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性
被引量:
8
1
作者
查
玉
瑶
《现代教育论丛》
2016年第2期7-8,共2页
建国以来,围绕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和教材的讨论和改革持续不断,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教材日益多样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育人成效却不尽人意,原因之一是虽然德育居于首位却在实际中处于边缘位置。走出这一悖论必须要使德育课程"放低身...
建国以来,围绕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和教材的讨论和改革持续不断,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教材日益多样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育人成效却不尽人意,原因之一是虽然德育居于首位却在实际中处于边缘位置。走出这一悖论必须要使德育课程"放低身段"、内容编排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方式方法"接地气"、课程评价与学生道德认知成长相统一。在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过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虽然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总体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性不足,主要表现为教材衔接缺乏、教学区分模糊、学习效果不佳,造成了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不足,有必要通过完善内容融入层次性、区分教学方式和整合社会合力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德育课程
衔接性
文化融入
教材内容
中小学学生
德育教材
重复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话语范型看建国后老舍的创作及思想转变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海元
田婷
查
玉
瑶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97-99,共3页
从话语范型方面分析,将老舍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分为认同、反抗、疏离三个阶段。1950-1957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自觉认同阶段,老舍的创作与思想从启蒙话语范型自觉向革命话语范型转变。1957年底或1958年初开始,老舍与革...
从话语范型方面分析,将老舍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分为认同、反抗、疏离三个阶段。1950-1957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自觉认同阶段,老舍的创作与思想从启蒙话语范型自觉向革命话语范型转变。1957年底或1958年初开始,老舍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则从认同走向反抗与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研究
话语范型
启蒙
革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抗与疏离:论建国后老舍的创作及思想转变(1958—1966)
3
作者
查
玉
瑶
张海元
《菏泽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9-32,共4页
老舍是中国20世纪的伟大作家之一,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涉及老舍建国后创作及思想转变的文章却相对较少。从话语范型转变的角度出发,结合老舍的创作和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认为他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可以较为清晰地划...
老舍是中国20世纪的伟大作家之一,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涉及老舍建国后创作及思想转变的文章却相对较少。从话语范型转变的角度出发,结合老舍的创作和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认为他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可以较为清晰地划分为认同、反抗与疏离三个阶段。其中,从1950至1957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自觉认同阶段;从1958年至1962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不自觉反抗阶段,也即老舍的创作与思想对革命话语范型开始质疑,进入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审父"阶段;从1963至1966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疏离阶段,并开始对古典话语范型趋同,表现出一种文化上的"恋母"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后期创作
思想转变
话语范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丰子恺《渐》及“大人格”的内涵
4
作者
张海元
查
玉
瑶
《雪莲》
2015年第3X期25-27,共3页
丰子恺的《渐》是散文名篇,但作者谈"渐"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渐"与后面的"大人格"又是什么关系?这是值得探讨的。通过文本细读并对丰子恺一贯思想的分析,笔者认为丰子恺写《渐》,应该是希望世人能够...
丰子恺的《渐》是散文名篇,但作者谈"渐"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渐"与后面的"大人格"又是什么关系?这是值得探讨的。通过文本细读并对丰子恺一贯思想的分析,笔者认为丰子恺写《渐》,应该是希望世人能够从"渐"中把握好时间并把握好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拥有"大人生"和"大人格"的人,而所谓的"大人生"、"大人格"则是那种看透社会人生又懂得舍己为人的一种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
大人格
内涵
原文传递
语文学科性质的百年嬗变
5
作者
查
玉
瑶
黎敏
《雪莲》
2015年第2X期60-63,65,共5页
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其学科性质问题就是迄今为止争议最为激烈的热点问题。虽然分歧极大,但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日趋成熟,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不断趋向科学。本文拟梳理出语文学科性质论争的主要观点,为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究勾勒出一...
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其学科性质问题就是迄今为止争议最为激烈的热点问题。虽然分歧极大,但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日趋成熟,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不断趋向科学。本文拟梳理出语文学科性质论争的主要观点,为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究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科性质
实用性
思想性
工具性
人文性
原文传递
学校德育课程缘何越强调重要越被忽视
被引量:
1
6
作者
贾学斌
胡敏
+2 位作者
赵海峰
查
玉
瑶
陈定坤
《现代教育论丛》
2016年第2期2-4,共3页
建国以来,围绕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和教材的讨论和改革持续不断,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教材日益多样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育人成效却不尽人意,原因之一是虽然德育居于首位却在实际中处于边缘位置。走出这一悖论必须要使德育课程"放低身...
建国以来,围绕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和教材的讨论和改革持续不断,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教材日益多样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育人成效却不尽人意,原因之一是虽然德育居于首位却在实际中处于边缘位置。走出这一悖论必须要使德育课程"放低身段"、内容编排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方式方法"接地气"、课程评价与学生道德认知成长相统一。在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过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虽然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总体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性不足,主要表现为教材衔接缺乏、教学区分模糊、学习效果不佳,造成了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不足,有必要通过完善内容融入层次性、区分教学方式和整合社会合力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有效衔接
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仁义白鹿原”到“革命白鹿原”
7
作者
张海元
刘平
查
玉
瑶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44-47,共4页
从福柯的权力、知识、话语理论来看,《白鹿原》写出了"仁义白鹿村"与"革命白鹿村"在断裂与延续中的转换过程。在历时的层面上,代表"现代"的革命话范型通过新式学堂(知识文化建构)、罂粟种植(经济消解)、...
从福柯的权力、知识、话语理论来看,《白鹿原》写出了"仁义白鹿村"与"革命白鹿村"在断裂与延续中的转换过程。在历时的层面上,代表"现代"的革命话范型通过新式学堂(知识文化建构)、罂粟种植(经济消解)、乡约等官职设置(社会制度)等一系列具有"现代性"的实践行为对代表仁义话语范型的白鹿原进行系统的入侵与腐蚀。在共时的层面上,则是白鹿村年轻一代面对话语范型转换期间的人生道路选择:有小娥对仁义话语范型的盲目而激烈的反抗斗争,有黑娃等人对仁义话语范型自觉的回归,有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对革命话语范型自觉的追求,还有被仁义话语范型驱逐之后不得已投向革命话语范型的投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权力
话语
范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性
被引量:
8
1
作者
查
玉
瑶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论丛》
2016年第2期7-8,共2页
基金
广东省委宣传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题<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研究>(项目编号:WT1436)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建国以来,围绕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和教材的讨论和改革持续不断,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教材日益多样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育人成效却不尽人意,原因之一是虽然德育居于首位却在实际中处于边缘位置。走出这一悖论必须要使德育课程"放低身段"、内容编排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方式方法"接地气"、课程评价与学生道德认知成长相统一。在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过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虽然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总体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性不足,主要表现为教材衔接缺乏、教学区分模糊、学习效果不佳,造成了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不足,有必要通过完善内容融入层次性、区分教学方式和整合社会合力来改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德育课程
衔接性
文化融入
教材内容
中小学学生
德育教材
重复性
Keywords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s and textbook system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话语范型看建国后老舍的创作及思想转变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海元
田婷
查
玉
瑶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97-99,共3页
文摘
从话语范型方面分析,将老舍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分为认同、反抗、疏离三个阶段。1950-1957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自觉认同阶段,老舍的创作与思想从启蒙话语范型自觉向革命话语范型转变。1957年底或1958年初开始,老舍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则从认同走向反抗与疏离。
关键词
老舍研究
话语范型
启蒙
革命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抗与疏离:论建国后老舍的创作及思想转变(1958—1966)
3
作者
查
玉
瑶
张海元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州市执信中学
出处
《菏泽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9-32,共4页
文摘
老舍是中国20世纪的伟大作家之一,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涉及老舍建国后创作及思想转变的文章却相对较少。从话语范型转变的角度出发,结合老舍的创作和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认为他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可以较为清晰地划分为认同、反抗与疏离三个阶段。其中,从1950至1957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自觉认同阶段;从1958年至1962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不自觉反抗阶段,也即老舍的创作与思想对革命话语范型开始质疑,进入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审父"阶段;从1963至1966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疏离阶段,并开始对古典话语范型趋同,表现出一种文化上的"恋母"倾向。
关键词
老舍
后期创作
思想转变
话语范型
Keywords
Lao She
late period creating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discourse paradigm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丰子恺《渐》及“大人格”的内涵
4
作者
张海元
查
玉
瑶
机构
广州市执信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雪莲》
2015年第3X期25-27,共3页
文摘
丰子恺的《渐》是散文名篇,但作者谈"渐"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渐"与后面的"大人格"又是什么关系?这是值得探讨的。通过文本细读并对丰子恺一贯思想的分析,笔者认为丰子恺写《渐》,应该是希望世人能够从"渐"中把握好时间并把握好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拥有"大人生"和"大人格"的人,而所谓的"大人生"、"大人格"则是那种看透社会人生又懂得舍己为人的一种价值取向。
关键词
《渐》
大人格
内涵
分类号
I207.6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语文学科性质的百年嬗变
5
作者
查
玉
瑶
黎敏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雪莲》
2015年第2X期60-63,65,共5页
文摘
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其学科性质问题就是迄今为止争议最为激烈的热点问题。虽然分歧极大,但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日趋成熟,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不断趋向科学。本文拟梳理出语文学科性质论争的主要观点,为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究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图像。
关键词
语文学科性质
实用性
思想性
工具性
人文性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学校德育课程缘何越强调重要越被忽视
被引量:
1
6
作者
贾学斌
胡敏
赵海峰
查
玉
瑶
陈定坤
机构
广东中山第一中学
出处
《现代教育论丛》
2016年第2期2-4,共3页
基金
广东省委宣传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题<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研究>(项目编号:WT1436)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建国以来,围绕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和教材的讨论和改革持续不断,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教材日益多样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育人成效却不尽人意,原因之一是虽然德育居于首位却在实际中处于边缘位置。走出这一悖论必须要使德育课程"放低身段"、内容编排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方式方法"接地气"、课程评价与学生道德认知成长相统一。在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过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虽然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总体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性不足,主要表现为教材衔接缺乏、教学区分模糊、学习效果不佳,造成了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不足,有必要通过完善内容融入层次性、区分教学方式和整合社会合力来改善。
关键词
大中小学有效衔接
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Keywords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s and textbook system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仁义白鹿原”到“革命白鹿原”
7
作者
张海元
刘平
查
玉
瑶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漳县第二高级中学
出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44-47,共4页
文摘
从福柯的权力、知识、话语理论来看,《白鹿原》写出了"仁义白鹿村"与"革命白鹿村"在断裂与延续中的转换过程。在历时的层面上,代表"现代"的革命话范型通过新式学堂(知识文化建构)、罂粟种植(经济消解)、乡约等官职设置(社会制度)等一系列具有"现代性"的实践行为对代表仁义话语范型的白鹿原进行系统的入侵与腐蚀。在共时的层面上,则是白鹿村年轻一代面对话语范型转换期间的人生道路选择:有小娥对仁义话语范型的盲目而激烈的反抗斗争,有黑娃等人对仁义话语范型自觉的回归,有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对革命话语范型自觉的追求,还有被仁义话语范型驱逐之后不得已投向革命话语范型的投机者。
关键词
白鹿原
权力
话语
范型
Keywords
Bai Lu Yuan
right
discourse
mode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性
查
玉
瑶
《现代教育论丛》
201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话语范型看建国后老舍的创作及思想转变
张海元
田婷
查
玉
瑶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反抗与疏离:论建国后老舍的创作及思想转变(1958—1966)
查
玉
瑶
张海元
《菏泽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谈丰子恺《渐》及“大人格”的内涵
张海元
查
玉
瑶
《雪莲》
2015
0
原文传递
5
语文学科性质的百年嬗变
查
玉
瑶
黎敏
《雪莲》
2015
0
原文传递
6
学校德育课程缘何越强调重要越被忽视
贾学斌
胡敏
赵海峰
查
玉
瑶
陈定坤
《现代教育论丛》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仁义白鹿原”到“革命白鹿原”
张海元
刘平
查
玉
瑶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