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北部滨海湿地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分布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32
1
作者 甘华阳 张顺之 +2 位作者 梁开 郑志昌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5-298,共14页
2009年4~5月,对北部湾北部滨海湿地水体和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水体中营养盐和表层沉积物中碳、氮和磷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滨海湿地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和表层沉积物的污染状况。研究区水体中的溶解... 2009年4~5月,对北部湾北部滨海湿地水体和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水体中营养盐和表层沉积物中碳、氮和磷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滨海湿地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和表层沉积物的污染状况。研究区水体中的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活性磷酸盐PO43--P和化学需氧量(CODMn)平均含量分别为(211.84±37.44)μg/L、(11.01±12.11)μg/L和(0.92±0.32)mg/L;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碳(TO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3±355)μg/g、(232.28±157.34)μg/g和(0.45±0.46)%。北部湾北部滨海湿地水体中的DIN含量和PO43--P含量在茅尾海和廉州湾东部西场海区都很高,且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大规模的海水养殖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研究区水体中CODMn含量空间分布呈近岸高、远岸低的特征。研究区铁山港顶部、南流江口、大风江口、钦江和茅岭江口较细的表层沉积物中的TN、TP和TOC含量较高。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TOC/TN值分布表明,钦江口、钦州港区、防城港、企沙港区和珍珠湾东北部的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受到了强烈的陆源影响。根据加拿大安大略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除了钦州湾顶部的龙门港区、大风江口中部和铁山港顶部西北角一小部分区域的表层沉积物中的TOC、TN和TP含量分别略高于1%、550μg/g和600μg/g,已被明显污染,而处于最低级别或严重危害级别,会对部分底栖生物产生影响外,其他绝大部分区域都属安全级别,为清洁或部分已被轻微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营养盐 营养元素 水体 沉积物 滨海湿地 北部湾北部
原文传递
海岸带海洋地质环境综合调查方法 被引量:20
2
作者 夏真 郑志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0-575,共6页
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海岸带海洋地质环境综合调查的技术方法。通过对海域的海水环境、沉积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等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多手段、多学科的综合分析研究,可以评价海洋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并预测... 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海岸带海洋地质环境综合调查的技术方法。通过对海域的海水环境、沉积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等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多手段、多学科的综合分析研究,可以评价海洋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调查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海洋开发和工程建设,可为沿海地区的规划、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海洋地质环境 调查方法
下载PDF
珠江口内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运移趋势 被引量:13
3
作者 时翠 甘华阳 +1 位作者 夏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0,共8页
对珠江口内伶仃洋1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表层沉积物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应用GSTA模型分析了内伶仃洋河口湾泥沙运移趋势。结果表明,珠江口内伶仃洋表层沉积物共有6种类型,其中以黏土质粉砂分布最为广泛。内伶仃... 对珠江口内伶仃洋1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表层沉积物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应用GSTA模型分析了内伶仃洋河口湾泥沙运移趋势。结果表明,珠江口内伶仃洋表层沉积物共有6种类型,其中以黏土质粉砂分布最为广泛。内伶仃洋河口湾泥沙运移特征较复杂,以东槽和西槽为界,分Ⅰ区、Ⅱ区、Ⅲ区。Ⅰ区在涨落潮流的作用下泥沙总体呈现出向东部岸滩运移的趋势;Ⅱ区往复流强劲,盐水楔活动频繁,受科氏力作用泥沙自东北向西南输运;Ⅲ区横门岛至金星门之间的分流间海湾泥沙呈现出向岸滩运移的趋势,淇澳岛周围泥沙呈现出顺时针方向的环流运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参数 泥沙运移 珠江河口 内伶仃洋
下载PDF
广西北海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崔振昂 郑志昌 +2 位作者 梁开 霍振海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31-35,共5页
通过采集广西北海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样品并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Cu、Pb、Cd、Zn、Cr、Hg、As 7种元素的空间变异系数都超过0.4,各重金属空间波动程度的顺序为Hg>Cd>Zn>As>Cr>Pb>Cu;从空间分布上看,重金属... 通过采集广西北海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样品并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Cu、Pb、Cd、Zn、Cr、Hg、As 7种元素的空间变异系数都超过0.4,各重金属空间波动程度的顺序为Hg>Cd>Zn>As>Cr>Pb>Cu;从空间分布上看,重金属含量的高值点大多数分布在离岸较近的海域,并受沉积物粒度效应的控制;表层沉积物中Cr的污染程度最大,其环境效应不容忽视;区域上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小顺序为As>Hg>Cd>Cr>Pb>Cu>Zn;各采样站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r)均远小于40,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也远远小于150,属于低生态危害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北海
下载PDF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地球物理监测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涛 卢海龙 +2 位作者 董一飞 何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8-382,共15页
作为极具潜力的未来清洁能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发难度大、环境保护要求高,需要大范围地对水合物储层进行动态监控。然而,虽然在国外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发时,曾尝试对储层进行监测,但主要是局限于开发井周边小范围监测。对天然气水合... 作为极具潜力的未来清洁能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发难度大、环境保护要求高,需要大范围地对水合物储层进行动态监控。然而,虽然在国外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发时,曾尝试对储层进行监测,但主要是局限于开发井周边小范围监测。对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大规模监测,目前国内外都还没有建立起相关的技术系统,即使有关的研究都还很少。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以及日本、韩国、印度等将在海域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的长期试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对储层的大规模监测必不可少。本文从水合物藏的岩石物理特征出发,讨论了沉积物中水合物的饱和度和孔隙赋存状态对其声学和电学性质的影响规律,比较了基于水合物的地震和电磁性质的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应用于海域水合物藏大规模监测的可行性和利弊。针对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生产试验和未来商业开发的储层监测需求,为实现对大区域水合物储层和海底变形的定量监测,我们设计的水合物试采过程监测系统由井中地球物理参量监控、三维全光纤4分量海底时移地震和海底多功能监测站三部分构成。该方案大量利用油气行业现有成熟技术,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可实施性强,能够较全面地收集海域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储层相关的基础数据,从而可为后续技术优化、水合物资源评价、海底环境保护、工程灾害预防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储层监测 4分量海底时移地震系统 海洋可控源电磁 海底变形
下载PDF
广西钦州湾-北海水域海水重金属分布与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向青 +3 位作者 张顺枝 梁开 霍振海 刘雄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9-735,762,共8页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钦州湾-北海水域海水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水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在0.1139~15.43μg/L,Zn最高,Cd、Hg最低,相对组成Zn基本超过了50%,这是由于重金属性质、来源和沉积物地球化学丰度不同而造成;统...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钦州湾-北海水域海水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水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在0.1139~15.43μg/L,Zn最高,Cd、Hg最低,相对组成Zn基本超过了50%,这是由于重金属性质、来源和沉积物地球化学丰度不同而造成;统计上重金属也各有特点,以左偏为主,空间变异性不一,平均含量序列呈现良好的指数变化规律;海水重金属和表层沉积相重金属含量比例分配系数范围在(0.01~1.80)×10^-3,Hg最高,有叠加了人类排污的可能性,Cr最低,说明其难以分配进入水体;重金属平面分布格局与潮流输送有关,也受到相邻海湾的影响,大部分重金属含量底层高于表层,差值百分比最高可达72.1%,说明底层交换的活跃;重金属与一些环境因子以及重金属之间相关性不明显,绝对值在0.01~0.59,以低值居多,说明还受到其它因子影响;水质现状表明,Cd、As、Cr均为一类海水,Hg、Zn、Cu出现了二类海水,Pb出现了二类、三类海水,应予以关注。最后还计算分析了海水重金属WQI水质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分布 水质 评价
原文传递
广东大亚湾海洋地质环境与潜在地质灾害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学杰 冯志强 +2 位作者 夏真 梁开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22-325,共4页
大亚湾是国家重点开发的海湾,通过对其大量实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表明,大亚湾有9种底质类型,除沿岸及岛屿周围颗粒较粗外,湾内浅海区主要为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大亚湾目前底质总体污染较小,以轻微污染为主,但... 大亚湾是国家重点开发的海湾,通过对其大量实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表明,大亚湾有9种底质类型,除沿岸及岛屿周围颗粒较粗外,湾内浅海区主要为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大亚湾目前底质总体污染较小,以轻微污染为主,但湾内水体交换能力差,污染易而治理难,应倍加保护。大亚湾潜在地质灾害包括活动性地质灾害因素和限制性地质条件,主要有海岸侵蚀、沙波、断层、不规则埋藏基岩、埋藏脊、航道沟、异常堆积区和陡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亚湾 海洋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海岸侵蚀 沙波 断层 陡坎 埋藏脊
下载PDF
北部湾北部滨海湿地沉积物中砷与镉和汞元素的分布与累积 被引量:10
8
作者 甘华阳 梁开 +2 位作者 郑志昌 闫章存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8,共14页
基于表层和柱状沉积物样品的理化分析和210Pb、137 Cs测年,揭示了北部湾北部滨海湿地(0~6m水深范围)沉积物中砷(As)、镉(Cd)和汞(Hg)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近百年来的累积趋势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砂,并且大... 基于表层和柱状沉积物样品的理化分析和210Pb、137 Cs测年,揭示了北部湾北部滨海湿地(0~6m水深范围)沉积物中砷(As)、镉(Cd)和汞(Hg)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近百年来的累积趋势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砂,并且大风江口以东沉积物的粒度比以西的要粗;表层沉积物中As、Cd、Hg和有机质的含量分别是(8.11±5.80)、(0.08±0.11)、(0.034±0.028)μg/g和(0.73±0.74)%,铁山港顶部、南流江口东部、钦州湾和大风江口中部表层沉积物中3种元素含量相对较高;沉积物的粒度是控制元素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从钦江口、南周江(南流江)口和山口红树林保护区获得柱状样所处区域的平均沉积速率在20世纪20年代至今分别为0.93、1.75和1.35cm/a;3个柱状样中As、Cd和Hg的含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0s中期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特别是钦江口和南周江(南流江)口区。河口区及上游沿岸人类活动对这些元素的输入是其近20年来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镉、汞 分布与累积 沉积物 滨海湿地 北部湾北部
下载PDF
南海北部湾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崔振昂 +2 位作者 甘华阳 刘文涛 张亮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3-111,共9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湾东部海域6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粒度和地球化学组成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以及元素组合特征,揭示了元素在区域上的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常微量元素具有相似的平面分布特... 通过对南海北部湾东部海域6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粒度和地球化学组成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以及元素组合特征,揭示了元素在区域上的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常微量元素具有相似的平面分布特征,而Mn O、Zr、Ca O和Sr空间变异系数较大,在部分区域出现了异常高值,表明其沉积环境受到正常陆源沉积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元素和Al2O3的比值分布特征表明,广西和海南岛近岸沉积物主要由陆源碎屑沉积组成,在潮汐和近岸径流作用下,由近岸向远海输送;而研究区西部海域沉积物主要为来自红河的物质。元素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绝大多数常微量元素主要受沉积物粒度的控制;Ca O和Sr含量主要受生物活动活跃程度控制;Zr含量分布主要受控于源区母岩矿物组成以及自源区的搬运距离;而Mn O含量则受陆源、海底热液以及自生作用等多种来源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表层沉积物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三亚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与污染历史 被引量:8
10
作者 甘华阳 何海军 +1 位作者 张卫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78-1885,共8页
主要研究了三亚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富集程度、生态风险以及污染历史,可为三亚河的污染治理和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信息。结果表明,三亚河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d、As、Cd、Hg、Ni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9±1... 主要研究了三亚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富集程度、生态风险以及污染历史,可为三亚河的污染治理和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信息。结果表明,三亚河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d、As、Cd、Hg、Ni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9±1.7)、(100.4±38.9)、(32.0±8.3)、(28.8±11.5)、(10.27±4.61)、(0.181±0.110)、(0.204±0.091)、(22.7±8.0)μg·g^(^(-1)),Al2O3、TO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34%±5.49%、1.29%±1.23%。210Pbex放射性比活度被用于确定研究区的平均沉积速率并建立沉积年代框架。应用210Pbex稳定初始浓度模型得出三亚河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89 cm·a^(-1),所获取柱状样的沉积年代为1918─2014年。基于柱状样底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子样得到的研究区8种重金属的背景值分别为7.5、38.7、14.3、31.9、4.95、0.027、0.015和6.4μg·g^(-1)。三亚河表层沉积物中Pb、Zn、Cu、Cd、Hg和TOC经Al元素标准化后的富集因子的算术平均值都大于1.5,说明这些重金属和有机质大部分来源于人类活动的输入。柱状沉积物中Cu、Zn、Pb、Cd和Hg的质量分数和富集因子在45 cm深度以上(即上世纪60年代以后)也存在明显的由人类活动的输入引起的上升和富集趋势。研究区沉积物中TOC与富集重金属Pb、Cr、Cd、Zn和Cu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r值为0.56~0.85,表明有机质降解所产生的腐殖酸吸附是导致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分数变大的主要原因。对照美国NOAA沉积物生物效应数据标准,三亚河沉积物中Hg含量在多数站位介于ERL和ERM阈值之间,已对底栖生物产生负面影响。三亚河目前重金属的沉积通量约为2.26g·m-2·a^(-1),所沉积的重金属主要为Zn,约占总通量的50.6%,其次为Pb、Cr和Cu,它们的比例分别为16.1%,14.5%和11.5%,毒性较强的Hg和Cd分别仅占总通量的0.10%和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风险评价 污染历史 三亚河
下载PDF
基于GIS的近海沉积物痕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插值方法选择 被引量:7
11
作者 段志鹏 +6 位作者 利锋 甘华阳 梁开 吴昌华 曾祥云 刘鑫 霍振海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268,共7页
基于GIS空间分析模块,对雷州半岛近海沉积物实测同步提取态金属砷(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 As,SEMAs)数据分别使用反距离权重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张力样条法(tension spline,TS)和普通克里格法(ordinary krigi... 基于GIS空间分析模块,对雷州半岛近海沉积物实测同步提取态金属砷(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 As,SEMAs)数据分别使用反距离权重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张力样条法(tension spline,TS)和普通克里格法(ordinary kriging,OK)进行空间插值;通过交叉验证法和插值图像对比分析,对各插值方法的精度进行了评价。所得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mean relative error,MRE)的排序为OK<IDW<TS,平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的排序为OK<IDW<TS,其中TS法的MRE及RMSE显著高于OK和IDW法,OK法的MRE及RMSE略低于IDW法。OK法所得的插值等值线图较平滑,在采样点密集处比稀疏区域更好的反映了近海沉积物中SEMAs分布特征,IDW法所得结果图与OK法相类似,但IDW法存在明显的局部误差。TS法所得数据结果溢出原始数据区间且出现了负值,与实际不符。总体来看,OK法更适合于描述近海沉积物痕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SEMAs 空间分布特征 插值方法
原文传递
珠江口海水化学要素分布和水质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向青 +1 位作者 张顺枝 梁开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2-174,共13页
2003-2005年在同一时段5~6月,在珠江口按年度分区进行了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其中包括海水取样和样品测试,测试项目有理化常规、营养盐、有害重金属等。对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表明,珠江口化学要素分布是来源、水体运动、迁移等一系列过程... 2003-2005年在同一时段5~6月,在珠江口按年度分区进行了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其中包括海水取样和样品测试,测试项目有理化常规、营养盐、有害重金属等。对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表明,珠江口化学要素分布是来源、水体运动、迁移等一系列过程的最终反映,各要素分布的变异性差别较大;存在季节性低氧区,与受到污染或以南陆架盐水入侵有关;大量的径流输入使得NO3-N和硅酸盐含量很高,营养盐类型为磷限制型,氮硅比例则比较适宜;局部有害重金属Pb、Zn、Hg含量较高,与径流输入和沿岸排污直接有关,底床细颗粒沉积物受到扰动的二次释放对水体也有所贡献;硫化物对海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局部石油类污染也需要引起关注,无机氮污染尤其严重,反映出人类以不同方式和途径影响着珠江口。最后,讨论了海水与表层沉积物化学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化学要素 分布 水质
原文传递
雷州半岛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甘华阳 +2 位作者 梁开 利锋 段志鹏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87,共9页
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雷州半岛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相关性、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的Cu、Zn、Pb、Cr、As、Cd和Hg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0.29±7.80、47.06±28.47、2... 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雷州半岛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相关性、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的Cu、Zn、Pb、Cr、As、Cd和Hg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0.29±7.80、47.06±28.47、24.74±10.78、41.70±26.25、7.98±4.73、0.042±0.029和0.020±0.027μg·g-1。Cu、Zn和Cr以及Pb、Cd和Hg为2个强正相关群,第一个群中的重金属元素以自然来源为主,第二个群则兼有人为输入和自然2个来源。重金属含量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流沙港、湛江港西部、海安港和雷州湾西部海域。对照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生物效应标准,研究区绝大部分海域内的表层沉积物中除As含量在约50%的站位的值在"效应范围低"(effect range low)和"效应范围中等"(effect range median)阈值之间,对底栖生物会偶尔发生负面效应外,其他重金属基本不发生负面效应。重金属总体为低污染程度和低潜在生态风险。应重视人类活动较强的区域如湛江港西部、流沙港、海安港等海区的重金属污染,以避免持续累积至能对生物造成危害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滨海湿地 雷州半岛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雷州半岛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时翠 薛峭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7-393,共7页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富营养化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评价雷州半岛西岸海域水体环境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结果表明:(1)表层海水中的石油类和PO4-P两项评价指标严重超标,超标率达100%;部分站位的pH、Cr6等指标存...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富营养化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评价雷州半岛西岸海域水体环境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结果表明:(1)表层海水中的石油类和PO4-P两项评价指标严重超标,超标率达100%;部分站位的pH、Cr6等指标存在着超标现象。(2)除站位HND5外,海域水质均处于低贫营养化水平,且西南部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小于东北部海域,部分站位PO4-P含量超出第三类水质,存在一定的污染危险。(3)从水质排序看,西部海域水环境质量高于东部海域。模糊隶属度高值区出现在乐民港、盐灶、江洪港和蛋场港附近,以及江洪港湾内和蛋场港湾内。(4)表层海水中部分检测项目超标是受近海作业、船舶油污水和上游污染物的影响;近海作业逐年增多,海洋捕捞、海产养殖发展迅猛,造成江洪港附近海域石油类、PO4-P和部分重金属超标严重;乐民港及盐灶附近水质较差可能是由于铁山港的污染物顺流而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半岛 海水环境质量 近岸海域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北部湾广西海岸带地质环境综合监测进展及成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夏真 +5 位作者 郑志昌 梁开 马胜中 张顺枝 陈太浩 石要红 《中国地质调查》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广西沿海地处我国东南沉陷地震带,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热带气旋影响频繁,地质环境和灾害风险性问题日益突出,但缺乏有效的海陆联测手段和长期监测资料。通过综合物探、地质取样、海水取样及海流剖面测量等综合技术手段,首次在北部湾广西... 广西沿海地处我国东南沉陷地震带,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热带气旋影响频繁,地质环境和灾害风险性问题日益突出,但缺乏有效的海陆联测手段和长期监测资料。通过综合物探、地质取样、海水取样及海流剖面测量等综合技术手段,首次在北部湾广西近岸进行了5年次的海洋地质环境综合监测,对地形、地层、沉积物、矿物、重金属以及水质要素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广西海岸带环境要素时空变化较大,滩面平衡点摆动,冲淤变化较大;海水污染物主要是营养盐、石油类和部分重金属;局部岸段人为改造明显,水质总体趋好与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有关;海岸脆弱性较高,灾害的突发性风险增加,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海岸带 地质环境 监测
下载PDF
南海北部东沙陆坡主要灾害地质因素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云 孔亮 +2 位作者 梁前勇 李三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我国深水区海洋灾害地质研究成果较少,而南海北部东沙陆坡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进一步勘探急需弄清海底地质环境。研究区缺乏浅地层剖面资料,因此,本文基于高分辨率2D地震资料等实测资料,率先在东沙陆坡深水区开展灾害地质研究。文... 我国深水区海洋灾害地质研究成果较少,而南海北部东沙陆坡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进一步勘探急需弄清海底地质环境。研究区缺乏浅地层剖面资料,因此,本文基于高分辨率2D地震资料等实测资料,率先在东沙陆坡深水区开展灾害地质研究。文中识别出地震、活动断层、海底滑坡、浅层气、泥火山、陡坎及侵蚀沟(谷)共7种具有活动能力的破坏性灾害地质因素,还识别出浅埋基岩面、海底火山、岩浆底辟共3种不具有活动能力的限制性灾害地质因素,同时总结了各灾害地质因素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研究了其地震反射特征及灾害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陆坡深水区应重点避让海底滑坡、活动断裂、浅层气、侵蚀沟等与海洋工程关系密切的灾害地质类型,研究成果虽然精度有限,但可初步为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的进一步勘探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因素 南海北部 东沙陆坡 深水区
下载PDF
大鹏湾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综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真 郑志昌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大鹏湾深圳海域开展了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综合调查研究。笔者根据调查所取得的海水化学、海底表层沉积物和海底工程地质条件(包括潜在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资料,结合实测的海底地形地貌背景,对大鹏湾海域的海洋地...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大鹏湾深圳海域开展了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综合调查研究。笔者根据调查所取得的海水化学、海底表层沉积物和海底工程地质条件(包括潜在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资料,结合实测的海底地形地貌背景,对大鹏湾海域的海洋地质环境进行了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认为大鹏湾的海洋地质环境总体呈良好状况,并对大鹏湾的海洋开发工程建设提出了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大鹏湾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海洋开发 海域 海底地形 单因子 表层沉积物 海水
下载PDF
南海北部湾全新世以来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振昂 侯月明 +3 位作者 夏真 刘文涛 张亮 《世界地质》 CAS 2015年第3期605-614,共10页
为探讨全新世以来南海北部湾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变化,对北部湾海域的SO-31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的垂向分布特征,将SO-31沉积柱划分为3个单元,反映了全新世不同时期的区域海平面波动以及沉积物物源的变化... 为探讨全新世以来南海北部湾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变化,对北部湾海域的SO-31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的垂向分布特征,将SO-31沉积柱划分为3个单元,反映了全新世不同时期的区域海平面波动以及沉积物物源的变化。SO-31沉积柱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La/Co与La/Sc散点图分析表明:111 400-12 800 a BP(全新世前期),研究区海平面较低,红河、其他周边河流及海岸侵蚀物均为本区的主要物源;28 500-1 1400 a BP(全新世早期),随着海平面的逐渐上升,河口和岸线逐渐后退,各物源供给区对本区沉积物的贡献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相对而言红河贡献率有所下降;30-8 500 a BP(中全新世至今),区域海平面持续上升导致了琼州海峡打开,北部湾水动力环境和物源供给发生了剧变,红河对本区的物源贡献逐渐变小,而来自北部湾东部的物质成为本区沉积物的主要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北部湾 南海
下载PDF
华南西部火山岛地区滨海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现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甘华阳 +4 位作者 夏真 何海军 路剑飞 黄向青 张顺枝 《中国地质调查》 2017年第4期80-87,共8页
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一峡相隔,气候和地质环境相似。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沿海地下水抽用频繁,发展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滨海地区地下水的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滨海地区进行了浅层地下水井钻... 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一峡相隔,气候和地质环境相似。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沿海地下水抽用频繁,发展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滨海地区地下水的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滨海地区进行了浅层地下水井钻凿和地下水潮周期化学连续取样及实验测试。对数据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全部监测井为Na-Cl型,除个别监测井外,大多数监测井浅层地下水的溶解性固体总量(total amount of dissolved solids,TDS)和氯离子、硫酸盐、钠离子等含量较高,其中TDS和氯离子含量最高,分别接近39.00 g/L和20.00 g/L,取样时段内波动较大,类型以偏酸性重碳酸盐为主转为以偏碱性钠离子和氯化物为主;受制于地质环境条件,地下水自我调节能力以"一般"和"弱"居多,水质为IV—V级,且不随测次而变化,表明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滨海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既与地质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也与人类活动有关,还可能受到深层承压古海水释放的影响。影响地下水水质的因素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研究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地区 地下水 海水入侵 水质
下载PDF
广西廉州湾海水环境质量综合监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振昂 滕德强 +4 位作者 张亮 夏真 黄向青 张顺枝 《中国地质调查》 2018年第5期74-84,共11页
随着广西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廉州湾海洋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地质环境综合监测评价工作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需求。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岸段排污特征,在廉州湾布设了20个监测站位,于夏、冬两季通过取样分析、现场测量等手段相结合进... 随着广西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廉州湾海洋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地质环境综合监测评价工作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需求。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岸段排污特征,在廉州湾布设了20个监测站位,于夏、冬两季通过取样分析、现场测量等手段相结合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了需氧量、营养盐、重金属等要素的时空分布以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径流输入和沿岸排污共同影响要素而变化较大,要素等值线呈现带状或者小尺度半闭合状分布,在南流江出海口等值线较为密集;氮营养盐以硝酸盐(NO3-N)为主,平均含量0. 066~4.35 mg/L,含量较高的重金属有Pb、Zn、Cd、As;与历史数据对比显示营养盐增加明显,且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较高的状况并未有改善;以滩涂养殖区污染最为严重,夏、冬两季几乎均为富营养化和重污染级,重污染等级比例两季平均值超过50. 00%。总体上来看,该湾成为河流污染输入和周边陆源污染物的承纳海盆,并受到地质环境条件的限制而导致海水交换能力较差,现有污染状况同时还与人类对海岸利用开发加大有关。监测成果为进一步实施广西重点规划区海岸带立体化地质监测提供基本资料,并为当地海岸带防灾减灾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州湾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流江 海水环境 综合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