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创立及诠释框架 被引量:17
1
作者 柴文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6,共8页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bject-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is a dynamic process.From 1910s to1930s,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s about it.Xie Wu-liang’s book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bject-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is a dynamic process.From 1910s to1930s,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s about it.Xie Wu-liang’s book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published in 1916,is the first book on this subject.It embodied the trend in elucidating the Chinese in terms of the Western.In 1919,Hu Shi published the Outlin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Volume I),and in 1930s,Feng Yu-lan published the History Chinese Philosophy.These two books established a matured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in elucidating the Chinese in terms of the Western.Zhong Tai insisted on the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ve mode-elucidating the Chinese in terms of Chinese in his book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published in 1929.Fan Shou-kang preliminary applied the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in elucidating the Chinese in terms of Marxism in his book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published in 1937.Today,when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subject-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turns vague,reconsideri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advanced talents in this subject will make an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大纲》 诠释 学科 30年代 出版 谢无量 冯友兰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深层孔隙流体压力预测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文龙 李思田 +2 位作者 孙德君 柴文华 郑建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7-142,共6页
孔隙流体压力属于流体状态参量 ,它是进行盆地动力学分析、油气成藏动力学分析以及油气预测的重要因素之一 .孔隙流体压力的预测模式应尽量将各种地质作用对其的贡献考虑进去 ,并且 ,利用大量的实际地层测试参数与各种地球物理参数之间... 孔隙流体压力属于流体状态参量 ,它是进行盆地动力学分析、油气成藏动力学分析以及油气预测的重要因素之一 .孔隙流体压力的预测模式应尽量将各种地质作用对其的贡献考虑进去 ,并且 ,利用大量的实际地层测试参数与各种地球物理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来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 .选用神经网络计算技术对松辽盆地深层孔隙流体压力进行了预测 ,并对孔隙流体压力的可能成因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流体压力 神经网络 油气运移 油气藏 成藏
下载PDF
“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 被引量:10
3
作者 柴文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和谐社会 人类理性 群体本位 人与自然 发展经历 人类文明 中华民族 价值理念
下载PDF
论张君劢的科学观与人生观 被引量:5
4
作者 柴文华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49-51,共3页
张君劢是中国 2 0世纪现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他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探讨 ,既指出了科学万能论的错误和科学本身的局限 ,又强调了科学不可泯灭的功绩和功能。他十分重视人生观的特点和意义 ,并探讨了与人生观相关的一... 张君劢是中国 2 0世纪现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他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探讨 ,既指出了科学万能论的错误和科学本身的局限 ,又强调了科学不可泯灭的功绩和功能。他十分重视人生观的特点和意义 ,并探讨了与人生观相关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在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问题上 ,他重点强调的是二者的区别 ,对科学家企图用因果关系解释人类现象的认识论根源等作了分析。张君劢的人生观引领了中国 2 0世纪 2 0— 4 0年代的人文思潮 ,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的学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君劢 人生观 人文精神 科学观 玄学
下载PDF
论梁漱溟的人哲学 被引量:6
5
作者 柴文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3-48,共6页
关键词 当代西方哲学 本体论 梁漱溟 哲学人类学 人学 形而上 具体 生物 科学研究 建构
原文传递
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 被引量:5
6
作者 柴文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作为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开创者之一的冯友兰,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形成了自己的中国哲学观,其中既 包含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看法,又有具体的儒学观、道家观、佛学观等。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的情况下,重新 解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有着... 作为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开创者之一的冯友兰,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形成了自己的中国哲学观,其中既 包含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看法,又有具体的儒学观、道家观、佛学观等。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的情况下,重新 解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有着重要的认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中国哲学观 儒学 道家 佛学
下载PDF
论现代新儒学的产生 被引量:5
7
作者 柴文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4-20,共7页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有着多层面的复杂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构成中国近现代新儒学的事实前提和逻辑原点,而西方近代文化的危机则是新儒学产生的个别性和直接性根源;现代新儒学的产生也离不开它的"宿敌"———文化激进主义的刺...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有着多层面的复杂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构成中国近现代新儒学的事实前提和逻辑原点,而西方近代文化的危机则是新儒学产生的个别性和直接性根源;现代新儒学的产生也离不开它的"宿敌"———文化激进主义的刺激;现代新儒学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员还与中国近现代的其他文化保守主义有着理论上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中国 传统文化 西方 文化激进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 近代文化
下载PDF
单硝酸异山梨酯、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庆祥 柴文华 +2 位作者 朱宪增 闫顺章 来丽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4期140-142,共3页
目的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选取本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于心血管病科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120例,按NYHA分级分为I、Ⅱ、Ⅲ... 目的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选取本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于心血管病科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120例,按NYHA分级分为I、Ⅱ、Ⅲ、Ⅳ共4组,每组再分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应用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得到11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各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左室每搏作功指数(LVSWI)、左心作功指数(LCWI)、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指数(SI)、速率指数(VI)、外周阻力(SVR)、外周阻力指数(SVRI)、胸部液体含量(TFC)、收缩时间比率(STR)等参数较之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作为评估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重要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硝酸异山梨酯 冠心病 心衰 无创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论中国近现代的文化保守主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柴文华 《天府新论》 2004年第2期88-93,共6页
文化保守主义是贯通中国近现代的主要思潮之一 ,但它并非铁板一块 ,而是存在着层次之分。“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以顽固派思想、洋务派思想以及晚年康有为的保皇尊孔观点等为代表 ;“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以国粹派、学衡派、现代新儒... 文化保守主义是贯通中国近现代的主要思潮之一 ,但它并非铁板一块 ,而是存在着层次之分。“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以顽固派思想、洋务派思想以及晚年康有为的保皇尊孔观点等为代表 ;“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以国粹派、学衡派、现代新儒学等为代表。文化保守主义虽然有它的历史限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学衡派 现代新儒学 中国 近代 现代
下载PDF
论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激进主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柴文华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71,共7页
“文化自由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在内涵外延上有诸多交叉重叠,因此可以合并为一个概念。中国近现代语境中的“文化激进主义”主要指“西化主义”和“反传统主义”,但由于西化和反传统的程度不同,又可以区分为“萌芽的文化激进主义... “文化自由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在内涵外延上有诸多交叉重叠,因此可以合并为一个概念。中国近现代语境中的“文化激进主义”主要指“西化主义”和“反传统主义”,但由于西化和反传统的程度不同,又可以区分为“萌芽的文化激进主义”、“温和的文化激进主义”和“典型的文化激进主义”,本文尝试对这些不同层面或类型的文化激进主义进行爬梳和厘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激进主义 萌芽的文化激进主义 温和的文化激进主义 典型的文化激进主义
下载PDF
论冯契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5
11
作者 柴文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8-53,共6页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 认识论 冯契 王夫之 黑格尔 辩证逻辑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形式逻辑
原文传递
基于哲学维度的研究生“翻转式”互动教学探索——以2022届“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课程为例
12
作者 柴文华 于跃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48-50,共3页
“翻转式”互动教学是指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研究生演讲为主,辅之以教师的总结、点评、答疑,属于互动式教学的一种。基于哲学维度的“翻转式”互动教学依据哲学对人的本体论规定,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实施过程是以... “翻转式”互动教学是指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研究生演讲为主,辅之以教师的总结、点评、答疑,属于互动式教学的一种。基于哲学维度的“翻转式”互动教学依据哲学对人的本体论规定,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实施过程是以选择、演讲、评价的方式进行,分别对应“思考、准备、领悟”3个阶段。文章以黑龙江大学中国哲学专业2022届研究生班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课程为例,对“翻转式”互动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维度 研究生教育 “翻转式”互动教学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课程
下载PDF
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柴文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2,共5页
写的“中国哲学史”会不断地被改写或重写,这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呈现“马克思主义化”的继续展开、继续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回归原汁原味的“中国哲学”、整合式创新等主要建构模式。... 写的“中国哲学史”会不断地被改写或重写,这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呈现“马克思主义化”的继续展开、继续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回归原汁原味的“中国哲学”、整合式创新等主要建构模式。但在全球化语境下,只有面对中国现实,关注全球性问题和学术的世界性因素,探求新的哲学范式,才有可能实现“中国哲学史”建构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史 多元化
下载PDF
论张申府的“群己”思想
14
作者 刘雨 柴文华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5-70,共6页
张申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也是中、西、马“三流合一”的倡导者。“群己”范畴作为张申府社会改造思想的精髓之一,贯穿于他对人性变革、社会改造与宇宙文化的探索中,具有“形下”与“形上”的双重内涵和“实”“活”“中”的理... 张申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也是中、西、马“三流合一”的倡导者。“群己”范畴作为张申府社会改造思想的精髓之一,贯穿于他对人性变革、社会改造与宇宙文化的探索中,具有“形下”与“形上”的双重内涵和“实”“活”“中”的理论内蕴。“实”与“理性”的结合被张申府看作是人性革新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活”是民主自由之道,是张申府对辩证唯物论思想的阐发;“中”是道德秩序的要求,是张申府依据儒家的“中道”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探索。探讨张申府的“群己”思想,有助于深入把握他的哲学、伦理、政治思想系统,也可为当代思想文化建设提供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申府 “群己”思想 “实” “活” “中”
下载PDF
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柴文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4-59,共6页
作为哲学家的冯友兰只有一个,而作为中国哲学史家的冯友兰则有两个:一个是作为中国哲学史现代化阶段开创者的冯友兰,代表作是《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简史》;另一个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哲学史家的冯友兰,代表作是七卷本的《... 作为哲学家的冯友兰只有一个,而作为中国哲学史家的冯友兰则有两个:一个是作为中国哲学史现代化阶段开创者的冯友兰,代表作是《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简史》;另一个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哲学史家的冯友兰,代表作是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哲学家 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 阶段 动态研究 史家 开创者 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三次转向
16
作者 柴文华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7期41-42,共2页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技术或路径,它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相伴而生,并贯穿于其整个发展过程中。从20世纪10年代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和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出版算起,中国哲学史学科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研究 20世纪
原文传递
反思之反思——论冯友兰的哲学观 被引量:3
17
作者 柴文华 马亚男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3-17,26,共6页
冯友兰从反思的角度规范哲学,阐释了哲学的内容、特征、功能、方法,并通过对哲学与科学、哲学与道德、哲学与宗教、哲学与艺术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哲学的文化地位。冯友兰的哲学观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哲学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冯友兰 反思 哲学观
下载PDF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三次转向述评——以中国哲学通史为中心
18
作者 柴文华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24年第1期124-133,160,共11页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前身是内含在中国传统学术史中的经学阐释方法,在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过程中被“以西释中”所取代,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第一次转向;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中国化,“以马释中”成为主流,这是第二次重要的转向...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前身是内含在中国传统学术史中的经学阐释方法,在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过程中被“以西释中”所取代,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第一次转向;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中国化,“以马释中”成为主流,这是第二次重要的转向;在反思教条化、格式化、套子化的基础上,中国哲学史出现了“海阔天空我自飞”的多元化书写倾向,由“照着写”走向“写自己”,开始了方法论上的第三次转向。当下和未来的中国哲学史书写应该遵循现代视域与原典的结合、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贯通等方法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推进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 “照着写” “写自己”
原文传递
论儒家伦理中的“活元素”——兼谈普适价值问题 被引量:5
19
作者 柴文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普适价值是一种事实存在,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为普适价值的存在和建构提供了必要性。儒家伦理并非已经死去的历史陈迹,而是至今活着的文化生命。它渊源于过去,又奔流向未来。就是说,儒家伦理中包含有现实化和未来化因子的"活元素&quo... 普适价值是一种事实存在,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为普适价值的存在和建构提供了必要性。儒家伦理并非已经死去的历史陈迹,而是至今活着的文化生命。它渊源于过去,又奔流向未来。就是说,儒家伦理中包含有现实化和未来化因子的"活元素",这些活着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那些体现着人的类价值(普适价值)的东西,主要是天人论、德本论、德治论、德育论、群己论、义利论、理欲论、品德论、修养论,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伦理 普适价值
下载PDF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和现实维度
20
作者 周璇 柴文华 《奋斗》 2024年第7期20-2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建设目标,并一再强调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建设目标,并一再强调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使命 中华文明 现实维度 现代文明 文化建设目标 突出特征 文化传承发展 包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