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维持断层蠕滑过程和余震发生率的衰减特征——以汶川M_W7.9地震序列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解孟雨 史保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6-331,共16页
基于Dieterich地震活动性理论,本文推导出计算余震发生率和余震累积次数的一般表达式,其中主震后发震断层内部的剪切应力随时间的演化过程遵从Jeffreys-Lomnitz蠕变模型,且与修正Omori定律直接相关。修正Omori定律中的p值与震后断层的... 基于Dieterich地震活动性理论,本文推导出计算余震发生率和余震累积次数的一般表达式,其中主震后发震断层内部的剪切应力随时间的演化过程遵从Jeffreys-Lomnitz蠕变模型,且与修正Omori定律直接相关。修正Omori定律中的p值与震后断层的短时应力加卸载过程正相关。采用Rubin和Ampuero给出的震后断层自维持蠕滑模型本文得出计算余震发生率的近似表达式,并对2008年汶川地震序列进行拟合。结果表明,p值的大小直接对应了速率-状态摩擦定律中摩擦参量b/a,而修正Omori定律中的c值则与速率-状态摩擦定律中的临界滑移Dc相关。对于汶川余震序列而言,拟合结果显示b/a约为1.13,Dc约为2—3 cm。Rubin-Ampuero震后自维持蠕滑描述了震后孕震层内部短暂的速率变化特征,是孕震断层演化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发生率 震后蠕滑 应力 应力加载速率
下载PDF
多子波动校正
2
作者 解孟雨 +1 位作者 史保平 安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1-688,共8页
动校正在传统地震数据处理中是基于移动样点来实现的,这导致隐含于地震道中的子波拉伸畸变现象,降低分辨率。提出多子波动校正方法,可以消除这种拉伸影响。多子波动校正,先利用多子波分解技术把地震数据分解成一系列子波,以子波代替样... 动校正在传统地震数据处理中是基于移动样点来实现的,这导致隐含于地震道中的子波拉伸畸变现象,降低分辨率。提出多子波动校正方法,可以消除这种拉伸影响。多子波动校正,先利用多子波分解技术把地震数据分解成一系列子波,以子波代替样点为处理单元,再根据动校正理论,校正整个子波。因而,可有效地避免子波拉伸畸变,提高分辨率。通过两个合成地震图的例子和实际数据资料处理,比较传统动校正与多子波动校正的结果,论证多子波动校正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校正 多子波分解 多子波动校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