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于秀明 刘学明 +1 位作者 侯云峰 洪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462-1464,共3页
目的:将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检测指标相结合,为中医诊断客观化提供参考。方法:将210例RA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肾气虚寒、肝肾阴虚、瘀血痹阻5组。血清类风湿因子(RF)检测采用乳胶凝集法,抗瓜氨... 目的:将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检测指标相结合,为中医诊断客观化提供参考。方法:将210例RA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肾气虚寒、肝肾阴虚、瘀血痹阻5组。血清类风湿因子(RF)检测采用乳胶凝集法,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抗核周因子(APF)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各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RA湿热痹阻型CPA阳性率显著高于寒湿痹阻型和肝肾阴虚型,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痹阻型APF阳性率高于瘀血痹阻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检测结果在各证型组间进行比较,寒湿痹阻型高于肝肾阴虚型和瘀血痹阻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A和APF可作为RA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TNF-α可作为RA活动期或进展期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辨证分型 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 抗核周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痹证
下载PDF
9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的抗核抗体谱与肿瘤坏死因子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然 侯云峰 +2 位作者 于秀明 洪波 刘学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其免疫指标的关系,为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93例SLE患者分为阴虚内热证、瘀热痹阻证、脾肾阳虚证、风湿热痹证4组。抗核抗体(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ENA抗体采用免疫...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其免疫指标的关系,为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93例SLE患者分为阴虚内热证、瘀热痹阻证、脾肾阳虚证、风湿热痹证4组。抗核抗体(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ENA抗体采用免疫印记法(IBT)、抗ds-DNA抗体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肿瘤坏死因子(TNF)采用放射免疫法(RIA)。结果:抗核抗体滴度风湿热痹组抗核抗体滴度与脾肾阳虚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ENA抗体按阳性率比较各组无差异,但瘀热痹阻组与脾肾阳虚组13.5kD抗体有差异(P<0.05),17.5kD抗体有差异(P<0.01);瘀热痹阻组与风湿热痹组比较17.5kD抗体有差异(P<0.01);瘀热痹阻组与阴虚内热组比较13.5kD抗体有差异(P<0.05);阴虚内热组与脾肾阳虚组73kD抗体有差异(P<0.05)。抗ds-DNA抗体风湿热痹组与脾肾阳虚组、瘀热痹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阴虚内热组比较有差异(P<0.05)。TNF脾肾阳虚组与风湿热痹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①抗ds-DNA抗体可作为中医"虚实辨证"的参考。②IBT法检测的73kD、17.5kD、13.5kD条带可作为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③ANA抗体滴度和TNF值与辨证分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急性期和缓解期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中医辨证分型 抗DS-DNA抗体 抗ENA抗体
原文传递
金骨莲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娣 鞠海艳 +1 位作者 洪波 王成武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金骨莲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金骨莲胶囊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复方风湿宁胶囊治疗... 目的:观察金骨莲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金骨莲胶囊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复方风湿宁胶囊治疗)。通过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方法,疾病活动度(DAS28)评价方法,ACR评价方法,以及安全性与不良反应来评价金骨莲胶囊的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Z=-5.064,P=0.03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DAS28疗效评价(Z=-2.487,P=0.01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3)两组ACR疗效比较(Z=-3.047,P=0.002),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4)金骨莲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安全,无不良反应。结论:金骨莲胶囊治疗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骨莲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痹阻证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洪波 荣大奇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 A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又称许兰(Schonlen)-亨诺氏(Henoch)综合征。其发病机理是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性小血管炎,使小动脉和小静脉通透性和脆性升高,伴...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 A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又称许兰(Schonlen)-亨诺氏(Henoch)综合征。其发病机理是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性小血管炎,使小动脉和小静脉通透性和脆性升高,伴渗出性出血和水肿,多累及皮肤和粘膜,亦可累及胃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中医药疗法 研究进展 发病机理 中医证型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汪少琼 殷建宝 +3 位作者 洪波 刘娣 袁娜 王成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3期91-92,共2页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糖皮质激素),观察组30例(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对比两组治疗前后ds-DNA(抗双链DNA抗体)、Ig G(免疫...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糖皮质激素),观察组30例(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对比两组治疗前后ds-DNA(抗双链DNA抗体)、Ig G(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ds-DNA、Ig G等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身体状态,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小剂量环磷酰胺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CPA与APF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侯云峰 于秀明 +1 位作者 洪波 张秋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339-340,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和抗核周因子(APF)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CP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PF。149例RA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痹阻型、寒湿痹... 目的探讨检测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和抗核周因子(APF)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CP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PF。149例RA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肾气虚寒型、肝肾阴虚型、瘀血痹阻型5组。结果RA患者中湿热痹组型CPA阳性率显著高于寒湿痹阻型和肝肾阴虚型(P<0.01);湿热痹阻型APF阳性率高于瘀血痹阻型(P<0.05)。结论CPA与APF可作为RA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辨证分型 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 抗核周因子 痹证
下载PDF
中医辨治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7
作者 魏宇飞 洪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57-160,共4页
痛风性关节炎(GA)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致使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引起关节红肿疼痛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且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疼痛,常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发病疼痛剧烈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痛风性关节炎(GA)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致使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引起关节红肿疼痛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且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疼痛,常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发病疼痛剧烈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迄今为止, 痛风患者数量较15年前增加15-30倍;男性患病率较女性高且患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近10年40岁以下的人群患病率增加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 疼痛
下载PDF
中医治疗痛风的临床进展
8
作者 耿萍 洪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161-164,共4页
对最近几年内中医治疗痛风的现状进行综述。经过收集近几年有关中医诊治痛风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中医的内治、外治法及中医特色疗法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特长之处,使痛风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减少了痛风发病率,从而提... 对最近几年内中医治疗痛风的现状进行综述。经过收集近几年有关中医诊治痛风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中医的内治、外治法及中医特色疗法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特长之处,使痛风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减少了痛风发病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治疗痛风的优势逐渐突出,由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特色疗法 内治 外治
下载PDF
荣大奇教授白虎溻渍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30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聂大庆 荣春书 +3 位作者 洪波 刘娣 王成武 荣大奇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8期95-96,98,共3页
目的:观察白虎溻渍方中药溻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6月收治急性发作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氟比洛芬凝胶膏外敷治疗;治疗组采用白虎溻渍方中药溻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观察白虎溻渍方中药溻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6月收治急性发作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氟比洛芬凝胶膏外敷治疗;治疗组采用白虎溻渍方中药溻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白虎溻渍方中药溻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 白虎溻渍方 中药溻渍
下载PDF
膝关节腔积液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波 王成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6期284-285,共2页
膝关节腔积液是风湿科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可通过中医药内服外敷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安全性高。现就近年来膝关节腔积液的发病及临床治疗进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 膝关节腔积液 中医药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比较雷公藤和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波 聂大庆 刘娣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8期13-14,16,共3页
目的:比较雷公藤多苷片和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B组采用艾拉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比较雷公藤多苷片和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B组采用艾拉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12周、21周关节肿胀数目、压痛关节数目、血沉、CRP及DAS 28评分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和艾拉莫德均可以有效降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艾拉莫德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荣大奇教授运用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体会
12
作者 聂大庆 荣春书 +4 位作者 洪波 刘娣 由绍儒 张书豪 荣大奇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6期82-83,共2页
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常用方剂。笔者总结长春中医药大学荣大奇教授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时发现荣大奇教授运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RA湿热痹阻证效果显著,故对其临床应用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 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常用方剂。笔者总结长春中医药大学荣大奇教授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时发现荣大奇教授运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RA湿热痹阻证效果显著,故对其临床应用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希望荣大奇教授此方面的经验能在临床上得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 加味身痛逐瘀汤
下载PDF
紫癜灵颗粒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13
作者 洪波 荣大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0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紫癜灵颗粒改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药效学情况。方法将50只IC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以10%高分子右旋糖酐6 m L/kg舌静脉给药,制备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银杏叶片组、紫癜灵高剂量组(10 ... 目的探讨紫癜灵颗粒改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药效学情况。方法将50只IC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以10%高分子右旋糖酐6 m L/kg舌静脉给药,制备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银杏叶片组、紫癜灵高剂量组(10 g/kg)、紫癜灵中剂量组(5 g/kg)、紫癜灵低剂量组(2.5 g/kg),每组10只。受试药物用蒸馏水配制成混悬液,灌胃给药15 m L/kg,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的蒸馏水。观察紫癜灵颗粒对大鼠肠系膜急性微循环障碍微动脉流速、微静脉流速、微静脉流态、微动脉口径、微静脉口径、毛细血管开放数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在5、15、30、45、60min的微动、静脉流速减慢,模型组在15、30、45、60 min的微静脉流态加权积分升高,模型组在5、15、30、45、60 min的微动、静脉口径缩小,模型组在5、15、30、45、60 min的毛细血管开放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片组、紫癜灵颗粒高、中剂量组在15、30、45、60 min的微动脉流速加快,银杏叶片组、紫癜灵颗粒高剂量组在5、15、30、45、60 min的微静脉流速加快,银杏叶片组、紫癜灵颗粒高、中剂量组在15、30、45 min的微静脉流态加权积分降低,银杏叶片组、紫癜灵颗粒高、中剂量组在15、30、45 min的微动脉口径增加,紫癜灵颗粒高剂量组在15、30、45、60 min的微动脉口径增加,银杏叶片组、紫癜灵颗粒高、中剂量组在15、30、45、60 min的微静脉口径增加,银杏叶片组、紫癜灵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在30、45 min的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癜灵颗粒具有显著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紫癜灵颗粒能够明显加快肠系膜微循环细动、静脉血流速度,扩张细动、静脉血管管径,增加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灵颗粒 微循环 药效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