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指标探讨 被引量:31
1
作者 谢冬英 +4 位作者 徐启桓 陈幼明 陆玮伦 李建国 高志良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评价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ALT、HBeAg、HBVDNA水平以及治疗12周时HBV抑制程度对阿德福韦酯(ADV)治疗52周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98例HBeAg阳性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入研究。筛选时血浆HBVDNA定量≥1×10^6拷贝... 目的评价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ALT、HBeAg、HBVDNA水平以及治疗12周时HBV抑制程度对阿德福韦酯(ADV)治疗52周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98例HBeAg阳性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入研究。筛选时血浆HBVDNA定量≥1×10^6拷贝/ml,血清ALT水平1.5~10倍正常值上限(ULN)。患者接受ADV10mg/d,共52周治疗。定期随访,检测血清HBV标志物及HBVDNA。比较不同基线ALT、HBeAg、HBVDNA水平以及治疗12周时不同血清HBVDNA水平患者治疗52周时的疗效差异。结果ADV治疗52周时,血清HBVDNA〈10^3拷贝/ml的患者,基线ALT〉5×ULN者(72.7%)高于ALT〈2×ULN者(38.0%),P〈0.05;基线HBeAg≤350s/co者(66、7%)高于HBeAg〉350s/co者(30.2%),P〈0.01;基线HBVDNA≤108拷贝/ml者(53.0%)高于血清HBVDNA〉10^8拷贝/ml者(34.4%),P〈0.05。52周HBeAg血清学转换率在基线HBeAg水平≤350s/co者和HBeAg〉350s/co者分别为42.2%和7.5%(P〈0.01)。治疗12周时血清HBVDNA〈10^3拷贝/ml、10k10^5拷贝/ml和〉10^5拷贝/ml组患者,52周时血清HBVDNA〈10^3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82.6%、57.1%和17.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52.2%、25.7%和5.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52周ALT复常率分别为100%、83%和75%,血清HBVDNA〈10^5拷贝/ml组高于〉10^5拷贝/ml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治疗52周时的血清HBVDNA水平及HBeAg血清转换与治疗12周时血清HBVDNA水平中度相关(P〈0.01)。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DV治疗12周时血清HBVDNA水平对治疗52周的疗效的预测价值优于基线指标,治疗12周时血清HBVDNA〈10,拷贝/ml者,52周时能达到更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肝炎E抗原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胸腺肽α_1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被引量:27
2
作者 黄桂梅 +5 位作者 张晓红 谢奇峰 杨绍基 周元平 卢建溪 姚集鲁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Tα1)和拉米夫定 (LAM )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选择 80例HBV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按 1∶1随机分配进入单一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组 (LAM组 )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Tα1)和拉米夫定 (LAM )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选择 80例HBV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按 1∶1随机分配进入单一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组 (LAM组 )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组 (LAM +Tα1组 )。结果 治疗5 2周时 ,LAM +Tα1组HBeAg血清转换率 (5 1.4 % ,18/35 )明显高于LAM组 (5 .4 % ,2 /37) ,P <0 .0 1。停药 1年后 ,持续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 4 2 .9% (15 /35 )和 8.1% (3/37) ,P <0 .0 1。治疗过程中 ,两组HBVDNA定量明显下降 ,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显著 ,治疗后 ,两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基本一致 ,达 77.1% (2 7/35 )和 6 7.6 % (2 5 /37) ,但停药后LAM组仅有 18.9%持续正常 ,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治疗 5 2周 ,联合治疗组完全应答率 (42 .9% )明显高于LAM组 (8.1% ) ,停药后 1年 ,持续应答率分别为 6 0 .0 % (2 1/35 )和 18.9% (7/37) ,P <0 .0 1。治疗过程中LAM +Tα1组未发现HBV前C区变异株。LAM组有 10例 (2 7.0 % )发生YMDD变异株 ,联合组仅有 1例。治疗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明显地改善 ,肝纤维化程度降低 ,HBsAg、HBcAg的表达明显减少 ,治疗过程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Tα1与LAM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不良反应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胸腺肽Α1 拉米夫定 治疗 疗效 安全性 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高志良 +8 位作者 崇雨田 彭晓谋 谢仕斌 谢冬英 陈幼明 李建国 顾琳 黄仰甦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前促进肝细胞再生,寻找具有完备功能的细胞来源代替坏死肝细胞,实现有效的肝功能恢复,是终末期肝病治疗中急需解决的难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群。由于自体MSCs具有强大的... 目前促进肝细胞再生,寻找具有完备功能的细胞来源代替坏死肝细胞,实现有效的肝功能恢复,是终末期肝病治疗中急需解决的难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群。由于自体MSCs具有强大的多向分化能力和自体来源而不存在免疫排斥问题,已日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终末期肝病 初步临床应用 移植治疗 自体 肝细胞再生 自我更新能力 分化能力
原文传递
东莞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谢冬英 +2 位作者 翟洁卿 黄育波 高志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分析东莞地区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特点,为防控该病提供借鉴。【方法】现场调查92例确诊为基孔肯雅热的患者,分析该病社区聚集流行的人口学、环境学及流行时间的特点。【结果】92例患者中男性占46.7%,15~60岁年龄段患者占65.2%,疫... 【目的】分析东莞地区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特点,为防控该病提供借鉴。【方法】现场调查92例确诊为基孔肯雅热的患者,分析该病社区聚集流行的人口学、环境学及流行时间的特点。【结果】92例患者中男性占46.7%,15~60岁年龄段患者占65.2%,疫区处于城乡结合部,为热带亚热带季候风地区,流行初期布雷指数为77,流行末期降至5以下;病例集聚于1社区,占总发病患者的70.7%,疫情流行半径在5公里以内;患者发热,关节痛,皮疹的发生率分别为95.1%,82.9%,75.6%。【结论】基孔肯雅热流行具有社区聚集性,疫区的亚热带气候及布雷指数有利于该病的流行,发热、关节痛和皮疹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孔肯雅热/临床 流行
下载PDF
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潮双 崇雨田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280例慢乙肝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用苦参碱15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130例以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甘利欣)150 m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280例慢乙肝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用苦参碱15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130例以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甘利欣)150 m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明显的降酶、退黄等治疗作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分别为80.7%、8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复常率(74.7%)高于对照组(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乙肝病毒标记物的转化或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阴转现象并不明显。结论:苦参碱治疗慢乙肝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注射液 药物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做好新时期进修医生的教学工作 被引量:18
6
作者 邓洪 崇雨田 +2 位作者 赵志新 高志良 《医学教育探索》 2006年第5期464-465,共2页
进修生的培养是教学医院的一项常规和重要的工作,作者近年对进修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某些改革,包括确立导师制、加强业务学习、培养医德修养、职业法律意识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进修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进修生 教学 改革
下载PDF
胸腺肽-α_1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桂梅 +4 位作者 张晓红 谢奇峰 杨绍基 朝双 周元平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96-797,共2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胸腺肽 -α1 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 60例 HBV DNA与 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按 1∶ 1∶ 2的比例随机分配进入 3个不同的治疗组 [拉米夫定 (LAM)组、胸腺肽 -...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胸腺肽 -α1 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 60例 HBV DNA与 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按 1∶ 1∶ 2的比例随机分配进入 3个不同的治疗组 [拉米夫定 (LAM)组、胸腺肽 -α1 (Tα1 )组和L AM+ Tα1 组 ] ,6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 2 6周后 L AM+ Tα1 组血清 HBe Ag转阴率 (73 .3 % ,2 2 /3 0 ) ,明显高于 L AM组 (13 .3 % ,2 /15 )和 Tα1 组 (2 6.7% ,4/15 ) ,LAM+ Tα1 组分别与 LAM组、Tα1 组 HBe Ag血清转阴率比较 ,转阴患者血清均未发现 HBV前 C区变异株。治疗后 AL T明显下降 ,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明显改善 ,肝纤维化程度降低 ,HBs Ag、HBe Ag的表达明显减少。治疗过程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 -α1 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不良反应少 ,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 ,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胸腺肽-Α1 拉米夫定 治疗
原文传递
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肝纤维化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谦 张玉杰 +4 位作者 施光峰 卞丽 安平 高志良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49-752,共4页
目的观察研究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肝纤维化在扩大人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自身对照的研究设计。筛选肝纤维化患者共115例,所有病例给予口服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24周,治疗前均行肝穿刺做肝活体组织检查,其中有38例患者... 目的观察研究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肝纤维化在扩大人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自身对照的研究设计。筛选肝纤维化患者共115例,所有病例给予口服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24周,治疗前均行肝穿刺做肝活体组织检查,其中有38例患者住治疗后再次做肝活体组织检查。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12、24周和36周,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Ⅳ型胶原(Ⅳ-C),观察用药前后各项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口服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前(0周),治疗后24周和36周,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HA值分别为(279.2±81.4)ng/ml、(136.8±56.7)ng/ml、(86.9±40.7)ng/ml,LN值分别为(170.8±73.0)ng/ml、(112.5±39.5)ng/ml、(60.8±31.8)ng/ml;Ⅳ-C值分别为(153.7±60.1)ng/ml、(112.4±43.1)ng/ml、(96.3±44.1)ng/ml,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肝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治疗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具有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对于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治疗 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
原文传递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18例误诊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晓红 肖杰生 +2 位作者 张宇峰 潮双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12期540-541,共2页
关键词 隐球菌脑膜炎 误诊 预后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项目专家组 范建高 +15 位作者 张大志 李增德 庄辉 杨希忠 段钟平 徐小元 南月敏 陈恩强 丁惠国 黄燕 邱源旺 唐红 万谟彬 朱传武 赵卫峰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2-941,共10页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十分沉重。筛查和监测是提高肝细胞癌患者早诊早治和生存率的有效措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有必要制定专门的筛查和监测策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参...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十分沉重。筛查和监测是提高肝细胞癌患者早诊早治和生存率的有效措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有必要制定专门的筛查和监测策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并结合当前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共同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旨在为规范开展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的筛查和监测提供参考,进而改善我国肝细胞癌的防控效果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筛查 监测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9年第2期51-53,64,共4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对乙型肝炎疫苗在高危人群的保护、免疫保护期以及加强接种的策略,疫苗的联合应用,无(低)免疫应答的原因以及对策,DNA疫苗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疫苗 乙型肝炎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罗秋敏 陈佳 +2 位作者 李智鹏 揭育胜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843-848,共6页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约有8600万HBV感染者,疾病负担严重。2016年WHO提出“2030年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宏伟目标,然而目前我国慢性乙肝的诊断率及治疗率远低于WHO的战略要求,且现有的一线...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约有8600万HBV感染者,疾病负担严重。2016年WHO提出“2030年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宏伟目标,然而目前我国慢性乙肝的诊断率及治疗率远低于WHO的战略要求,且现有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尚难以实现乙肝的临床治愈,因此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包括治疗观念的更新和治疗手段的改进,前者体现在对慢性乙肝抗病毒适应证的逐渐扩大,后者则是探索最佳的抗病毒方案以及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本文重点就各类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新型抗病毒药物 临床治愈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燕 +3 位作者 严颖 张晓红 谢俊强 高志良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501-504,共4页
目的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认识,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对8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进行诊断,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其重叠综合征(OS)的临床、血液化学及病理特点。结果81例患者中,女性占91... 目的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认识,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对8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进行诊断,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其重叠综合征(OS)的临床、血液化学及病理特点。结果81例患者中,女性占91.4%;总体误诊率为45.7%,OS漏诊率为96.7%,初始诊断为肝硬化者60.5%(49/81),其中37%(30/81)为失代偿期肝硬化。AIH组18.2%(6/33)以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病,明显高于PBC、OS组,3组患者症状、体征基本一致,AIH、OS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明显高于PBC组(Z=6.411,P=0.041;Z=7.980,P=0.019;χ2=11.951,P=0.003),PBC、OS组患者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及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明显高于AIH组(Z=37.327,P=0.000;Z=12.929,P=0.002;Z=16.722,P=0.000;Z=6.695,P=0.035;χ2=31.219,P=0.000)。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误诊率高。AIH、OS患者氨基转移酶升高明显,ANA阳性率高,PBC、OS患者GGT、ALP升高明显,血脂代谢障碍,AMA阳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重叠综合征
下载PDF
PD-1和PD-L1表达与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谢冬英 陈凤娟 +4 位作者 邓洪 崇雨田 张晓红 高志良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主要配体(programmed death-1ligand,PD-L1)表达与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不同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137例,含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02例,活动性肝硬化(LC)...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主要配体(programmed death-1ligand,PD-L1)表达与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不同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137例,含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02例,活动性肝硬化(LC)患者25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10例。其中,102例CHB患者中有22例行肝组织活检,炎症分级为G1~G4,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健康对照10例。取新鲜血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s表面PD-1和PD-L1阳性细胞比例以及人白细胞抗原(HLA)型别;对HLA-A2阳性者的PBMCs加入重组HBcAg体外培养7d,加入PE标记的HBV抗原表位肽-五聚体复合体(含HBV抗原表位肽为HB-cAg18-27),流式细胞仪计数CD8+T细胞数以及CD8和PD-1双阳性细胞。ELISA检测PBMCs培养上清液中IFN-γ。比较CHB、LC、ACLF三组间以及不同肝组织病变程度患者间PD-1、PD-L1、CD8+细胞数量和PD-1表达水平、IFN-γ水平的差异。结果在CHB、LC和ACLF组PD-1在PBMCs表面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4±16.5)%、(54.3±21.9)%、(45.5±26.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0、0.001、0.071;三组PD-L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1.7±17.7)%、(33.4±17.9)%、(26.6±11.8)%,和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6、0.252、0.854。62例HLA-A2阳性患者的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1.6±1.0)%、(3.1±1.6)%和(3.3±1.7)%,LC组和ACLF组明显高于CHB组(P<0.05);PD-1阳性细胞占CD8+T细胞的比例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FN-γ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同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CHB患者间PD-1、PD-L1表达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PD-L1在炎症G1和纤维化S0的患者中的表达较其他组患者高。结论慢性HBV感染者PD-1和PD-L1表达明显上调。肝脏病变程度与PD-1表达水平无关,但与HBV特异性CD8+T细胞数量及PD-L1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慢加急性肝衰竭 程序性死亡分子1
原文传递
HBV基因型与阿德福韦酯治疗的病毒学应答 被引量:12
15
作者 蔡乐斌 谢冬英 +4 位作者 陈幼明 徐启桓 陆玮伦 李建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36-138,共3页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研究HBV基因型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方法]56例血清HBV DNA载量≥10+拷贝/mL并符合其他入选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入此研究。头12周随机分为阿德福韦...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研究HBV基因型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方法]56例血清HBV DNA载量≥10+拷贝/mL并符合其他入选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入此研究。头12周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比较12周时两组HBV DNA水平差异。12周后所有患者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所有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40周,比较40周治疗后和基线相比HBV DNA载量的变化、ALT复常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HBV DNA载量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法,HBV基因型采用线性探针分析法(INNO-LiPA)检测。[结果]12周双盲治疗结束时,阿德福韦酯组和安慰剂组的HBV DNA载量较基线分别下降3.1±1.4 log拷贝/mL和O.3±1.1 log拷贝/mL。所有患者治疗40周后,HBV DNA载量平均下降3.6±1.2 log拷贝/mL,71%(40/56)的患者ALT复常,20%(9/46)基线HBeAg阳性患者发生HBeAg血清转换,29%(16/56)出现完全应答。52例进行了HBV基因型检测,28 f54%)为B型,24(46%)例为C型,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两种基因型患者基线HBV DNA载量、ALT水平及HBeAg状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阿德福韦酯治疗40周后,两组基因型患者HBV DNA载量、ALT复常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阿德福韦酯能明显抑制HBV复制,促进ALT复常和HBeAg血清转换。阿德福韦酯抑制HBV疗效与感染HBV基因型B型或C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HBV基因型 HBV DNA
下载PDF
肝病患者消化道真菌定植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谢奇峰 李媚 +3 位作者 何达秋 江元森 姚集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44-134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消化道真菌定植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在本科住院的慢性肝病患者(157例)定期取咽拭子和肛门拭子做镜检和培养,并对其中符合条件的85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真菌定植率490%,感染率为102%,用Logistic...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消化道真菌定植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在本科住院的慢性肝病患者(157例)定期取咽拭子和肛门拭子做镜检和培养,并对其中符合条件的85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真菌定植率490%,感染率为102%,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抗生素的使用方式和病情严重程度是真菌定植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肝病患者消化道真菌定植问题较普遍,对严重肝病并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要高度警惕真菌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消化道 真菌定植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胆汁性肝硬化的血脂及载脂蛋白分析比较(英文)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黎芳 黎志良 +1 位作者 谢奇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胆汁性肝硬化之间的血脂、载脂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21例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血浆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RIG)、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胆汁性肝硬化之间的血脂、载脂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21例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血浆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RIG)、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与正常人相比较。结果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CHOL、TRIG和APOB100明显升高,而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却反有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人的HDL、APOA1都有轻度下降,两者的下降幅度相差不明显;所有病人TBIL均明显升高,以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尤为明显,统计学差异显著;两肝硬化组病人的PTA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以肝炎后肝硬化组尤甚,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肝炎后肝硬化与胆汁性肝硬化血脂、载脂蛋白的变化有一定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后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 血脂 载脂蛋白
下载PDF
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重症肝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 +12 位作者 胡瑾华 韩涛 苏海滨 李丽 陈煜 曲芬 朱利平 陈金军 刘振文 郑欢伟 刘丽萍 刘晓燕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预后差,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而抗真菌药物又多在肝脏代谢,毒副作用大,临床诊治困难。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根据重症肝病患者的特点,形成专家共识,以供医... 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预后差,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而抗真菌药物又多在肝脏代谢,毒副作用大,临床诊治困难。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根据重症肝病患者的特点,形成专家共识,以供医务人员在制定重症肝病合并IFI诊治决策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 防治 共识
原文传递
隐球菌脑膜炎误诊与预后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晓红 +2 位作者 肖杰生 杨绍基 张宇峰 《中国综合临床》 2000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研究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误诊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统计分析137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误诊及其预后。结果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误诊,误诊疾病达34种,每一例被先后误诊疾病1~4种不等,其中误诊疾病两种以上的有22例。137例中... 目的研究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误诊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统计分析137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误诊及其预后。结果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误诊,误诊疾病达34种,每一例被先后误诊疾病1~4种不等,其中误诊疾病两种以上的有22例。137例中治愈38例,好转34例,恶化而放弃治疗8例,死亡57例。结论首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缺乏警惕;实验室对病原菌检测水平不高是延误诊断的主要因素,误诊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脑膜炎 误诊 预后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优化治疗策略浅谈 被引量:10
20
作者 高志良 谢冬英 +3 位作者 赵志新 谢奇峰 黄湛镰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适宜时机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和疗效已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同。经过10余年的临床实践探索,伴随欧洲、亚太地区,美国和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相继出台和不断完善,有关抗病毒治疗策略已越趋于成熟。20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适宜时机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和疗效已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同。经过10余年的临床实践探索,伴随欧洲、亚太地区,美国和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相继出台和不断完善,有关抗病毒治疗策略已越趋于成熟。2010年底,我国出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下文简称((指南》)在综合国内外指南基础上,逐步突显出中国指南的特色。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优化治疗策略的提出,为进一步全面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解读2010版《指南》过程中,我们将自己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优化治疗策略的认知作如下浅析,供广大专家参考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治疗 优化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