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伢典Ⅲ凝胶微创去腐治疗乳牙龋齿对患儿心理影响 被引量:41
1
作者 姚敏 龚爱秀 +5 位作者 周淑 良缘 马浩然 苗芬 刘子晗 汤根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伢典(Carisolv)微创技术是牙科恐惧者治疗龋齿的辅助手段。文章采用4种心理指标评估伢典Ⅲ凝胶微创去腐与机械去腐法对患者心理影响的差异。方法纳入南京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名患儿共计120枚乳磨牙龋,每名患儿口腔内2枚乳磨牙龋分别... 目的伢典(Carisolv)微创技术是牙科恐惧者治疗龋齿的辅助手段。文章采用4种心理指标评估伢典Ⅲ凝胶微创去腐与机械去腐法对患者心理影响的差异。方法纳入南京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名患儿共计120枚乳磨牙龋,每名患儿口腔内2枚乳磨牙龋分别采用CarisolvⅢ凝胶去腐(凝胶组)和机械去腐(机械组)。分别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Frank1依从性量表、Kuttner量表和Houpt行为量表评估2组患儿诊疗过程中对龋齿治疗的疼痛程度、合作程度、耐受程度和舒适度。记录并比较每种方法的去腐时间及6个月后充填效果。结果与机械组相比,凝胶组治疗前VAS值、Frank1值、Kuttner值和Houp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和治疗后,凝胶组VAS值和Kuttner值均低于机械组,Frank1值和Houpt值均高于机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胶组治疗前、中、后相比,VAS值、Frank1值、Kuttner值和Houp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组治疗前与治疗中、治疗后相比,VAS值、Frank1值、Kuttner值和Houp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胶组平均去腐时间为(6.23±1.91)min,显著短于机械组去腐时间(12.47±3.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7,P=0.001)。6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2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结论 CarisolvⅢ凝胶去腐技术能有效规避疼痛,提高舒适度,降低患儿的畏惧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伢典Ⅲ凝胶 机械法 乳牙龋齿
下载PDF
日间手术微创拔除儿童埋伏多生牙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良缘 汤根兄 +2 位作者 姚敏 龚爱秀 吴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427-429,共3页
目的:观察日间手术微创方法拔除儿童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儿童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患者随机分为日间手术微创拔除组和传统拔除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损伤邻牙、软组织肿胀、疼痛、鼻腔穿通等并发症,以及术中术后畏... 目的:观察日间手术微创方法拔除儿童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儿童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患者随机分为日间手术微创拔除组和传统拔除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损伤邻牙、软组织肿胀、疼痛、鼻腔穿通等并发症,以及术中术后畏惧哭闹发生率。结果:日间手术微创拔除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拔除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少,哭闹畏惧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日间手术微创拔除儿童埋伏多生牙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患儿的治疗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微创拔牙 多生牙 埋伏牙
原文传递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Bio-oss Collagen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春羚 良缘 +1 位作者 庄亮亮 曾金表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目的:通过引导骨再生(GBR)技术评估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与Bio-ossCollagen联合应用在修复牙槽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严重的病例18例,拔牙同期在拔牙创植入Bio-oss Collagen并覆盖异... 目的:通过引导骨再生(GBR)技术评估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与Bio-ossCollagen联合应用在修复牙槽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严重的病例18例,拔牙同期在拔牙创植入Bio-oss Collagen并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海奥生物膜),术后2周拆线,3个月复诊并拍摄X线片。结果:术后经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18例患者植骨区新骨形成良好,牙槽骨高度与丰满度明显改善,术区骨生成良好。结论:临床上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Bio-oss Collagen联合应用能有效修复牙槽骨缺损,改善修复前的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BIO-OSS COLLAGEN 牙槽骨缺损
原文传递
龈沟血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糖尿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娟 赵洁 +3 位作者 张璇 孙卫斌 良缘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56-859,共4页
目的:评估在牙周探诊中获得的龈沟血(gingival crevicular blood,GCB)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否可以代替手指末梢血(finger stick capillary blood,FSB)来筛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可靠性,为DM筛查提供新渠道。方法:选取中... 目的:评估在牙周探诊中获得的龈沟血(gingival crevicular blood,GCB)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否可以代替手指末梢血(finger stick capillary blood,FSB)来筛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可靠性,为DM筛查提供新渠道。方法:选取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血糖仪检测GCB和FSB的血糖,Bio-rad 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GCB和FSB的HbAlc,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GCB和FSB血糖以及HbAlc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GCB HbAlc对DM的最佳诊断界值。结果:本研究收集了6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有无DM史、FSB血糖以及HbAlc的结果,发现18例有DM、42例无DM的牙周炎患者,两组GCB和FSB血糖的相关性分别为r=0.993和r=0.926;HbAlc的相关性分别为r=0.977和r=0.829;ROC曲线确定GCB HbAlc对DM的最佳诊断界值为HbAlc=5.7%,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5.2%。结论:与FSB HbA1c相比,牙周探诊获得的GCB进行HbA1c检测同样准确,最佳诊断界值为GCB HbAlc=5.7%,可能用于筛查DM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糖尿病 龈沟血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生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娟 孙卫斌 +1 位作者 季勇 良缘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 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探讨Pg对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途径,以期为牙周病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 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探讨Pg对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途径,以期为牙周病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10、1∶100Pg干预HUVEC,未受Pg干预的HUVEC作为阴性对照组,分别于4、8、12、24h时收集细胞上清液,利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的浓度;Western-blot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Pg对HUVEC的黏附和入侵方式。结果:在24h内,PgMOI1∶10、1∶100能促进HUVECNO的生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MOI1∶10,MOI1∶100可以诱导HUVECiNOS的蛋白表达,抑制eNOS的蛋白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Pg能够利用其菌毛黏附于HUVEC细胞表面并入侵到HUVEC细胞胞质内,定植于细胞内。结论:Pg能够黏附于HUVEC并入侵到细胞胞质内,诱导iNOS蛋白表达,抑制eNOS的蛋白表达,最终促进HUVECNO的生成。过量的NO可能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导致内皮功能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多发性特发性根颈部吸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宁祥 刘帅 +1 位作者 良缘 吴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62-366,共5页
多发性特发性根颈部吸收(MICRR)是一种罕见的牙根外吸收类型,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生于牙齿颈部近釉牙骨质界部位的进行性外吸收,全口至少3颗牙累及。本病早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短时间内吸收范围迅速扩大,患者可有疼痛不敢咬合,牙... 多发性特发性根颈部吸收(MICRR)是一种罕见的牙根外吸收类型,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生于牙齿颈部近釉牙骨质界部位的进行性外吸收,全口至少3颗牙累及。本病早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短时间内吸收范围迅速扩大,患者可有疼痛不敢咬合,牙齿松动,牙冠自行脱落或冠折,最终导致所累及的患牙拔除。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病的关注越来越多。本文将从MICRR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进行系统性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吸收 多发性 特发性 根颈部吸收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入侵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娟 良缘 孙卫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体外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的影响,观察Pg对HUVEC的入侵能力,从而探讨Pg对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途径,以期为牙周病在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体外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的影响,观察Pg对HUVEC的入侵能力,从而探讨Pg对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途径,以期为牙周病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10,1:100PgATCC33277分别干预HUVEC 4h、8h、12h、24h,未受Pg ATCC33277干预的HUVEC作为阴性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UVEC形态,CCK-8法测定HUVEC细胞的增殖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Pg ATCC33277对HUVEC的入侵情况。结果:在24h内,与对照组相比,受Pg ATCC33277感染的HUVEC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影响,仍呈典型的"铺路石"单层贴壁生长,Pg ATCC33277对HUVEC细胞增殖未见明显影响,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Pg ATCC33277可以黏附HUVEC细胞膜表面,入侵HUVEC,直接定植或以空泡的形式存在于细胞的胞质中。结论:Pg可以入侵内皮细胞,以在细胞内定植的方式逃避宿主的防御反应,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增殖未见明显改变,从而形成第二次慢性感染过程,进一步影响内皮细胞正常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血管内皮细胞 入侵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修复前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春羚 良缘 +1 位作者 庄亮亮 曾金表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6期836-837,共2页
目的评估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牙槽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因牙周病、牙槽外伤等导致牙槽骨缺损严重、拔牙术后不能满意修复的患者16例,拔牙同期在拔牙窝植入Bio-oss骨粉并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术后2周拆线,3个... 目的评估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牙槽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因牙周病、牙槽外伤等导致牙槽骨缺损严重、拔牙术后不能满意修复的患者16例,拔牙同期在拔牙窝植入Bio-oss骨粉并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术后2周拆线,3个月、9个月复诊。结果术后临床检查、X线检查,16例患者植骨区新骨形成良好,明显改善牙槽骨高度与丰满度。结论临床上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应用能有效地改善修复前的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修复前外科 牙槽骨缺损
下载PDF
三重抗生素糊剂对乳牙感染根管中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蔡文燕 周淑 良缘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 :探讨三重抗生素糊剂对乳牙根尖周炎不同分期感染根管中微生物样本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4月—202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9例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患儿纳入研究,根据临床症状及根尖X线片,将患儿分为急性炎症组... 目的 :探讨三重抗生素糊剂对乳牙根尖周炎不同分期感染根管中微生物样本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4月—202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9例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患儿纳入研究,根据临床症状及根尖X线片,将患儿分为急性炎症组和慢性炎症组。收集感染根管内感染样本,对样本进行细菌鉴定、分离与纯化,分析2组患儿感染根管内微生物检出情况和厌氧菌构成情况。制备标准菌液,采用纸片扩散法比较三重抗生素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对常见厌氧菌的抑菌性以及不同厌氧菌对三重抗生素糊剂的敏感性。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和慢性炎症组患儿感染根管内微生物均以厌氧菌为主;2组患儿感染根管内需氧菌和厌氧菌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根管内厌氧菌检出率前5位依次为消化链球菌、拟杆菌、粪肠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急性炎症组患儿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拟杆菌检出率高于慢性炎症组,粪肠球菌检出率低于慢性炎症组(P<0.05)。三重抗生素糊剂对消化链球菌、拟杆菌、粪肠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形成的抑菌环直径显著大于氢氧化钙糊剂(P<0.05);各细菌对三重抗生素糊剂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粪肠球菌、消化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拟杆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重抗生素糊剂对急、慢性乳牙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常见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抗生素糊剂 氢氧化钙糊剂 儿童 乳牙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 抑菌性
下载PDF
Ehlers⁃Danlos综合征的口腔颌面部表现
10
作者 刘帅 王宁祥 +1 位作者 良缘 吴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13-217,共5页
Ehlers-Danlos综合征是一组罕见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结缔组织疾病,表现为广泛的不同程度的皮肤、韧带、血管和内部器官结缔组织脆性增加,主要的临床特征包括皮肤脆弱,易擦伤,皮肤延展性过度和关节活动过度。尽管目前有关Ehlers-Danlos... Ehlers-Danlos综合征是一组罕见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结缔组织疾病,表现为广泛的不同程度的皮肤、韧带、血管和内部器官结缔组织脆性增加,主要的临床特征包括皮肤脆弱,易擦伤,皮肤延展性过度和关节活动过度。尽管目前有关Ehlers-Danlos综合征口腔颌面部表现的临床数据并不多,但文献检索发现几乎Ehlers-Danlos综合征的所有分型都有口腔颌面部的改变,然而,这些改变常因为临床医生经验的不足而不被正确认识。本文将对Ehlers-Danlos综合征的口腔颌面部表现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LERS-DANLOS综合征 口腔 颌面部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cGMP生成的影响
11
作者 吴娟 良缘 孙卫斌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28-632,共5页
目的:体外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cGMP水平的影响。方法:用Pg ATCC 33277分别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10、1∶50... 目的:体外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cGMP水平的影响。方法:用Pg ATCC 33277分别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10、1∶50、1∶250干预HUVEC,并以未受Pg ATCC 33277干预的HUVEC作为阴性对照,分别培养4、12、36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125I cGMP放射免疫试剂盒检测各组HUVECcGMP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g ATCC 33277分别以MOI 1∶10、1∶50、1∶250干预HUVEC 4、12、36 h后,实验各组HUVEC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仍呈典型的"铺路石"状单层贴壁生长;Pg ATCC 33277 MOI1∶250时可呈时间依赖性地降低HUVEC cGMP水平,而同一时间点内,各浓度组的cGMP水平并无明显差异。结论:短时间内,Pg ATCC 33277对HUVEC的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HUVEC cGMP的生成,HUVECNO生物利用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人血管内皮细胞 CGMP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口腔白斑癌变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良缘 高洋 +2 位作者 柯学平 宋晓陵 杨建荣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白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水平,探讨EGFR与口腔白斑癌变潜力的相关性。方法口腔白斑患者根据手术切除后有无存在癌变分成癌变组和未癌变组,癌变组19例,未癌变组31例,免疫组...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白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水平,探讨EGFR与口腔白斑癌变潜力的相关性。方法口腔白斑患者根据手术切除后有无存在癌变分成癌变组和未癌变组,癌变组19例,未癌变组31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白斑标本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癌变组的口腔白斑与未癌变组EGFR阳性率分别为73.6%和41.9%,癌变组EGFR阳性率明显高于未癌变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EGFR表达水平与口腔白斑癌变存在相关性,EGFR可以作为判断口腔白斑癌变潜力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癌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