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森林土壤碳储量与土壤碳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76
1
作者 刘世荣 王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437-5448,共12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和碳吸收汇。国内外研究表明,土壤亚系统在调节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森林类型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森林对干扰和变化环境响应的时空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和碳吸收汇。国内外研究表明,土壤亚系统在调节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森林类型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森林对干扰和变化环境响应的时空动态变化,至今对森林土壤碳储量和变率的科学估算,以及土壤关键碳过程及其稳定性维持机制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综述了近十几年来我国森林土壤碳储量和土壤碳过程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碳储量、土壤碳化学稳定性、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土壤呼吸影响机制、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对土壤碳过程的影响等;评述了土壤碳过程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未来土壤碳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促进我国森林土壤碳循环研究,科学评价森林土壤碳固持潜力及其稳定性维持机制和有效实施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土壤 碳储量 土壤呼吸 土壤碳化学稳定性
下载PDF
森林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2
作者 向成华 +1 位作者 骆宗诗 宫渊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51-2456,共6页
各种测量森林土壤呼吸的方法都存在不足,红外CO2分析仪法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土壤CO2通量模型的优点是考虑了土壤呼吸生物和物理学过程;一般情况下,温度和湿度与森林土壤呼吸呈正相关关系,火烧、采伐和施肥等营林活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各种测量森林土壤呼吸的方法都存在不足,红外CO2分析仪法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土壤CO2通量模型的优点是考虑了土壤呼吸生物和物理学过程;一般情况下,温度和湿度与森林土壤呼吸呈正相关关系,火烧、采伐和施肥等营林活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森林土壤呼吸与植被、微生物生物量的关系,以及土壤呼吸的空间变异规律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最后提出了森林土壤呼吸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呼吸 CO2生产转移模型(PATCIS) 营林活动 时空变异 自养呼吸
下载PDF
国外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崔丽娟 +1 位作者 宋洪涛 王义飞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5-242,共8页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面对湿地生态系统是否能维持其碳汇功能等问题,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讨论:当前湿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湿地碳源与碳汇功能时空格局变异最新研究进展;影响湿地甲烷排放的因素;湿地碳循环过程对全球变暖...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面对湿地生态系统是否能维持其碳汇功能等问题,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讨论:当前湿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湿地碳源与碳汇功能时空格局变异最新研究进展;影响湿地甲烷排放的因素;湿地碳循环过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模式;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认为当前对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认识的局限性,是导致碳循环成为全球变暖互馈机制中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中国当前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特点,提出了中国未来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焦点问题,即如何在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维持中国湿地生态系统现有碳储存库的功能,以及如何提高已退化湿地的固碳功能及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碳源 碳汇 甲烷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26
4
作者 崔丽娟 马琼芳 +1 位作者 宋洪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73-2680,共8页
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测算一直是湿地研究领域的难点。目前仅能粗略估算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很难做到精确计算。本文对湿地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碳储量估算方法进行分析,指出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应当充分融合水域和陆域各碳储存库的估算... 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测算一直是湿地研究领域的难点。目前仅能粗略估算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很难做到精确计算。本文对湿地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碳储量估算方法进行分析,指出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应当充分融合水域和陆域各碳储存库的估算方法。另外,对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精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总结,认为湿地面积、碳密度以及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的深度是影响区域尺度碳储量估算精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陆生碳库 水生碳库 估算方法
原文传递
湿地固碳功能与潜力 被引量:19
5
作者 宋洪涛 崔丽娟 +2 位作者 李胜男 马琼芳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共6页
湿地碳存储过程是湿地源、汇功能转换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湿地生态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结合国内外湿地固碳功能和潜力的研究成果,文中分别对湿地固碳的生态机理、影响因子及量化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在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问... 湿地碳存储过程是湿地源、汇功能转换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湿地生态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结合国内外湿地固碳功能和潜力的研究成果,文中分别对湿地固碳的生态机理、影响因子及量化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在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固碳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前景和发展趋势,对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背景下的湿地碳动态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固碳功能 固碳潜力 有机碳
原文传递
宽坝林区人工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万明利 洪莉 +3 位作者 李贤 骆宗诗 谢大 《四川林业科技》 2006年第3期15-18,共4页
应用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宽坝林区3种人工林群落———黄檗人工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柳杉—杉木人工林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檗人工林乔木层具有较低的丰富度和... 应用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宽坝林区3种人工林群落———黄檗人工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柳杉—杉木人工林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檗人工林乔木层具有较低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而灌、草层具有较高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柳杉杉木人工林乔木层具有较高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较低的优势度,而灌、草层内具有较低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较高的优势度;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各层次物种丰富度居中;不同层次间物种多样性有一定的差异,且乔、灌层之间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坝林区 人工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范学辉 陈占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9486-9490,共5页
背景:骨质疏松是多基因调控疾病,峰值骨量变化和骨量丢失均受遗传因素影响。目的:通过观察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Ⅰ多态性在山东半岛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选取367名长期居住... 背景:骨质疏松是多基因调控疾病,峰值骨量变化和骨量丢失均受遗传因素影响。目的:通过观察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Ⅰ多态性在山东半岛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选取367名长期居住在山东半岛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汉族人群。将受试者分为骨密度正常组227例,骨质疏松组63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组77例。结果与结论:实验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χ2=1.583,P>0.05)。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aa型占53.1%,Aa型占10.6%,AA型占36.3%。年龄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值之间呈负相关(P<0.01),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值之间呈正相关(P<0.01),在将年龄和体质量指数进行校正后发现aa基因型在腰椎(P<0.05)、wards三角(P<0.05)骨密度较低。运用χ2检验分析骨密度正常组各基因型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4.795,P>0.05)。结果证实,山东半岛地区汉族人群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存在关联,提示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在决定个体骨质疏松症遗传易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穿透雨减少和氮添加对毛竹叶片和细根化学计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高小敏 刘世荣 +3 位作者 王一 蔡春菊 任立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40-1450,共11页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氮沉降升高,将会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叶片和细根作为植物最重要的资源获取功能器官,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可指示其资源利用、生存适应策略。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了解植物的化...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氮沉降升高,将会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叶片和细根作为植物最重要的资源获取功能器官,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可指示其资源利用、生存适应策略。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了解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和适应特征将有助于预测未来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通过为期1年的双因素交互实验,探讨了穿透雨减少和氮添加影响下,我国亚热带重要森林类型毛竹林的叶片及细根碳(C)、氮(N)、磷(P)元素化学计量比的响应特征,对于认识毛竹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和养分利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1)穿透雨减少处理显著降低叶片N、P含量,显著增加细根N含量,对叶片C含量和细根C、P含量无显著影响;氮添加处理显著增加土壤N含量和叶片N含量,对叶片C、P含量及细根C、N、P含量无显著影响。(2)穿透雨减少、氮添加处理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土壤C∶N∶P均无显著影响。(3)穿透雨减少处理显著增加叶片C∶N、C∶P和N∶P;氮添加处理显著降低叶片C∶N,对叶片C∶P、N∶P无显著影响;穿透雨减少、氮添加交互作用显著降低叶片C∶N和C∶P,对叶片N∶P无显著影响。(4)穿透雨减少处理显著降低细根C∶N,对细根C∶P及N∶P无显著影响;氮添加处理及穿透雨减少、氮添加交互作用对细根C∶N∶P无影响。综上短期处理的研究结果,穿透雨减少处理产生的水分胁迫对毛竹产生了关键限制作用,毛竹采取了降低叶片N和P含量、增加细根N含量,提高叶片的N和P利用效率、保持细根稳定的P利用效率的策略。氮添加未能缓解穿透雨减少对毛竹产生的干旱胁迫,毛竹通过改变地上部分叶片和地下部分细根之间的N素分配格局和N、P利用效率以应对水分胁迫。氮添加处理下叶片N含量显著增加,C∶N显著降低,而细根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雨减少 氮添加 毛竹 化学计量比 适应策略
下载PDF
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晓亮 +1 位作者 袁百胜 周政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骨质疏松是多基因调控疾病,峰值骨量达到和骨量丢失均受遗传因素影响。观察山东半岛地区汉族人群降钙素受体Alu-Ⅰ基因多态性各基因型频率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试验于2005-06/2007-06... 目的:骨质疏松是多基因调控疾病,峰值骨量达到和骨量丢失均受遗传因素影响。观察山东半岛地区汉族人群降钙素受体Alu-Ⅰ基因多态性各基因型频率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试验于2005-06/2007-06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试验对象:选取332名长期居住在山东半岛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汉族人群,纳入标准:健康门诊查体人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患者;患者对试验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各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骨代谢相关疾病史;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等。其中骨质疏松合并骨折75例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余257例经过骨密度测定确定骨量,按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骨密度测定值比同性别峰值骨密度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分为骨量正常组(n=201)及骨质疏松组(n=56)。②试验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测定257名山东半岛汉族成年人和75名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降钙素受体基因型,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腰椎、股骨颈、粗隆间、Ward’s三角和大转子区等部位的骨密度值。结果:纳入受试者332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本试验人群降钙素受体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χ2=0.47,P=0.493)。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CC型占89.5%,CT型占10.5%,TT型占0%。②年龄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值之间呈负相关(P<0.01),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值之间呈正相关(P<0.01),在将年龄和体质量指数进行校正后发现女性CC基因型较CT基因型在ward’s三角区有较高的骨密度(P<0.05),骨量正常组各基因型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山东半岛汉族女性降钙素受体基因型与骨密度之间存在一定关联,降钙素受体C1377T基因多态性可能成为胶东半岛汉族女性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组织构建
下载PDF
毛竹和林下植被芒箕凋落物分解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任立宁 刘世荣 +3 位作者 王一 蔡春菊 陈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97,共7页
[目的]探讨竹林与其林下植被凋落物叶之间相互影响的潜在机制,为合理经营管理毛竹林林下植被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原位分解袋法研究了四川长宁毛竹与林下植被芒箕凋落物叶分解和养分释放过程。[结果](1)芒箕凋落物叶初始C、N、P含... [目的]探讨竹林与其林下植被凋落物叶之间相互影响的潜在机制,为合理经营管理毛竹林林下植被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原位分解袋法研究了四川长宁毛竹与林下植被芒箕凋落物叶分解和养分释放过程。[结果](1)芒箕凋落物叶初始C、N、P含量和羟基碳高于毛竹(P <0. 05),而C∶N、C∶P、烷基碳、氧烷基碳和芳香碳低于毛竹(P <0. 05)。(2)凋落物叶分解和养分释放速率芒箕整体高于毛竹,芒箕和毛竹分解常数(k)分别为0. 58±0. 03和0. 73±0. 02,C、N、P养分释放均表现为净释放。(3)凋落物叶混合对分解速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抑制了N、P元素整个分解周期和C元素中后期的释放。(4)凋落物叶分解过程中元素含量变化格局表现为C含量和C∶N比整体呈下降趋势,N含量和N∶P比有小幅上升,P含量有微弱的下降趋势,C∶P比呈波动性变化。(5)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初始凋落物叶N和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0. 01),与初始凋落物叶的C∶N和C∶P呈极显著负相关(P <0. 01),与土壤含水量相关不显著。[结论]单独分解过程中,毛竹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低于林下植被芒箕,养分释放特征均表现为直接释放;混合分解过程中,毛竹和芒箕凋落物叶分解速率无显著混和效应,但养分释放的混合效应表现出一定负效应和不同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芒箕 凋落物分解 养分释放 混合效应
下载PDF
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晓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1期8345-8348,共4页
目的:就近几年对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详细地分析了降钙素受体基因突变对骨密度的影响,从而为鉴定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提供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springerlink和ScienceDirect Online... 目的:就近几年对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详细地分析了降钙素受体基因突变对骨密度的影响,从而为鉴定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提供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springerlink和ScienceDirect Online数据库1980-01/2007-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骨质疏松、骨密度、候选基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7-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骨质疏松,骨密度",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关于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文献79篇,筛除明显缺少对照的实验研究,并对剩余原文查找全文,排除综述类和重复研究。资料提炼: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31篇进行综述,涉及到降钙素和降钙素受体的作用机制及基因多态性、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方面的研究。47篇被排除的文章中,44篇缺少随机对照或重复研究,另3篇是综述。资料综合:对所选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对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方面的资料进行概括和评价,对降钙素受体基因型在正常与骨质疏松组进行比较。计算不同基因型在人体测量指标、脊柱及股骨骨密度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这些数据分析,降钙素基因多态性在预测骨质疏松方面的潜在价值仍很有争议。结论:分析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相关性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对骨量的基因调控方面的研究有几个潜在的价值:通过认证哪些基因对骨质疏松的发病有作用,可能会改善治疗方法,实际上一些候选基因本身成为新治疗的靶点;分子标志在认证个体在骨质疏松发病风险方面的潜在价值同样很重要。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的基因研究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降钙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组织构建
下载PDF
乔木根系和凋落物对南亚热带3种人工林土壤线虫群落的差异化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金豪 +4 位作者 王晖 叶晓丹 王一 明安刚 刘世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367-7380,共14页
根系分泌物和凋落物为土壤食物网提供了基础的养分资源。然而,不同树种纯林和混交林地下根系和地上凋落物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2019年9月在广西凭祥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取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纯林、马尾松(Pi... 根系分泌物和凋落物为土壤食物网提供了基础的养分资源。然而,不同树种纯林和混交林地下根系和地上凋落物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2019年9月在广西凭祥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取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纯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纯林和格木×马尾松混交林3种林分类型,分别设置对照、阻断乔木根系、去除地上凋落物和阻断乔木根系并去除地上凋落物四组实验处理,于2021年3月对3种林分类型不同处理下的土壤线虫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哪种林分类型,阻断根系改变了土壤线虫群落的营养类群组成,显著降低了食真菌线虫相对多度,增加了植物寄生线虫相对多度;去除凋落物显著降低了土壤线虫密度、类群数、线虫通路比值和结构指数,增加了基础指数,表明去除凋落物降低了土壤食物网的稳定性。无论哪种林分类型,人工林中树木地下根系输入是构建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组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地上凋落物在维持土壤食物网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阻断根系和去除凋落物对混交林中土壤线虫群落没有显著的影响,表明含固氮树种的格木×马尾松混交林比人工针叶纯林土壤食物网的稳定性更高,因此建议采用引入固氮树种改造针叶纯林籍以增强人工林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根系 凋落物 土壤线虫 土壤食物网
下载PDF
模拟干旱和磷添加对热带低地雨林氮矿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阳 +2 位作者 王一 杨怀 刘世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土壤氮矿化作为氮转化的主要过程决定土壤供氮能力。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往往受磷限制,氮矿化过程对干旱的响应是否受磷限制的调控值得探讨。该研究以海南三亚甘什岭自然保护区热带低地雨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19年建立的林内穿透雨减少(50%... 土壤氮矿化作为氮转化的主要过程决定土壤供氮能力。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往往受磷限制,氮矿化过程对干旱的响应是否受磷限制的调控值得探讨。该研究以海南三亚甘什岭自然保护区热带低地雨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19年建立的林内穿透雨减少(50%)及磷添加双因素交互实验平台,通过野外树脂芯原位培养法研究模拟干旱及磷添加对土壤无机氮(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和氮矿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减雨处理显著降低了5和15 cm深度土壤的水分含量,而对土壤温度没有显著影响。2)减雨处理和减雨与磷添加共同处理无论在旱季还是湿季对0–10cm土壤无机氮含量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磷添加处理在旱季显著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表明磷添加处理对氮有效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旱季,而非湿季。3)干旱处理在旱季和湿季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净氨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而磷添加处理和减雨与磷添加共同处理无论在旱季还是湿季对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结果表明了干旱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净氮矿化速率。4)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净氨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减雨处理显著影响了土壤净氨化速率与铵态氮含量的关系,并且在铵态氮含量相等的情况,随着干旱的影响净氨化速率下降得更快。这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是影响该研究样地土壤氮矿化的主要因素。上述研究结果说明,降水变化对热带低地雨林中土壤氮矿化有重要影响,短期磷添加没有显著影响,减雨与磷添加对土壤氮矿化过程并没有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地雨林 干旱 磷添加 氮循环 无机氮 土壤氮矿化
原文传递
根系去除改变了毛竹林土壤酶活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一 刘世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515-6527,共13页
亚热带是我国氮和磷沉降的热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C)、氮(N)、磷(P)循环对N和P沉降的响应受到广泛关注。根系作为森林土壤碳和养分持续供给的重要来源,其输入变化在N和P沉降下通过影响土壤酶活性进而调控土壤碳和养分循环过程。以毛... 亚热带是我国氮和磷沉降的热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C)、氮(N)、磷(P)循环对N和P沉降的响应受到广泛关注。根系作为森林土壤碳和养分持续供给的重要来源,其输入变化在N和P沉降下通过影响土壤酶活性进而调控土壤碳和养分循环过程。以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选择硝酸铵和磷酸二氢钠分别进行N和P添加,共设置4个处理:对照、N添加、P添加和N+P添加,并结合壕沟处理,探究毛竹林土壤C、N、P循环相关酶活性对氮磷添加和根系去除的响应,并分析它们与土壤和细根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C、N循环相关酶活性整体上对根系去除的响应比氮磷添加更敏感,这主要是因为根系去除显著降低土壤全氮和铵态氮含量,但短期氮磷添加并未显著改变调控土壤酶活性分异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铵态氮含量。与C、N循环相关酶活性不同,土壤P循环相关酶对根系去除和磷添加处理均呈现负响应,这可能是因为阻断根系P吸收和补充土壤P元素降低了微生物的P开采作用。但研究区土壤微生物仍受到P限制作用,这是因为在P缺乏毛竹林生态系统,根系比微生物具有更强的P吸收利用能力。研究结果强调了不同功能土壤酶活性对土壤养分添加和根系输入变化响应的敏感性差异,为预测低P毛竹林生态系统土壤C和养分循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根系去除 氮磷添加 土壤酶
下载PDF
中国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锐齿栎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牛晓栋 孙鹏森 +2 位作者 刘晓静 刘世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980-5991,共12页
在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采用涡度相关法对位于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的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65年生锐齿栎(Quercus aliena)天然次生林的碳通量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该森林生态系统在生长季5-10... 在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采用涡度相关法对位于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的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65年生锐齿栎(Quercus aliena)天然次生林的碳通量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该森林生态系统在生长季5-10月份为碳汇,非生长季各月为碳源,净碳吸收量与释放量分别在7月和4月达到最大。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为569.4 g C m-2a-1,生态系统呼吸为529.9 g C m-2a-1,总生态系统生产力为1099.3 g C m-2a-1。30min尺度上夜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与5cm深度土壤温度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表示(R2=0.21,P<0.001),其温度敏感性系数(Temperature sensitivity coefficient,Q10)为2.2。如果排除夜间通量观测的误差,处在海拔较高地区的夜间低温和非生长季的低温抑制了生态系统呼吸排放,可能导致全年生态系统呼吸量较低。在生长季5-10月份,各月的白天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符合直角双曲线模型,初始光能利用效率、平均最大光合速率和白天平均生态系统呼吸强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范围分别是0.06-0.12μmol CO2μmol-1 photon、0.44-1.47mg CO2m-2s-1和0.07-0.19 mg CO2m-2s-1。夏季7、8月份,较高的饱和水汽压差对白天锐齿栎林的碳吸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生长季末期9月份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对白天锐齿栎林的碳吸收也产生了抑制作用,表明生长末期降水过多影响森林的碳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过渡带 锐齿栎 CO2通量 饱和水汽压差
下载PDF
1956—2020年海南岛极端降雨气候及旱雨季变化趋势分析
16
作者 史佑海 +2 位作者 靳雅雯 孙连鹏 《热带林业》 2024年第1期86-94,共9页
研究围绕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56—2020年海南岛5个气象站点的日降雨数据,通过气候要素倾向率法、累计距平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诊断其变化特征,并着重检验了旱季(12月—来年3月)与雨季(4月—11月)分界线,以及4月和11... 研究围绕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56—2020年海南岛5个气象站点的日降雨数据,通过气候要素倾向率法、累计距平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诊断其变化特征,并着重检验了旱季(12月—来年3月)与雨季(4月—11月)分界线,以及4月和11月的降雨年际变化。结果表明,海南岛近65年极端降雨量与极端降雨频次都呈现上升趋势,极端降雨事件主要集中在雨季并具有逐年连续性;旱季最长无有效降雨天数呈上升趋势,降雨量增加趋势极小,旱季干旱程度在逐年加剧。4月降雨量呈现上升趋势,11月降雨量呈现下降趋势,旱雨季均呈现前移趋势,即提前到来、提前结束的趋势。对比筛选极端降雨事件前后的4月和11月降雨量,极端降雨对旱雨季划分影响极小。此外,总体降雨量呈上升趋势且增加量集中在雨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变化 极端气候 气候变化 海南岛
下载PDF
毛竹扩张对土壤甲螨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佟富春 吴智华 +5 位作者 林瑞雪 吴晓君 邓惠方 袁千允 肖以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64,共6页
为探究毛竹扩张对土壤甲螨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9年夏季,采用样方法对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竹林、竹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等3个竹密度梯度林地土壤甲螨群落进行了调查,通过室内Tullgren漏斗法对土壤甲螨进行分离并鉴别。结果表明... 为探究毛竹扩张对土壤甲螨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9年夏季,采用样方法对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竹林、竹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等3个竹密度梯度林地土壤甲螨群落进行了调查,通过室内Tullgren漏斗法对土壤甲螨进行分离并鉴别。结果表明:共捕获土壤甲螨9259头,隶属于21科77属。竹林土壤甲螨中的优势类群为小奥甲螨属(Oppiella)和菌甲螨属(Scheloribates),竹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样地土壤甲螨中的优势类群均为圆单翼甲螨属(Peloribates)。3种林分类型中土壤甲螨个体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竹林、常绿阔叶林、竹阔混交林,类群数由多到少依次为竹阔混交林、竹林、常绿阔叶林。3种林分类型的土壤甲螨群落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Margalef指数4个指数变化规律一致,由大到小依次为竹林、竹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且3个样地间Margalef指数差异显著(P<0.05)。竹林与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相似性为中等不相似,竹阔混交林与另外2种林地为中等相似。MGP分析I、II结果表明,3种林地的MGP分析I均属O型,但MGP分析II分别为O型(竹林)、O型(竹阔混交林)、P型(常绿阔叶林),说明常绿阔叶林土壤甲螨以体壁骨化程度较高的甲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扩张 土壤甲螨 群落结构
下载PDF
闭合髓内钉与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绪敏 +1 位作者 姚大 范学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12期1324-1326,共3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专家型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锁定接骨板(MIPPO)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与影像学疗效。方法自2014-06—2017-03对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28例采用胫骨远端专家型髓内钉固定,34例采用MIPPO内固定技术。术后对患...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专家型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锁定接骨板(MIPPO)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与影像学疗效。方法自2014-06—2017-03对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28例采用胫骨远端专家型髓内钉固定,34例采用MIPPO内固定技术。术后对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随访,比较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髓内钉组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19.34周,较微创MIPPO内固定组手术平均愈合时间22.45周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负重时间明显缩短(P<0.01),但患肢功能Johner-Wruhs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接骨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感染率低、对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干扰少,对于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是一种优先选择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带锁髓内钉 锁定接骨板 微创 内固定
原文传递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森林碳储量、碳汇变化预估与潜力提升途径
19
作者 刘世荣 王晖 +2 位作者 李海奎 余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72,共16页
增强森林固碳增汇功能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法和模型模拟,系统阐述中国森林碳储量和碳汇现状、动态变化与潜力提升途径。根据国家森林资源连... 增强森林固碳增汇功能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法和模型模拟,系统阐述中国森林碳储量和碳汇现状、动态变化与潜力提升途径。根据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测算的森林植被碳储量近5年平均年增长0.152 Pg(以C计),2000s—2010s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量约229.7 Tg·a^(-1)(以C计),其中森林植被(指乔木林)碳储量约增加150.6 Tg·a^(-1)(以C计),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汇量的65.6%。过去70年,中国森林已从碳源转变为逐渐增强的碳汇。在森林面积保持不变的情景下,相比2000s—2010s时段,2030年后现有乔木林的生物量碳汇将有所下降;如果森林面积未来持续增加,2030—2050年中国新增乔木林的碳汇量仍将呈增加趋势。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风险(极端干旱与热浪事件、森林火灾、病虫害等)可能会削弱森林碳汇功能。为维持并提升森林碳储量和碳汇潜力,需要采取森林碳储与碳汇双增以及森林碳汇与木质林产品碳库协同提升的策略,从保碳、增碳、扩碳和碳资源化利用的汇转移4个途径对森林资源实施保护修复、精准绿化、科学经营与合理利用以及多时空尺度的优化布局,同时重视森林土壤碳库增汇的长期效应。在林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框架下,森林碳汇潜力提升未来研究重点是科学推进国土绿化适宜造林地和树种选择,森林经营增汇技术,森林碳储、碳汇协同提升与木质产品库的碳汇转移与存续的时空配置优化模式,森林土壤固碳增汇机制以及潜力研究,准确评估森林碳汇对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的贡献及其时间表和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碳储量 碳汇 森林面积 固碳潜力 碳增汇技术
下载PDF
毛竹扩张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跳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20
作者 佟富春 吴智华 +5 位作者 林瑞雪 吴晓君 邓惠方 黄子峻 李仁杰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51-57,70,共8页
以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毛竹林、竹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探讨2018—2019年的旱、雨季,毛竹扩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引起的土壤跳虫群落特征的改变。研究结果显示:①共捕获土壤跳虫4455头,隶属于12科27属,其中... 以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毛竹林、竹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探讨2018—2019年的旱、雨季,毛竹扩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引起的土壤跳虫群落特征的改变。研究结果显示:①共捕获土壤跳虫4455头,隶属于12科27属,其中,符跳属、拟裸长角跳属和小圆跳属为优势属。②3种类型样地中土壤跳虫的个体密度和类群数均为雨季高于旱季。旱季所有指标在不同林分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雨季土壤跳虫的个体密度、类群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毛竹林>竹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Pielou均匀度指数为竹阔混交林>毛竹林>常绿阔叶林。③随着毛竹扩张,凋落物层的β-葡糖苷酶、酸性磷酸酶、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和土壤有机碳显著降低,导致土壤跳虫的个体密度、类群数显著增加,多样性亦增加,但扩张中过渡类型的竹阔混交林跳虫多样性减少。毛竹扩张不同阶段中土壤跳虫的大部分优势属和常见属相同,表明土壤跳虫群落在毛竹扩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扩张 土壤跳虫 群落结构 常绿阔叶林 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