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切口和盆腔浸润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晓英 陈铭君 +2 位作者 林胜 谢锐捷 方科红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期109-112,115,共5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切口和盆腔浸润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择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9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40~65岁,体质量45~65 kg,随机分为3组:舒芬罗哌组(S组)、罗哌...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切口和盆腔浸润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择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9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40~65岁,体质量45~65 kg,随机分为3组:舒芬罗哌组(S组)、罗哌组(R组)、盐水组(N组),每组30例。三组均在手术结束前施行切口皮下组织浸润和盆腔内喷洒,R组使用罗哌卡因,S组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N组使用生理盐水,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三组术后2、4、8、12、24、48 h患者静息及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三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需要哌替啶辅助镇痛例数;记录三组术后快速康复指标;于术前、术后1 d、7 d采集静脉血并检测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皮肤瘙痒、眩晕等。结果 S组、R组术后2、4、8、12 h静息和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N组(P <0. 05),S组术后12 h静息和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R组(P <0. 05); S组、R组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和需要哌替啶辅助镇痛均明显低于N组,S组低于R组(P <0. 05); S组、R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长于N组,S组长于R组(P <0. 05); S组、R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普通食物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N组,S组低于R组(P <0. 05); S组、R组和N组术后1 d 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 <0. 05); S组、R组术后1d 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N组(P <0. 05); S组、R组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眩晕发生率均明显低于N组,S组低于R组(P <0. 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切口和盆腔浸润多模式镇痛能为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提供更完善作用时间更长的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优化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切口和盆腔浸润 妇科肿瘤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佩贤 许晓梅 +1 位作者 林胜 谢锐捷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3期376-379,共4页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入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瑞芬太尼组(n=22)、硬膜外组(n=22)和对照组(n=22)。瑞芬太...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入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瑞芬太尼组(n=22)、硬膜外组(n=22)和对照组(n=22)。瑞芬太尼组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硬膜外组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为自然分娩。记录3组产妇组产妇产程、出血量和新生儿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产妇分娩各时点的疼痛指数,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D)评定产妇产前情绪状况,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产妇产后抑郁状态,并对3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瑞芬太尼组、硬膜外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孕周、产程、出血量和新生儿体质量等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娩出后的VAS评分较分娩时均有所降低。瑞芬太尼组和硬膜外组分娩时、娩出后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与硬膜外比较,瑞芬太尼组分娩时、娩出后的VAS评分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生产前的HAD评分及产前抑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产后瑞芬太尼组EPDS评分和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硬膜外组(P<0.05)。对照组和硬膜外组EP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较硬膜外镇痛效果差,但可以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现象的发生,对产前有抑郁倾向的产妇可选用瑞芬太尼静脉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分娩镇痛 产后抑郁
下载PDF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给药模式和时机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谢锐捷 黄佩贤 +2 位作者 钟少珊 陈铭君 林胜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静脉自控给药模式和时机对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对照组为产科常规处理。将观察组产妇随机分成4组:A1组为间歇静脉自控给药、A...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静脉自控给药模式和时机对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对照组为产科常规处理。将观察组产妇随机分成4组:A1组为间歇静脉自控给药、A2组为持续输注复合间歇静脉自控给药、B1组为潜伏期分娩镇痛、B2组为活跃期分娩镇痛,每组20例。观测VAS评分、PCA按压次数、缩宫素使用情况、器械助产率、产后2 h出血量及分血浆泌乳素浓度、分娩镇痛并发症、产后并发症等不良反应,评估新生儿Apgar评分、血气及呼吸频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产程时间、2 h出血量、分娩新生儿1 min、5min Apgar评分、动脉血气、呼吸频率、收缩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降低、泌乳素浓度增加(P<0.05),而助产、剖宫产例数及缩宫素使用例数明显较少(P<0.05),A2组VAS评分与PCA按压次数低于A1组,B1组低于与B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泌乳素浓度高于A1组,B1组高于B2组(P<0.05)。结论持续输注复合间歇静脉自控给药和潜伏期镇痛效果更优,能够促进泌乳素分泌,同时可减少PCA按压次数,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分娩疼痛 给药模式 给药时机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氢吗啡酮硬膜外联合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及其对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林胜 张松林 +3 位作者 刘小蔓 谢锐捷 张楠 陈建生 《智慧健康》 2023年第6期173-176,186,共5页
目的 实验将针对产妇实施不同剂量氢吗啡酮硬膜外联合罗哌卡因/布比卡因麻醉,分析对分娩结果以及胎儿造成的影响,完善氢吗啡酮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麻醉数据,提升产妇、胎儿/新生儿安全性。方法 以本院产科2021年1月-2022年7月自愿接... 目的 实验将针对产妇实施不同剂量氢吗啡酮硬膜外联合罗哌卡因/布比卡因麻醉,分析对分娩结果以及胎儿造成的影响,完善氢吗啡酮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麻醉数据,提升产妇、胎儿/新生儿安全性。方法 以本院产科2021年1月-2022年7月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足月初产妇280例为对象入选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或住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A、B、C、D四组。A组和B组分别采用0.075%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5μg/mL和0.075%布比卡因复合氢吗啡酮5μg/mL,C组0.075%布比卡因复合氢吗啡酮10μg/mL,D组临床常规处理组。对比各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不良反应、乳汁分泌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从产妇分娩不同时期VAS评分中看,A组、B组跟C组镇痛效果没有明显差异,相较于D组的成效更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从产程指标中看,在第一产程中A组和B组用时较短,在第二产程上则未见显著性差异,在第三产程中,则仍以A组和B组用时较短。与此同时,从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上看,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分娩前后血浆泌乳素和乳汁分泌量的变化上看,A组、B组和C组在血浆泌乳素上指标较高,在乳汁分泌量上以A组B组较高,与D组存在较大的差异。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率更低,A、B组与D组差别不大,C组较高,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中,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0.075%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5μg/mL和0.075%布比卡因复合氢吗啡酮5μg/mL对于产妇、新生儿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保障,同时有助于达成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硬膜外麻醉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产妇 新生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