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中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东伟 张雅欣 +12 位作者 武伟泽 格格 丁佳楠 王旭东 李东 罗永洁 赵勇 刘鑫 宋亚茹 卞睿 张旭 贾和平 马创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43-447,共5页
目的 探讨单臂外固定架(Orthofix)胫骨近端截骨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中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采用Orthofix治疗的41例胫骨骨缺损中骨搬运段发生偏移患者资料,男性34例,女性7... 目的 探讨单臂外固定架(Orthofix)胫骨近端截骨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中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采用Orthofix治疗的41例胫骨骨缺损中骨搬运段发生偏移患者资料,男性34例,女性7例;年龄18~58岁,平均35.9岁;道路交通伤28例,摔伤9例,其他4例。41例均为创伤后骨髓炎。根据Paley轴向偏移的分类标准,分成无轴向偏移组(22例)和轴向偏移组(19例),无轴向偏移组偏移角度≤5°,轴向偏移组偏移角度>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不同时期的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分析不同参数与轴向偏移的关系。结果 患者均随访12~40个月,平均22.5个月。外固定装置拆除之前骨搬运段偏移40例,外固定架拆除之后1例。其中冠状面成角34例,成角2.2°~17.5°,平均6.33°;矢状面成角21例,成角1.5°~11.8°,平均4.53°。轴向偏移19例,通过更换Schanz钉调整力线以及对接端植骨后力线得到纠正18例。拆除外固定装置后患肢过度负重出现偏移1例,行自体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力线得到恢复。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提示,截骨平面、既往手术次数、骨缺损长度以及Schanz钉弯曲角度是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而在置钉模式、Schanz钉置入角度、外固定时间、对接时间及外固定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截骨平面(OR=1.481,95%CI=1.150~1.908)以及骨缺损距离(OR=1.728,95%CI=1.027~2.906)是发生轴向偏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采用Orthofix胫骨近端截骨行骨搬运的治疗中,骨搬运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轴向偏移,其中骨缺损距离越大越容易发生轴向偏移,截骨平面越靠近干骺端越不容易发生轴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骨搬运 外固定架 轴向偏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