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洛他唑对磷脂多糖诱导的粘附及粘附分子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景慧 永成 +3 位作者 陈志良 尾関真理子 渡边裕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85-1389,共5页
目的 研究磷酸二酯酶 3型抑制剂西洛他唑对磷脂多糖 (LPS)诱导的粘附及血管内皮细胞 (ECs)释放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sCAMs)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第 4~ 6代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s) ,以LPS(5mg·L- 1)刺激 ,并与西洛他唑 (... 目的 研究磷酸二酯酶 3型抑制剂西洛他唑对磷脂多糖 (LPS)诱导的粘附及血管内皮细胞 (ECs)释放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sCAMs)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第 4~ 6代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s) ,以LPS(5mg·L- 1)刺激 ,并与西洛他唑 (1~ 10 μmol·L- 1)共培养 2 4h ,观察西洛他唑对由LPS诱导的HUVECs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粘附的影响 ;另取培养上清 ,以ELISA法测定HUVECs释放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以及E 选择素 (sE selectin ,sELAM 1)。结果 西洛他唑抑制由LPS诱导的HUVECs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粘附以及HUVECs释放sVCAM 1,而对sICAM 1和sE 选择素无影响。并且 ,该药对于sVCAM 1的抑制作用被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 89所阻断。结论 西洛他唑对由细胞因子LPS诱导的粘附反应以及ECs释放sVCAM 1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 3型抑制剂 西洛他唑 磷脂多糖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粘附 可溶性粘附分子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 3型抑制剂西洛他唑对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景慧 永成 +3 位作者 陈志良 渡边裕司 尾関真理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21-626,共6页
目的 :研究新型磷酸二酯酶 3型抑制剂西洛他唑 (cilostazol)对TNF 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释放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sCAMs)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第 4~ 6代HUVECs,以TNF α (10 μg·L-1)刺激细胞 ,并... 目的 :研究新型磷酸二酯酶 3型抑制剂西洛他唑 (cilostazol)对TNF 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释放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sCAMs)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第 4~ 6代HUVECs,以TNF α (10 μg·L-1)刺激细胞 ,并与西洛他唑 (1~ 10 μmol·L-1)共培养 2 4h ,取培养上清 ,通过ELISA法测定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 CAM 1)、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以及E 选择素(sELAM 1,sE selectin) ,并以四唑蓝 (MTT)法考察细胞生长状态。结果 :1~ 10 μmol·L-1的西洛他唑对TNF α诱导的HUVECs释放sICAM 1和sE selectin无明显影响 ,但显著抑制sVCAM 1的生成 ,并且该作用被一种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抑制剂Lω NAME(0 .1μmol·L-1)所阻断。MTT法测定结果显示 ,西洛他唑作用于HUVECs 2 4h ,低浓度(1μmol·L-1)可显著改善细胞生长状态 ;高浓度(30 μmol·L-1)表现为抑制 ,而中浓度 (10 μmol·L-1)对细胞生长状态几乎无影响。结论 :西洛他唑显著抑制由TNF α诱导的HUVECs释放sVCAM 1,该作用可能与激活NOS并通过NO依赖性通路介导有关 ,提示该药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抗由细胞因子所引起的部分粘附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3型抑制剂 西洛他唑 可溶性粘附分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一种新的同时测定大鼠心肌细胞内Ca^2+和pH的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蔚 张月兰 +2 位作者 王景全 寺田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单细胞内 Ca2 + 和 p H的方法。方法 :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内同时负载 Ca2 + 和 p H敏感性荧光指示剂 indo- 1和 SNARF- 1,用荧光显微镜法测定细胞内 Ca2 + 和 p H的变化 ,并建立了测定条件和两种指示剂的细胞内...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单细胞内 Ca2 + 和 p H的方法。方法 :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内同时负载 Ca2 + 和 p H敏感性荧光指示剂 indo- 1和 SNARF- 1,用荧光显微镜法测定细胞内 Ca2 + 和 p H的变化 ,并建立了测定条件和两种指示剂的细胞内标准曲线。结果 :室温下将 10μmol/ L的 indo- 1- AM和 5μmol/ L的 SNARF- 1- AM载入细胞内 ,两种指示剂单负载和双负载时荧光强度和荧光比没有明显不同 ,而且也不影响细胞内标准曲线。结论 :荧光指示剂 indo- 1和SNARF- 1可同时载入大鼠心室肌细胞内用于检测细胞内 Ca2 + 和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肌细胞 钙离子浓度 氢离子浓度 荧光指示剂
下载PDF
新型PDE3抑制剂西洛他唑对fMLP诱导的HL-60细胞超氧自由基生成和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影响
4
作者 罗景慧 陈志良 +3 位作者 永成 数村公子 渡边裕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 研究新型磷酸二酯酶 (PDE) 3抑制剂西洛他唑(cilostazol)对中性粒细胞超氧自由基 (O·2 )和钙离子浓度([Ca2 + ]i)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 6 0细胞 ,以 1 3%DMSO分化诱导为中性粒细胞样细胞后 ,采用特... 目的 研究新型磷酸二酯酶 (PDE) 3抑制剂西洛他唑(cilostazol)对中性粒细胞超氧自由基 (O·2 )和钙离子浓度([Ca2 + ]i)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 6 0细胞 ,以 1 3%DMSO分化诱导为中性粒细胞样细胞后 ,采用特制新型仪器 ,同时实现化学发光法测定O·2 和荧光法测定 [Ca2 + ]i,观察西洛他唑对趋化肽N 甲酰 甲硫氨酰 亮氨酰苯丙氨酸 (fMLP)刺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样HL 6 0细胞O·2 生成和 [Ca2 + ]i 升高的影响以及二者变化的时相关系。结果 西洛他唑 (1~ 30 μmol·L-1)明显抑制由fMLP诱导的中性粒细胞O·2 生成和 [Ca2 + ]i 升高 ,其中 10和 30 μmol·L-1浓度的西洛他唑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在时相关系上 ,fMLP诱导O·2 生成的达峰时间较之 [Ca2 + ]i 的变化略显滞后 ,而 10 μmol·L-1西洛他唑对fMLP诱导O·2 生成和 [Ca2 + ]i 升高的影响表现出一致性 ,几乎同步。结论 西洛他唑对fMLP 诱导的中性粒细胞样细胞内O·2 生成和 [Ca2 + ]i 具有同步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3型抑制剂 西洛他唑 HL-60细咆 FMLP 超氧自由基 钙离子浓度
下载PDF
内皮素-1对大鼠心肌细胞正性肌力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刘蔚 张月兰 +2 位作者 周希静 寺田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2-343,346,共3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1(ET 1)对大鼠心肌细胞正性肌力作用的细胞内机制。方法 :将离子敏感性荧光指示剂indo 1和SNARF 1载入大鼠心室肌细胞内 ,荧光显微镜法同时测定细胞内Ca2 + 浓度 ([Ca2 + ]i)、pH(pHi)和细胞长度。结果 :在 17例大鼠... 目的 :探讨内皮素 1(ET 1)对大鼠心肌细胞正性肌力作用的细胞内机制。方法 :将离子敏感性荧光指示剂indo 1和SNARF 1载入大鼠心室肌细胞内 ,荧光显微镜法同时测定细胞内Ca2 + 浓度 ([Ca2 + ]i)、pH(pHi)和细胞长度。结果 :在 17例大鼠心肌细胞中 ,只有 8例对灌注ET 1表现出明显的细胞缩短反应 ,即正性肌力作用 ,占47% ,另 9例对灌注ET 1没有反应。ET 110 0nmol/L可使细胞缩短的幅度增加至给药前的 (2 0 2 .85± 2 8.13) % ,P <0 .0 1;[Ca2 + ]i瞬间变化的幅度增加至给药前的 (132 .0 6± 10 .93) % ,P <0 .0 5 ;pHi与对照组相比轻度增加。结论 :ET 1可直接作用于大鼠心室肌细胞引起正性肌力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增加了 [Ca2 + ]i瞬间变化 ,而不是明显增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心肌细胞 细胞内pH 正性肌力作用 动物实验 心血管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