识到全球化进程受阻的现状以及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中的地位。2009年世界银行从"距离、密度、分割"等经济地理学视角研究世界经济地理的重塑问题。"一带一路"... 学术界普遍意识到全球化进程受阻的现状以及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中的地位。2009年世界银行从"距离、密度、分割"等经济地理学视角研究世界经济地理的重塑问题。"一带一路"怎样借助大推动理论助推全球发展价值并从"距离、密度、分割"的动力机制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带动全球发展价值提升,是区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新常态经济下,"一带一路"作为亚洲生产网络的重要战略组成,同北美生产网络、欧洲生产网络类似,有助推区域生产网络发展、壮大的"动力机制"。有望形成普遍大规模投资,促进经济"密度"规模溢出效应发挥,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缩短了世界主要区域的经济"距离",沿线国家普遍发展与一体化减少"分割"问题,使该区域成为助推全球发展价值提升的新动力中心。"一带一路"推动亚太地区生产网络的优化升级、实施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普遍进行大规模投资,助推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是当今全球化"破冰"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发展价值 大推动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U”型规律与金融激励机制的影响——来自世界的经验
10
作者 巴曙松 李振东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15,共15页
选择世界100个国家或地区1995—2019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U”型规律的机理予以说明并开展检验,通过最小二乘法(OLS)、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对弱工具变量问题不敏感的有限信息最大似然法(LIML)、对异方... 选择世界100个国家或地区1995—2019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U”型规律的机理予以说明并开展检验,通过最小二乘法(OLS)、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对弱工具变量问题不敏感的有限信息最大似然法(LIML)、对异方差更有效率的广义矩估计法(GMM)以及迭代广义矩估计法(迭代GMM)分别对模型进行估计,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金融激励影响机制以及异质性开展检验。通过多个内生性与稳健性的方法检验后发现,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满足“U”型规律且金融激励机制在其中发挥杠杆作用,金融激励机制强化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U”型规律。得出恰当地选择创新项目的对象并合理地开展投资以及持续支持创新等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经济增长 “U”型规律 金融激励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