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昶春 招康东 +1 位作者 麦伟豪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随访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9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随访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90%;两组患者治疗后ADL-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大幅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BI评分(64.3±6.4)高于对照组(57.4±6.2);症状消失时间(1.2±0.5)月长于对照组(0.6±0.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总并发症发生率(7.7%)、复发率(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30.8%)和(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与复发的发生风险,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昶春 钟晖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7期3262-3265,共4页
目的:构建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介入治疗的aSAH病人2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术后30 d有无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分... 目的:构建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介入治疗的aSAH病人2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术后30 d有无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分为迟发性脑缺血组(58例)和无迟发性脑缺血组(184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列线图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242例aSAH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58例,发生率为23.97%。单因素分析显示,迟发性脑缺血组年龄、脑水肿比例、低清蛋白血症比例、低血红蛋白症比例、低钠血症比例、WFNS分级≥Ⅵ级比例、Hunt-Hess分级≥Ⅲ级比例、改良Fisher分级≥Ⅲ级比例高于无迟发性脑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清蛋白血症、低钠血症、WFNS分级≥Ⅵ级、Hunt-Hess分级≥Ⅲ级、改良Fisher分级≥Ⅲ级是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5.673,P=0.684,一致性较好。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6期3026-3027,共2页
将2013年5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经诊断确诊为危重颅脑外伤的患者8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行常规开颅减压术治疗)与试验组(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GCS评分与日... 将2013年5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经诊断确诊为危重颅脑外伤的患者8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行常规开颅减压术治疗)与试验组(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GC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情况。结果 (1)GCS评分对比:试验组治疗半年与一年后的GCS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日常生活能力对比:试验组改良Barther指数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但能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迅速改善,还可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能力 重危颅脑外伤 临床疗效 神经外科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昶春 钟晖东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5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年龄≥60岁者50例作为老年组;在同时间段选取50例年龄18~<60岁...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年龄≥60岁者50例作为老年组;在同时间段选取50例年龄18~<60岁者作为中青年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患者在饮酒史和劳累史两方面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和其他方面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死亡率和预后的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征主要有头痛、恶心、呕吐、住院期间持续高热,血糖、血钠和血肌酐升高等特点;不同年龄组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不同,老年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中青年组大部分有劳累和饮酒史,主要病因为动脉瘤破裂和动静脉畸形,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及对颅内感染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昶春 李华明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1701-1702,共2页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和对颅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77例行传统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为对照组,78例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为观察组,测定术前及术后患者颅...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和对颅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77例行传统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为对照组,78例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为观察组,测定术前及术后患者颅内压变化,评价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组颅内压持续降低,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观察组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颅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率为1.28%、1.28%、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9%、9.09%、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可帮助患者快速稳定降低颅内压,维持生命体征稳定,良好恢复,且术后颅内感染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开颅手术 重型颅脑外伤 颅内感染 颅内压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HICH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5期1324-1326,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应用于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56例基底节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7)和实验组(n=29)两组。对照组接受... 目的研究分析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应用于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56例基底节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7)和实验组(n=29)两组。对照组接受小骨窗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预后情况、血肿清除率、治疗前后意识状态、生活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肿清除率、意识状态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改善基底节HICH患者预后,促进血肿清除并提高治疗后患者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意识恢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意识状态 小骨窗 基底节
下载PDF
外伤性低颅压综合症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7
作者 陈昶春 钟晖东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低颅压综合症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入院的169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根据CT影像学和腰椎穿刺测压结果,分为低颅压综合症组和非低颅压综... 目的:探讨外伤性低颅压综合症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入院的169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根据CT影像学和腰椎穿刺测压结果,分为低颅压综合症组和非低颅压综合症组,采用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得出外伤性低颅压综合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颅脑外伤患者中低颅压综合症发生率为23.08%,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休克(OR=6.273)、呼吸衰竭(OR=10.431)、血乳酸(OR=4.671)和GCS评分(OR=13.287)等4项是引起外伤性低颅压综合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伤性低颅压综合症主要危险因素为严重颅脑外伤、休克、呼吸衰竭和高乳酸血症,其引起的头痛、恶心、呕吐与颅内压增高症状较为相似,临床中必须慎加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颅压综合症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炎症标志物预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肺部感染的价值
8
作者 陈昶春 钟晖东 《大医生》 2021年第20期50-53,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5例接受开颅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5例接受开颅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1个月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分为肺部感染组(39例)和肺部未感染组(56例)。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CT、CRP、IL-6水平,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CT、CRP及IL-6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预测价值;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赋值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肺部感染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8分、有吸烟史患者占比显著高于肺部未感染组,血清PCT、CRP、IL-6水平显著高于肺部未感染组(P<0.05)。血清PCT、CRP、IL-6预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0.866、0.822(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GCS评分≤8分、有吸烟史、PCT≥0.910μg/L、CRP≥9.640 mg/L、IL-6≥11.310 pg/L是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CS评分≤8分、有吸烟史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较大,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可作为预测肺部感染发生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术 肺部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