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产量15000kg·ha^(-1)以上夏玉米灌浆期间的光合特性 |
黄振喜
王永军
王空军
李登海
赵明
柳京国
董树亭
王洪军
王军海
杨今胜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16
|
|
2
|
近年我国玉米超高产田的分布、产量构成及关键技术 |
陈国平
高聚林
赵明
董树亭
李少昆
杨祁峰
刘永红
王立春
薛吉全
柳京国
李潮海
王永宏
王友德
宋慧欣
赵久然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53
|
|
3
|
育种与栽培相结合 紧凑型玉米创高产 |
李登海
张永慧
杨今胜
柳京国
|
《玉米科学》
CAS
CSCD
|
2004 |
55
|
|
4
|
三个超高产夏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及光合特性 |
杨今胜
王永军
张吉旺
刘鹏
李从锋
朱元刚
郝梦波
柳京国
李登海
董树亭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4
|
|
5
|
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生产特征和光温资源利用的影响 |
朱元刚
董树亭
张吉旺
刘鹏
杨今胜
贾春兰
柳京国
李登海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2
|
|
6
|
超高产夏玉米栽培研究初报 |
杨今胜
王永军
李登海
柳京国
毛丽华
张永芳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
35
|
|
7
|
超高产夏玉米花粒期不同部位叶片衰老与抗氧化酶特性 |
王永军
杨今胜
袁翠平
柳京国
李登海
董树亭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9
|
|
8
|
高产玉米叶片冗余及其对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郝梦波
王空军
董树亭
张吉旺
李登海
刘鹏
杨今胜
柳京国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6
|
|
9
|
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性能的发现与探索 |
李登海
毛丽华
姜伟娟
柳京国
李春明
|
《莱阳农学院学报》
|
2001 |
24
|
|
10
|
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主要性状演变对密度的响应 |
李从锋
赵明
刘鹏
张吉旺
杨今胜
柳京国
王空军
董树亭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4
|
|
11
|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登海3660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
杨今胜
柳京国
毛丽华
刘少坤
贾春兰
毛书平
|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3
|
|
12
|
鲜食特用玉米生产形势分析及发展对策建议 |
李登海
柳京国
杨今胜
|
《莱阳农学院学报》
|
2004 |
14
|
|
13
|
拔节期淹水对不同株高夏玉米产量、形态特征及物质生产的影响 |
李从锋
贾春兰
陶志强
杨今胜
柳京国
赵明
|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5
|
|
14
|
超高产夏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的动态变化 |
侯鹏
王永军
王空军
杨今胜
李登海
董树亭
柳京国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5
|
我国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建设探讨 |
刘为更
杨今胜
陈亭
颜理想
郭晓丽
翟冬峰
王元仲
柳京国
|
《农业科技通讯》
|
2014 |
14
|
|
16
|
玉米优异种质资源—478自交系的选育与应用 |
李登海
毛丽华
杨今胜
柳京国
张永慧
|
《莱阳农学院学报》
|
2005 |
12
|
|
17
|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策略 |
杨今胜
李小霞
柳京国
于淼
李洪胜
邓廷绪
王元仲
|
《山东农业科学》
|
2010 |
12
|
|
18
|
对超级玉米杂交种的选育与推广的思考 |
李登海
杨今胜
柳京国
张永慧
李旭华
|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9
|
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刘惠惠
杨吉顺
李耕
刘鹏
董树亭
杨今胜
柳京国
|
《山东农业科学》
|
2012 |
12
|
|
20
|
我国玉米商业育种与种子产业化初探 |
杨今胜
王贵
白娜
李旭华
贾春兰
刘少坤
柳京国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