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髋关节不同材料假体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凤飞 郑明 +4 位作者 朝晖 宋卫 谢建荣 陈日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0-543,550,共5页
[目的]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方法,了解在应力状态下不同材料的人工髋关节假体组合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规律,从生物力学角度为人工髋关节的临床应用和设计制造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全髋置换前后进行单髋站立生物力学... [目的]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方法,了解在应力状态下不同材料的人工髋关节假体组合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规律,从生物力学角度为人工髋关节的临床应用和设计制造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全髋置换前后进行单髋站立生物力学测试,分析假体植入前后股骨和髋臼总体的应力模式和植入后各种组合的假体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1、各种假体置换后等效应力(vonMises)峰值均位于假体远端相应股骨区域,但应力峰值有所下降,以股骨距区下降最为明显,遮挡率最大,而以弹性模量较钛合金低的CFR/PSF作为柄的股骨的相应区域的遮挡率较低。2、各种组合的假体对股骨界面的应力从近端至远端均呈逐渐增高趋势,而对于相同的柄比较而言,不管是金属-金属、陶瓷-陶瓷、陶瓷-聚乙烯还是金属-聚乙烯组合,其相应界面应力值无明显差别(P>0.05),但以CFR/PSF作为柄对股骨相应界面存在较高的应力。3、置换前在髋臼顶穹部存在较高应力,并逐渐向周围递减;置换后应力主要集中在髋臼的周边区域,但从髋臼顶部→后下→前下呈逐渐递减趋势;而在相同区域的不同组合其界面应力值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1、各种假体植入后均在股骨距处形成较高的应力遮挡,而用弹性模量较低的CFR/PSF作为柄,其股骨相应区域的应力遮挡率较低,但股骨相应界面应力较大,而界面应力过大是产生假体微动主要因素。2、股骨界面从近端至远端呈逐渐增高趋势的应力规律符合该假体的设计原理;相同假体柄的不同组合其股骨和髋臼相应界面应力值无明显差别,实验表明力学因素并不是选择假体组合的主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假体 应力/物理 生物力学/有限元
下载PDF
不同材料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2
作者 郑明 凤飞 +2 位作者 朝晖 宋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977-97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材料假体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近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92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通过X线影像资料,对不同材料髋关节假体对股骨近端、髋臼周围骨质的应力影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各组均未发现髋臼及股骨假体... [目的]研究不同材料假体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近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92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通过X线影像资料,对不同材料髋关节假体对股骨近端、髋臼周围骨质的应力影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各组均未发现髋臼及股骨假体松动的临床表现,髋臼及股骨假体周围的骨量无明显应力性骨吸收影像,金属-金属组、陶瓷-陶瓷组未发现有碎屑反应,陶瓷-聚乙烯组、金属-聚乙烯组部分有碎屑反应。[结论]使用不同材料假体组合并不会导致股骨假体、髋臼假体与骨界面应力的显著差别,其远期效果差别除了与假体的制作水平、患者的骨质条件及医生的手术技术等密切相关外,聚乙烯材料产生的磨损碎屑所致的骨溶解应该是最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髋置换 人工关节 假体材料
下载PDF
壮骨健膝方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细胞因子、NO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苏友新 陈顺有 +4 位作者 郑良朴 熊慧夷 李炜明 许书亮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8-40,共3页
为了探讨壮骨健膝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简称膝OA)的疗效机理,选取膝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壮骨健膝方组(试验组)和壮骨关节丸组(对照组),观察2组用药8周前后关节滑液细胞因子、NO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膝关节滑液细胞因子IL-1βI、L-6、T... 为了探讨壮骨健膝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简称膝OA)的疗效机理,选取膝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壮骨健膝方组(试验组)和壮骨关节丸组(对照组),观察2组用药8周前后关节滑液细胞因子、NO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膝关节滑液细胞因子IL-1βI、L-6、TNF-а、NO比治疗前均非常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后的IL-1β和TNF-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表明壮骨健膝方可以减少关节内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阻止炎症因子对软骨细胞及其基质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尺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35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冯阳 黄常红 +2 位作者 李刚 邱胜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介绍应用尺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经验,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采用Boycl切口,显露尺骨上段,肱骨头及脱位的桡骨头,将尺骨上段楔形截断,将桡骨头复位后用克氏针固定,并矫正尺骨成角... 目的介绍应用尺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经验,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采用Boycl切口,显露尺骨上段,肱骨头及脱位的桡骨头,将尺骨上段楔形截断,将桡骨头复位后用克氏针固定,并矫正尺骨成角及短缩畸形,用钢板固定。术后X线摄片随访。结果35例截骨部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无畸形愈合,随访9~24个月,桡骨小头与肱骨小头关系均已恢复,肘部功能全部改善。合并桡神经损伤者均恢复神经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术后3个月。结论应用尺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能矫正前臂及肘部畸形,恢复肘关节功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孟氏骨折 截骨术 矫形术 儿童
下载PDF
儿童下肢长骨干骨折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常红 孝荫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478-480,共3页
本文报告1980年1月~1991年1月收治的14周岁以内儿童下肢长骨干骨折151例,随访92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14例。股骨75例,胫腓骨17例。随访时间12年2月到1年3月,平均4年11月。双下肢基本等长26例... 本文报告1980年1月~1991年1月收治的14周岁以内儿童下肢长骨干骨折151例,随访92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14例。股骨75例,胫腓骨17例。随访时间12年2月到1年3月,平均4年11月。双下肢基本等长26例,患侧短12例,患侧长54例。作者认为影响胺体发育不等长的因素有:受伤时的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合并伤;治疗的方法及达临床愈合时骨折对位情况等。除合并症影响功能外,其余的功能及外观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胫腓骨 下肢骨折 儿童
原文传递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刚 +2 位作者 黄常红 冯阳 王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7-661,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动态分析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特点。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治疗100例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男18例,女82例;年龄7~36个月,平均19.4个月。左侧68...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动态分析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特点。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治疗100例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男18例,女82例;年龄7~36个月,平均19.4个月。左侧68例,右侧32例。髋关节脱位按Zionts等方法分度,Ⅰ度15例,Ⅱ度50例,Ⅲ度26例,Ⅳ度9例。治疗时行内收肌切断与牵引74例,直接闭合复位26例。按四级功能评价标准判定临床疗效;于复位前、复位后第3、6、9和12个月动态测量患、健侧髋关节的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和髋臼深度与宽度比值[acetabular index of depth to width,AI(D/W)],并进行相关比较。结果治疗12个月功能恢复总优良率达88.00%。复位后12个月,患侧AI由治疗前(37.17±2.17)°下降至(27.02±3.54)°,AI(D/W)由22.06%±1.65%增长至29.80%±3.56%,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侧AI下降幅度、AI(D/W)增长幅度明显快于健侧(P<0.01)。复位后1~3个月、10~12个月AI分别为(3.22±1.42)°和(3.41±2.03)°,AI(D/W)分别为2.69%±1.83%和2.33%±1.13%,明显快于其他时间段(P<0.01);各时间段患侧AI下降幅度、AI(D/W)增长幅度均明显快于同期健侧(P<0.01)。复位后12个月,7~12月龄、13~18月龄AI分别为(13.71±3.96)°和(11.48±4.15)°,AI(D/W)分别为9.95%±3.81%和8.28%±3.58%,明显快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各年龄段患侧AI、AI(D/W)变化速度均明显快于健侧(P<0.01)。结论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操作简便,治疗效果良好,在治疗后12个月内,患侧髋臼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健侧;患侧髋臼的发育高峰期在复位后1~3个月和10~12个月;患儿年龄<18个月为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髋臼生长和发育 婴幼儿 闭合复位
下载PDF
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对股骨近端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顺有 潘源城 +5 位作者 陈辉 唐伟华 黄殿华 蓝少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045-2048,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术后随访X线片的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参数,了解经大转子进钉应用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对股骨近端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4年2月本科25例10-15周岁经大转子进钉应用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青... [目的]通过测量术后随访X线片的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参数,了解经大转子进钉应用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对股骨近端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4年2月本科25例10-15周岁经大转子进钉应用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的患者,所有病例随访至至少骨性愈合,以健侧为对照组,收集最近一次随访的术后X线片,应用PACS处理软件测量其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参数,包括股骨近端颈干角(CDA)、关节面转子间距离(ATD)、转子间距(TTD)、关节面小转子间距(ALD)、股骨头中心至小转子距离(CSD)、股骨颈最宽径(FND)以及股骨头最宽径(FHD)。[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年龄12.24岁,平均随访时间为25.6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2例患者术后出现大转子骨骺吸收现象,患侧的股骨近端几何参数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大转子进钉应用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疗效满意,可以避免对股骨近端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股骨干骨折 肱骨交锁髓内钉 股骨近端
原文传递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顺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院诊治的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所接受的治疗分为切开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和闭合组(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院诊治的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所接受的治疗分为切开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和闭合组(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组)。其中切开组110例,闭合组101例;男129例,女82例;年龄1-13岁,平均5.4岁;术后平均随访24.2个月(6-36个月)。所有患者都是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由同一个医师完成。肘关节功能根据Flynn评价标准对两组于术后4,8,16周进行功能评定,同时对两组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肘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分析。结果:切开组和闭合组Flynn功能评定,术后4周(P=0.649),8周(P=0.978),16周(P=0.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P〉0.05)及肘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切开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治疗肱骨髁上骨折都有效果,手术时可优先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再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原文传递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刚 +2 位作者 黄常红 冯阳 王飚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5期29-34,共6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运用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疗效,动态分析DDH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特点。方法随访2002年1月~2005年12月按我们"闭合复位治疗DDH模式"治疗的100例单侧DDH患儿,年龄为7~36个月,以6...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运用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疗效,动态分析DDH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特点。方法随访2002年1月~2005年12月按我们"闭合复位治疗DDH模式"治疗的100例单侧DDH患儿,年龄为7~36个月,以6个月为一年龄组,共5组,按四级功能评价标准判定临床疗效。并以患侧髋关节与同期健侧髋关节进行配对分组,动态测量各年龄组患儿患、健侧髋关节在复位前、复位后第3、6、9和12个月时的髋臼指数(AI)和髋臼深度与宽度比值(AI(D/W)),描述各年龄组在各时间观察点上髋臼发育的特点,比较患侧髋臼发育与健侧髋臼生理发育的差异。结果(1)闭合复位治疗100例单侧DDH患儿,总体优良率达88%。(2)复位后1年内,患侧AI下降速度、AI(D/W)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健侧生理发育速度。(3)复位后1年各期间内,1~3个月、10~12个月内AI下降速度、AI(D/W)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期间。(4)复位后1年内各年龄组间,7~12个月、13~18个月龄AI下降速度、AI(D/W)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年龄组。结论(1)我们"闭合复位治疗DDH模式"操作流程简单,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2)闭合复位治疗DDH1年期间患侧髋臼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健侧生理发育速度。(3)闭合复位治疗DDH1年期间患侧髋臼的发育高峰期在复位后1~3个月和10~12个月。(4)7~36个月DDH患儿,年龄≤18个月患侧髋臼发育速度最快,>18个月髋臼发育潜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治疗 髋臼/生长和发育
下载PDF
髓内钻孔减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顺有 +2 位作者 黄常红 王飚 冯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髓内钻孔减压植骨强化股骨头力学结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髓芯减压植骨、经减压孔植骨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17例(18髋)。结果术后随访1~3年,17髋得到改善或无明显变化,仅1例塌... 目的探讨髓内钻孔减压植骨强化股骨头力学结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髓芯减压植骨、经减压孔植骨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17例(18髋)。结果术后随访1~3年,17髋得到改善或无明显变化,仅1例塌陷较治疗前有轻度加重,有效率为94.4%。结论髓腔减压植骨对早期(FicatⅠ~Ⅱ期)股骨头坏死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髓腔减压 骨移植
下载PDF
新西兰大白兔桡骨缺损性骨不连模型制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顺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4-56,共3页
目的制备新西兰大白兔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为临床上治疗骨不连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制成桡骨缺损长度为10mm实验兔,分别在8、10、12周时摄X线片并且行病理切片组织学观察。结果截取兔桡骨中远段骨质长... 目的制备新西兰大白兔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为临床上治疗骨不连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制成桡骨缺损长度为10mm实验兔,分别在8、10、12周时摄X线片并且行病理切片组织学观察。结果截取兔桡骨中远段骨质长度10mm,同时切除骨膜,术后12周时处死动物,桡骨标本可见缺损处无骨性连接,骨折断端髓腔封闭,硬化骨形成,纤维组织填充缺损区。病理切片光镜观察为纤维组织生长。结论新西兰大白兔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制备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大白兔 桡骨 骨不连 模型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治疗
下载PDF
Tübingen支具治疗早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顺有 +1 位作者 潘源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Tübingen支具治疗早期GrafⅡb型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5例(74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Tübingen支具治疗。至少随访至患儿2岁,... 目的探讨Tübingen支具治疗早期GrafⅡb型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5例(74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Tübingen支具治疗。至少随访至患儿2岁,末次随访时拍摄骨盆正位X线片,并测量股骨近端干骺端中心边缘角(O point edge,OE)值及髋臼指数(acetabulum index,AI)值。对于治疗后的并发症,根据Tonnis标准判断残余髋臼发育不良,根据Salter标准判断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结果 74.3%的患儿经Tübingen支具复位成功。随访24~35个月,平均25.6个月,末次随访时,AI值平均(24.0±3.6)°,OE值平均(10.4±5.7)°,8髋(10.8%)存在残余髋臼发育不良,无股骨头坏死发生。本组55髋成功复位患儿中,男性复位成功率为76.9%(10/13),女性为69.2%(36/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治疗年龄成功复位患儿中,>7周复位成功率为72%(36/54),<7周为90.9%(10/1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中单侧复位成功率为94.4%(51/54),双侧45.5%(5/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声分型中Ⅱb型复位成功率为100%(38/38),Ⅱc型为90%(9/10),Ⅲ型为35.7%(5/14),Ⅳ型为10%(1/10),各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übingen支具早期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有效安全。在婴幼儿初始治疗年龄与性别间的复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单侧与双侧、不同超声分型间的复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übingen支具适用于GrafⅢ型以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对GrafⅢ型及Ⅳ型复位失败率高,对GrafⅣ型不建议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 Tübingen支具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止汗合剂治疗骨科术后气阴两虚汗证318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丽春 +3 位作者 黄常红 于小中 冯阳 王飚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骨科 术后 止汗合剂 气阴两虚 汗证 并发症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刚 曾玮 +2 位作者 黄常红 刘智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的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治疗100例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测量患侧髋关节在复位后第12个月时的髋臼指...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的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治疗100例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测量患侧髋关节在复位后第12个月时的髋臼指数(AI)和髋臼深度与宽度比值[AI(D/W)]。以性别、侧别、年龄、复位前患侧AI、复位前患侧AI(D/W)、脱位程度、股骨头宽度比值、复位前患侧股骨颈前倾角(FNA)、h/b比率及内收肌切断与牵引等10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分别以复位后第12个月患侧AI、AI(D/W)作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性别、脱位程度、h/b比率、股骨头宽度比和复位前患侧FNA对AI、AI(D/W)有明显影响。年龄、脱位程度和复位前患侧FNA与AI成正相关,与AI(D/W)成负相关;股骨头宽度比和h/b比率与AI成负相关,与AI(D/W)成正相关。女性较男性髋臼发育快。结论:年龄、性别、脱位程度、是否同心复位、复位前患侧股骨头发育程度和股骨近端形态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髋臼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髋臼 生长和发育 儿童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常红 王延嗣 +4 位作者 王飚 冯阳 黄尔丹 黄守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727-172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选择1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并精神分裂症患者,总结这类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15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依据Harris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功能评定,...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选择1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并精神分裂症患者,总结这类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15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依据Harris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功能评定,其中优8例,良3例,一般3例,差1例。[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并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如无其他手术禁忌证,只要围手术期处理得当,均可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但这类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难度大,需要临床工作者、家庭、社会给予更多关注,从而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并逐步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精神分裂症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我院临床小儿骨科20年发展概况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常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167-170,共4页
关键词 骨科 小儿骨科 临床发展 福州市第二医院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治疗 诊断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下载PDF
儿童髋部骨折 被引量:3
18
作者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2年第4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髋骨折 髋关节
原文传递
补充内固定+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复杂骨折
19
作者 郑明 凤飞 +3 位作者 蔡崇旺 葆凯 庄孝荫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283-284,共2页
我院自1994年3月~1997年11月对四肢长螺旋形骨折、多段骨折、粉碎性骨折等复杂骨折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补充拉力螺丝钉、普通螺丝钉或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4年3月~1997年11月对四肢长螺旋形骨折、多段骨折、粉碎性骨折等复杂骨折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补充拉力螺丝钉、普通螺丝钉或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性47例,女性1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 内固定
下载PDF
髓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不连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文涛 +3 位作者 陈顺有 潘源城 卢育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704-1709,共6页
[目的]利用髓内固定治疗桡骨骨不连的家兔动物模型,探讨髓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不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对兔子进行随机编号并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两组兔子均在无... [目的]利用髓内固定治疗桡骨骨不连的家兔动物模型,探讨髓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不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对兔子进行随机编号并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两组兔子均在无菌条件下施术,建立右桡骨骨不连模型。造模成功后,两组兔子均予骨不连区断端新鲜化,实验组实施克氏针髓内固定术,对照组不予干预。分别于右桡骨骨不连术后第2、4、8周,从两组兔子中分别随机选取5只,取右侧骨不连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右桡骨骨不连术后第2、4周,两组光镜下均可见棕黄色阳性细胞表达。实验组BMP-2和VEGF表达的阳性细胞均多于对照组,实验组对应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周,肉眼可见两组BMP-2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均较前4周增加,实验组表达多于对照组,两组M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EGF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继续较前4周增加,对照组阳性细胞表达多于实验组,两组的M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不连可能通过调控BMP-2和VEGF的表达来实现断端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固定 骨不连 分子机制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