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6
1
作者 柴彦威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0-38,共9页
本文着眼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的最基本组织──单位,通过考察其形成与作用、日常生活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等,得出中国城市的内部生活空间结构由三层次构成:(1)由在世界各种城市地域组织中独具一格的单位构成的基础生活圈;(2)同... 本文着眼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的最基本组织──单位,通过考察其形成与作用、日常生活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等,得出中国城市的内部生活空间结构由三层次构成:(1)由在世界各种城市地域组织中独具一格的单位构成的基础生活圈;(2)同质单位为主形成的低级生活圈;(3)以区为基础的高级生活圈。这种独特的生活空间结构是在社会主义计划城市下行政管理和生活居住规划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 生活圈 内部生活 空间结构 兰州 城市规划
下载PDF
“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86
2
作者 叶超 柴彦威 张小林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9-413,共5页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城市空间的生产指资本、权力和阶级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城市的重新塑造,从而使城市空间成为其介质和产物的过程。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空间的生产理论在...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城市空间的生产指资本、权力和阶级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城市的重新塑造,从而使城市空间成为其介质和产物的过程。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空间的生产理论在批判传统的将空间视为容器和无价值判断的空间观的基础上产生;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之与空间问题相结合,西方地理学界和城市学界在空间的生产问题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国内学界对它的研究较为迟滞,缺乏突出的案例研究,目前还处在引介和初步应用的起步阶段,但在近5年也兴起了一个以多学科共同研究为特征的风潮。199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的生产问题在中国逐渐变得突出,预示着它将是一个重要而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空间的生产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原文传递
职住分离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0
3
作者 柴彦威 张艳 刘志林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背景下,中国大城市的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职住分离现象逐渐凸显。尽管城市地理学者逐步关注转型期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变化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然而深入探讨微观个体所承受的职住分离程度的差异... 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背景下,中国大城市的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职住分离现象逐渐凸显。尽管城市地理学者逐步关注转型期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变化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然而深入探讨微观个体所承受的职住分离程度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仍然缺乏。基于对北京城市520户家庭、806个通勤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借助多元回归模型验证了居住区类型、家庭及住房状况、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属性等居民职住分离程度差异性的影响,从而折射城市转型过程中宏观制度性及结构性因素(如土地市场化改革、住房政策、单位制度改革、城市空间扩展等)对个体日常生活经历差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分离 空间差异性 市场化 单位制度改革 城市空间扩张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国内外生活圈规划研究与规划实践进展述评 被引量:151
4
作者 肖作鹏 柴彦威 张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95,共7页
在生活质量提高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作为生活空间组织概念的日常生活圈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从居民真实的城市生活出发,能够更好地反映居民生活空间单元与居民实际生活的互动关系,刻画空间地域资源配置、设施供给与居... 在生活质量提高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作为生活空间组织概念的日常生活圈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从居民真实的城市生活出发,能够更好地反映居民生活空间单元与居民实际生活的互动关系,刻画空间地域资源配置、设施供给与居民需求的动态关系,折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空间公平与社会排斥等内涵,并与城乡规划相结合,成为均衡资源分配、维护空间公正和组织地方生活的重要工具。研究主要基于日本、韩国与我国台湾地区的部分文献与实践经验,阐述生活圈规划在不同尺度上的运用、范围界定与内容结构,总结生活圈规划在研究与实践中的技术特点,展望新技术与大数据时代下生活圈规划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圈 生活圈规划 生活空间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圈规划:从研究到实践 被引量:130
5
作者 柴彦威 李春江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6,60,共9页
城市规划正在向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活质量的方向转型。城市生活圈规划因其从居民个体日常生活出发的特性而愈发受到学术界和规划实践界的关注,被认为是能够实现上述转型目标的有效方式。通过梳理现有城市生活圈和生活圈规划的研究与... 城市规划正在向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活质量的方向转型。城市生活圈规划因其从居民个体日常生活出发的特性而愈发受到学术界和规划实践界的关注,被认为是能够实现上述转型目标的有效方式。通过梳理现有城市生活圈和生活圈规划的研究与应用实践,本文认为在愈发得到重视、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城市生活圈规划仍然面临诸多挑战:(1)生活圈规划的概念界定、范围划定、内涵确定和职能体系划分有了一定共识但仍然模糊;(2)数据收集和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不明确;(3)规划方法和技术路径仍未建立;(4)实施模式和制度保障需要多方面协作实现。总之,生活圈规划亟待通过一次完整、全面且具有科学依据的实践案例确立一整套规划流程与方法,为未来推广生活圈规划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生活圈 日常生活 时空行为
下载PDF
郊区化及其研究 被引量:73
6
作者 柴彦威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8-53,共6页
本文在解释郊区化概念并简单介绍美、日两国城市郊区化过程、特点以及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口(居住)、工业、商业、办公业和生活空间等各种类型郊区化的研究方法及主要论点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郊区化 城乡结构 城市经济
下载PDF
基于居住区比较的北京城市通勤研究 被引量:114
7
作者 张艳 柴彦威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27-1340,共14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城市土地与住房市场化改革逐渐推进、郊区化与城市空间扩张不断加快、单位制度及单位大院的解体等,北京城市内部居住与就业的空间组织正经历着显著变化,从而导致通勤问题的产生以及城市通勤格局的显著变化。本文基于...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城市土地与住房市场化改革逐渐推进、郊区化与城市空间扩张不断加快、单位制度及单位大院的解体等,北京城市内部居住与就业的空间组织正经历着显著变化,从而导致通勤问题的产生以及城市通勤格局的显著变化。本文基于对北京市内10个典型居住区中600个家庭、842位就业居民的日常通勤行为问卷调查数据,比较城市内部不同居住地域居民通勤格局的差异性,以期折射北京市居住与就业空间重构的微观过程。研究表明:(1)城市内部不同居住区居民的通勤行为存在显著差异性;(2)不同类型单位居住区通勤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分化;(3)老城区旧居住区中相当比例的长距离逆向通勤,以及郊区新建商品房以及政策性住房居住区中较高比例的长距离内向通勤,反映城市职住分离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行为 通勤格局 职住关系 居住区比较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基于GPS数据的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 被引量:114
8
作者 申悦 柴彦威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6-516,共11页
在城市快速郊区化的过程中,北京市兴建了大规模的郊区经济适用房居住区和郊区新城,形成了特有的郊区居住和日常生活空间。由于这些郊区巨型社区周边配套设施和就业岗位的不足,造成了社区居民的长距离通勤,激化了北京市交通拥堵、职住空... 在城市快速郊区化的过程中,北京市兴建了大规模的郊区经济适用房居住区和郊区新城,形成了特有的郊区居住和日常生活空间。由于这些郊区巨型社区周边配套设施和就业岗位的不足,造成了社区居民的长距离通勤,激化了北京市交通拥堵、职住空间错位等城市问题,也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伴随着人文地理学中的行为转向,时空间行为已成为透视城市空间的重要视角,行为论方法中的活动空间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重要测度,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而国内已有的活动空间研究往往基于传统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密度插值法从汇总的角度进行分析,忽略了居民的个体差异性。本研究利用2010年基于GPS的北京市活动与出行调查数据,以天通苑和亦庄两个郊区巨型社区为例,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标准置信椭圆法,从非汇总角度对郊区居民的整日活动空间进行测度,并在居民活动空间叠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日常活动空间及其对城区空间和案例社区附近空间的利用情况,挖掘工作日居民对城区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从而透视中国大城市郊区化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化 居民 活动空间 GPS GIS 北京市
原文传递
深圳市民周末休闲活动的空间结构 被引量:82
9
作者 刘志林 柴彦威 北京大学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4-508,共5页
休闲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与工作相提并论的一种生活方式。休闲活动在受到城市经济、社会因素影响的同时 ,也深刻的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本文以深圳市民活动日志调查为基础 ,应用时间地理学方法 ,旨在寻找深圳市民周末休闲活动的空... 休闲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与工作相提并论的一种生活方式。休闲活动在受到城市经济、社会因素影响的同时 ,也深刻的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本文以深圳市民活动日志调查为基础 ,应用时间地理学方法 ,旨在寻找深圳市民周末休闲活动的空间特征以及居民休闲行为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本文提出了深圳市民周末休闲活动的四圈层二集中带的空间结构模式 ,同时分析在居民个人属性与休闲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地理学 居民属性 深圳市 市民 周末休闲活动 城市空间结构
下载PDF
大连市居住郊区化的现状、机制及趋势 被引量:72
10
作者 柴彦威 周一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以大连市居民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居住郊区化的现状特征、微观机制及其发展趋势,认为进入80年代后的旧城改造促使大连市进入了居住郊区化阶段,并且居住郊区化的地域范围偏小,迁居距离有限,自主郊迁者比例较低,但居住郊... 以大连市居民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居住郊区化的现状特征、微观机制及其发展趋势,认为进入80年代后的旧城改造促使大连市进入了居住郊区化阶段,并且居住郊区化的地域范围偏小,迁居距离有限,自主郊迁者比例较低,但居住郊区化将是大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郊区化 问卷调查 大连市 中国 城市发展
下载PDF
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以北京、深圳和上海为例 被引量:101
11
作者 柴彦威 李昌霞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1-408,共8页
以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消费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为基础,主要运用经验行为主义方法,从宏观层面揭示出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通过对北京、深圳和上海三个城市的老年人购物空间圈层结构的比较研究,发现北京市老年人购物活动... 以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消费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为基础,主要运用经验行为主义方法,从宏观层面揭示出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通过对北京、深圳和上海三个城市的老年人购物空间圈层结构的比较研究,发现北京市老年人购物活动随距离衰减的规律比较规则;深圳老年人购物行为空间则随距离增加而波动式衰减;上海老年人购物活动空间的收敛性最强。进一步从微观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居住区位因素对老年人购物空间的影响,得出小区级商业设施的完善程度和可达性直接决定了老年人购物空间的收敛程度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 老年人 空间特征 购物行为 上海 深圳 购物空间 问卷调查 消费行为 行为主义 比较研究 圈层结构 行为空间 活动空间 区位因素 角度分析 收敛程度 商业设施 北京市 收敛性 可达性 衰减 距离 宏观 居住
下载PDF
单位制度变迁:透视中国城市转型的重要视角 被引量:100
12
作者 柴彦威 陈零极 张纯 《世界地理研究》 2007年第4期60-69,共10页
本文在梳理Bray论著的基础上,对单位制度起源说进行了整理,对单位制度在不同阶段中国城市社会分化中的作用、单位制度对中国城市转型的空间响应与社会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作者认为单位制度不仅是理解单位制前三十年中国城市社会与空间... 本文在梳理Bray论著的基础上,对单位制度起源说进行了整理,对单位制度在不同阶段中国城市社会分化中的作用、单位制度对中国城市转型的空间响应与社会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作者认为单位制度不仅是理解单位制前三十年中国城市社会与空间变革的重要视角,同时也是理解后单位制时期及转型期中国城市变化的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制度 城市 转型
下载PDF
时间地理学的起源、主要概念及其应用 被引量:89
13
作者 柴彦威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5-72,共8页
时间地理学是瑞典地理学家哈格斯特朗及其领导的隆德大学研究小组提出的,最初应用于城市规划中的居民日常活动与设施规划的计算机模拟模型中。70年代末以前的时间地理学应用研究是沿哈格斯特朗的基本观点进行的,主要表现在对区域规... 时间地理学是瑞典地理学家哈格斯特朗及其领导的隆德大学研究小组提出的,最初应用于城市规划中的居民日常活动与设施规划的计算机模拟模型中。70年代末以前的时间地理学应用研究是沿哈格斯特朗的基本观点进行的,主要表现在对区域规划、人地关系及社会史的研究中。进入80年代以后的应用研究则在个人生活与社会结构关系、女性地理学、福利地理学及城市地域研究、城市交通规划等方面有创造性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 时空框 制约 时间地理学 哈格斯特朗 隆德学派
下载PDF
基于居民出行行为的北京市交通碳排放影响机理 被引量:98
14
作者 马静 柴彦威 刘志林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23-1032,共10页
近年来低碳城市逐渐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开展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但从微观层面深入探讨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的研究相对较为缺乏。利用北京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数据,基于居民日常... 近年来低碳城市逐渐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开展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但从微观层面深入探讨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的研究相对较为缺乏。利用北京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数据,基于居民日常出行行为计算微观层面的城市交通碳排放,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挖掘居住空间、个体行为以及交通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出行距离、机动出行概率对交通碳排放产生显著的正效应,而出行频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出行结构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出行总量的影响。另外,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单位社区居民的出行行为整体具有"低碳"性质,应从低碳视角对单位社区进行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个体行为 交通碳排放 结构方程模型 北京市
原文传递
人本导向的智慧社区的概念、模式与架构 被引量:98
15
作者 申悦 柴彦威 马修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17,24,共6页
在智慧城市的实践中,由于社区所具有的相对适中的空间尺度,及其在城市生活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智慧社区已成为当前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及应用的热点领域,也是未来城市社区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智慧社区实践在全国各城市由政... 在智慧城市的实践中,由于社区所具有的相对适中的空间尺度,及其在城市生活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智慧社区已成为当前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及应用的热点领域,也是未来城市社区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智慧社区实践在全国各城市由政府或企业主导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政府主导作用较强、以技术和系统为核心、对社区规划和社区交往考虑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倡导构建人本导向的智慧社区,以综合居民个体数据的数据中心为基础,涵盖智慧化规划、信息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社会交往几方面应用,强调政府、相关产业与居民的互联与协作,聚焦居民的日常生活,通过创新的手段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智慧社区 人本导向 社区规划 模式与架构
下载PDF
深圳市民休闲时间利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68
16
作者 刘志林 柴彦威 龚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3-78,共6页
以对深圳市民的活动日志调查为基础 ,着重研究作为一个完整休闲日的休息日中深圳市民休闲活动的时间利用特征。通过聚类分析将深圳市民休息日的休闲时间利用结构分为六种类型 ,在考察不同类型的居民属性结构的基础上 ,分析了休闲时间总... 以对深圳市民的活动日志调查为基础 ,着重研究作为一个完整休闲日的休息日中深圳市民休闲活动的时间利用特征。通过聚类分析将深圳市民休息日的休闲时间利用结构分为六种类型 ,在考察不同类型的居民属性结构的基础上 ,分析了休闲时间总量对城市居民休闲时间利用的影响以及不同休闲时间利用类型的休闲活动的节奏与空间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民 休闲时间利用 时间节奏 休闲空间
下载PDF
大连城市居民周末休闲时间的利用特征 被引量:65
17
作者 李峥嵘 柴彦威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0-84,17,共6页
本文利用大连居民日常生活行为调查的结果,在比较居民工作日与周末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基础上,从个人属性、社会属性和空间属性角度,对大连市居民周末休闲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中对居民社会属性与其休闲时间利用─—尤其是... 本文利用大连居民日常生活行为调查的结果,在比较居民工作日与周末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基础上,从个人属性、社会属性和空间属性角度,对大连市居民周末休闲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中对居民社会属性与其休闲时间利用─—尤其是活动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引入时间地理学方法描画了居民周末活动路径,为城市休闲规划提供了基础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时间 休闲活动 周末休闲 城市居民 大连市
下载PDF
旅游中心地研究及其规划应用 被引量:67
18
作者 柴彦威 林涛 +1 位作者 刘志林 曹艺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7-553,共7页
在对已有旅游中心地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中心地的概念与界定方法,分析了旅游中心地理论在旅游空间规划中的指导意义,并以吉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例,介绍如何将旅游中心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旅游规划当中。
关键词 旅游中心地 旅游空间结构 旅游规划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路径 被引量:86
19
作者 柴彦威 郭文伯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6-472,共7页
智慧城市和人本城市建设的浪潮已经触及到了城市的细胞——社区,智慧社区建设已成为未来10多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社区网格化管理逐步成熟以及城市社区管理逐步信息化的新背景下,本文从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发展现状及存... 智慧城市和人本城市建设的浪潮已经触及到了城市的细胞——社区,智慧社区建设已成为未来10多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社区网格化管理逐步成熟以及城市社区管理逐步信息化的新背景下,本文从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提出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路径:智慧社区建设应以社区动态规划为引导、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依托,通过多网格融合和技术标准建立与互融,实现社区服务精细化。特别强调社区规划应突破社区物理空间,并对社区空间进行重新划分,实现行为空间和社会空间意义上的再社区化;进而实现社区网格的科学划分和动态管理,并基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模式挖掘和需求分析,提供社区居民行为引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时空间行为 日常生活 智慧社区 人本社区
原文传递
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 被引量:85
20
作者 吴志峰 柴彦威 +14 位作者 党安荣 龚建华 高松 乐阳 李栋 柳林 刘行健 刘瑜 龙瀛 陆锋 秦承志 王慧 王鹏 王伟 甄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07-2221,共15页
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热潮迅猛波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地理学是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的天然试验场。聚焦地理学与大数据的碰撞,回顾大数据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探索,重点讨论大数据给地理学研究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讨论认... 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热潮迅猛波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地理学是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的天然试验场。聚焦地理学与大数据的碰撞,回顾大数据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探索,重点讨论大数据给地理学研究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讨论认为:大数据已经对地理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人文地理学领域的反应最为热烈,基于大数据的研究案例纷纷呈现;地理信息科学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将会更加迅猛发展,自然地理学领域正在寻找和等待爆发点。目前,大数据还不能改变地理学的核心命题与基本范式,在坚持地理学核心思想的同时,应该对地理学领域有关大数据理论的探讨与应用尝试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大数据 机遇与挑战 笔谈 反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