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M-MDSC对Treg和Th17细胞增殖的调控 被引量:7
1
作者 徐小丹 王二强 +7 位作者 刘坪 孟娟娟 武杰 侯隽 王仙 吴向未 陈雪玲(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832-2836,共5页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单核型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分别对Th17和Treg细胞增殖的调控。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小鼠肝脏注射活原头节5000只感染,对照组注射等体积PBS,于感染后的第30、90天无菌条件下取...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单核型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分别对Th17和Treg细胞增殖的调控。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小鼠肝脏注射活原头节5000只感染,对照组注射等体积PBS,于感染后的第30、90天无菌条件下取其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表达水平。采用磁珠分选技术分离出感染30、90 d小鼠脾脏中的M-MDSC,Ficoll分离液分离出naive小鼠脾脏中淋巴细胞,将M-MDSC与淋巴细胞以1∶1比例共培养,4 d后流式检测Th17和Treg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细粒棘球蚴组小鼠(30、90 d)脾脏中MDSC的表达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与naive组相比,感染第30天时M-MDSC促进Th17增殖(P<0.05),但对Treg作用不明显,而感染第90天时,M-MDSC能够抑制Th17表达同时促进Treg表达。结论: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M-MDSC可能通过调节Th17和Treg的增殖参与宿主的免疫逃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单核细胞型髓源性抑制细胞 TH17 TREG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促进BMSCs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武杰 +5 位作者 姜慧娇 梁学奇 王二强 徐小丹 陈雪玲 吴向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0-636,共7页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对BMSCs向成纤维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C57BL/6小鼠股骨骨髓,利用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BMSCs;从感染细粒棘球蚴的羊肝中提取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实验分为2组,实验组取第3代BMSCs和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对BMSCs向成纤维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C57BL/6小鼠股骨骨髓,利用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BMSCs;从感染细粒棘球蚴的羊肝中提取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实验分为2组,实验组取第3代BMSCs和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对照组为单纯第3代BMSCs。共培养前后倒置显微镜观察BMSCs形态;培养1、3、5、7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BMSCs中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两组BMSCs中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Smad7和磷酸化Smad2/3蛋白表达,ELISA检测两组上清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与BMSCs共培养7 d后观察到BMSCs形态发生改变,变成梭形和不规则三角形,更接近单独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培养1、3、5、7 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实验组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示,实验组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磷酸化Smad2/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ELISA检测示,实验组上清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可能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促进BMSCs分泌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TGF-β1,进而促进BMSCs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SCS 纤维化 细粒棘球蚴病 TGF-β1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两种棘球绦虫原头节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钙化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姜慧娇 +7 位作者 武杰 梁学奇 徐小丹 王二强 邹海亮 陈贺捷 陈雪玲 吴向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3,共6页
背景:细粒棘球蚴与泡状棘球蚴的生长方式不同,肝细粒棘球蚴病可以形成完整的纤维钙化囊壁,肝泡状棘球蚴病呈浸润性生长,不能形成完整的纤维钙化囊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棘球蚴病纤维钙化囊壁的形成,但细粒棘球蚴和泡状棘球蚴钙化特... 背景:细粒棘球蚴与泡状棘球蚴的生长方式不同,肝细粒棘球蚴病可以形成完整的纤维钙化囊壁,肝泡状棘球蚴病呈浸润性生长,不能形成完整的纤维钙化囊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棘球蚴病纤维钙化囊壁的形成,但细粒棘球蚴和泡状棘球蚴钙化特征不同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比较2种棘球绦虫原头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钙化的作用,初步探讨2种棘球蚴钙化灶差异的形成机制。方法:提取、培养、鉴定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泡状棘球绦虫原头节、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组。共培养1,4,7 d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微量酶标法检测成骨标记物碱性磷酸酶活性,RT-qPCR检测BMP2和RUNX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MP2、RUNX2和P-Smad1/5/8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组、泡状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组1,4 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且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组1,4,7 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泡状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组(P <0.05)。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组和泡状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组1,4 d的BMP2、RUNX2、P-Smad1/5/8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 <0.05),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组高于泡状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组(P <0.05)。③RT-qPCR结果显示: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组1,4,7 d的BMP2、RUNX2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组4,7 d的BMP2、RUNX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泡状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组(P <0.05)。泡状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组1,4,7 d的RUNX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④结果表明,棘球绦虫原头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通过上调BMP-Smad1/5/8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钙化因子碱性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泡状棘球蚴 细粒棘球蚴 钙化 纤维钙化囊壁 棘球绦虫原头节
下载PDF
VEGFA/VEGFR2在小鼠肝多房棘球蚴组织血管生成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姜慧娇 +4 位作者 郭黎姣 杨雄峰 王小义 陈雪玲 吴向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3-681,共9页
目的检测多房棘球蚴感染后小鼠肝脏和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探讨VEGFA/VEGFR2在多房棘球蚴组织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 目的检测多房棘球蚴感染后小鼠肝脏和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探讨VEGFA/VEGFR2在多房棘球蚴组织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0只/组),实验组小鼠采用肝被膜注射法建立多房棘球蚴感染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感染后第0、16、37、58、81、105天,收集各组小鼠全血,分离血清。第120天安乐死小鼠后,开腹观察多房棘球蚴生长情况,取小鼠多房棘球蚴组织、多房棘球蚴周围肝组织、对照组小鼠正常肝组织。HE染色观察多房棘球蚴组织血管生成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VEGFA、VEGFR2表达及分布。取肝细胞和原头节进行体外培养,36个培养皿均分为共培养组(肝细胞+原头节)、肝细胞组、原头节组,分别于培养后1、2、3 d后取各组上清、肝细胞和原头节。q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正常肝组织、多房棘球蚴组织、多房棘球蚴周围4 mm处肝组织、原头节和肝细胞中VEGFA、VEGFR2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中VEGFA的含量、正常肝组织、多房棘球蚴组织、多房棘球蚴周围肝组织、共培养组上清、肝细胞组上清和原头节组上清中VEGFA蛋白水平。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肝组织、多房棘球蚴周围肝组织、多房棘球蚴组织VEGFA mRNA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1.033±0.102、1.222±0.501、0.276±0.092,多房棘球蚴组织的转录水平低于正常肝组织与多房棘球蚴周围肝组织(P<0.05);VEGFR2 mRNA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1.042±0.071、1.836±0.062、0.226±0.077,多房棘球蚴周围肝组织的转录水平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多房棘球蚴组织的转录水平低于正常肝组织与多房棘球蚴周围肝组织(P<0.01)。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多房棘球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不同肝癌细胞上清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培养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贺捷 姜慧娇 +7 位作者 梁倩 武杰 邹海亮 邢稚坤 王二强 陈雪玲 吴向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7-322,331,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3种肝癌细胞上清对体外培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活性影响,探讨较长时间维持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活性的新模型。方法收集培养48 h后的Huh7、Hepa1-6和HepG-2等3种肝癌细胞无血清上清,分别与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每组约5000个)... 目的通过比较3种肝癌细胞上清对体外培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活性影响,探讨较长时间维持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活性的新模型。方法收集培养48 h后的Huh7、Hepa1-6和HepG-2等3种肝癌细胞无血清上清,分别与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每组约5000个)共培养,对照组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培养后第1、3、5、7天,取各组混悬液50μl,台盼蓝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计数并计算存活率;培养后第7天,于扫描电镜下观察原头节超微结构,并用ELISA测定4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半胱氨酸蛋白酶-3酶的活性。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计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台盼蓝染色可见,随原头节培养时间延长,各组存活率均不断下降,无血清组、Huh7组、Hepa1-6组和HepG-2组原头节在第5天时存活率分别为(46.54±1.11)%、(46.19±3.60)%、(55.90±2.33)%和(68.73±1.06)%;至第7天,Hepa1-6组和HepG2组原头节存活率分别为(36.09±0.95)%和(45.69±0.40)%,与对照组(17.99±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uh7组(19.04±1.7)%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后第7天,光镜下可见对照组和Huh7组原头节蓝染数目多,透光度差,有较多崩解坏死物质;Hepa1-6组也可见较多蓝染原头节,透光度尚可,镜下崩解坏死物质少;HepG-2组原头节蓝染数目少,透光度较好,镜下崩解坏死物质少。扫描电镜下可见对照组和Huh7组原头节形态大体破坏,微毛、吸盘等超微结构紊乱、崩解,Hepa1-6组、HepG2组虫体表面较为饱满且平滑,超微结构也较为清晰完整。半胱氨酸蛋白酶-3酶的活性检测结果显示,Hepa1-6组和HepG2组酶活力单位分别为20.51±0.61和17.51±0.59,与对照组(22.15±1.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Huh7组为22.67±0.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细胞上清可改善无血清体外培养条件下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性,并以HepG2细胞上清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上清 细粒棘球蚴 体外培养 活性
原文传递
泡状棘球蚴和细粒棘球蚴理化分析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刘新 +5 位作者 武杰 邹海亮 陈贺捷 姜慧娇 吴向未 陈雪玲 《农垦医学》 2019年第6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泡状棘球绦虫原头节体外培养时,上清液理化性质和头节内糖原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无菌条件下分别抽取20mL胎牛血清和180mL的RPMI-1640及2mL双抗至无菌瓶中,混匀后封紧瓶口以供备用。为保证不改变培养液...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泡状棘球绦虫原头节体外培养时,上清液理化性质和头节内糖原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无菌条件下分别抽取20mL胎牛血清和180mL的RPMI-1640及2mL双抗至无菌瓶中,混匀后封紧瓶口以供备用。为保证不改变培养液的理化指标,整个培养测定过程不允许换液。将泡状棘球绦虫原头蚴和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各分成四组不同的密度后,进行体外培养,密度分别为0(个)/15mL、10000(个)/15mL、20000(个)/15mL、30000(个)/15mL,分别于0d、1d、2d、3d、4d、5d测量PH、乳酸含量、钙离子含量、葡萄糖含量、糖原含量的变化情况;应用医疗血气分析仪测量培养上清液PH、乳酸含量、钙离子含量、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应用糖原试剂盒检测原头蚴体内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种原头蚴体外培养时上清液PH值均呈下降趋势,且密度越大,下降趋势越明显;两种虫体上清液乳酸含量、钙离子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密度越大,上升趋势越明显;两种虫体上清液葡萄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密度越大,下降趋势越明显;两种虫体体内糖原含量均随着虫体的生长而逐渐累积,但后期均呈下降趋势,且密度越大,下降趋势越明显;经过统计学分析,同种头节不同密度组内比较时,上述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头节同密度下组间比较时理化性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泡状棘球蚴原头节和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培养时,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相似;两种原头节代谢过程中均产生以乳酸为代表的酸性物质,并导致外环境PH下降;两种原头节生长过程中均会出现钙离子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性质 原头蚴 体外培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邹海亮 +2 位作者 陈贺捷 陈帅 吴向未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将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4周左右的C5/7小鼠,提取其骨髓中的MSC,将MSC培养传代至第p3代MSC。从感染细粒棘球蚴病(CE)绵羊的肝脏内提... 目的:探讨将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4周左右的C5/7小鼠,提取其骨髓中的MSC,将MSC培养传代至第p3代MSC。从感染细粒棘球蚴病(CE)绵羊的肝脏内提取出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其活性达95%以上),将其分为A组与B组。对A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与MSC进行共培养,对B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单独普通培养。在培养期间采用伊-红染色法在倒置显微镜下抽样观察两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活性,记录其各时间节点的存活率。结果:在培养期间,采用伊-红染色法在倒置显微镜下抽样观察两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存活情况,结果显示,B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存活率逐渐下降。在培养的第8天和第10天,B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存活率均低于A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MSC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节 共培养 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