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技术助力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三步走”策略微探
1
作者 林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3期174-175,193,共3页
完善的幼儿园安全教育体系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幼儿园安全教育而言,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可以丰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完善的幼儿园安全教育体系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幼儿园安全教育而言,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可以丰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可以加强家园之间的信息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因而,探讨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信息技术助力幼儿园安全教育“三步走”的策略,以期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幼儿教育 安全教育
下载PDF
指向科学素养的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研学设计——以“走进温泉·探研地热能”为例
2
作者 林香 真丽倩 林闽峰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5-58,共4页
地理教育是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真实情景中,教师组织开展以地理学科为中心的跨学科主题研学旅行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系统地进行科学探究实践,经历“认知—实践—深化认知”的过程,提升科学素养。本文从研学旅行的课程性质与科学学科... 地理教育是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真实情景中,教师组织开展以地理学科为中心的跨学科主题研学旅行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系统地进行科学探究实践,经历“认知—实践—深化认知”的过程,提升科学素养。本文从研学旅行的课程性质与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构建“问题解决或主题深入学习”的跨学科主题研学设计框架,以“走进温泉·探研地热能”为例,探索科学素养的培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素养 跨学科 研学旅行 初中地理
下载PDF
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地理教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香 《亚太教育》 2023年第10期14-16,共3页
地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教师应该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初中地理教学相融合,在地理学科的理论知识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当前,将立德树人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地理活动无... 地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教师应该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初中地理教学相融合,在地理学科的理论知识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当前,将立德树人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地理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教师认知不足、新课改的价值及意义认识不足、地理学科课时设置方面缺乏合理性以及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相对欠缺等问题。对此,教师应通过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将德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创新并优化教学方法等手段,更好地开展初中地理立德树人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初中地理 德育 教学
下载PDF
中学地理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林香 吴文茂 《成才之路》 2021年第24期98-99,共2页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便于地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优化。教师应结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带给学生良好的教育熏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文章探讨中学地理教学...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便于地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优化。教师应结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带给学生良好的教育熏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文章探讨中学地理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地理 传统文化 渗透 教学质量 核心素养
下载PDF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探讨——以“农业”专题复习为例
5
作者 林香 真丽倩 +1 位作者 吴永青 翁淑琴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10期96-99,共4页
“双减”政策下,实施单元作业是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视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以农业专题复习的单元作业设计为例,阐述单元作业规划和作业内容策略,提升作业品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积极性,提高作业效率。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教学评一致性 单元作业设计
下载PDF
深度剖析,促进“幼小衔接”——比较早期阅读与生字教学的异同
6
作者 林香 《新教师》 2023年第2期63-64,共2页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阶段的转换,意味着儿童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向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过渡,它关系着儿童的社会适应和一生的发展。因此,幼小衔接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阶段的转换,意味着儿童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向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过渡,它关系着儿童的社会适应和一生的发展。因此,幼小衔接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将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做好幼小衔接作为首要任务,明确要积极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衔接 早期阅读 课堂学习 生字教学 深度剖析 科学衔接 幼儿园 小学阶段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应用实践
7
作者 林香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1期96-98,共3页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介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原本沉闷的教学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事实上,与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教学更具优势。一方面,引入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直观与生动...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介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原本沉闷的教学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事实上,与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教学更具优势。一方面,引入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直观与生动,极大的提升了幼儿的课堂专注力,另一方面,介于信息技术的先进性,能够使得本来复杂的问题更加简易化,本来无趣的教学内容更加趣味化,因而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更容易激起幼儿们的学习兴趣,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实现幼儿们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能够凸显出语言活动的情境性,极大的提升了社会教学活动的真实性,相关的艺术活动也更容易启发到孩子们的心灵,当相应的教学活动富有魅力且充满趣味性,那么幼儿们必然能够在幼儿园中健康自信的成长。本文主要探讨在幼儿的音乐活动中,介入信息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旨在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幼儿学习活动 实际应用 多媒体教学
下载PDF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空间
8
作者 林香 《地理教学》 2003年第8期17-18,共2页
地理不仅是一门具有很高人文价值的学科,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智力价值,让学生掌握人类地理知识遗产的精华并能运用已不是地理教育的全部目的,在地理学习中发展学生科学地对地理进而对社会的探求的意识、价值、方法和情感更为重要,"自... 地理不仅是一门具有很高人文价值的学科,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智力价值,让学生掌握人类地理知识遗产的精华并能运用已不是地理教育的全部目的,在地理学习中发展学生科学地对地理进而对社会的探求的意识、价值、方法和情感更为重要,"自主学习"模式能较好地体现上述地理教育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自主学习 空间 教学 地理 价值观
下载PDF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地理微课教学研究
9
作者 林香 《高考》 2021年第25期65-66,共2页
现代教育中,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始终坚持德育先行,立德树人,在中学地理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德育教育。地理作为高中时期的基本学科,它主要围绕人地关系加以拓展,以此彰显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关联,该课程包含丰富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的信... 现代教育中,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始终坚持德育先行,立德树人,在中学地理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德育教育。地理作为高中时期的基本学科,它主要围绕人地关系加以拓展,以此彰显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关联,该课程包含丰富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的信息量较大。地理具有文理交融特性,要求学生经由图文结合加以记忆,然而,正因如此,学生实际学习过程出现了较多问题。而微课的应用,促进了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笔者将基于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对地理微课教学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微课 立德树人
原文传递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空间
10
作者 林香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地理 教学方法 课程目标 自主学习
原文传递
“每朵鲜花都有盛开的理由”——谈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与个别化教育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香 《学苑教育》 2015年第16期81-81,共1页
针对区域活动中的"游离儿童",教师应采用捕捉其兴趣点,顺势引导;积极暗示,稳定兴趣倾向;迁移——成不变的兴趣定式的策略加以引导,使幼儿主动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宽松环境,保证幼儿在其活动过程中获得学习主人的体验,使区域活动不流... 针对区域活动中的"游离儿童",教师应采用捕捉其兴趣点,顺势引导;积极暗示,稳定兴趣倾向;迁移——成不变的兴趣定式的策略加以引导,使幼儿主动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宽松环境,保证幼儿在其活动过程中获得学习主人的体验,使区域活动不流于形式,让幼儿真正实现"自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活动 幼儿 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