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水γ干扰素特异性效应T细胞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俊 戴亚新 +6 位作者 刘君 王盼盼 尚忠波 周希科 欧勤芳 裴豪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3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胸水中γ-干扰素特异性效应T细胞检测(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5例,对照组: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0例,分别检测其外周血及胸水特异性效应T细胞释放的γ干扰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 目的探讨胸水中γ-干扰素特异性效应T细胞检测(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5例,对照组: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0例,分别检测其外周血及胸水特异性效应T细胞释放的γ干扰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其特异度、敏感度。结果胸水T-SPOT.TB试验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外周血,特异性,敏感性达90%以上。其ROC曲线下面积大于90%。结论胸水γ-干扰素特异性效应T细胞检测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γ干扰素效应T细胞检测 诊断
下载PDF
CBA技术与两种常用快速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运用中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君 裴豪 +3 位作者 王俊 戴亚萍 陈玉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5569-5571,共3页
目的通过与两种常用的结核病快速诊断技术的比较,评价CBA检测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91例,运用CBA技术、T-SPOT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对所有入组对象进行双盲检... 目的通过与两种常用的结核病快速诊断技术的比较,评价CBA检测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91例,运用CBA技术、T-SPOT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对所有入组对象进行双盲检测,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CBA检测的敏感性为86.82%,比T-SPOT 75.19%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38.76%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A检测结果的特异性为91.94%,比T-SPOT 82.26%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的83.87%均高。结论 CBA技术的检测结果能有效的区分活动性结核病和其他肺部疾病,有利于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流行,为实现最终消灭结核病的长远目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CBA技术 T-SPOT 结核菌抗体检测
原文传递
非结核分枝杆菌污染摊片机致临床样本镜检结果假阳性分析
3
作者 涂凡 陈丽艳 +3 位作者 刘君 芮小红 彭燕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目的分析病理实验室抗酸涂片假阳性结果,以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通过对实验室环境、物体表面进行院感采样和监测,并对可疑样本同步进行罗氏培养、分枝杆菌核酸检测和芯片检测,以确定污染物的来源。结果实验室空气和物体表面样... 目的分析病理实验室抗酸涂片假阳性结果,以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通过对实验室环境、物体表面进行院感采样和监测,并对可疑样本同步进行罗氏培养、分枝杆菌核酸检测和芯片检测,以确定污染物的来源。结果实验室空气和物体表面样本培养无细菌生长;摊片机样本涂片抗酸染色可见红色杆菌,分子鉴定结果为偶然分枝杆菌。结论病理实验室仪器操作人员应规范操作,避免实验室物体表面污染,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支杆菌 实验室污染 摊片机 显微镜镜检 假阳性
下载PDF
添加复苏促进因子的液-固相培养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涂凡 吴娟 +4 位作者 刘君 芮小红 范小勇 张莹莹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通过与常用的结核病病原学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比较,评价液-固相培养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7—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76例。用浓缩集菌抗酸涂片、MGIT 960... 目的通过与常用的结核病病原学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比较,评价液-固相培养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7—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76例。用浓缩集菌抗酸涂片、MGIT 960全自动液体培养和液-固相培养分别对入组患者痰液样本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阳性率、阳性时间差异。结果液-固相培养的阳性率为58.0%,相对MGIT 960液体培养(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液-固相培养和MGIT 960液体培养平均阳性时间分别为8.0(6.0,10.0)d和10.0(7.0,1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23,P<0.001)。按MGIT 960液体培养阳性时间,分为1~10 d、11~20 d、21~35 d 3个组别,在11~20 d组内,液-固相培养阳性时间10.0(7.3,13.5)d相较于MGIT 960液体培养14.0(12.0,1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82,P<0.0001);在21~35 d组内,液-固相培养相较于MGIT 960液体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05,P=0.005)。此外,液-固相培养技术还可以初步鉴别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经基因芯片确认为胞内分枝杆菌3例和鸟分枝杆菌2例。结论液-固相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高,且培养时间短,可作为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抗酸涂片 MGIT 960液体培养 液-固相培养
下载PDF
CBA技术在菌阴结核病诊断中的运用研究
5
作者 刘君 裴豪 +3 位作者 王俊 戴亚萍 陈玉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6期983-986,共4页
目的评价CBA检测经特异抗原刺激后PBMC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浓度水平在菌阴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健康人群、肺炎患者、潜伏感染者和菌阴结核病患者四组,运用CBA技术对PBMC刺激培养后的上清液中IL-2、IL-4、IL-6、IL-10、T... 目的评价CBA检测经特异抗原刺激后PBMC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浓度水平在菌阴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健康人群、肺炎患者、潜伏感染者和菌阴结核病患者四组,运用CBA技术对PBMC刺激培养后的上清液中IL-2、IL-4、IL-6、IL-10、TNF-a、IFN-g和IL-17的浓度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菌阴结核病患者的IL-2、IL-6、IL-10、TNF-a、IFN-g分泌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和肺炎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4和IL-17无差异。菌阴结核病患者组的IL-2低于潜伏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a、IFN-g均高于潜伏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4、IL-6、IL-10、IL-17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BA对PBMC刺激后上清液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能为菌阴结核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对于控制结核病疫情的发展,并实现最终消灭结核病的长远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阴肺结核 CBA技术 细胞因子检测
下载PDF
情报建设在稽查执法中的重要作用
6
作者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0年第12期30-31,共2页
情报建设作为扩宽案源的重要途径,实现事前预防,主动打击犯罪分子,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重要。
关键词 执法 稽查 情报 违法案件 合法权益 国家利益 打假 消费者
下载PDF
当了一名校对
7
作者 《新闻爱好者》 1994年第10期35-35,共1页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放弃一份不错的工作,而到报社做一名默默无闻的校对?我的回答总是:缘分,追求,或者说是文学对我的磁力.
关键词 仁宇 五卜 知一 一曰 工可 下干 三阳 人方 德白 二滩
下载PDF
寄情于景写人生——《也是人生》赏析
8
作者 《新闻爱好者》 1994年第6期38-38,共1页
《也是人生》于蕴藉深处见真情,作者通过对文革时期风雨人生的回顾,对逝去的青春无限惆怅和叹惋以及在人生成熟之后对知识和事业的痴情追求.既表现了他饱含苦涩的泪滴咀嚼着人生的悲哀,又表现了他在迷惘中寻找到真正人生的充实,深切地... 《也是人生》于蕴藉深处见真情,作者通过对文革时期风雨人生的回顾,对逝去的青春无限惆怅和叹惋以及在人生成熟之后对知识和事业的痴情追求.既表现了他饱含苦涩的泪滴咀嚼着人生的悲哀,又表现了他在迷惘中寻找到真正人生的充实,深切地感悟到在社会大潮中历史改变着渺小的人生.读着这动人的篇章,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真诚、热烈、执著地爱恋人生的热情,清醒独到地理解人生的见地,坚韧探索人生的精神,洋溢着礼赞健美人生的诗情,这是一首高奏着激越高亢主旋律的人生祭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时期 泪滴 烫平 白絮 雪压 经神 我们感 时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