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三磷腈-咪唑氢键体系的超分子液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程晓红 金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制备了六(4-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CTPacid)与棒状型咪唑衍生物(I)形成的氢键超分子复合物,并研究了复合物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复合物能呈现层列液晶A相(SmA),讨论了烷氧基链的长短,数目对复合物超分子液晶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氢键 环三磷腈 咪唑 液晶
下载PDF
对烷氧基苯甲酸N-苯基N’-烷基咪唑盐酯的合成及其液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德松 +1 位作者 李瑞 程晓红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9-513,共5页
以Ullmann偶合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了含烷氧基苯甲酸的苯基咪唑盐酯,用偏光显微镜(POM)对这类物质的液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咪唑环N上所带的烷基链(CnH2n+1)的长度在n=9~16之间时,这类化合物能呈现近晶层状A相(SmA),它们... 以Ullmann偶合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了含烷氧基苯甲酸的苯基咪唑盐酯,用偏光显微镜(POM)对这类物质的液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咪唑环N上所带的烷基链(CnH2n+1)的长度在n=9~16之间时,这类化合物能呈现近晶层状A相(SmA),它们的液晶行为被分析为分子结构中柔性链与刚硬部分进行微观相分离及咪唑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lmann偶合反应 离子液晶 咪唑衍生物 自组装 合成
原文传递
三聚磷腈咪唑盐离子液晶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杰 +2 位作者 高竹林 徐盛宇 程晓红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5-628,F0002,共5页
通过咪唑介晶单元与三聚磷腈单元间的季铵化作用合成了一类新型三聚磷腈咪唑盐,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差热分析(DSC)等方法对这类物质的液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液晶相态取决于咪唑介晶单元所含烷基链的数目.由含单烷基链... 通过咪唑介晶单元与三聚磷腈单元间的季铵化作用合成了一类新型三聚磷腈咪唑盐,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差热分析(DSC)等方法对这类物质的液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液晶相态取决于咪唑介晶单元所含烷基链的数目.由含单烷基链的咪唑介晶单元生成的三聚磷腈咪唑盐呈现层列相;而由含三烷基链的咪唑介晶单元生成的三聚磷腈咪唑盐呈现柱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 三聚磷腈 离子液晶
原文传递
咪唑盐类离子液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杰 程晓红 《云南化工》 CAS 2009年第1期45-51,共7页
着重介绍咪唑盐类离子液晶的研究进展,包括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合成,液晶性能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关键词 咪唑 离子液晶
下载PDF
新型棒状苯基咪唑苯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液晶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全 +1 位作者 董星 程晓红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887-1894,共8页
以Ullmann偶合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了带端氧基链的苯基咪唑苯酯系列化合物,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X衍射等手段研究了其液晶行为.研究表明,通过改变末端烷氧基链的长度及数目,这类分子可组装形成向列相(N)和层列相(... 以Ullmann偶合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了带端氧基链的苯基咪唑苯酯系列化合物,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X衍射等手段研究了其液晶行为.研究表明,通过改变末端烷氧基链的长度及数目,这类分子可组装形成向列相(N)和层列相(SmA)等液晶相态,但随着烷氧基链数目的增多,这类分子的液晶相消失,初步找出了这类化合物结构与液晶性能间的关系,通过对相关化合物的单晶X衍射结构及其液晶相的2D-X衍射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出,这类化合物通过分子自组装形成的层列相具有双分子层状结构(Sm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 合成 分子自组装 液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