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公交站台容纳线路能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文权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7-1080,共4页
从公交站台停靠线路数和线路特征入手,运用排队理论建立公交站台容纳线路能力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充分反映了公交车到达特性对公交站台通行效率的影响,从理论上计算公交站台车位数与站台容纳线路及线路特征的定量关系,为公交站台的车位数... 从公交站台停靠线路数和线路特征入手,运用排队理论建立公交站台容纳线路能力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充分反映了公交车到达特性对公交站台通行效率的影响,从理论上计算公交站台车位数与站台容纳线路及线路特征的定量关系,为公交站台的车位数以及线路数的设计提供理论设计依据.运用该模型对南京市某公交站台进行了实例分析,对公交站台的线路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从实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公交站台的实际流量小于其通行能力,但仍常出现公交车排长队现象,导致站台内拥堵,其原因主要是公交车到达的不均匀性.合理设置站台的线路数和线路发车频率可以有效地控制站台内公交车的排队长度,减少公交车在站的运行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站台 容纳线路能力 排队系统 线路特征 站台通行能力
下载PDF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政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姚本伦 《工程与建设》 2008年第4期444-446,464,共4页
公交优先发展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有效的方法,但公共交通本身在营运和服务上的弱势使得公共交通的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在不同的时期,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公交优先发展保障政策是公交优先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文章旨... 公交优先发展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有效的方法,但公共交通本身在营运和服务上的弱势使得公共交通的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在不同的时期,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公交优先发展保障政策是公交优先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文章旨在介绍国内外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和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从经济、土地和小汽车的发展政策上介绍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优先 政策保障 经济扶持 土地政策 交通需求管理
下载PDF
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换算系数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山 李文权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0年第1期54-58,共5页
车辆换算系数是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流区内的车辆运行特性与基本路段有着显著差异,其车辆换算系数也应和基本路段有所差异。通过对实测交通流数据的处理分析,以车辆瞬时占用道路时间和车身长度为指标进行聚类,将高速公路... 车辆换算系数是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流区内的车辆运行特性与基本路段有着显著差异,其车辆换算系数也应和基本路段有所差异。通过对实测交通流数据的处理分析,以车辆瞬时占用道路时间和车身长度为指标进行聚类,将高速公路合流区车型划分为4种,进一步计算了4种车型之间所形成的16种车头时距,并以车头时距为基础推导了车辆换算系数的计算模型,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得出了高速公路合流区各车型车辆换算系数。采用饱和车头时距法和流量车速法分别对得到的车辆换算系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的车辆换算系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流区 车型划分 车头时距 车辆换算系数
下载PDF
基于LSTM的跟驰车辆反应时间预测模型
4
作者 耿志军 程陆 +2 位作者 李舟洋 汪雪松 《石河子科技》 2024年第4期71-73,共3页
影响跟驰反应时间的主客观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利用深度学习对跟驰反应时间的预测的研究较少。首先对数据集中跟驰轨迹的刺激点和反应点进行筛选,并计算每条轨迹的反应时间。其次,建立基于LSTM的跟驰反应时间预测模型,对数据集中的跟驰车... 影响跟驰反应时间的主客观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利用深度学习对跟驰反应时间的预测的研究较少。首先对数据集中跟驰轨迹的刺激点和反应点进行筛选,并计算每条轨迹的反应时间。其次,建立基于LSTM的跟驰反应时间预测模型,对数据集中的跟驰车辆反应时间进行预测。最后,对模型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可知:该模型可以对车辆的跟驰反应时间进行较好的预测,其预测值与真实值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并且其预测结果较于BP跟驰车辆反应时间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驰模型 反应时间 LSTM 数据驱动
下载PDF
基于同步多样性的公交时刻优化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董瑞娟 +1 位作者 张敏 陈一锴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5,共7页
分析了现有公交调度方法中大间隔发车、局部收敛与时间不协调等问题,以最大同时到站次数和最大同时到站车辆数量为优化目标,以末车定时、站点允许排队长度、服务质量、线路服务时间跨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公交时刻优化方法,设计了基于网... 分析了现有公交调度方法中大间隔发车、局部收敛与时间不协调等问题,以最大同时到站次数和最大同时到站车辆数量为优化目标,以末车定时、站点允许排队长度、服务质量、线路服务时间跨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公交时刻优化方法,设计了基于网络选点规则和网络同步规则的求解算法。计算结果表明:当公交网络中存在2条线路与2个站点且发车时间在30min内时,应用提出的方法,在2个站点共产生3次同步,线路1的发车时刻分别为第5、15、20、30min,线路2的发车时刻分别为第0、10、30min;与现有方法相比,同步次数减少1次,发车时刻完全分布于规定时间内,消除了剩余时间,获得了非均匀化的发车间隔,体现了同步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公交调度 公交时刻 同步最大化 多样性 双目标函数
原文传递
基于轨迹重构数据的不同反应时间跟驰模型
6
作者 耿志军 程陆 +2 位作者 李阳 汪雪松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基于NGSIM-I80数据集,首先通过人工标注跟驰车辆轨迹曲线的刺激点与反应点,提取每条轨迹的反应时间,得到4种不同反应时间的跟车数据,然后采用零反应时间跟驰模型重构刺激点后的跟驰车轨迹数据,得到任意不同反应时间的重构跟驰轨迹样本,... 基于NGSIM-I80数据集,首先通过人工标注跟驰车辆轨迹曲线的刺激点与反应点,提取每条轨迹的反应时间,得到4种不同反应时间的跟车数据,然后采用零反应时间跟驰模型重构刺激点后的跟驰车轨迹数据,得到任意不同反应时间的重构跟驰轨迹样本,最后采用LSTM神经网络架构,基于重构样本建立不同反应时间的跟驰行为模型。通过仿真发现:反应时间越小,和前车保持的车头间距越小,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短,反应时间的大小与仿真交通流稳定后的速度大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车 跟驰模型 轨迹重构 反应时间 LSTM
下载PDF
城市路段转向换道流量的理论计算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马雪兰 +1 位作者 申剑峰 董瑞娟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年第6期9-15,共7页
为解析城市路段的复杂换道特征,从城市路段多向输入、多向输出、短距离等典型特征入手,分析由于交通规则和路由选择引起的确定性城市路段转向换道行为。通过对城市路段典型渠化方式的理论建模,建立城市路段转向换道流量及转向换道率的... 为解析城市路段的复杂换道特征,从城市路段多向输入、多向输出、短距离等典型特征入手,分析由于交通规则和路由选择引起的确定性城市路段转向换道行为。通过对城市路段典型渠化方式的理论建模,建立城市路段转向换道流量及转向换道率的理论计算方法。计算分析多向输入和多向输出对城市路段转向换道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段入口输入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路段出口左转和右转流量比例增加、直行比例减少,路段转向换道流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着出口左转和右转车道数增加、直行车道数减少,转向换道流量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转向换道流量 理论建模 交通流 城市道路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公交车辆动态分布分析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婧怡 王世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5-1231,共7页
为了动态分析公交车辆在线网上的实时分布,文章构建一个基于车辆分布的公交动态复杂网络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车辆服务强度与线网储备运力2个指标来反映公交动态复杂网络的分布特征。基于Space-L方法建立包含城市公交站点及线路信... 为了动态分析公交车辆在线网上的实时分布,文章构建一个基于车辆分布的公交动态复杂网络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车辆服务强度与线网储备运力2个指标来反映公交动态复杂网络的分布特征。基于Space-L方法建立包含城市公交站点及线路信息的静态网络模型,分析公交静态网络特性;根据公交车辆实时GPS数据提取站点间车辆数作为边的权重,建立公交动态复杂网络模型,使用车辆服务强度与线网储备运力进行线网车辆分布分析并对动静态公交网络进行匹配性研究。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宁波市公交系统,研究发现:车辆服务强度呈现出明显的时间与空间差异;线网储备运力与网络直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通过不同时刻动态网络直径的大小来分析线网的储备运力;公交静态网络与动态网络的关键参数差异表明两者不完全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复杂网络 加权动态网络 车辆分布 车辆轨迹
下载PDF
基于车流特性的路内公交站点通行能力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文权 孙山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4-179,共6页
基于车流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站点通行能力计算方法,深入分析路内公交站点站内外公交车辆的运行特性,分两步建立了路内公交站点通行能力模型.首先根据站点内外的车辆运行特性建立路内站点物理设施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然后采用生灭过程的... 基于车流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站点通行能力计算方法,深入分析路内公交站点站内外公交车辆的运行特性,分两步建立了路内公交站点通行能力模型.首先根据站点内外的车辆运行特性建立路内站点物理设施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然后采用生灭过程的分析方法,分析车辆进站出站的运行过程及生灭参数,建立路内站点公交车辆最大到达率及通行能力的模型公式.通过编程求解模型得到了不同泊位数、不同停靠时间的路内站点通行能力数值表,为站点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最后通过南京鸡鸣寺站点的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停靠站 通行能力 物理设施 生灭过程 路内停靠站
原文传递
机动车交通流比功率与能耗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卫华 陈俊杰 +1 位作者 江楠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为研究机动车交通流能耗,将机动车交通流比功率(VSP)作为研究对象.从最常见的单车比功率研究出发,使用气体动力学交通流模型联系单车比功率与交通流整体比功率,以此建立交通流比功率模型.为使此模型具备更显著的物理意义,将交通流比功... 为研究机动车交通流能耗,将机动车交通流比功率(VSP)作为研究对象.从最常见的单车比功率研究出发,使用气体动力学交通流模型联系单车比功率与交通流整体比功率,以此建立交通流比功率模型.为使此模型具备更显著的物理意义,将交通流比功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平衡交通流状态下的比功率,另一部分为偏离平衡交通流状态导致的比功率变化量,模型中的交通流参数与变量能够通过现有的交通流探测设备获取.将比功率理论模型从单车扩展到了交通流,用数学公式反应了交通流状态与比功率的关系,并且证明了交通流比功率能够通过交通流参数进行估计.并由交通流比功率出发,推导出交通流比功公式.此外研究了平衡态交通流比功率及比功与密度的关系.为研究机动车交通流能耗探索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能耗 交通流理论 气体动力学交通流模型 比功率 交通流平衡状态
下载PDF
弱客流地区公交线路选择与运营模式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柳芳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1期33-37,共5页
针对农村地区弱客流特性和地形分布复杂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公交线路运营模式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选择树状路网为研究对象。在假定车辆运营信息和需求信息已知的情况下,建立以公交运营成本与收益之差最小和乘客出行时间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线... 针对农村地区弱客流特性和地形分布复杂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公交线路运营模式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选择树状路网为研究对象。在假定车辆运营信息和需求信息已知的情况下,建立以公交运营成本与收益之差最小和乘客出行时间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线路选择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在不同决策目标下的最优公交车辆发车间隔和适合弱客流地区的运营模式。结果表明,选择绕行线路模式会使得系统效用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客流地区 公交线路 线路选择 运营模式 效用值
下载PDF
网联环境下基于站点时刻表的公交信号优先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桂香 +1 位作者 董瑞娟 卫立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91,共7页
为了提高公交车准点率,考虑到网联交通环境下车辆信息可知,根据公交车旅行时间及预测到达交叉口的时间建立公交车优先通行策略选择模型;根据公交车到达停车线时间、延误时长和到达时刻在绿灯相位的位置计算生成新的配时方案。通过仿真计... 为了提高公交车准点率,考虑到网联交通环境下车辆信息可知,根据公交车旅行时间及预测到达交叉口的时间建立公交车优先通行策略选择模型;根据公交车到达停车线时间、延误时长和到达时刻在绿灯相位的位置计算生成新的配时方案。通过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运用建立的优先通行策略选择模型,公交车的平均准点率可提高26.67%,总平均旅行时间可减少27.41%,且可通过少量增加交叉口社会车辆延误大幅度减少交叉口公交车的人均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公共交通 公交信号优先 公交时刻表 网联环境 准点率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智能汽车分车型跟驰模型
13
作者 孙婷 +4 位作者 丁恒 王昌胜 陈星宇 过晨晨 李亚 《汽车工程学报》 2023年第6期821-831,共11页
考虑到跟驰车流中前车车型对智能汽车跟车行为的影响,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基于NGSIM数据集,通过One-Hot方法编码车型特征,并引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生成输入特征的注意力权重,训练并建... 考虑到跟驰车流中前车车型对智能汽车跟车行为的影响,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基于NGSIM数据集,通过One-Hot方法编码车型特征,并引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生成输入特征的注意力权重,训练并建立了一种可根据前车车型产生不同跟驰行为的智能车辆跟驰模型(Identifiable Vehicle Type Car-Following Model,IVT-CF)。在不同前车车型的跟车场景中仿真发现,IVT-CF模型仿真车辆的速度和位移的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比不分车型的LSTM模型分别降低了23.8%、31.7%,比IDM模型分别降低了15.8%、18.7%,仿真精度更高。在混入大型车辆的车队跟驰场景仿真中发现,交通流速度和车头间距的收敛时间为92 s,该模型能较快收敛,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 跟驰 注意力机制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车型 智能汽车
下载PDF
基于区间居民出行量最小的用地结构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代胜 张卫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出现交通拥挤,而交通需求产生的根源在于土地利用,因此从交通的角度去考虑用地规划问题成为一种需要。城市土地适度混合利用的理念已为许多学者和专家所认同,但结合交通的混合用地具体结构还没有一个定量的表述... 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出现交通拥挤,而交通需求产生的根源在于土地利用,因此从交通的角度去考虑用地规划问题成为一种需要。城市土地适度混合利用的理念已为许多学者和专家所认同,但结合交通的混合用地具体结构还没有一个定量的表述。不同的城市因为有不同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布局和人口,应该有不同的用地结构规划。同时,不同的城市内部分区功能或布局不同,也应有不同的用地结构规划。本文尝试从理论上建立模型,从缓解交通拥挤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使得城市区间居民出行量最小的混合用地结构的优化方法。通过模型量化混合用地的结构,满足不同城市和不同分区的差别,充分体现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一体化,使得用地规划更合理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混合用地 居民出行 用地结构 用地规划
下载PDF
基于换乘优化的公交区域调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颜建新 李文权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0年第2期81-86,共6页
我国传统的公交运营调度以线路调度为核心,所制定的行车时刻表只针对单一线路而非公交区域,未考虑乘客换乘的便利程度。本文首先根据公交换乘的特点,分析两条公交线路之间基于乘客总换乘等待时间最短的公交调度,建立相关模型;然后以所... 我国传统的公交运营调度以线路调度为核心,所制定的行车时刻表只针对单一线路而非公交区域,未考虑乘客换乘的便利程度。本文首先根据公交换乘的特点,分析两条公交线路之间基于乘客总换乘等待时间最短的公交调度,建立相关模型;然后以所建模型为基础,结合公交站点换乘权重与线路换乘吸引度,设计相应的算法探讨基于换乘优化的公交区域调度方法,并运用一维搜索方法进行求解;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证明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为解决公交区域的协调调度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换乘 公交区域调度 换乘时间 一维搜索方法
下载PDF
无人车“三阶段”换道轨迹规划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申剑峰 卫立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7-584,676,共9页
文章在换道过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换道轨迹规划过程分为换道方案生成阶段、变速调整阶段和匀速换入阶段3个阶段;将局部动态规划变成拟静态规划,考虑了无人车机器的反应时间,使实际换道执行时间更加准确。该文在车辆运动学约束和G2连... 文章在换道过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换道轨迹规划过程分为换道方案生成阶段、变速调整阶段和匀速换入阶段3个阶段;将局部动态规划变成拟静态规划,考虑了无人车机器的反应时间,使实际换道执行时间更加准确。该文在车辆运动学约束和G2连续要求下控制车辆换道轨迹,在变速调整阶段控制主车加速度使得主车到达换道速度和换入位置,在匀速换入阶段运用五次多项式换道轨迹规划方法规划匀速换入的轨迹。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该文提出的换道轨迹满足车辆实际运行要求,在动态仿真过程中证明了换道轨迹安全可行;与传统五次多项式规划轨迹比较,该文提出的换道轨迹规划过程可以提高换道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车 换道 轨迹规划 五次多项式 动态仿真
下载PDF
公交发车频率与交叉口信控参数的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瑞娟 +1 位作者 李文权 张卫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年第5期937-940,945,共5页
由于受上游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影响,高峰时间会有多辆公交车同时排队进站停靠,容易导致站点拥堵,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从受上游信控影响的公交车流的特性研究出发,采用排队论的方法,计算分析站点通行能力允许范围内的公交车辆发车频率与上... 由于受上游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影响,高峰时间会有多辆公交车同时排队进站停靠,容易导致站点拥堵,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从受上游信控影响的公交车流的特性研究出发,采用排队论的方法,计算分析站点通行能力允许范围内的公交车辆发车频率与上游交叉口信控参数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公交优先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提出减小站点拥堵的优化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站点 间断流 信号控制 通行能力 生灭系统
下载PDF
基于零反应时间的自动驾驶车辆跟驰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陆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年第6期7-16,共10页
自动驾驶车辆可以通过数据驱动模型较好地学习人类驾驶员的跟驰行为,但单纯的学习并不能发挥自动驾驶车辆反应更敏捷的特性。文中利用NGSIM数据集开发一种基于零反应时间数据的跟驰行为学习模型。首先,基于人类驾驶行为数据建立反应时... 自动驾驶车辆可以通过数据驱动模型较好地学习人类驾驶员的跟驰行为,但单纯的学习并不能发挥自动驾驶车辆反应更敏捷的特性。文中利用NGSIM数据集开发一种基于零反应时间数据的跟驰行为学习模型。首先,基于人类驾驶行为数据建立反应时间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每条人类跟驰轨迹数据每个时间步的反应时间,并在原轨迹中剪除反应时间内的数据,进而重构样本数据,获得近似于零反应时间、更符合自动驾驶车辆特性的样本集。在此基础上采用LSTM架构,建立基于新学习样本的跟驰行为模型(LSTM-0RT)。仿真对比发现:LSTM-0RT跟驰模型比传统LSTM模型提前50 s收敛,且速度变化趋势与前车基本一致,充分体现反应速度快的特点;在混驶环境测试中,采用LSTM-0RT模型的自动驾驶车辆比例越大,跟驰车队的渐进稳定性越高,车流波动的影响范围越小;交通流特性分析显示LSTM-0RT模型在不同交通流密度下的适用性明显优于LSTM模型;车头时距指标测算也表明LSTM-0RT模型具有更高的跟驰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驶环境 自动驾驶 跟驰模型 LSTM 反应时间
下载PDF
低流量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系统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鹤 张力 +3 位作者 焦树成 陈琳娜 刘智华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8年第3期97-102,共6页
本文针对高压钠灯的性能特征,首先对车辆检测与隧道照明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建立了根据车头时距信息确定隧道照明启闭的控制算法,从而提出了一种低流量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系统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产生了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的... 本文针对高压钠灯的性能特征,首先对车辆检测与隧道照明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建立了根据车头时距信息确定隧道照明启闭的控制算法,从而提出了一种低流量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系统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产生了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的车头时距信息,计算并分析了不同的低交通量条件下的隧道照明节能效果。最后通过低交通量和低交通量持续时间进行了系统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节能系统具备一定的效益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隧道 交通流 节能 高压钠灯
下载PDF
交通发生吸引源集聚影响下路网宏观基本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恒 周静文 +2 位作者 郑小燕 张卫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1-131,共11页
宏观基本图不受路网外部交通发生吸引源的影响,描述了匀质性路网内累积车辆数与路网旅行完成率之间的关系,可直观表达路网宏观基本特性.然而,当路网内交通发生吸引源发生变化时,会影响路网交通密度,从而对宏观基本特性产生影响.为了分... 宏观基本图不受路网外部交通发生吸引源的影响,描述了匀质性路网内累积车辆数与路网旅行完成率之间的关系,可直观表达路网宏观基本特性.然而,当路网内交通发生吸引源发生变化时,会影响路网交通密度,从而对宏观基本特性产生影响.为了分析交通发生吸引源不同集聚状态对宏观基本图的影响规律,以交通发生吸引源发生吸引量和路段阻抗为参数,建立交通发生吸引源聚集度模型.以方格式路网为分析对象,设计9组不同交通发生吸引源方案,通过对比交通发生吸引源聚集度与路网宏观基本图曲线,发现只有当路网处于拥挤流状态时,交通发生吸引源聚集现象才会对宏观基本图产生影响,并且路网中交通发生吸引源聚集度越低(交通发生吸引量分布越均衡),路网旅行完成率就会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基本图 交通发生吸引源 聚集度 交通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