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颤证治疗四法 被引量:8
1
作者 德远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2-13,共2页
颤证又称颤振、振掉、震颤、肝风、身震摇,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类似现代医学的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大多以50~60岁发病,且男性多于女性。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 颤证又称颤振、振掉、震颤、肝风、身震摇,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类似现代医学的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大多以50~60岁发病,且男性多于女性。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临床体会,立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为其治疗大纲,初步总结出颤证证治四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证 病机 辨证论治 老年人
下载PDF
LED红光联合复方马齿苋洗剂及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2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61-64,共4页
分析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CAD)采取LED红光+复方马齿苋洗剂+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FCAD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LED红光+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分析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CAD)采取LED红光+复方马齿苋洗剂+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FCAD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LED红光+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马齿苋洗剂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ED红光+复方马齿苋洗剂+他克莫司软膏对FCAD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LED红光 皮肤功能 复方马齿苋洗剂 不良反应 他克莫司软膏
下载PDF
抗核糖体P蛋白在神经精神病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郭莉 +3 位作者 郭慧淑 刘越坚 单路娟 邱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1期2036-2037,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是可累及全身任何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神经、精神症状,此类型患者被称作神经精神病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europsychiatric SLE, NPSLE),是SLE病情严...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是可累及全身任何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神经、精神症状,此类型患者被称作神经精神病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europsychiatric SLE, NPSLE),是SLE病情严重的表现,也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17%-75%的SLE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受累,所以早期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精神病损尤为关键。本研究利用ELISA监测SLE患者Rib—P,探讨Rib-P蛋白抗体对早期发现SLE神经狼疮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诊断价值 精神病性 抗核糖体P蛋白 SLE患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神经系统受累
下载PDF
通络止痛饮治疗三叉神经痛96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进茹 沈庆金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15-15,共1页
通络止痛饮治疗三叉神经痛96例杨进茹,沈庆金,栾树永(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276700)关键词:通络止痛饮;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又称“痛性抽搐”。多数患者经过针刺以及口... 通络止痛饮治疗三叉神经痛96例杨进茹,沈庆金,栾树永(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276700)关键词:通络止痛饮;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又称“痛性抽搐”。多数患者经过针刺以及口服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可暂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中医药疗法 通络止痛饮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46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邢秀娥 徐祗英 《河北中医》 1998年第2期109-109,共1页
输卵管阻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多由经期、产后及各种流产、宫内操作感染或盆腔的炎症性浸润所致.在治疗中多采用单纯通液术进行治疗,但因其疗效不稳定,效果不确切而常不被肯定.我们自1994年以来对146例明确诊断为输卵管阻塞... 输卵管阻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多由经期、产后及各种流产、宫内操作感染或盆腔的炎症性浸润所致.在治疗中多采用单纯通液术进行治疗,但因其疗效不稳定,效果不确切而常不被肯定.我们自1994年以来对146例明确诊断为输卵管阻塞所致的不孕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而可靠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146例中单侧输卵管阻塞62例,双侧输卵管阻塞84例.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39岁,平均年龄为31.5岁.不孕时间最短为2年,最长为5年,平均不孕时间为3.2年.1.2 诊断方法和标准 本组病例均为婚后同居2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有迫切生育愿望,经全面检查排除男方、子宫、卵巢等不孕因素后,患者于月经后3~7天,膀胱适度充盈,取膀胱截石位,臀部略抬高,常规消毒外阴,按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常规操作,宫腔注入3%双氧水5ml.此时B超监测可发现宫腔内聚积大量气泡翻滚的回声,并迅速向子宫左右角移动,连续向双侧输卵管射流,如气泡经伞部溢出至腹腔,为双侧输卵管通畅;若双侧输卵管未见流动的线状强回声带,则为双侧阻塞;如气泡经一侧伞部溢至腹腔,为单侧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不育 输卵管阻塞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不射精症辨治体会
6
作者 谢士明 《实用中医药杂志》 1999年第1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不射精症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