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延伟 张合亮 +7 位作者 郭再玉 夏爽 赵伟 柴圣 赵莲花 赵卫华 张洪武 姜佳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6-488,共1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在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采用血管再通治疗11例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术前根据HR-VWI所示闭塞段起止部位以及闭塞段有无残腔、腔内血栓...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在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采用血管再通治疗11例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术前根据HR-VWI所示闭塞段起止部位以及闭塞段有无残腔、腔内血栓和动脉夹层分为Ⅰ型闭塞(眼段闭塞)、Ⅱ型闭塞(起始部至床突段及其近端颅内段闭塞)和Ⅲ型闭塞(起始部至眼段及其以远闭塞),以及A型闭塞(有残腔但无腔内血栓和动脉夹层)、B型闭塞(有残腔且有腔内血栓和动脉夹层)、C型闭塞(无残腔且无腔内血栓和动脉夹层)和D型闭塞(无残腔但有腔内血栓和动脉夹层),并与术前和术中实时DSA对比,记录血管再通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预后。结果术前HR-VWI分型Ⅰ型闭塞2例、Ⅱ型闭塞6例、Ⅲ型闭塞3例,A型闭塞4例、B型闭塞2例、C型闭塞1例、D型闭塞2例;与术中DSA相比,术前HR-VWI对残腔、腔内血栓和动脉夹层的阳性检出率为10/11,余1例(1/11)HR-VWI分型Ⅲ型闭塞患者经DSA证实为Ⅱ型闭塞。10例(10/11)血管再通成功,1例失败病例为HR-VWI分型Ⅲ-C型闭塞;2例(2/11)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1和3个月病情好转者为6和7例、稳定为5和4例;术后6个月1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结论术前HR-VWI显示闭塞段有残腔提示血管再通成功率和手术安全性较高,管腔内有血栓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但不降低血管再通成功率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颈内动脉 血管成形术 支架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特征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柴圣 夏爽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58,共5页
中枢神经系统(CNS)血管炎是一组主要累及CNS的炎性血管病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成像(CTA)及MR血管成像(MRA)能够清楚显示管腔的形态变化,但对于管壁的显示存在缺陷。近年来,一些新的成像技术能够提供管壁信息并判断疾病的... 中枢神经系统(CNS)血管炎是一组主要累及CNS的炎性血管病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成像(CTA)及MR血管成像(MRA)能够清楚显示管腔的形态变化,但对于管壁的显示存在缺陷。近年来,一些新的成像技术能够提供管壁信息并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其中高分辨力血管壁成像(HR-VWI)能够直接显示病变的管壁特征,在血管炎的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回顾CNS血管炎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并对各种影像技术在CNS血管炎的成像特征及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分类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MOYAMOYA病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高分辨力血管壁成像 治疗监测
下载PDF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及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HRMR-VWI研究
3
作者 刘英 马利军 +3 位作者 王宝军 刘晓林 柴圣 苏宁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6期549-556,共8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MR-VWI)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斑块成分及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对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期间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78例ICAS性狭窄的患者行HRMR-VWI扫描。将检出的颅内斑块... 目的应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MR-VWI)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斑块成分及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对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期间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78例ICAS性狭窄的患者行HRMR-VWI扫描。将检出的颅内斑块分为责任斑块(67个)与非责任斑块(125个),比较2组间斑块成分、特征的差异。根据有无脑梗死病史将入组患者分为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组(34例)、慢性脑梗死组(18例)、无脑梗死组(26例)3组,比较3组间责任斑块成分、特征的差异。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斑块成分、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的相关性,显著性检验水准α=0.05。结果责任斑块组斑块内出血(IPH)率(P<0.001)、血栓率(P<0.001)、明显强化率(P=0.010)、中重度血管狭窄程度(P<0.001)和斑块负荷(P<0.001)均显著高于非责任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组中责任斑块的IPH率(P=0.013)、血栓率(P=0.001)、斑块负荷(P<0.001)均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PH(rs=0.348、P=0.004)、血栓(rs=0.373、P=0.002)、斑块负荷(rs=0.360、P=0.003)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IPH、血栓的存在与责任斑块及同侧卒中事件密切相关。较大的斑块负荷可增加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的风险,且卒中的严重程度会更重、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内出血 斑块负荷
原文传递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颅内大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英 马利军 +2 位作者 苏宁 刘晓林 柴圣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9期159-164,共6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ICAS)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在治疗策略和预后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然而,单纯依靠传统影像学方法评估管腔信息在颅内大动脉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存在局限性。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ICAS)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在治疗策略和预后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然而,单纯依靠传统影像学方法评估管腔信息在颅内大动脉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存在局限性。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是一种能直接评估管腔及管壁特征的成像技术,具有无创、重复性高等特点,近年来,已成为评估颅内血管疾病的一种可靠方法;同时,HR-MRI在评价ICAS易损斑块、指导治疗、评估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HR-MRI技术概述及其在ICAS、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大动脉病变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化和出血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露 马利军 +2 位作者 苏宁 刘晓林 柴圣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635-639,共5页
斑块内出血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斑块内出血的诊断对于颈动脉斑块患者的正确分期、治疗以及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至关重要。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评价斑块内出血的“金标准”,但需要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来收集组织样本。然... 斑块内出血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斑块内出血的诊断对于颈动脉斑块患者的正确分期、治疗以及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至关重要。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评价斑块内出血的“金标准”,但需要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来收集组织样本。然而,影像检查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来检测斑块内出血。笔者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化和斑块内出血在超声、CT、MRI和核医学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斑块内血管化 斑块内出血 超声 核磁共振 核医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